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精选12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1篇
1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国家、企业、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学生素质教育五化体系(工作体系化、教育课程化、活动项目化、文化企业化、服务网络化),形成和完善具有带动作用的全员覆盖、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2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优化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1)建立校企融合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人才共育、标准共设、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基地共建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等校内外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评价及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计划、校企共建方式等进行决策。
(2)构建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大思政[2]工作格局。改革思政课成绩评定方式,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测评体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细化量化每个岗位、每节课、每个地点的育人职责、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综合素质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原则,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分专业群分年级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的网络测评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测评结果与学生择业、就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引入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从制度层面、工作层面进行规划。首先要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完善教材体系,要组织编写《综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企业用人单位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进入学生课表,在年度预算中拨付专门资金予以经费保障。
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载体
(1)开展三百工程,形成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实施百家企业进校园,建立100家主要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展示区,引导学生增加对企业文化、就业岗位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职业意识。实施百位导师进校园,以双导师建设为基础,聘请100位优秀校友、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实施百项文化进校园,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创业者论坛、名师学者论坛、成功论坛、学子论坛等讲座100场,多维度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企业文化。
(2)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夯实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开展品牌引领人生大学生文明修身、春华秋实学风建设、梦想起航大学生创新创业、阳光人生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我和我的祖国核心价值观、我爱我家宿舍文化、关注就业关注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活动平台。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双创导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234N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和创业两项能力,学校、企业、社会3方联动,合作搭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验室4个平台,开展SYB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N)学习实践活动。
(4)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宿舍文化,营造职业素养氛围。在宿舍工作中推行8S企业管理模式[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建设宿舍企业文化展示区,开展一方四线五不文明达标宿舍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方向感、急迫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强化宿舍服务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宿舍文化育人作用。
(5)实施榜样的力量引路工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动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在校各类优秀学生的挖掘、报道,加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收集和宣传,以榜样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建设综合素质教育专兼职队伍
(1)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按1∶100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兼职班级导师,按1∶50聘请校内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指导学生树立职业认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等,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职称单列工作机制,为辅导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为稳定辅导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咨询、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团队,提升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专项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肩负着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育师资的重要任务。音乐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专业素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小音乐教育目标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师范院校的音乐师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究如何改变当前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现状,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音乐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师范院校音乐教育
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而教师则是以音乐为手段,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来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具体要求是:通过教学及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事业的精神,具备适应中小学和其他学校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
2.音乐教育的地位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3.音乐教育的形式
二、当前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现状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较强的音乐专业技能,掌握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这都要求师范院校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状况与社会需求却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
长久以来,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方面就存在着过分重视专业素质而轻视文化素质的现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设置的主修课程中,音乐理论和技能课程占据了90%以上的课时,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其他综合文化课程比重极少,形同虚设。学生入学后,精力也主要放在了演唱、弹奏、舞蹈等专业课程和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对文化课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偏重技能与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
2.学生的综合素质缺乏
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应包括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其中的专业素质包含着音乐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还包含着作为教师必备的音乐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当前的师范院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单一、思想观念上对音乐专业以外的素质和能力的忽视,造成基础素质教育失衡和总体素质的偏低,无法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面对社会变革时期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有待正确的引导。
三、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和完善教学方法,建立正确的声乐教学观念
声乐教学好比是制造乐器、完善乐器、正确使用乐器的过程。它的难点是:在制造乐器的一瞬间又必须正确使用乐器。教师对于学生发出的声音,在用听觉去进行判断的同时,还要用视觉去观察学生是否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深刻领会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要去伪存真、化繁为简,建立一套既符合生理条件又符合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法,并且和学生一起对歌唱内部结构规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创新的重点。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含义是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性。音乐教学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法、对比法和创造表现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想标新立异,这就反映了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教师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就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进而培养创新意识。
3.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到基层学校任教的,目前中小学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师的整体要求提高了。所以师范院校音乐在优化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知识面方面要全面展开,在专业技巧课方面,除了要开设必要的技巧训练课外,还要开设相应理论课程。另外,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修,减少理论课,加强实践与操作课,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化素养课。除传统的选修课外,应增设反映当代音乐发展新领域、新方向的跨学科的边沿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进行选修,既开拓了专业视野,又具备了多项专业技能,增加了今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选择。
