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汇总22篇)

admin 2024-05-30 网站管理员 admin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体系;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皮各类教育自成一体。缺乏沟通和联系,既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相互渗透,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建立布局合理,科类齐全,全面开放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着眼点。

一、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动因

职业教育作为面向生产一线和劳动大众的教育,与经济,生产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变革性。都要求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开放的教育体系。因此,构建开放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其内在依据相外在动因。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生产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技术理论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那种既通晓技术原理,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有的岗位素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为之提供生源的下一层次教育,必须与此要求一致,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就可以满足在培养目标与人才类型上的一致性的要求。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虽已打开了通向高等教育的缺口,然而渠道狭窄,仍然处于“终结性教育”状态,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也不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教育分流。客观上形成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的固定格局。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逐渐显露出不足。它没有真正开通职校学生从中层结构进入高层结构的通道,没有为职校学生提供与普高学生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使得一些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升学教育也显露出一定的缺陷,那些从高考独木桥上被挤下来的人,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只能带着普通的数、理、化知识,加入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调整改革现行的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相互沟通势在必行。

(三)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需要。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不仅使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例明显增长,而且使人生的学习期与工作期的界限相对模糊,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把人的整个一生都变成接受教育的过程,把整个社会变成教育的场所。因此,为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客观要求构建开放式的教育体系。

(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当前各国教育体制中均存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类不同的教育。考虑到国家教育体系的总体效益和灵活性、人才成长途径的多样化和最优化,让会成员教育民主权利的实际拥有等因素,故应在各相关教育之间修建起衔接和沟通的渠道。以德国和韩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般都能够进行互动、互为条件、相互衔接、双向沟通。我国台湾地区有比较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学制上可培养专科、本科,直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样就构成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贯体系。

二、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一)坚持以初中后分流为主,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千差万别,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人才,要求教育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第一次分流,其基础是普教和职教的相互沟通和互为依托。对此,有能力的县级职教中心应在承担中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同时,积极帮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办办初等职业教育班,实行初二后分流,初、中职连读,这将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初中学生流失,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变“升学教育”为“人才教育”,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沟通是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职业教育偏重于专业教育,普通教育侧重于基础教育,二者结合无疑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要鼓励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积极开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综合性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鼓励普通高中根据本地经济和劳动就业实际开办综合高中,鼓励职业学校进行综合课程改革试验,培养学生从事某一项工作的综台职业能力。毕业后既可参加对口升学考试,也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允许普通高中学生在接受两年高中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三年级学习,职业学校学生也可到普通高中补习,或通过考试转入普通高中学习。

在发展职业教育上,还要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加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间的沟通。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是初中后分流的同一层次的职业教育,具有为企业服务的目的性和直接性的共同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要求相应提高,以往中专学校承担培养中等管理人才的职能正转向培养操作型人才,从而使中专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三类学校的功能趋近,淡化三类学校和各类成人中专的界限,逐步形成整体的、系统的、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图书、实验实习基地等办学资源的共享,实现相互融通、优势互补、专业统筹,允许其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交叉、合作培养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拓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渠道,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拓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渠道。是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将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终极教育的弊端,激发人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实施途径上,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努力办好现有高职院校,通过对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组、改制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要突破高职办学的专科层次,鼓励条件具备的高职院校,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独立举办或与其它普通本科院校合作,开办本科层次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进一步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通道。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实际上已具备了与高职衔接的条件,因此,允许具备条件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单独举办“五年一贯制”或“3+2”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条投资少、效益高、切实可行的途径。在中高职衔接途径上,还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骨干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联合办学,使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能够进入高职院校或接受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要以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为助学主体,积极开办高职自学考试。鼓励有关高校在职业学校开办函授高职教育。

(三)加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渗透,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紧密的联系。它是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力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应成为沟通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桥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点。工业化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客观趋势,其就业人员的岗位变换将不是简单的劳动工种的转换,全面及时的职业培训将伴随始终。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通过职业培训使劳动力的无序流动转向有序流动。为此,城市职业学校要为提高人们适应工作转换的能力和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服务、积极承担转岗、转业培训和下岗再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外来劳动力进行上岗培训和就业资格证书培训。农村职业学校要和乡村成人学校紧密结合,共同承担技术培训任务。努力做好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和职工之间互为双向选择,更能人尽其才。学而致用,每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惟有借助教育手段。逐步改变自己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人们对它的期待值也就愈来愈高,参与意识愈来愈强,因此必须构建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行自主开放办学、采取灵活的、适应各种情况的入学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职业技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需要,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

(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结合,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是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

加强职业学校与校外的沟通,在办学体制上,要推行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联合办学的办法,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合作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整体办学机制。在办学模式上,走产教结合的道路、使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经济形成互动关系,企业参加入才培养过程,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流向,合理确定课程体系,便利而有效地引入职业的实际内容,使学生增加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作好准备。

劳动力市场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纽带。职业教育既要地方化,又要国际化。区域职业教育与国内,国际职业教育的接轨,将使职业教育走向更广阔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职业学校要积极与用工单位、劳务市场和入才市场挂钩。实现毕业生与用工单位的双向选择,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要看准国际市场,时刻把握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动向,鼓励职业学校与国内外有关学校、企业及个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办外向型专业。进军国外劳动力市场,真正把职业教育搞活。

在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职业的桥梁。职业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和劳动就业形势。树立或者转变就业观念,改变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过高就业要求。其次是使学生对劳动人事制度、职业选择、就业技巧等方面有所准备。同时,要开展创业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我开拓新的就业领域。

三、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

开放式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层次性、全员性的特征,必须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灵活的、多功能的运行机制。

(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正处在工业化时代,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训练。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的教育,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任务。从人才市场来看,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和重视。所以说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要坚持育人的基本方向,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既有职业能力与资格,又有学习深造的基础,以增强他们对未来的适应能力。

(二)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各职业学校应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时间为学生选探。通过规范教育标准,实现部分职业学校及高职院校范围内的学分互认,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课空间,实现跨校选课。职业教育是一种融教育性、生产实践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为适应农村家庭经营和城乡个体创业的需要,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鼓励学生边上学、边生产、边致富,并把其项目效益和经营状况列为学分考核。

(三)改革招生和学生评价制度。各类职业学校应拓宽入学渠道,逐步实行注册入学制度。允许具有中级等级工证书的人员,以职业学校同等学历报考和推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允许职业学校在校生在学校组织下参加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高职院校要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扩大对口招生规模,突出职教特点。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通过“推荐十考试”进入高职或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习的办法;允许高职院校直接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在岗人员;允许高职毕业生经过考试进入普通高校接受更高一级学历教育。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

当前,中原经济区正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亟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并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职业教育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优势,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积极打造成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力支撑平台。

一、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的内涵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含义如下:第一,劳动者人力资本由体力型向技能化和专业化的转移;第二,劳动者劳动目标的转移,劳动者摆脱传统的劳动观念,不再将赚钱作为劳动的唯一目标,开始将自我实现、安全感、社会保障等作为考察和选择工作类型的因素;第三,劳动者地域流动。据2010年中国_《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显示,自2003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总量持续增加,劳动力外出就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劳动力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提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方法,使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与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体之义务。”职业教育的目的则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定义:职业教育是为引导学生掌握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而设计的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类型而言,具有社会性、应用性、实践性、灵活性的鲜明特征。

二、职业教育对当前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1 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 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三、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 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万人增加到万人。

2 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 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四、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 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 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 “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五、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 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3 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专业内容要符合农民工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作用。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遵循劳动力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其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特色。职业院校要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在针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的专业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核心优势。再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量力而行。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农村劳动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资料、培训经费等方面衡量自身是否达到开设和实施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切忌不顾现实条件而盲目开设专业的短期化行为。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3篇

一、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基本趋势

未来的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时期,思考并解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出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大为减少。据估计,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业人口将在今后20―30年内减少到30%,40―50年内减少到10%(李水山,2005)。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要在非农产业中就业,要通过工业化解决这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村和农业还将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如农业进一步拓展,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也将日益发展。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有两个基本流向:一部分流向非农产业,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一部分仍从事着农业生产,是农业劳动者。据有关资料统计,前者在农村劳动力从业就业结构中呈迅速增长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出现了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重大变化,这使得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因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教育培训的需求。为适应城镇生活和非农产业就业的需要,农村转移的劳动力需要具备在非农产业从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在城镇生活的能力,从而能够胜任新的工作,顺利融入城镇的公共秩序和公共生活。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就是服务于这方面需要而产生的。第二,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需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停留于农村的劳动者必须具备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下从事农业生产的知识和能力,甚至还必须具备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知识和能力,这一部分农业劳动者应该是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中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我们可以把满足第一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称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把满足第二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统称为对农业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虽然教育培训现在还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这方面的教育需求还显得微不足道,但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其重要作用将会日益显现。

二、影响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

在上述基础上,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做如下定义:农村职业教育是与我国升学教育不同的教育体系,它是以农民为教育培训对象,从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农民的从业就业为直接目的的职业教育培训活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在学校里进行,教育的对象是还没有开始工作年轻人,非正规教育是在学校以外进行的教育活动,教育的对象通常是成年人(吉利斯等,1999)。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部分,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则是为更好地实现就业从业的目的,农户对自身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正规职业教育培训和非正规职业教育培训投资需求。从目前看,影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模式