总之,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快速提高上来,作为专业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积极探索声乐教学和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不但使学生掌握歌唱生理机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更要使学生学会心理、心态的调控,不仅是歌唱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柳青.对中国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云梦学刊,2004(3).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形象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一、引言
形象是素质的外化,素质是形象的支撑。社会需要的是素质,大学生更加看重的是自身的形象。形象与素质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形象的好坏是素质教育成败的最直观的“晴雨表”。形象意识也是启导学生素质意识的最生动的切入点。我们认为可以把两者连接起来,用“形象教育”来促进学生自觉提高素质,同时教育、引导学生用提高素质来丰润自身的形象。新的大学生形象将是标志高校素质教育成败的一份答卷[1]。
大学生形象是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所形成的总体评价和大学生所在院校形象附着在学生本人身上的形象的总和,由软件形象和硬件形象两方面构成。软件形象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自身的气质、性格、意志、情感、能力间接表现出来,如自立、自强、自信、自爱、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精诚合作、富有牺牲个人利益精神,自学、科研、管理、应变能力、心理健康、明礼诚信、耐挫力等。硬件形象是可以直接表现出来,体现为大学生外在的精神风貌特征和具体的可视证件。如形体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学历、学位证件,各种培训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政绩,各种奖励证书,特殊技能等。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软件形象是硬件形象的支柱和根据素质教育论文,它决定了硬件形象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礼仪之邦,以礼为基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续。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而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素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论文格式模板。
素质教育是一种审美的伦理教育。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人修养如何,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1]
从近几年的《大学生形象塑造》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网络传媒社会报道,我们知道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大学生在融入社会时遇阻现象时有发生。纵观校园不文明、低素养的现象时有所见。一些用人单位抱怨如今有的学生过于傲气和散漫,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自身素养、文明素质令人失望。面对学校创建示范性高职院的挈机,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引用相关事实阐述形象教育对大学生的重大作用。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加强形象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乃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形象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作用
形象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形象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形象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形象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难免要同别人打交道,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某种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不仅是人类的主观意愿,而且是人类生活的客观需要。
(二)形象教育是落实德育工作的需要
形象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唯一内容,但却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形象教育与训练是一种习惯养成的教育。纠正违背形象规范的言谈举止、施行规范的养成教育,使现有的行为自觉转变成应有的行为,是将德育教育落在实处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具体的工作。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年青气盛,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同学在校打架斗殴素质教育论文,做出暴力倾向的行为;有的同学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身高、长相不满;有的同学追求时尚,过于个性等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对他们说:这是一个个性的时代,但不是一个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独立的时代,但不是一个孤立的时代;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但不是一个自私的时代;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但绝不是一个散漫的时代[3]。因而通过形象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控力让学生做到:坦然地面对生活,自然地面对自己;欣然地面对过去,悦然地面对将来。
(三)形象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多数大学生均认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很重要,而对自己这一点满意的人却很少。虽然注重程度有提高,但自己的处理能力有限,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确实很重要。
然而,形象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形象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态度、方式、方法、礼节的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与他人交往等等,这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是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我们将“无礼而寸步难行”。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宽容、豁达的胸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进退自如的交往艺术,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融洽相处,能够在自己周围聚集起一大批志同道合、互帮互促的事业盟友。
(四)形象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必备的思想、知识、技巧等,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知识、职业技巧等。大学生在平时的专业课程里往往很少学习到,而这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却是必不可少的。形象学习能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形象学习中强调对内在品德的修炼,所谓的“修礼先修德、塑相先塑德”。这里的德就包含三个层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良好的形象修养能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形象在今天,不仅是现代职业人必备的知识,也是必备的素质。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试时都在形象方面进行考察,考察学生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往往还在学生不经意处设置形象考题,考核学生的形象修养。
三、提高大学生形象修养的途径
如何加强形象教育,训练学生的整体形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论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形象课程,寓德育教育于形象教育之中
形象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是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条件之一,也是企业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而良好的形象教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工作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良好的形象又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就是说,读书和人的气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主要途径,这个过程会使人的形象素质与形象水平相应得到提高论文格式模板。也就是说形象只是具备了一种深层的稳固的理性思维基础,才能升华为生动完美的形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形象活动,促进校园崇尚礼仪的风气更浓烈
比如,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小品表演等,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不文明的行为寸步难行;举行大型的礼仪活动如学生形象大赛;号召师生开展修身活动,制定“修身计划”,发挥形象的自律作用;还可以通过广播、橱窗等舆论阵地宣传为人处世的良好的性情修养,表现为客观成熟的心态,较强的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恰当确切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以此为出发点有效地规范行为,体现出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妥善的处世风格。另外,学校可多举行礼仪活动,让学生来策划、组织、参与,以此推动整个学校的文明建设。
(三)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考评。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要求应该制度化
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非常重视形象教育,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必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从而形成良好的形象习惯和形象环境。革命前辈_同志正是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塑造出良好的性格,成为一代楷模。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改掉学生一些不良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形象修养。
(四)为人师表、身正示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素质教育论文,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要正人,首先正己。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己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礼德修养,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
四、结 语
形象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且形象教育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这也要求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积累。形象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在今后的求职及工作中有着莫大的帮助,大家应更加重视,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提高形象教育的行列中去。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形象塑造[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增刊:28-2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北京:_,2010-7.
[3]包涵.包涵心语——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4]中华礼仪网..