农民居住分散,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明显,因而农业生产本身的地区性、多样性、季节性特征以及城镇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需求,使得农民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需求在教育的内容、形式、教育培训地点的选择以及时间的长短和安排等方面呈现灵活性、多样化和地区性特征。因而,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也应该从这一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然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模式显然还不能适应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科教兴农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各地普遍出现的职教生源不足现象却反证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不足。这一现象的出现首先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模式有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科教兴农的汹涌浪潮前,我国的社会相关机制、社会教育系统却显得反应迟钝。总体说来,由于没有准确的需求依据(李水山,2005),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形式以及所需时间等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和实施主体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同时存在,不能适应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从业、转业的需求,抑制了农户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投资。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城乡就业障碍的逐渐扫除,农村劳动力将日益成为非农产业、城镇企业的就业主体。有资料表明,农民工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达46.5%,建筑业中农民工的比例更高达80%(人民网,)。

我国城镇、非农产业对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拥有一定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推动和压力下,由政府或民间举办的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非农产业就业的各类培训、职业技能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等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不能满足城镇非农产业对具有一定技能的民工的需求,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民工荒”和职教生生源不足相互矛盾的现象并存,是这一问题的现实注脚。据有关人士预计,今后10年内,每年有平均1000万至1400万农民工需要通过工业化解决就业问题,中国目前并没有到农民工全面短缺的地步。“民工荒”反映的不是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问题, 局部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具备在非农产业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短缺是“民工荒”的实质。在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上,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以来,农业技术变迁缓慢,农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劳动,同时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生产程度低,农业生产劳动主要凭借体力和农民之间口口相传的经验进行。所以,在农村中,农业生产的职业观念不强,对农业生产的职业要求不高,因而,出现针对农业劳动力的正式或非正式教育培训、农民成人教育、短期教育培训的供给不足的现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农民现期收入水平

教育具有较长的投资期,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种提高未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投资。农户是否对教育进行投资,是否承担得起教育成本的支出,在消费品价格和教育成本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农户的现期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户对教育的投资支出能力。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教育的支出是通过对现期消费的放弃实现的,即在既定的约束线上,存在着教育投资和现期消费之间的替代,这种替代实际上也是农民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由于教育所带来的提高未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效应只能在未来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这种替代实际上是农民对自身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抉择,在农村恩格尔系数仍然很高的低消费水平条件下,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选择中,把生存需求作为第一需求必然成为农户的理性选择。农村中普遍的多子女现状,进一步地削弱了农民的教育支出能力,教育支出成为农民沉重的经济负担。当然 ,如果农民能够通过其它的渠道,比如借贷等获得教育投资的经济收入和经济能力,也会刺激农民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需求。比如,在我国各类正规教育中,虽然正规的大学教育支出远远高于正规的职业教育,然而,农户对正规大学教育需求热情却远甚于正规职业教育需求,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教育体系中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帮助学子们解决大学学习的学费问题。

(三)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比较

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中,农户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还取决于农户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的比较。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主要集中在正规教育方面,教育的成本是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从正规教育体系来看,一般说来,小学、初中教育中直接成本较低,机会成本因素也显得不重要。但是初中以上教育中不仅直接成本会提高,机会成本也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职业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进行这种教育培训不仅直接成本支出较高,而且机会成本因素的影响也很大。舒尔茨在分析1900年至1956年美国中学教育的成本时认为,学生在上中学期间因读书所放弃掉的进行工作而获得的收入占了中学教育成本核算的一半以上。在我国,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已成为半劳动力甚至一个整劳动力了,有的可以帮助家庭从事农业生产,有的甚至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了。在1999年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18岁以下的半劳动力就占了2.5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2001)。特别是在一些贫穷的农村地区,家长们就更重视其子女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阶段上学期间所放弃掉的报酬和收入了。

对农民个体而言,教育的收益既有经济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精神感悟;个人取得进一步深造或向上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提高自身农业生产的能力,或能较顺利地在非农产业中就业,提高收入;能在城镇中实现稳定的就业转换,在城镇中稳定地生存和发展……由于我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后两方面的收益对农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在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方面严重缺位,而且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整个教育体系也使得农民对正规职业教育的投资变得不经济,同时,现有的各种制度性因素也加大了农户投资正规职业教育投资的风险。虽然我国原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已进行重大改革,但是其遗留影响和惯性作用仍然加大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实现稳定的就业转移和在城镇生活的成本。再加上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历证明、职业能力证书制度,还不能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完善的升学、向上发展的通道,这一切都影响了农民进行正规职业教育的收益函数。

此外,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市场的服务组织、服务体系不完善,城镇的用工需求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农村劳动者,这不仅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而且还影响了农户的教育投资决策。

三、提高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建议

就目前来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自身的发展都受到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工业化进程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部分农民缺乏相应的职业技术技能,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直存在走不出去或走出去却稳不下来的难题,这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最终都滞留于农村,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中固有的人地矛盾仍将制约着农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很难改变。因此,刺激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自身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如何刺激农村职业教育需求方面,笔者认为:

(一)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明确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依据,改革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和模式,建立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现代农业劳动者的职业特点、技能要求,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学历证明、职业能力证书制度,改变社会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偏见,使农民在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以后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可以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打通受教育者个人向上发展的通道。

(三)在职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助学制度,通过贷款、奖励等资助方式提高农民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

(四)彻底取消与原有的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的、非歧视性的就业、创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稳定向城镇转移的就业成本和生活成本。

(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为农民在就业和教育投资决策时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5篇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大多数院校都能够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帮助企业员工提升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谈起农村劳动力培训,就很少有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培训项目都定位于企业的高端人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广度不够,很少院校开发涉及农业的长期、短期培训项目。因此应该在现有强势的社会服务能力下,应创新培训项目和内容,拓宽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广度。

2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运行机制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很多问题,也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制定合理的运行机制,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度、宽度和广度。

制定专项奖惩运行机制,吸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参与为了更好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和设备资源,政府应出台专项的奖励机制,对有能力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教育的院校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吸引更多有实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参与进来。在保障奖励的同时,要出台监管制度,对培训和教育质量较差的院校要进行惩罚,取消其教育和培训资格。通过严格的监管,保障教育和培训质量,激发农村劳动力参与热情,同时也激励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参与的热情。

制定“定点”扶持运行机制,政府牵头实施院校责任制由政府根据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需要,安排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定点”扶持,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情况和综合实力,建立乡、镇一对一扶持制度,由院校根据乡镇劳动力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教育方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政府根据院校每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对院校进行考核并纳入省或国家示范院校的评选工作,以激励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热情,保障服务质量。通过“定点”运行机制的建立,将更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全过程透明化、制度化。

制定“三级”评价机制,有效保障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高质量运行,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规范的评价体系,首先由接受教育培训的农民根据自身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对开展培训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量化打分,以评价教育机构的教育培训质量;其次政府要根据打分情况来有效地评估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质量,实时进行监督和考核。最后由院校监管政府有关部门资金使用情况,施行公开、透明化管理,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院校要根据政府专项经费的投入情况,实施监控和监管,以保障专项资金的专项使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结语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6篇

关键词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增长;贡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2—0049—05

一、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2001年,山东省高职院校只有33所,2010年增加到72所,十年间增加了39所。2001年高职院校占全省普通高校的比例为,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增长了10个百分点。2002年,高职院校数量开始超过本科学校。

从招生人数来看,十年间增长了,年均增长,本科学校增长了,年均增长,高职院校年均招生增长速度是本科学校的2倍。2001年,高职招生数仅为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数的,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峰值出现在2008年,达到。

从学生规模来看,高职院校在校生数从2001年的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万人,年均增加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001年,高职在校生规模仅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的,这一比例十年间增长到,峰值出现在2008年,达到。本科学校在校生规模十年间增加了万人,年均增长率为,高职院校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是本科学校的2倍。

(二)师资状况

如表2所示,十年间,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的扩大,其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也逐渐增加。2001年,全省高职院校教职工数为14502人,2010年发展到47072人,增长了倍,年均增加3257人。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教职工的规模增长是本科学校的倍,但年均增加人数比本科学校少1060人。

从专任教师数量看,2001年全省高职院校为7638人,2010年增加到31138人,增长了倍,年均增加2350人。本科学校专任教师规模十年间增长了倍,年均增长3737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规模的增长是本科学校专任教师规模增长的倍,但年均增加人数比本科学校少1387人。

从生师比看,高职院校由2001年的发展到2010年的,增长了倍,生师比峰值出现在2008年,为。本科学校的生师比十年间增长倍,峰值出现在2005年,为。本科学校2010年的生师比为,基本与平均生师比持平,而高职院校2010年的生师比为,明显大于十年平均数。

十年间,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波动较大,最大波动值为(—),平均波动值为(—),而本科学校的生师比基本保持稳定。

(三)高职院校地区分布

从全国来看,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共有1239所①,其中,山东省有高职院校72所,占全国的,位列第三,江苏省79所,广东省76所,列全国第一、第二位。

表3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的地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地区分布很不均衡,部分地区过于集中,而部分地区却又偏少。平均每个地区有高职院校所,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烟台等五个地区的高职院校在6所以上,而滨州、莱芜、聊城、临沂等四个地区只有1所高职院校。

二、山东省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在定量分析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国内外众多估算方法的基础。考虑到教育对劳动力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劳动力规模增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显突出。因此,某些教育经济学家将教育因素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认为劳动力投入(L)由初始劳动力(L0)和教育投入(E)组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式为:

Y=AKα(L0E)β

对上式取对数求导得到:

y=a+αk+βl0+βe

其中,y表示经济增长率,a表示技术进步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k表示资本投资增长率,β为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l0表示劳动力数量变化率,e表示教育投入增长率。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Ce=βe/y

基于这一公式,将教育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六种类型,通过计算高职教育发展在总教育发展中的百分比p得出2001~2010年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计算公式为:Cz=pβe/y