[5]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测评 体系构建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PG-00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掌握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如何更加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各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理论依据与建构原则
(一)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指挥棒”——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也远远落后于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各高校现有的测评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德育标准概念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作为评价机制,它应减少概念化的口号。现有的德育测评标准过于套用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造成测评内容不明确,测评体系操作性不强。
2.衡量学生的“智育”水平过于倚重考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培养,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依然过于倚重学生考分作为评判标准,这样自然就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3.不适应教育发展规律。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标准若滞后于社会发展,势必会阻碍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时,学校应适当超前于社会的发展,这样做不仅于当前来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从长远来看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应试教育”大多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长远发展。应试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生产教育,忽视学生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生活、影响到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兴趣。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也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按照德、智、体几个方面来考核,科学合理地构建测评指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系构建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能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保证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引领”作用。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总体方向。其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把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作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着眼点,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进行贯彻落实,体现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在进行测评标准的设计时,应尽量将标准进行量化,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测评的准确度。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为尽量做到公平,也要采用打分等定量方式来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定性测评描述内容,使定性测评标准要与其他定量标准结合使用,以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
3.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应遵循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测评体系的制定既要体现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对测评指标进行科学的设计,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空洞,尽量做到具体、明确。另外,测评标准在内容上既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也要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特点,提高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
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测评的结果要与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挂钩,这些政策都有名额限制,要求具有可比性。因此,测评指标必须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应普遍适用于广大学生。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各行业、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教育活动也应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因此,综合测评指标设计在坚持统一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之进行灵活处理。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设计
(一)新的测评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全面性、创造性、社会性等特征。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等准则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日常教育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当前,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备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看学习成绩外,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创新意识、进取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强、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突出的人才。因此,学校需要把这些素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关键性、普遍性的要素,以此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将其纳入测评体系。
3.尊重学生在大学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教育规律,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抽象或空洞的评价指标,使测评指标“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素
1.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各高校也都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这是由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及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
2.学习成绩。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时代,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设置的公共课很受欢迎,专业课正在向博大精深方向发展,这也反映了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规格和要求。
3.能力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务必要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我们设计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人文素质。随着时代对人才的呼唤,要求大学生具备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我们设计的文化素质考核是指学生在人文知识储备、文化艺术修养方面的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以及文艺修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5.身心素质。大学时代是学生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健康的身心素质是研求学业及走向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耐受挫折能力等。
6.其他素质。为鼓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挖掘。比如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参加科技竞赛、科技发明等活动,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方法
第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推荐就业、评优评奖、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加大测评方案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开展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要加强校内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促使测评结果得到较好的运用,真正发挥测评工作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规范测评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制定严格的程序和步骤,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首先,要实行测评人员、测评过程、测评结果公开制,广泛征求意见,测评过程中要接受师生监督,对于提出的疑问要有回复;其次,要使测评标准公平化,对每个测评项目的加分、减分实行统一的标准并说明理由,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张榜公示,听取师生意见,充分体现民主性、公正性。
第三,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测评方法。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结束后,要对测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测评体系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召集师生集体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进而进一步完善测评体系;对测评数据的设置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测评体系的科学性;对测评结果要认真分析,比较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测评体系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刚.对做好高职新生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2).
[2]高传勇,沈延兵.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3]李玉华,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综合素质 就业 竞争力
以综合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和专家的共识,各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十分重视,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作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2005年,同志发表《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毕业等于失业已成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大学生的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各高校想方设法改革现行教育方式,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要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高校推行的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媒体频频报出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消息,批评他们缺乏责任感、使命感,急功近利;有用人单位反映一些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缺乏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缺乏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等。可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综合素质的内涵