模型中,系数β是指在假定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产值随劳动力这一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相对变化率。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大多采用麦迪逊的研究结果,即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为,本文也采用此研究成果,认为2001~2010年山东省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为。

(二)模型测算

年和2010年山东省就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根据山东省就业人口中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的构成百分比,见表4,可以计算出2001年山东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如下: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6/100=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3/100=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7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_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加快我省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一)“十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民办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大投入,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但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不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省综合竞争能力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_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3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00万名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万名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百万人次,使我省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建立和完善布局合理、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每个设区市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要依托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二、突出重点,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

(四)职业教育要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认真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我省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航空及精密制造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业、食品工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原材料工业等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定地方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

(五)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认真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按照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重点在粮食、水果、畜禽、乳制品、水产品、茶叶、蔬菜等领域,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认真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七)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认真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八)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九)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

(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建设好实验实训基地。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国家_关于教育税收的有关政策,大力支持职业学校创办校办企业并给予政策扶持。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一)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十二)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优质职业院校对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工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学生前1至2年在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城市学习。鼓励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与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院校实行跨地区的联合办学。

(十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十四)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实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专项建设计划。强化设区市人民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作用,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每个县要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并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放到与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扶持建设100个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市、县(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尽快改变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基础薄弱的县(市、区),要合理调整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积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

(十五)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十六)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围绕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紧缺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100个精品专业,并建成1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资源共享、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

(十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人事、_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指导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可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要求评聘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鼓励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教师。鼓励本科院校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任教。

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

(十八)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要发挥公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十九)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二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_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要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兴办一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扩充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资源。要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六、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二十一)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要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二十二)要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新上项目都要安排员工技术培训经费。

(二十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办学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所属职业院校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鼓励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学校在本行业职业教育中的示范骨干作用。

七、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十四)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入办法。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

(二十五)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八、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二十六)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帮助艰苦行业、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二十七)省人民政府制订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民办职业院校的收费,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要加强学费的管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

(二十八)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好《*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计划》。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按年人均05元,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专项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补贴。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十九)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各级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三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及金融信贷支持,重点抓好100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可享受省政府支持优质高中工程建设相关优惠政策。

九、加强领导,进一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三十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_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8篇

关键词:劳动法案例 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技工学校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该方法对案例进行解剖,能够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加简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轻实践重理论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法案例教学能将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促进知识的有效反馈。

二、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学素材。当前,我国的劳动法教学缺乏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关系契约化时间相对较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劳动判例的个性化不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的司法判决书内容过于简练,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正当性的阐述,导致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而又俗套的判决。

(二)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两级化严重。当前的劳动法案例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案例筛选和问题提出的职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我国的案例法教学中,讨论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造成该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较大,我国的技校学生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升入过来的,对劳动法内容不理解,并且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相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批判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当前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结合技校当前的发展情况,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程度进行探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化的标准,没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我们在课堂引用的案例通常是通过启动仲裁或者诉讼救济的形式,使案例获得裁决,来以判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在我国的技校中也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建设,甚至有些学校减少开设相关课程的课时,导致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制定合理化的纲要和标准,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三、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确保案例认知与选定的合理性

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受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要想确保案例法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范围,对案例做好认识和界定。其中,狭义的案例主要是指存在权益纠纷的案例,需要对案例与判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将判例归纳为案例的范围内,将其作为案例教学素材来使用,充分的展现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范围进行拓展,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搜寻和筛选,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劳动法理念和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合理选择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

要想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正确选择教学对象,解决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案例教学法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W,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劳动法,甚至劳动法使用不当会造成劳动纠纷事件的产生,掌握劳动法,有助于强化学生择业和维权权利,充分发挥了案例法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选择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将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贯穿于案例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对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准确把握劳动案例法教学内容

第一,对劳动关系进行定位,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分为应否适用劳动法和如何适用劳动法两种。其中应否适用主要是指对劳动关系进行判定和定位,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劳务关系,需要确保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实施,防止由于法律适用不当造成的法律制度混淆。但是如果作为劳动关系,则需要对适用民法进行调整,需要正确适用法律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准确定位。第二,对适用管制规范和自治规范进行合理调整。劳动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脱离于司法框架而使用,确保劳动法在工时、工资和安全卫生方面的基准化,使劳动法向着公法化方向发展。需要将劳动契约中只能适用于劳动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整,确保契约规定和选择行为是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实现的。

四、结语

案例法教学是当前技工学校实践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克服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的弊端。在技工学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多种案例教学法的正确合理运用,确保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令仙,刘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法案例教学理念的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2]张静.案例教学法在劳动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5).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0篇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_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_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1篇

20**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_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_职业教育法》和《_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出如下决定: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_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到**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二、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订地方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

(四)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五)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七)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八)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九)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十一)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的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学生前1至2年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东部地区和城市学习。鼓励东部和城市对西部和农村的学生跨地区学习减免学费,并提供就业帮助。

(十二)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十三)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十四)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l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地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

(十五)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年以前,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

(十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十七)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要发挥公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十八)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十九)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_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六、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二十)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要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二十一)要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新上项目都要安排员工技术培训经费。

(二十二)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七、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十三)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入办法。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

(二十四)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八、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二十五)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省级政府应当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二十六)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补贴。国家和地方安排的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十七)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地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九、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二十八)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_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_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服务专业 职教体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

1 高职院校中的体育课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只是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复制,没有特色。一方面,体育课在高职院校不断被弱化,不少高职院校虽然规模扩大,但却多年没有新进体育教师,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校学生的体能与素质日趋下降。

2008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共同组织的第五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7至22岁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和,比2000年上升了和个百分点;7至22岁女生超重和肥胖率也分别上升了和个百分点,达到和。19至22岁青年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总体水平进一步下降,且女生下降趋势较男生快,与上一年相比,男生下降约3%,女生下降达到8%。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身体的各项基本素质却下滑,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其身体素质令人堪忧。

2 高职院校的专业对体育课的需求

劳动者身体素质的需求

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指出:“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人口素质问题。不仅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综合国力的强弱,最终都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包括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动手能力强的劳动者,重视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上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者职业体能的需求

劳动者职业病防治需求

如何防治职业病、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应用型、技术性工作为主,工作的职位或层次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例如车工、钳工、电工、光伏电气等岗位都面临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和潜在安全威胁。各种法定、非法定职业病日益多发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顺应形势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将来的工作特点,增加职业病防治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保健意识,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职业病的危害,能够充当这一重要角色非体育课莫属。

3 高职院校体育课为专业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教学观以及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要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质就是中国社会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他们既要有普通人的健壮身体,还要有职业需要的特殊体能,更要有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意识,对他们进行职业体育教育,还要灌输终身体育观念,要从过去为教学服务、为比赛服务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体能素质服务。

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

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积极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高职体育课程应由运动技能传授、职业体能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三大模块组成。同时,增开选修课、选项课。

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校专业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安排发展与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与素养的教学内容,强化职业工作中身体自我保健与职业性疾病防治方法的传授。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内容都可以进课堂,进操场。

体育教师按专业归口

为了使体育课教学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把体育教师按专业进行归口,划分到各专业,深入企业劳动岗位,调查研究岗位劳动者的特殊体能需求,改革体育课教学与教学内容,使体育课与专业需求保持一致。

体育教师要有职业意识

体育教师不仅深入企业研究职业体能需要,还要深入调查职业病的存在现状,与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对职业病的现状、分布、预防与保健、锻炼手段等有系统的了解,并形成教材,落实在学校体育课教育之中。

加强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体育教师要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熟悉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围绕高职学生体育教育的“三要素”(体能、职业体能、职业病预防与保健)建立高职体育课教学大纲,多与专业课教师互相沟通,了解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需要哪些职业体能,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劳动的特点,分析不同职业易患的职业病及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预防、医治职业病,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对特殊专业需要的特殊要求,可以自编教材,随学生进入企业实地劳动中上课,在劳动实践中发掘职业体育教材。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体育课教学只有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成为为专业服务的“职教体育”,才能体现高职体育的高职体育特色,实现高职体育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莉.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公布,肥胖和近视仍是致命弱点[N].北京晚报,2008-6-1.