各类研究对“综合素质”的内涵尚无统一界定,通常人们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文化知识、专业水平、思想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素养的总和。人的综合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生理、心理和外部形态以及内在涵养的比较稳定的特点,是指人所具有的认知、分析、处理事物的潜能,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四大方面。我国高校学生手册上标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包括品德、成绩、文体和能力四个部分。有学者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即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这七个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当人类发展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为迫切。
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毋庸置疑,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其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直接关系,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会对人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方式、知识领域、逻辑思维甚至是个人的性格方面都会有不小的差异,但是,不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相似的人生体验,它们帮助学生做好知识、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储备,即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和从业人员自身所应具备的条件。无数成功者的实例证明,很多人在非本专业的职业领域中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就,究其原因,是他们通过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学习和训练,获得了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无论大学生选择什么职业,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都会得到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和发挥。
(二)综合素质的要素及相关能力培养
世界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大学生,除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如真诚、勤奋、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行等。从近年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就业信息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选人时更看重德行,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大学生首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理想和信念,使之真正成为人生方向和前进的原动力。
2.加强法律意识。当代大学生应当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特别是要着重培养权利与义务观念。
3.提高科学素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科学的认知方法,在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客观冷静的内在品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尊重事物发展规律。要具有较高的现代人文素质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
4.广泛涉猎文化知识。这包含文学、哲学、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人文知识。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时曾说:“培养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欣赏好的文艺作品得到提升,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这个道理。
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包括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它是在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的心理因素,可以支配人的行为和能力。有意识地克服自卑情绪,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6.夯实专业技能素质。牢固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掌握能适应本专业一定阶段内的发展趋势的专业技能。无论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什么职业,基础专业技能的掌握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跨界优势。
7.锻炼强壮体魄。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有健康的体质、强健的体魄、较高的身体耐性和灵活性等。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提醒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形成坚忍顽强的体格和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大有裨益。
(三)积蓄社会实践能力
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不仅要兼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也要注意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即人际沟通、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开拓创新、团队合作、敬业等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是一种隐性的作用力,也是一种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所具备的硬件往往不相上下,而决定其不同的是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学校和学生们往往比较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实用科目的学习,却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这些容易被学校和学生们忽视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很多人找工作和职场发展的无形障碍。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前提下,走向社会、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的最直接的途径。
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如世界排名第二的西班牙IE商学院金融专业。它在伦敦和华尔街设置专业实习基地,授课者大都是世界知名金融机构的CEO,给学生们传授最新、最实用的信息和知识,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地通过社会实践去了解社会、适应环境,以期在工作之后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
(四)树立正确就业观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的就业观,不能正确看待自我。其表现为对岗位、职务、薪酬期望过高,只问用人单位能给自己什么,不考虑自己能为企业和社会做什么;在求职过程中,一经失败便一蹶不振。树立正确就业观,不是唱高调,不是一味地讲奉献,正确的就业观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正视就业市场竞争。只有在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自身的特点,确立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择业方向和目标。正确的就业观能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转换角色,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工作。因此,大学生要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信息,沉着、冷静应对困难,实事求是地衡量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求职路上的障碍。
(五)提高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是获得用人单位青睐的秘诀。用人单位都寻求具有良好的专业和综合知识的人胜任某一特定岗位,但是,这些为绝大多数求职者所拥有的专业和综合知识,必须通过特殊的技能展示出来,即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涵盖面广,包括听说及书面沟通技巧、多视角分析问题的技巧、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技巧、人际交往技巧、跨文化沟通技巧、组织策划技巧等。一旦了解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求职者就需要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材料和语言,精心设计自己的简历、求职信和面试,以有效地展示自身的知识背景。求职技巧有助求职者直接、有效地将自己的才能和素质展示给潜在的雇主,它所涉及的能力不仅在择业时需要,也是贯穿整个人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关键。要正确评估自己对这种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存在的差距,督促自己不断改进,同时逐渐完善自己的求职资料,如简历、求职信和面试问答等,这将大大增加求职的成功机会。
深化综合素质教育是顺应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适应新世纪人才市场竞争的必需,它既是高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又是需要长期探索、深入实践的过程。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突显竞争优势,必须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取得成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压力面前,接受了多年正规教育的大学生们,尚属有较强竞争力的人群,如果加上全面的素质训练、正确的就业观和适当的求职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非不可企及的目标。总之,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对策和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范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美)肯・詹逊.成功职业生涯的自我营销:如何在中国就业市场赢得竞争[M]. 陈颖峥,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彭苏勉.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体系研究及系统实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5]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_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6]王文礼.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教学编排设计 课堂教授能力 课外活动辅导 科研学术论文 四维 模糊综合评分法
1 研究目的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主导是教师。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教学的主导是体育老师。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是体育教学水平低的根本因素。
本文通过相关实践和研究,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系统。
2 建立四维综合评价系统数学模型
评价系统模型和权重分配
依据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结合长期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成果,以其四大要素:教学编排设计、课堂讲授能力、课外活动辅导、体育科研论文构成一级指标;依其16项因子组成二级指标;再依其各要素和各因子在价值评判中的作用和贡献份额,权衡其轻重,斟酌其系数,确定其权重。
4-D评价系统综合评判量表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分别制定出四大教学要素的综合评判量表。
教学编排设计能力综合评判量表
教学编排设计 它包含四大内容,是保证教学质量最根本的理论和技术要求。
课堂讲授能力综合评判量表
课堂教授能力 是教师理论素质尤其是体育技战术传授、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力、教学测试手段应用等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集中反映。
课外活动辅导综合评判量表
课外活动辅导 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学活动的补充,更是某些课目、运动项目和专项技术技能的深化和提高。
体育科研论文综合评判量表
科研学术论文 这是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和深入的理论升华。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完整最全面最真实的体现。
评判量表的操作方法
在每学期进数学工作总结和教师教学工作述职时,将上述综合素质评判量表分发给每位教师。依据量表内容要求,每位教师逐表逐项进行认真负责地填写和计算。再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统分。
3 建立四维综合评价系统的评判因素集
总评判集
总评判集U={UA,UB,UC,UD}
={教学编排设计,课堂教授能力,课外活动辅导,科研学术论文}
其中:UA={UA1,UA2,UA3,UA4,UA5}
={教学理论研究, 理论讲稿编写,教案文稿编写,理论新知吸纳}
UB={UB1,UB2,UB3,UB4,UB5,}
={理论新课讲授,四维课程讲授,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测试}
UC={UC1,UC2,UC3,UC4,UC5}
={课外活动辅导,代表队之训练,运动会之参与,大型体育赛事}
UD={UD1,UD2,UD3,UD4,UD5}
={发表学术论文,发表科普文章,科研课题论证,体育报道通讯}
权重分配集
M={MA,MB,MC,MD}={, , , }
其中∶MA={MA1,MA2,MA3,MA4,}={}
MB={MB1,MB2,MB3,MB4,}={, }
MC={MC1,MC2,MC3,MC4,}={, }
MD={MD1,MD2,MD3,MD4,}={}
评判集
评例假定∶某教师年度教学述职,对其结合素质考核各量表经全体老师和评判专家小组认真评判后,所获得的评判集形式为V∶
V={VA,VB,VC,VD}
={教学编排设计,课堂教授能力,课外活动辅导,科研学术论文 }
评判矩阵
举例假定:在对某老师(一班级某同学)的“课堂教授能力”(“心理健康”)进行评定时,仅其“四维课程讲授”(心理状态调适能力)这一因子的评判而言,老师(同学)们对该老师(生)的评判情况如下∶
评判等级优 良 中 差 劣
占参评教师 %10 30 40 20 15
所得评价
如此,其他3项所得评价是
{},
{},
{}。
根据所定权重分配,可写成R1∶
R1={}
计算其模糊矩阵,得R2=()
归一化,得R3=(, )
将这个统计结果百分化后,说明:教师们对该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
有16 %的教师评其为优,
有24 %的教师评其为良,
有24 %的教师评其为中,
有24 %的教师评其为差,
有15 %的教师评其为劣,
我们再用加权平均法, 按预定方案给每个等级分别赋值V(90,80,70,60,50)。
V和R3之乘积,为其综合评价分值W1,则,
W1=R3×V
=()
根据一级指标权重MB,再计算其W1之权重值W2,则,
W2=W1×MB
W2即为该教师的“课堂教授能力”的最终得分。
依此可得出该教师的“教学编排设计”、“课外活动辅导”、“科研学术论文”等3项的最终得分。这4 项之合,即为该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评分的总成绩。
4 结论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生 综合素质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又存在着高职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为使高职生更加适应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各种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最基础、最普遍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2005年11月,《_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和高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当前,我国正面临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艰巨任务,需要大量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①与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健康的思想道德和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但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仍存在偏见,以及高职院校对自身发展的不明确认识等原因,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个体成长中其他方面素质的养成,这就造成了部分高职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只知道做事,而不知道如何做人,从而要么陷入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而悲天悯人的境遇,要么再通过自身经验教训的总结摸索出人际交往的准则,而这既耽误了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时间,又消耗了更多的社会用工成本。因此,为了提高高职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更有力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功能
现阶段,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普遍性作用。
(一)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也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活动”等。据此,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构成可以概括为人文科学素质、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部分。③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职业观等六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②在其具体实现方式上,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各种社团、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功能
由以上分析可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贴切于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三大构成,而其具体实现方式也很有利于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切实提高。具体说来,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高职生人文科学素质方面的功能
通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中的政治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增加高职生在社会政治和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帮助高职生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树立对国家和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关注社会的理念和法治的意识,从而更加主动地适应文明法治社会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高职生职业素质方面的功能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有的职业观教育,可以有效帮助高职生全面了解相关职业的发展情况,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品质,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思想基础。
3.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功能
通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高职生理性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努力锤炼优秀的社会公共道德,积极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获取未来职业生活中的优势。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功能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三方面功能在其实现过程中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发挥形式。
(一)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要发挥出这些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高职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教学形式上,这三门课程都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贯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开放式学习的理念和结合社会、结合专业、结合实际的思想。由学生在课前通过分工合作进行相关调研准备活动,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特别是可以结合各自所学的专业来举例论证,教师再对学生的分析做点评,并归纳总结一些基本政治理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认识到能力和素质比成绩更重要和实用,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自我表现和交流等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人文科学和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提高。在三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策划每一次实践活动,明确告知学生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组织管理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善于接触和融入现实社会,并从中得出启发思考。通过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学生既认识了社会事实,又得到了人际沟通,还提升了自我认识,其思想道德素质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另一条道路
如前所述,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有着参与面较广,影响力大,受欢迎程度高等特点。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活动方案应多样化,有时可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并尽可能的放权给学生,由学生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等,教师则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由此,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有所增强,对做事和做人的理解更直接和深刻,专业学习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专业实践为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另辟蹊径
高职院校的一个明显办学特点就是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学生们身处生产和服务工作第一线,感受到的是真实的职场环境。学生们在这样的岗位场所和人际环境中,其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等都会有深切体会,为人处世方面也会更见成熟。教师在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中要全程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专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上的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解决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问题。通过师生的双向努力,学生们将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以模式的全面转型促进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一发展阶段,全面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创新出新观念和新方式,为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注释:
①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7-188.
②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7.
③刘增安,张小菊,贾树生.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4):180-181.