[2]曹.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大事――访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N].中国体育报,2005-6-13.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3篇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思考

理论层面

2010年,李正午接手军粮城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其后,学校确立了“为每个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基”的办学理念。“高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品格情操,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善于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在“军中人”看来,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欢迎不欢迎,家长满意不满意”。让学生走进学校学会做人,探求真知;走出学校自立自强,服务社会,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各种“适合的教育”形式中,劳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普职渗透的基础就是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李正午校长介绍,学校实施普职渗透教育是基于四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普职渗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普职渗透就是高职教育的前奏,是学生适应和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准备。第二,普职渗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就业技能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普职渗透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和将来的就业做准备。第三,普职渗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职渗透,可以使学生获得早期的职业发展认识,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追求的准备,培育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这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目标导向。第四,普职渗透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普职渗透切合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为了减少普通高中的同质化发展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军粮城中学在实践中寻找错位发展思路,以普职渗透为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创建普职渗透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是:以《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通过职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为高职教育作好铺垫,使每个学生未来都能成为专业、事业上的成功者,找到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创建之路,努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综合高中,通过渗透职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尊重各种职业、行业和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思考,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准就业者。

现实层面

军粮城中学长期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创建初期条件艰苦,只有两间土坯房,开始招生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校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脱坯建教室,边教边学边劳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师生共同到村队参加劳动,并在校园附近建起了农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依托附近村庄及工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杏林食品厂采摘葡萄活动,到军粮城农机站参加劳动,帮助村队收割水稻等。近几年,学校对建校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确立了劳动教育特色。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教室内外、校园内外卫生均由学生每天打扫,环境由学生维护和美化。每年,各年级学生到东丽区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实践一周。现在,“编织艺术”“竹签画”等已形成学校特色项目,并已开发成校本课程。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期间,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全校初步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风气。

“军中人”认识到,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又严重缺乏。这些形势表明,普通高中早期渗透职业教育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乃至未来就业做准备。普职渗透是一种大众化、起点较低的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内容、重点、进度视学生学业情况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普职渗透的特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军粮城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有学生1200余人,高中1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是东丽区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校,学生全部来自周边十几个村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毕业后考入本科院校学习相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准备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师资构成上看,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来自东丽区农村,本身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大多数教师非常熟悉农村劳动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从地理位置和社会需求上看,学校东临滨海新区、泰达开发区西区,西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区经济社会发展、军粮城新市镇的启动建设和各个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预备人才,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和未来就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基于管理和创新的实践

管理保障

为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采取了多项管理保障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把特色学校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范围。学校领导及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特色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主管校长、教务主任负责与村队及各学校联系相关事宜,班主任负责管理本班学生,所有教师负责本人管辖的项目。成立特色高中建设专家组和顾问组,专家把关、引领,学校定期向专家汇报特色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收集意见,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还拿出专项资金,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保证普职渗透教育正常开展。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宣传普职渗透教育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寻求和达到共识。与高职院校建立联系,聘请高职院校教师为学校提供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生源为高职院校做好专业进修准备,建立合同,共同发展。

课程设置

拓展普通高中现行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把职业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另外,增设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高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20课时,高二年级开设“专业技能介绍”校本课程10课时、实践培训课程10课时,高三年级开设“高职院校专业介绍及录取要求”校本课程10课时。选择当前高职高专的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涉及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与统计核算、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治安管理、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小学教育、影视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艺技术、服装设计等。

各专业均由文化基础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构成。在注重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渗透专业技术教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学和综合素质课教学统一在一起,嵌入到相应的能力板块中,整合运行,贯穿全程。文化基础课即普通高中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向上的思想。综合素质课由礼仪、演讲口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几部分组成,旨在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使其具有宽广的社会适应性。专业课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彻底从以单一的学科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目标的教育轨道上来。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线开发课程。考虑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考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与融通,实现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动态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模式科学化、课程信息现代化、课程教学个性化。

采取学分制促进学生学习进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结合实际情况,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5个学期完成5个课题,获得15个学分。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结合,学生走出校门到各个社区、厂矿参观,并获得必修学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增了通用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在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技术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并做到人人有技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开发了“蔬菜的种植和培育”“果树的种植和培育”“花草种植技术”“编织技术”“木工技术”等选修课程;利用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电教设备等,开发“无线电技术”“照相技术”“摄像技术”等选修课程。

基地实践

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宽广的校园和多处花坛,划分不同的区域,建设成种植园区、花园区等,将各区域按年级分配至各班,由班主任及全体学生负责培育、种植、管理、收获。学校地处军粮城镇中心,周边有十几个自然村落,学校与村庄紧密相连。为此,学校与村队联合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和学生实验田,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村民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快乐。

充分利用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育才中学是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十余公里,基地内设备齐全,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军粮城中学学生每年到基地学农训练一周,参观学校中看不到的农作物、植物等,并在教官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培育、种植、管理农作物的知识技能。

充分利用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学校,新校区刚刚落成,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5公里,交通便利,师资力量强,设备齐全,管理严格。为此,学校聘请了该中心的专业教师来校任教,学生定期到该中心学习培训,培养职业技能。

技能训练

学校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普职渗透特色。如,组织学生到邮政局,实际体验报刊发行的系列程序和技巧;到银行体验开户、存款、取款、销户;到旅行社、百货商场、超市进行调查体验,学习接待顾客、真假币识别、收款机使用、点钞、理货等专业技能。其间,学生的礼仪素质、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逐步形成“课程性实习―认识性实习―操作性实习―顶岗实习”的良性实习体系。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对策

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可以说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多,其中需受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也就增加了。社会能否给受职业教育者提供就业机会,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又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由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更新、就业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将促使人们主动地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生源与时间。只有在现代生产水平下,才有要求又有可能使每个人能在人生的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

(二)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保障

无论是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还是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都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些投入来自自身的办学收费和其他收入,或来自政府的财政拨付,甚或来自企业的投资和社会的捐赠,这些无一不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有关。因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财政状况的好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明显多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社会对职业教育投入不够或无力投入时,就必然会导致师资来源困难、设备紧缺等现象,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下降,培养的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势必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三)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

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明显突出。职业教育应紧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结构的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层次结构,满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生产力系统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三大产业结构在劳动力人数上的比例关系是就业结构的基本比例之一,其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和层次的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具有引导和参照作用。职业教育培养劳动力有较长的周期,这一周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滞后现象,要求在确定职业教育在各产业中的配置时,对未来数年内劳动力的需求进行预测。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和社会职业结构制约,由于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

(四)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改善体制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打破国家包揽办学的体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职业教育原先的运作方式。职业学校招生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指导性计划逐步增多,计划外招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毕业生就业几乎已没有指令性计划,由劳动力市场配置,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择优录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这一根本性变革,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同时,财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需要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若没有这样的队伍,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可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管理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而要形成这样一支队伍,职业教育是必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活动的长期实践,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越高,劳动的技能和方法越熟练,他创造的财富就可能越多。但劳动者的素质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活动日益复杂化、知识化,要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益的重要方法

职业教育,尤其是适当的职业指导,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使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劳动力配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个体来说,了解职业情况及就业要求,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的要求都是发展变化的,如何根据个体在职业方面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施加影响,合理地将个人导向他们合适的岗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用人单位来说,需要各种各样能胜任工作而又与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如果个人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结合,很可能引起个体在工作岗位上不安心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引发劳动力的非必要再次流动、再次培训和职业角色的重新塑造,这样会降低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及在职培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发展劳动力的智能、塑造其思想品德、人格,传授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由简单劳动密集型向复杂劳动密集型即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生产技能,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潜力,从而使个体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与生产的关系紧密,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安全意识、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来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损坏率。积极进取的劳动态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职业教育塑造劳动者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从而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四)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组织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员。经济组织中是否能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大小,又都是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的。职业教育通过塑造劳动者的现代人格,实现劳动力的现代化,从而使劳动力能认同组织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管理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自身发展必须适度。其规模要与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要与经济发展的承担能力相符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加强职业教育规划与预测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要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实现对职业教育规模的调节。

三、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提高认识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

解放思想,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政府作为政策、法规和战略的导向者、设计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对社会民众的宣传,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法规的立法工作,引导社会和个人转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现实生产力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从各个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要端正办学方向,提高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第一的教育,如果按照普通教育的理念来发展职业教育,就会扼杀职业教育的生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市场性、多样性、实践性和生产岗位对应性的统一。按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所期待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为达此目标,学校必须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强化自己的市场意识。

(二)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点

首先是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_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扩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强化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尤其要强化市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在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改革职业院校的学制和办学模式,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统筹、协调与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同时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和其他办学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充分就业为引导,健全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工业和新型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增强适应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同时还要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在教材建设上,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加强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要加强同企业的联合,走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场所,学校成为企业职工的培训基地,实行订单培训,互惠互利。

(三)完善体系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在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同时,从合理配置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加强其内部各层级的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加强其外部与普通教育的双向沟通,使来自不同源流的人们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选择不同层次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高等职业学校要重新定位,转向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并做好与中等职业学校衔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改革,使高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适应中等职教重心转移的趋势,有力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结构的改变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范围,城市职业学校也应面向转移农民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变换和继续升学奠定基础,对于转移农民,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教育,促进转移农民顺利完成“市民化”转变。

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设立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开办各类营利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和运行高效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42.

[2]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2)64-68.

[3]王保军.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29-30.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5篇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原本的教育遭到了日本殖民主义者的大肆破坏,各类学校被迫关闭或停办。在洲国成立之后,日本侵略者以强化经济掠夺政策的“产业开发”为主要目的,从而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开展,恢复了一大批职业学校,取消初、高级中学的文理科,把普通中学改为农、工、商等科的职业学校。如在伪安东省就把安东、庄河、岫岩、临江、通化、抚松、长白等县的十所中学,改成了农业学校等实业学校。可见,在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的初期,就把以农业教育为主的实业教育作为其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1937年5月2日,政府正式公布《学制纲要》,并于1938年初正式实施“新学制”。新学制强调“重视事业教育和实务教育”,将国民高等学校都改成了四年制,农、工、商、水产等职业性的学校实务课程不断增加,削减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洲国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历年增加和恢复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多数是农科学校。农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科学校的增加上,日伪政府在农业教育师资的投入上也是巨大的。以中等教育为例,截至1940年,全东北有中等教育学校188所,其中农科学校占;在师资方面,所有中等学校教职员共2901人,其中农科学校教职员1269人,占全部师资的。相比工业科学校教职员293人,商业科教职员664人,水产科教职员27人,政府对农业教育的师资投入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可见,农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日伪政府的教育进入了“战时体制”阶段,但农业教育依然是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国民高等学校方面,1942年“”共有学校165所,其中农科108所,占全部学校的65%;1943年共有学校175所,其中农科120所,占全部学校的69%。在职业学校方面,1942年公私立职业学校共有60所,其中农科学校就有28所,占全部职业学校的46%。这就说明,农科国高,在整个国民高等学校中,都占据了优势。伪政府正是为了加紧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支持侵略战争,而持续深入地发展农业教育。

二、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新学制”下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通学校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1)初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侵略者认为,小学教育是殖民地统治的基础,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造就洲国需要的“国民”,必须从初等教育着手。在洲国的初等教育中,就包含着对中国东北地区儿童进行简单浅显的农业教育。1938年《新学制施行规程趣旨》中规定,“新规程之学科目中,尤须留意者,为初等教育之国民科、作业科、实务科”,这里的“作业科”、“实务科”就包含着简单的农事教育的内容。民生部公布的《国民学校规程》规定国民学校科目就包括作业课,作业课的内容包括简易手工及扫洒、园艺初步以及简单的农事等。在国民优级学校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共有32学时的课程,其中就有4学时的实业课。实业课授课的要旨为:“授与关于实业之普通知识、技能,依地方情况得课以农业、工业或商业。”

(2)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洲国成立之后,日伪政府多次整顿东北地区的中学教育。实行“新学制”之后,日伪政府取消“三三制”的中学,改设四年制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就是国高。在国民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以农业为主的实业科成为主要学科。依据《国民高等学校规程》,在洲国的农科国民高等学校中,实业课占全部课程的比重达40%。政府还为农业教育编制了指定教材,1937年政府编制了一批规定使用的中学教材,其中就包括中等学校农业教科书(全一册)。在农科实务教学中,从农作物、土壤、肥料、园艺、土地改良、农作物病虫害、畜牧业、牧场经营、兽医、育林造林、森林保护、农业土木、农业气象、测量、产业组合和其他有关农业方面选择教学内容。相比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课程更加丰富,课时也有所增加,农业教育也更加系统。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为日本殖民者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输送了大批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3)高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了适应在洲国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先后成立了多所大学,其中包括多所农业高等院校。1935年将沈阳塔湾的农业学校升为奉天高等农业学校,1939年创办新京畜产兽医大学,1940年创办哈尔滨农业大学。洲国创办的各所农业大学,采取三年制的学制。以奉天农业大学为例,奉天农业大学设置的学科主要有:农学科、林学科、兽医学科、农业土木学科等。奉天农业大学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各科学习均配备供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农场等,而且奉天农业大学还设置师道学科,为中等教育培养农业教师。然而,奉天农业大学所教授的知识程度,仅仅相当于高级农业学校,并非真正培养农业研究人才。日伪政府成立的多所农业大学,基本上都是如此。

2.职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伪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从1937年起,洲国实施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更加需要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为其服务。1937年5月2日,日伪政府颁发了《职业学校令》,在10月10日又颁发了《职业学校规程》,这两个文件规定:职业学校招收年满13岁以上国民学校和国民优级学校的毕业生。开办各类职业学校,如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等,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农科学校占大多数。以1941年为例,在160所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102所,占63%以上。职业学校的设立,不仅包括各级市县所设立的公立职业学校,也有各系统行政部门、各产业集团、企业、农场所办的职业学校。私立的农业职业学校的代表有三江劝业模范农场、农业技术员养成所等。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最初是1~5年。“新学制”施行以后,把职业学校修业年限改为2~3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年限。农业科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农业、园艺、养蜂、养殖、渔业、家畜、畜牧、兽医等,各学校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课程教授的目标是“以授予有关职业之一般知识并授予足以独立经营家业之技能为要旨”。因此,农业职业学校还配备农场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在农场进行实习,实际上充当了农业生产的免费劳动力。

3.社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洲国除学校教育外,为了达到其思想文化的统治,还在广大民众中开展社会教育。洲国的社会教育开展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关于农业教育方面的内容。1934年日伪政府以文教部的名义颁布了《社会教育十大纲要》,其中包括农业方面的社会教育,主要有青年职业教育、开展农业讲习所和召开农业产业博览会等。日伪政府为了在青年中培养所谓的国家中坚分子,积极开办青年训练所,对所招收的青年子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在训练课程方面,“公民科分法制、厚生、产业、日语”。这里的“产业”科就包含着基础的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还设立了农艺实习所、农艺训练所、农业补习学校、青年职业班等类似青年训练所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都开展了关于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时期保留了原东北地区的成人扫盲性质的民众学校,这些民众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对失学者及一般民众授以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简易知识技能,以努力于国民道德之涵养”。在这些民众学校中大多都开设简易实业科,为民众提供简单基础的农业教育,教授民众简易的农业生产技能。日伪政府为了控制东北农村,在东北农村设置民众讲习所。当时的民众讲习所根据职业进行分班,分成农工补习所和劳作训练班。民众讲习所招生对象一般为15~45岁之间的失学青年和成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民众讲习所会临时举办短期讲习会,根据各地情况讲解农业知识和相关的职业技术知识。

(二)沦陷时期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洲国的农业教育是为日本殖民主义者服务的,是殖民统治下的农业教育,这就决定着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

1.农业教育以奴化教育为目的

通过在东北地区开展农业教育,使东北地区的人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将培养为日伪政府服务的“顺民”作为最终目的。洲国的《职业学校规程》第一条所定的五项条规中,第一项便是“应阐明建国之由来及建国精神……借使深刻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涵养忠君爱国、孝悌仁爱之至情……俾期养成其为中坚国民之信念”;第二项才是“授予关于职业之知识,并磨炼其技能”。由此可见,在洲国的农业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精神上的奴化教育是首位的,在实现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奴化后,进而教授学生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因此,洲国开展的农业教育是以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为最终目的的。

2.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广泛性特点

_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开展农业教育,并将农业教育的开展渗透到洲国殖民教育的各个角落。从初等教育开始,就有对于学生的简单的农事教育。在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大量的农科专业学校,进行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的教授,甚至在社会教育中也包含对民众扫盲性质的简易农业技术讲解。可见,在时期,在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乃至在社会民众教育中都包含着关于农业教育的内容。所以说,洲国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3.培养目标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应用型劳动力

洲国农业教育的目的,究其根本是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而培养劳动力和技术人员,所以,洲国农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需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并非掌握农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实用型的劳动力,是洲国农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洲国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对实习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农业基础的学习。一般的农业学校都配备实验田及农场等,学生往往直接到农场进行实习,实习课程基本上就是直接参与农业劳作活动。学生被驱使参加各种劳动,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大批无偿的劳动力,利于其大规模地掠夺东北资源。1941年,日伪政府在滨江省木兰县各级学校及社会中选拔青年壮丁,组建“勤劳奉公”队,创建“勤劳奉仕”制度,得到了日伪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通过在各高校实行“勤劳奉仕”制度,驱使大学生去参加各种劳务活动,不参加者不得毕业。后来,在中学和小学也开始开展“勤劳奉仕”制度,中小学生也都参与各种劳动。在开展“勤劳奉仕”活动的初期规定了劳作的时间,后来取消了时间的限制,学校甚至停课,迫使学生整日参加各种劳作,苦不堪言。农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参加农业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活动。大量的农业实习和“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大大缩减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使学生忙于参加劳作,缺乏真正的文化知识,从而造成东北地区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三、农业教育的开展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日伪政府统治中国东北的14年中,在东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教育,并贯穿着洲国教育的始终,对中国东北地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国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

在农业教育方面,学校以实习的名义按照农事时节安排学生在农场参加劳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远少于“实习”的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劳动,而不能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学生到最后只能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免费劳工。政府在开展“新学制”之后,逐渐建立起殖民教育体制,而这种教育体制是严重畸形的。重视初等教育,缩减中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而高等教育仅仅是几所实业学校,这种教育体制实质上就是为日本殖民统治输送劳动力的工具,这致使中国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全面降低,无法培养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制的畸形发展,导致中国东北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二)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粮食供应地

日本在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将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其发动战争的粮食供给地,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农业资源。随着_主义对中国侵略战争的不断深入,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粮食更加依赖。政府公开宣称“我国使命之最重要者是以农作物、工产物、矿产物之增产,而援助日本完成_战争”瑏?瑡。因此,洲国重视农业教育,开展了多个农业教育方面的新学科,如农业土木、农业气象等学科;同时,推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这对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各类农科学校中,大量学生都被派到农场和田地中参与农业劳动,“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使这种劳作更加频繁,这就给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了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必备条件,促成了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从1936年之后的几年,基本持平稳发展态势,在有些年份甚至有恢复提高的势头。但是,这种发展和稳定只是表面文章,是在涸泽而渔的做法下所体现的虚假繁荣。日伪通过“粮食配给”、“粮谷出荷”等手段,大肆掠夺粮食,一方面为满足关东军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大肆出口,运回日本,满足日本国民的粮食需要。所以,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农业教育,实际上使中国东北地区完全沦为_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激发了东北人民对殖民教育的反抗和斗争

日伪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教育,推行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是日伪政府农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这种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实质上是把学生当作无偿的劳动力。学生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整日参与繁重的农业劳动,使学生普遍产生了厌恶心理,但又敢怒不敢言,而稍有怠慢就会遭到体罚。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迫使学生采取消极怠工、破坏工具等方式进行反抗,教师也积极参与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师生们没有被日伪政府的残酷镇压所吓倒,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同日伪当局的反动统治作斗争,他们抵制学习奴化教育课程,反对“勤劳奉仕”活动,抵制参加“实习课”,同时,以各种方式宣传爱国思想,唤醒群众反对日伪政府的统治。他们的抵制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伪政府的奴化教育,宣传了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鼓舞了中国民众反对殖民统治的志气,振奋了中国人民参与斗争的精神。