参考文献: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8篇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培养全部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做法正逐步打破,一个相对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地方性师范院校通过更名、升格或合并共建等形式,纷纷向综合性院校发展,这些地方院校原有的师范专业还很大程度上作为办学特色予以保留。这种地方性综合院校主办师范专业的体制成为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模式复杂化和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背景下,师范专业学生素质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今天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就是明天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包括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内的师范教育主办者的共识。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利弊因素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利因素。一是可发挥地方综合性院校相对而言在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学术层次上的优势。依托综合性院校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为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中的师范教育专业从原来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有条件参与非师范专业的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学习,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院校较为显著的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师范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师范生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促进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由于地方综合性院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有利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二)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一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相对师范院校而言,更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师范教育被综合性院校多元的发展目标所淡化,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给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管理统一化与师范教育专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分散在许多专业性学院或系部中,各个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条件来安排和组织师范教育活动,全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负责组织和管理师范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部门或单位,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比较分散。再加之综合性院校重视学术上的成就与科研成果,很难对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予以特别的重视或保证。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运作,都可能难以照顾到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教育的特点难以在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中得到体现。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一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师队伍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中,课程建设的重点转向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内容上,师范性课程被相对淡化,师范性教育类课程无论开设门类还是课程时数都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综合性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从来都没有从事过师范教育,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比较模糊,造成了其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忽视师范专业学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差别,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使师范专业特点被湮灭,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教师担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特别是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克服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弊端的现实需要。如同上文分析,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在推进师范教育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发挥综合性院校学术资源和师资优势,促进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融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给师范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曾多次参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修订,他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给教师素质培养带来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深切关注。他曾撰文指出,“本来国家提倡开放型培养师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来培养师资”,但是事实上综合性大学没有做好准备,也还没有提出培养师资的要求;“师范院校转为综合大学是历史必然,但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应该说,这三个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但还不充分”。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专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体制中,必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以克服现实体制中的弊端,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师培养需要。
(二)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收费并轨、自主择业,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或者有名无实;再加之教育岗位待遇不高,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一般仅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坦言:种种因素导致师范生生源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有的学生考入师范专业后,因为个人素质基础等原因,根本无法适应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需求,在基本技能、师范素养等方面根本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需要。教育专家顾明远也对此颇有同感,“总以为现在不包分配、就业困难,教师职业比较稳定,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会多起来。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青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当教师”。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迫切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关于目前所培养出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顾明远教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现在的师专生,却是高考队伍中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师专的专业分科较窄,学习的课程缺乏小学教育应有的科目。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但是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由于现在综合性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能力的弱化,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受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上,忽视了对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相当多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基础教育现实的不适应。“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需要对学生有热情,需要有点奉献精神,这种勉强为之的人怎么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
(四)基层教育的改革需要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伟大时代赋予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课程观、课程意识、课程技术以及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有赖于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这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三、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
知识、能力、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三要素。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构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和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发展现状,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师范人格训练。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师范专业学生严谨求实、依法从教、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培养他们“爱教育”的情感,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以积极的情感献身教师职业。
(二)师范技能训练。适应基层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强化师范专业学生对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师范业务能力。
(三)人文素质训练。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人文底蕴丰厚、学科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质培养,形成人文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
(四)艺术素质训练。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文化传统,形成师范专业学生的良好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掌握基本艺术技能,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耐得清贫、甘于奉献的思想,善于调整、勇于经受挫折的意志,与学生、学生家长、领导及同志友好协作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完善自我个性修养。
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程结构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五大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其他自修课程。(1)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史等。(2)教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教学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教学技能、微机教学、教育科学方法等。(3)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依托地方综合性院校教学中实践面广、实践教学体系较为完整的优势,把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学校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从教职业道德、师范实战技能,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模拟、中小学生活动组织等;校外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送教下乡、义务家教等。(4)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主要是扩大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大学音乐基础、大学美术基础、电影艺术鉴赏、戏曲艺术欣赏等。(5)其他专业课程主要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学科资源的优势,师范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非师范专业课程的选修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学习考核,可获得相应课程选修学分。以上五类课程的实施形式分成三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定选修课。必修课力求精益求精,选修课力求面广,指定选修课力求实用。这些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全过程。
(二)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指根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从学生入校起安排实践训练,做到专业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并重,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一年级主要是观摩性的专业教育见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明确教师职业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感染学生施教情绪。二年级主要是学科性教育实践,如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参观、考察、调研等,学生边进行课程理论学习,边进行专业实践。三年级主要进行岗位模拟实践。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期,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我组织临时教学队伍,学校安排带队教师,以送教下乡等形式进驻学校,组织假期学生教育辅导,学生进行试讲、自我评课活动,强调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另一方面,在三年级学期末最后两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试教活动,师范专业拟定模拟教案、班级活动模拟方案、课堂模拟讲课,教师指导,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职业要求,形成职业理性认识。四年级主要开展顶岗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四年级一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为期约四周的教育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带队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双方指导,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体验。顶岗实习完成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职业体验,再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教育论文写作,形成教育反思和心得体会。