四、结语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6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劳务派遣 培训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在我国向着普遍化和常态化趋势发展,现实中劳务派遣纠纷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被派遣员工的权益难以保障,参加培训的平等权利难以实现。

《_职业教育法》规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构成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两大要素,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必然组成部分。在派遣单位和用工企业不够重视劳务派遣员工培训的现实下,职业院校应为和谐社会建设承担更多责任,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制定劳务派遣员工培训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劳务派遣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

一、职业院校开展劳务派遣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1.劳务派遣员工培训现状不容乐观

劳务派遣机构作为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因此其会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支出,而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其出发点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我国现行有关劳务派遣的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对派遣员工培训的规定又比较笼统,基于成本考虑,派出机构和用工单位势必会尽可能减少培训成本支出。

2.党和国家对职业培训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使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目标。党的十报告提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因此,针对目前劳务派遣员工的培训现状,国家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加强立法等措施,全面保障派遣员工包括接受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各种劳动权益。

3.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必然组成部分

《_职业教育法》规定:我国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准备教育和就业培训、岗位培训、晋级、转业及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二者是构成职业教育体系的两大要素。职业院校通过实施劳务派遣员工职业培训,可不断提高其劳动技能,更好地维护他们的权益。

同时,开展培训也是职业院校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4.开展劳务派遣员工培训是职业院校的使命

随着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发展,做好其培训工作,对实现派遣员工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院校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制定劳务派遣员工培训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

二、职业院校开展劳务派遣员工培训的可行性

1.良好的教育培训资源体系

职业院校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及完善的办学场所、良好的培训师资,具备制定科学培训方案和开展技术教育的能力。只要措施有力,职业院校完全可以把培训做大做好。

2.教育服务的公益性

教育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在开展培训时,应注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适当向劳务派遣员工倾斜,这也是职业教育济贫性质的应有之意。

3.教学资源齐备,具有管理与服务优势

特别是与社会培训机构比较,职业院校教学组织完善、教学资源齐备,培训师资稳定可靠,目的性和计划性强,在教学管理过程、后勤服务保障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职业院校虽然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不等于其开展劳务派遣员工的必然成功,学校必须在培训需求调研、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师资的确定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培训效果,确保派遣人员学有所获。

三、劳务派遣员工培训系统设计

职业培训系统是由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母系统,如图1所示。

1.培训计划阶段

(1)培训目标及其确定。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的核心内容,要有实用性,同时能够对受训人员起到引导发展的作用。

从劳务派遣员工情况分析,其培训的目的可涵盖以下几方面:第一,提升劳动技能;第二,培养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与能力;第三,获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自我发展能力;第四,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的养成。

(2)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目标来源于培训需求,培训需求是特定工作的实际需求与任职者现有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培训需求=理想的工作绩效-实际工作绩效。

差距导致低效率,只有找出存在绩效所在,才能确定可否通过培训消除差距,提高员工生产率。结合劳务派遣员工来看,可从组织战略要求、工作任务需要及个人技能水平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派遣人员来说,我们应重点做好员工个人分析,通过分析其年龄、知识结构及能力现状,寻找到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有可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2.培训实施阶段

(1)培训课程。课程在职业培训中具有核心地位,是职业教育培训的“心脏”。课程建设应满足劳务派遣人员提高技能的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将传统的教学计划与课程 “解构拆包”,根据职业与岗位具体要求,进行“重构建包”,制定出适合派遣员工培训需要的“培训包”(培训课程),从根本上保证培训目的的实现。

(2)培训师资。教师是实施职业培训的关键资源。培训师资应能够根据经济、技术发展,结合员工具体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成为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学习过程的咨询者和参谋、学习内容的导航者、学习绩效的评估者。

(3)培训对象。劳务派遣培训的对象为成人,而成人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学习的特点。所以为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效果,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成人学习特点,努力营造开放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正确引导派遣员工运用既有知识与经验去体会、掌握新知识与技能。

(4)实训条件。派遣员工培训的功能实现离不开良好的实训环境,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动态关注实践教学条件,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与设备的投入,制定与岗位群、技能群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实现提升派遣员工技能的宗旨。

3.培训评估阶段

广义的培训评估,是指对培训实施全过程和效果的综合评价,但培训最终效果评价,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的在于使各方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续培训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可按照“柯氏(kirpatrick)四层次模式”逐层递进进行,以帮助培训实施方发现培训目标及实施过程的不足及偏差,提高培训质量。

在效果评估的同时,还应进行培训成本效益分析,这是检验培训成果的有效途径,也对制定后续培训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R].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议上的报告,2007-3-9.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7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 劳动力市场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 劳动者 专业设置 技能型人才 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_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_出席会议并讲话,_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1.高职教育培养出多种类的劳动力,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劳动分工,原始社会“采集经济”时期,每天天亮后,劳动群体在首领的安排下,年轻力壮的若干男人们去狩猎或渔捞;妇女、青少年、中年等,去采摘植物食物;老弱者留在住处看护幼儿、火堆,或在附近捡取烧柴、搓绳子、砸击制做石器、用兽皮连接成“袋子”或“兜子”;派有经验的人员四处觅寻哪里存在食物资源。这是原始社会的劳动者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其分工越来越细,逐步变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这种分工劳动的岗位,职业特性越来越强,于是出现了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出现了交换劳动力的现象,随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交换,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多种类劳动力在满足市场对劳动力规格不同需求方面,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2.高职教育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引出了一些新的产业、新的职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世纪出现的IT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成为新兴产业,掌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有了新的职业,IT既成为新的产业也成为新的职业,它需要劳动者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这种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在工作时会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掌握了生产一线最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企业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同时,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模性、持续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源源不断地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各种人才,这种人才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适应新技术要求、满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保障作用。

3.高职教育培养“零距离”上岗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市场与高职院校的互利双赢。在市场机制下,生产企业要从劳动力市场招聘到足够多的熟练技术人员,而市场不可能自己培养这种劳动力,只能依靠学校和培训机构,所以劳动力市场承载着生产企业、劳动者、劳动力培养单位几方沟通需求和平衡供需的职能,当供需关系平衡时劳动力市场平稳,当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时就出现市场动荡。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是否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企业能否接纳市场提供的劳动力,都是变化不定的,这种不确定或者说供求失衡就会通过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来,表现为有时是劳动力不足,有时是劳动力过剩。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大任务,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确定了高职院校要通过3到4年的学校教育和实训指导,使学生成为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时“零距离”上岗,高职院校这种大批量、多工种和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同时高职院校也通过劳动力市场优化专业设置、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是高职院校、劳动者个人和劳动力市场的互利多赢。

(二)劳动力市场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平衡过程中对高职教育的导向作用

1.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使高职教育规模一定程度地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也会随之进行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而扩大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就要增加生产人员或者选用较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员企业可以自己培养或者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由于企业自己培养人才周期长、成本高且不能立即满足需要,因此,企业更愿意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但是劳动力市场所供给的人才规模、层次和数量并不一定与企业需要一致,有时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大而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于是劳动力市场就会发出某些人才短缺的信号。这种人才短缺信号外传,就给专门进行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一定的导向作用,当高职院校得到这一信号时,办学者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会调整专业结构或扩大招生规模,尽力使人才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这种需求。这说明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方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2.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也随之呈现出变化的态势并反映到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服务专业化、技术一体化、知识高端化的趋势,尤其是新兴产业或高端制造业企业会对劳动力有特殊的要求,这时原有那些没有接受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员工、没有掌握专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就可能不胜任这种生产要求,由此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生产管理一线技术人才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者和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办争使毕业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服务专业化、技术一体化、知识高端化的要求。这既是生产技术的要求也是企业竞争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市场需要。

3.劳动力市场使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逐步增强。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生产是其最基本的定位。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为生产企业提供合格劳动者实现,高职院校对人才进行培养后直接送入劳动力市场,或者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不管方式如何都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的形式,只不过这种形式通过劳动力市场逐步增强。高职院校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职院校有教学场地、有雄厚师资、有专业技术、有丰富经验的优势,使人才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生产一线结合得更为紧密,提供的劳动者更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更能发挥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4.劳动力市场促进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与经济生产有紧密的关系,同时也要求高职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管理一线进行实践与锻炼,这种实践与锻炼要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个专业和每一种岗位提供校内真实生产环境,即使校内有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校内实践场所也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那种更为真实的竞争氛围,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与企业加强联系,拓宽渠道、强化合作,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到企业锻炼,使学生毕业后一到企业就能立即上岗,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一是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较低,学生、家长和一些企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认可、不选择。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国民教育序列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高职教育还是末流教育、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有时宁可选择一个三流的本科院校也不愿选择一流的高职院校;宁愿当一个并不重要、发展空间受限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当一名得到社会尊重、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端技能工人;二是高等院校总数的增加和本科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幅下降,致使一些职业院校根本完不成招生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的生源逐年减少,同期高等院校数量和本科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在一增一减的夹缝中,职业院校发展空间受限,下表数据就是高职教育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映。

三是一些高职院校办学观念还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框框,机制不灵活、特色不突出。其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致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生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出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四是校企合作不紧密流于形式、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一些职业院校由于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未能深度融合,校内没有大的实习实训场所,学生不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得不到真实生产环境的锻炼。有些学校教师从本科学校毕业即到高职院校教学,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要求一点不知,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但不够成熟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力的增加与减少都是由各级劳动局根据计划进行调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市场的研究和培育得到国家的重视。1986年_决定改革企业用工制度,在全国企业中实施劳动合同制,这才有了劳动力市场的萌芽。但此时,劳动力市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1993年11月中国_第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劳动力市场才真正发育,劳动力配置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市场对人才配置趋于成熟,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用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会)招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责权利。但是也应看到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市场机制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季节性特征而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企业的招聘许多时候是通过政府举办的招聘会进行,有些人才市场仅对劳动者档案进行了保管而没有上升到较高层次的分层管理和引导,劳动力市场还未彻底发育完善,远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恰当匹配

高职教育虽然是针对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合格劳动者,但他与劳动力市场是两个系统,在各自的系统内是一致的,但相互之间并不一致,各有侧重。高职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技能型人才,对受教育者负责;而劳动力市场则根据生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人才调节配置,对用人企业负责,两者主体不一致,而且在管理上也各有自己的隶属部门,相互交叉较少。再者,高职院校在调整专业、确定发展方向时,经常会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但较少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研,所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没能实现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协调一致,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加之高职教育在扩招后基础条件不足致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很高,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恰当匹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劳动力市场。

三、高职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一)厘清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三方关系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结构,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规模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在这三者关系中,经济发展始终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好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就强,经济发展不好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就弱;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这种显性媒介体反映出来的。高职教育要真正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注重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在对劳动力市场调研中找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系统通过“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发生关系,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与经济生产系统发生关系,反向的信息流动也是这样发生关系的,三方密切关联互为因果。当经济发展迅速时,各经济要素活跃,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产业调整、增加生产、提供服务,都需要招进新的人员,于是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需求的结构、数量、规格,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相关单位,相关人才培养单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反之,高职院校经过3到5年的教育将学生培养为准劳动者时,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个中介实现,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求、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人才培养数量是不是匹配,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是基础,规定着人才需求的规模和数量,高职院校和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发生关系、实现平衡,两者互动并与经济生产发生关系。

(二)建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正向互动关系

在厘清了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三方关系后,高职教育无疑会选择与劳动力市场的正向互动关系。这种正向互动关系是在市场机制下高职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有序、持续地循环流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到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生产企业在用人时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劳动力市场则根据供求平衡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在经济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中进行合理配置,将市场中所需劳动力的数量、等级、要求等通过供求信息传递给对应的系统,包括高职教育系统。而高职教育系统内的高职院校会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教育规模、教育层次、专业设置等,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目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一致,与企业的经济生产需求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正向互动;反之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因此,高职教育系统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调整内部各元素,使两者产生正向互动关系,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

(三)建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机制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8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对接

一、高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现状

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时期,高校连年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随之猛增。据统计,1999-2006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和%[1]。随着扩招以后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才逐渐由供给不足向结构性和选择性过剩转变。据统计,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万人,比上年增加了万人,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万人,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500万人。而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

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跟以往不同,在人员素质的选择上,放宽了对专业对口的限制,而更看重大学生的英语、计算机技能等综合素质。

1.专业对口观念淡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专业对口是国家和社会配置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基本原则,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渐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口径,加强了基础教育,大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内容的基础性和可迁移性增强。很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相近的行业或领域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相近或者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同样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专业对口观念逐渐淡化。

2.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标准

进入21世纪,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上更突出了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要求。许多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特别重视,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决策的影响超过了学习成绩和是否获得奖学金,因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都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因而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现代社会中许多工作无法靠单个的劳动者完成,而必须依靠团队完成,因此工作绩效不再仅仅取决于单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创新能力是时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新生力量,许多将成为创新体系中的骨干,所以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要求提高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这标志着中国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国际竞争平台,我国国际投资日趋活跃,资本输出的数额迅速上涨。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如微软、戴尔、摩托罗拉等都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有的甚至把公司总部搬到了中国大陆。国际互联网的扩张迅猛,国际信息交流迅速便捷,国与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已不能成为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障碍,信息交流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掌握外语和计算机成为高层次人才必备的素质。具有英语四六级证书、雅思、剑桥外语证书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建议

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政府、高校和劳动力市场等各个方面,其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依靠校友资源,探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

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友会,校友会在各地有自己的分会和主要负责人,他们对市场需求状况比较了解,不少校友本身就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国外非常重视利用校友资源进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例如:美国的大学对校友进行定期的调查,定期询问他们毕业生的工作类型,询问他们的大学教育是否为职业作了满意的准备,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各学系用来评估和修改教学大纲的依据,以便丰富各科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2]。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友会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高校的校友会组织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高校应该加强校友会组织的建设,定期向校友了解本校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和对人才规格要求变化的调查。同时,定期邀请各地校友代表回母校共同探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根据校友提供的信息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进而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规格,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

2.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增强高校面向市场办学意识和能力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主要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获取缺乏竞争性,高校获得的经费数量主要由高校自身的层次(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和规模决定,而与学校的绩效关系不大。从国外的经验看,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拨款普遍重视与大学的绩效挂钩。例如:英国政府在其拨款机制中引入绩效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术单位的支出、学生及教员比例、行政支出、图书馆支出、毕业生短期失业率等。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拨款基本沿用“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模式,并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政策。“综合定额”是由拨款机构在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类型制定生均教育经费定额的基础上确定财政拨款的一种方式。“专项补助”是对综合定额的补充,由拨款机构考虑学校的各种特殊需要后单独作出的经费安排[3]。我国这种“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的依据过于简单,仅仅以学生的数量作为拨款的政策参数,拨款的金额既不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本,也无法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因而在这种拨款模式下,高校缺乏主动面向市场,缺乏提升人才培养市场适应性的压力和动力。

3.专业设置权下放,提高高校的办学自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的自非常有限,通常都是由国家制定统一的专业目录,规定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高校只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向政府申报专业和招生人数,然后按国家要求制定招生计划。虽然1998年通过的《_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校办学自的重要内容,但是政府又在各种政策法规中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自进行了限制,高校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因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的了解都不如高校直接。

国外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属于高校自己的事情,高校有权决定专业的设置、专业名称和课程组合,政府一般不进行干预。例如:伯克利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宗教方面的本科专业名称为“宗教研究”,而哈佛大学的相关专业名称为“比较宗教研究”。哈佛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设置生物化学和生物学两个专业,而洛杉矶分校则设有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行为与进化、海洋生物学等10个专业[4]。

政府需转变管理方式,政府应该更主要的发挥调控作用,负责搜集社会用人信息,对长远的人才需求进行规划和预测,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指导。同时,对新建专业进行评估,对其是否人才过剩,是否满足社会长远需求进行评判,只有高校培养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实现高校培养的价值。

4.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大学生通向西部和农村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大,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因此,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削减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工作转换的成本是促进大学毕业生更多流向农村和西部的关键所在。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公有制单位和流动人员的档案已经由劳动力市场代为管理,这是人事档案制度改革进步的一个表现,但是目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档案仍然由单位管理,没有单位的同意,档案无法流动,这大大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只有通过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城乡差距,缩小东西部差距,才能促进大学生通向西部和农村。

总之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的协同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情况还会不断出现,这需要我们发挥创造性思维,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2]厄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徐芃,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38.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19篇

关键词: 强化 职业劳动意识 教育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劳动,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端正劳动态度,对学生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①这是我国教育理论特别强调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各类学校从教人员的关注。然而,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应与时俱进,并赋予其新的涵义: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理性劳动、家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意识的培养,而且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针对多年来人们尚未意识到的然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生求学、学校教育忽略职业劳动目的性这一现实,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仅就中等职业教育层面略谈拙见,以期同仁共同关注和讨论。

一、 职业劳动意识缺失已成为求知学艺的严重障碍

多年来,“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口号不绝于耳,它的局限性在于误导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失去了职业劳动的目的性,相当多的学生只知道走进学校就是为了上学,却未必清楚上学的目的是为将来成为职业劳动者,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现象长期存在。论及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列出种种,诸如职业劳动意识空白导致人格扭曲;职业劳动意识淡漠导致职守不忠;职业劳动意识虚无导致资源浪费等等。然而,对于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生来说,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他们求知学艺乃至智力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不仅是因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②”,更因为他们职业劳动意识缺失而拒绝学会改变自然界的劳动技能所造成的。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理性劳动意识极差,而潜意识中的好逸恶劳心理倾向,在失去职业劳动角色锁定的前提下,更是恶性膨胀。惧怕求知,拒绝学艺,逃避教育,陶醉于吃喝玩乐就成为被高中升入大学这班直通车的部分中专生的生活方式。这部分人既无职业目标设定,也无职业劳动角色认同,更无职业劳动者的追求。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难以自拔,其思想深处既无自食其力的观念,也不懂职业劳动是自己谋生存、求发展、创业绩的人生平台。因此,这部分学生缺乏受职业劳动规范及市场规则制约的责任意识,更无求知学艺的欲望和动力。可见,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职业劳动意识的健全需依赖政策舆论的科学导向

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在我们这个崇尚劳动、赞美劳动的社会里,虽然舆论有偏于理想化的倾向,但仍遵循着科学的轨迹肯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虽然政策更倾向于现实,有时也与科学原理有些相悖。脑体倒挂的收入分配政策的逆转如今已走向了它的极端,在“劳者难获,获者未劳”的社会财富分配事实面前,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有人格上的失落。

舆论导向与政策导向南辕北辙,致使有人指责倡导“劳动光荣”已成为事实上真诚的谎言和善意的欺骗。低收入的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中的工人等劳动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在劳动付出上存在的巨大反差,正在暗示着人们去寻求升官发财或投机赚钱等获取非劳动收入的捷径。同时也反映在正在求学的中专生的心理中。他们或恐惧将来成为职业劳动者,或热衷追求成为商业投机者。与高校学生非官即商的追求相比,他们在格调上低了许多,关键就在于他们都不想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劳动者角色。