素质实践教育主要是根据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实践资源优势和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范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利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城镇、农村、工厂、学校,开展社会调查、扶贫帮困、科技社服务等活动。师范专业学生还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组建科技活动社团,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竞赛,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其他专业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专业融合与素质提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9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素质;显示度
一、背景及意义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 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 Delta 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别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和教师。其中自然科学的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为此,我就自然科学教学中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一、转变观念,尝试陆萄J?BR>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彻底改革,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如:
初一:侧重感性认识及知识直接运用,简单操作技能培养、情感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现象:水杉树的生长、考察蕨类、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白鹭鸟的生活
初二初三:侧重应用原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能力,较高要求的操作技能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的分析。如对附近化肥厂、造纸废水的监测,水葫芦生长的观察分析,对河口水电站的考察,德清大闸的船闸的考察,对城市中空气污染的粗步测定、分析。秋冬季草莓生长的合理环境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
1、教师根据自然科学的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提出适当的活动要求或内容。
如:在初一自然科学中“其他绿色植物”学习后,安排学生去野外采集蕨类、苔藓、地衣(我们附近丘陵地带较多)等植物,并制成植物标本。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设计活动过程,准备活动所需器材,实践、操作过程,并记录观察现象、数据,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得出活动结论,或预测某种自然现象发展趋势,或好的建议等,并且在此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乐于合作。这是实践活动课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环节。如上述活动内容较简单,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实施?”但也离不开教师引导,要采集完整的蕨类,需要把地下茎一起采集,有无孢子需分别采集等等。
3、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学生活动中及实践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赞赏(象美国教师发现学生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就要大加赞赏一样)。再对活动成果进行较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把活动内容(或所含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活动。
例如:在上第五册自然科学中“铁钉生锈实验”前一周,我对学生开展一项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材料:每组两枚新铁钉,其他材料自己解决。活动要求:一星期后,一枚铁钉要生锈,另一枚完好,同时要上交活动采取的措施(方法),从观察生锈情况及提出防止生锈的方法。
活动结果:大多数活动小组达到了要求。
实验过程说明(即采取措施)有:①生锈:把铁钉放在洗菜的小槽里,铁钉埋在湿泥土中,铁钉部分浸在食盐水中,铁钉放在湿棉花上等。不生锈:用薄膜袋装起来,放在封瓶里,用纸包起来,铁钉表面涂了点食用油……
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了生活生产中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生锈可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些科学方法。
整个活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流程图:
教师:提出问题(参与、指导、评价)引导归纳、升华知识
学生:设计过程准备过程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知识系统化
三、学生实践活动取得成果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是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最高评价,使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活动的催化剂,也是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良性循环的动力。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给予展示:
1、第一阶段:充分利用活动课,自然科学课,在课内进行班内展示、选拔,而后加以完善。这是人人参与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第二阶段:在校内进行评比展示,如:小制作比赛,利用橱窗展示优秀作品(尽可能多),实践活动小论文评比,利用橱窗、校广播站、校报进行展示。
3、第三阶段:对于有创意的作品及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成果,可在“三小”竞赛时选送参赛。
四、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合理评价的重要性
1、指导作用
要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提出的活动内容要恰当。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活动能力、知识水平要处于“最近发展区”。
要善于通过设问,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挖掘个体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成功的机会。
2、合理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各方面的评价,如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能力的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给予赞赏、肯定。对基础差的自卑感强的学生更要有赞赏性评价,增添学生的成功感(收获感)(如美国大学都给通过努力能考及格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一样),对于有较大潜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激发他们。
五、实践活动课带来的变化
1、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及相关自然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楼世洲主编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挑战。
一、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界定与范围
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大会文件指出:“高等教育首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明确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1。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素质2。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分析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总的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总体概况——从总体上论述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对的问题及思考;具体分析——从某一方面描写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挑战,探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方法。
1、总体论述,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彭美云(2004)通过调查问卷从更深层次地去了解我国的大学生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将如何面对学习、择业的压力,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明显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的问题等等,得出以下结论:上大学目的表现出很强自我性、倡导诚信已被越来越多大学生所接受、男女大学生表现在综合素质上的某些性别差异已明显退化、父母的关爱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们参与课外科研或发明、创新、创业等活动情况目前还处于十分薄弱阶段、大学生们去适应当前“机遇与挑战共存局面”的心理准备还远远不够。李善兴、董丁戈(2002)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追求、道德情操、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修养、文化理念等方面做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认为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引起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在这方面大学生们表现出个性化、现实化、趋利化的特点,网络文化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道德修养与道德水准发展的不均衡,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梁顺福(2000)指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调两点:一要教育学生爱国奉献,二要教育学生创新进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实现以“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到深刻转变。陈庆国、张莹(2011)提到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主要理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我认知智能,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人际关系智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音乐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指导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
2、就具体而言,有明确的指向对象,往往从具体方面探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有较强的实用性。
(1)创新意识薄弱。陆顺寿、曹其新(2009)指出如今的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聪明,但是,有些学生缺乏探究问题的兴趣意识,包括富有创意的想象力,缺乏创新的乐趣和主动性,视野比较狭窄,更主要的是缺少实践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不高。刘丰林(2012)也谈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的磨砺、创新的培养等较为薄弱。陈伟(2002)面对大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探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和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体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及对策。
(2)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卢铁光(2002)认为利用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本科阶段前三年的课程学习对于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程体系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效果的因素。刘长青(2007)指出第二课堂的性质、优势以及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等展开论述,强调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第二课堂的指导原则。王瑛(2008)指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显然不够,必须打破封闭的平面单向传递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拓展教学空间,形成推动育人全过程良性循环的新教学模式。刘宏达(2011)认为实验课、课程实习、专业实训、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社会化角度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从素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在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内化—外化—内化(调节)”转化的过程。
(3)就业背景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李海燕(2006)认为以素质拓展教育为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陈中平(2010)指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是支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把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张必涛(2004)谈到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指出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应该从八个方面进行:即提高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课程设置体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围绕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改进课堂教育,实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结合,将心理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正式教育计划,重视市场经济知识类公共课程建设,提高文化课比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4)人文素质不高。王晓勇(2009)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文明素质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从他律到自律,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新途径。周东群(2005)指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片面教育,克服单纯的“功利主义”、“职业至上”等片面思想。宣裕方(2006)谈到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缺乏,我行我素流行,文明礼仪涵养贫瘠,个人修养差,老师面前俯首甘从,同学面前心口不一,公共意识较强,实际行动颇少,慎独意识薄弱,侥幸心理普遍等。通过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自律心理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张英(2009)认为开展大学生目标教育必将为学生树立理想,规划人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分别从内容、实现机制、保障措施三方面来构建目标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目标教育。
这种具体层面的研究还有许多成果,例如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美育、信息素质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本身是一项艰巨而庞杂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广。
注释:
[1]彭美云.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
[2]李善兴 董丁戈.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3]梁顺福. 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兰州大学学报,2000(28).
[4]陈庆国 张莹.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探讨. 东北师大学学报,2011(4).
[5]陆顺寿 曹其新. 开展创新实践教学 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
[6]刘丰林.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探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
[7]陈伟.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8]卢铁光. 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9]刘长青. 关于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 教育与职业,2007(10).
[10]王瑛.大学生社团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 梧州学院学报,2008(4).
[11]刘宏达.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改革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12]李海燕. 对自主择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13]陈中平. 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中国成人教育,2010.
[14]张必涛. 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15]王晓勇. 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与思考. 社会科学家,2009(7).
[16]周东群. 加强人文精神培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成人教育,2005(4).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DBAE理论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人文素养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大学体育要建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的多目标体育教育,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求用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大学体育教育,本文试以“DBAE”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DBAE”理论及其思考
“为了适应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要求,应对‘学科结构’课程改革运动对艺术教育严峻的生存挑战,美国加强了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反思了过去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在‘艺术制作’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史、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知识,极大地扩充了艺术教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盖蒂艺术教育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DBAE由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学科构成。”这四门学科“互动互补关系,试图将艺术教育建构成一门交叉性的人文学科,以便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效度,‘培养青少年健全的艺术感觉’或艺术鉴赏能力,最终改善国民素养。”
“DBAE”理论作为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全面综合的艺术教育教学和学习方法,在艺术教育领域方兴未艾,对国内外的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的体育教育,笔者以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因为从本质上看,“DBAE”理论看到了艺术教育中矛盾的全面性、统一性、发展连续性和均衡性,这也体现了“DBAE”理论的特点:“全面性、综合性、均衡性、连续性、合作性、开放性”而这些,对于同是教育范畴的大学体育教育而言,具有矛盾的普遍性。
二、基于DBAE理论之上的大学体育教育分析
1.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上,不仅是少数偏爱的体育“尖子”,而是要面对所有的学生,因为体育教育是任何均衡完整的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次表现在体育教育内容中,“过去,我国一些大学体育教育极其强调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术教育,不仅竞技运动知识与技术、竞技运动教学与训练形式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学生个体也只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完成一定的技术动作、获得一定等级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现在,“整个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应当推崇艺术化、人格化、民族化、伦理化。研究的主要概念是‘意义’、‘内省’、‘理解’、‘移情’、‘直觉’、‘历史感’等”。
再次,表现在大学体育教育价值与目的的确立上,要兼具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能力教育,“体育能力教育是以人的基本素质为核心,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健康思维水平,强身健体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心理素养与健康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品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既要重视学生和掌握知识,更需要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既让学生掌握“三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取如何健身的方法,学会运用健身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就是说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用于健身强体的实践认知,使之终生受益。”
2.大学体育教育的综合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即学校要提供综合性的课程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需求、兴趣和基础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身体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增加保健学、心理健康学等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扩大选择的余地。”体育教育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教法和学法的综合性。“学
生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考试项目,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积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习惯,引导学生由传统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3.大学体育教育的持续性
大学体育教育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要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也呈不断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分为:(1)短暂兴趣阶段(第一学期);(2)兴趣相对稳定阶段(第二学期、第四学期);(3)兴趣下降阶段(第五、六学期);(4)兴趣回升阶段(第七、八学期)。”通过连续性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又实现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乃至终身把体育锻炼作为体质投资的终身需求。”
4.大学体育教育的合作性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和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和需求的增长,学校和社会在体育教育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在合作方式上,“一是请进来,请社会上的长寿老人、专家到学校为大学生讲健身之道,讲保健知识,请优秀运动员到校与大学生见面,将体育_门摄制的有关录像带借到学校给大学生放映;二是走出去,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组织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到社区去,到中小学去辅导那儿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到社会上去做一些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事情。”还可以把学校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在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同时,也会解决一部分体育教育的经费问题。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没有高水平的体育工作,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的标语,揭示了高水平的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DBAE”理论基础上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全方位审视,有利于我们下一步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大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研究,2003,(1):90-94.
[2]王柯平.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及其探讨[J].哲学动态,2006.
[3]常存文.以学科为基础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DBAE”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97-100.
[4]梁利民. 21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刘逢翔.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4,(2):70-71.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