对此,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但学校教育绝不可因此半途而废。相信党和政府在关注劳动者群体时会调整相关政策,以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重振“工人阶级”雄风,重塑劳动者形象,重树劳动光荣的理念。

三、职业劳动意识的形成寄托于职业教育的强化训练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可谓任重道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④“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⑤上述教育方针不仅明确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在于强调了受教育者在生产劳动中职业劳动能力的训练以及职业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核心与灵魂之所在。时至今日,我们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有关劳动能力训练和劳动意识培养这一要旨上,尚与既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强化此要旨的训练。

(一)从职业角色定位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刚刚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中专生,正处于职业劳动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对他们不失时机地进行强化训练。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他们刚刚入学之后,就要结合相关专业进行职业目标设定,以便使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让他们既具有在校生的身份,又具有职业人的身份,这种学生加学徒的双重角色,有利于他们尽快确立职业劳动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广泛流行,并构成该国职教的一大特色。这种教学模式的确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并作为教改的新课题。

具体操作中,职校要注意职业目标的设定及职业角色的定位,要贯穿于全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从学习到生活,从理论授课到实训操作,全方位营造职业角色的外部环境,以促使学生产生对自我职业身份的心理认同,形成良好的职业人行为习惯。

(二)从职业技能操练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在于专业实训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业实训操作是促进学生形成职业劳动意识的重要资源,必须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这是强化职业劳动意识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要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专业实训操作这一形成职业劳动意识的重要资源,关键是不能把专业实训单纯地当作巩固知识并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它同时更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与价值观念的塑造过程。因此,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遵守技术规范,更要遵守岗位规范和劳动纪律,使他们真正感到上岗操作的实习生就是一名上岗任职的员工,潜移默化地认同自我的职业角色,以固化职业劳动意识。

(三)从职业劳动成果体验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欣赏劳动成果,注重业绩与功效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偏好,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偏好,是促进学生职业劳动意识形成的第三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会形成相应的业绩成果,会在活动中深受激励。尤其是在学习活动、实训活动中,当编程课题的完成、某部件的装配成功、网络布局的开通、零件加工技术的达标,都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欣喜。教师要努力发现并及时总结学生的成果,更要刻意把学生的这种情绪提升到职业劳动的高度,进行职业劳动意识教育,由此会加深他们体验职业劳动收获的喜悦,享受职业劳动的乐趣。学生在欣赏、享受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价值,更增强了对职业劳动的认同。

从职业劳动角色的定位,到职业劳动技能操作,再到职业劳动成果的体验,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职业劳动意识强化教育主干系统,其分支系统有待于在实际运作中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强化学生的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实质是确定知识、技能与职业劳动三者关系,使学生求知、学艺的活动确定在相应的职业目标上,定位在相应职业角色并构建在职业劳动的平台上,使学生得到职业劳动意识的心理与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适应劳动市场需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更是中等职业教育面对市场需求的新挑战。

注释:

①李清雁,欧阳君主编.教育学:91.

②转引自章志光主编.心理学:400.

③马克思_选集,第三卷:508.

④转引自黄济著.教育哲学:103-104.

⑤转引自黄济著.教育哲学:105.

参考文献:

[1]李清雁,欧阳君主编.教育学.吉林音像出版社,2000.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20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 体育教学 职业能力

我国中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的人才,与本科教育所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有所不同,中职教育更加侧重社会实践和应用,职业的针对性很强。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劳动者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社会对于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工作岗位都要求劳动者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强健体魄。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好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还需要有从事与胜任工作岗位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1 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体育教学作为中职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站的学校体育学习,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最好时机。

职业能力是指人的综合素质在执业活动中的表现,包含着人的体能、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内容。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如下影响。

(1)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劳动所需体能。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需要具备的体能有所不同。比如,文秘、会计等工作岗位,由于具有长期伏案、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身体常常处于静止状态等特征,需要劳动者能够忍受长时间静坐带来的疲劳;如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则需要劳动者长时间往返行走,对劳动者的体力是一个重大考验;再比如数控技术、土木工程等工作岗位,需要劳动者长期站立或者躬身操作,在工作过程中劳动者的手眼需要不停地进行操作,对劳动者体能的要求更高。

通过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工作所需体能,满足工作要求。比如,通过中长距离跑、走的体育项目,可以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耐力,在从事长期静止或者站立的工作时,可以使学生能够忍受工作带来的身体疲劳。

(2)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对于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健全的体魄,还需要劳动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会计这一工作岗位便要求劳动者具有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注意力必须能够长时间集中。酒店管理这一工作岗位则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面对失误时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素质。例如,通过中长距离跑的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射击、射箭等体育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出色的心理定力以及情绪调控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在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将会有很好的效果。

(3)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众多的企业对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劳动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所交办的任务,这便需要劳动者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后盾,同时应当具有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质,在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情况下,工作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另外,劳动者在工作时能够分清工作的重要程度,对于工作的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克服拖延的毛病,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例如在台球这一体育项目中,学生便需要对击球的流程做出安排,对一些难以得分的球进行取舍,通过一些限时的体育项目如短距离跑和短距离游泳可以使学生养成尽量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习惯。因此,中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的工作效率。

(4)体育教学可以延长工作寿命,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劳动者一直保持良好的体格便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多的作用,可以使工作寿命延长,更加充分地实现个人价值。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短时期内身体健康,更应该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观念,在步入社会之后,仍应当按照在学校时的学习习惯和内容进行自发锻炼,使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状态。

2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建议

尽管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许多的中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体育课程的设置往往流于形式,现对于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劳动者的要求各不相同,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当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了解相关职业的劳动需要,分析学生以后从事的执业活动对劳动者有哪些体能和心理的要求,重点对相关的体能进行训练,使学生获得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从事该工作便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要求。例如学习机电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主要包括铸造工、锻工、车工、钳工等,该工作岗位的特点是需要全身参与劳动,体力劳动的强度较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固定重复用力,蹲姿、站姿、弓姿都有,这便要求劳动者需要具备很好的上下肢的力量以及忍受疲劳的能力。针对这种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便可以选择一些器械体操练习、杠铃练习、长距离跑、走等,重点锻炼学生的力量和协调能力。

(2)结合劳动技能,进行模拟教学。每一种职业劳动都会有一种外在形态,都有相应的技能要求,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善于研究不同工作岗位的劳动技能,进行近似于劳动技能的体育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比如建工专业的学生,在执业劳动中需要抛接砖块等物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排球颠球的训练,由于排球颠球的姿势、用力部位和方式与抛接物体相似,学生通过对排球颠球的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对劳动技能的模拟,还可以进行劳动现场的模拟教学,教师可以在场地上划出劳动的临时场地,让学生位于不同高度、间距的位置上,进行实心球的抛接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3)预防劳动损伤,对职业保健进行教育。任何一种职业或者劳动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职业如果防护不当,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每个从业者都应当很好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的危害因素,从而有预见性地针对易受损伤部位进行锻炼,加大其肌肉活动,通过自我锻炼进行自我调节和防护,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健康与安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当增加有关劳动损伤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授其所需要的养生健身知识,使学生能够以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和保健手段,来有效地对职业疾病进行预防。

3 结语

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劳动者具备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均有不同,中职院校通过不同方式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中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当区分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注意对学生进行职业保健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袁龙.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160-161.

[2] 邓琼,闫斌.以职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32):174.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2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学生 职业发展

职业性体育就是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其注重的是在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局部身体素质、实用体育技能、健身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性体育意识。因此,高职院校为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应从学生的职业特点出发,进行体育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性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劳动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高职院校是学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其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运动康复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自我健身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二)学生从就业的压力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随着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的日益重视,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外,更多的考虑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良好的职业体能无疑可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果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健康的体魄的锻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肯定不会受到欢迎。因此,学生对体育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特别是对与职业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产生了越来越积极的学习心态。

二、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一)坚持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的目标体系;要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树立“终身体育”、“主动体育”的观点,激励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坚持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原则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素质、体能提高,能力、习惯培养,方法、技能的掌握,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紧紧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形成职业体育教学的特色。

(三)实行适当延长体育教学年限策略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状况是,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三年级即停止体育课。笔者认为应从高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在一、二年级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体育基本技能基础后,三年级可增开体育选修课,每周1~2小时,内容应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体育教育为主,这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后参加工作均有很大的益处。当然,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体形、骨骼、肌肉和内脏等变化较大,心理方面也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早操和课间操、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例。

三、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方法

(一)围绕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现代社会职业门类繁多,分工精细,各具特色。在体育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分析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有哪些体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重点发展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如机电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主要有锻工、铸造工、车工、钳工等,劳动的特点是全身参与运动,体力劳动强度大,固定重复用力,蹲、弓、立姿势都有,要求从业者有很好的上下肢的力量和耐疲劳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选择轻器械体操练习、杠铃、哑铃练习,健美肌肉练习、健身跑、走等内容,重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人体的协调能力。

高职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第22篇

现在有很多学生,遇到被人欺负,敲诈时不告诉家长,老师,而是自己出面摆平,我有一个学生,平常在班里表现很好,又是小组长,打扫卫生从不用老师操心,在班里人缘也好,就是这样的一名学生,在被其他学生敲诈后,没有寻求学校、老师、家长的帮助,而是自己在社会上叫了几个人来帮忙教训敲诈着,结果造成了对方一人肠子被刀捅伤。俩人头被打伤,多人受轻伤,给学校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伤,本人自此失学在外流亡了3年之久。这个例子说明处在青春期的技校生自控能力差,遇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心理承受能力差,法制和道德意识淡薄,极易陷入犯罪的深渊。因此,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对广大技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自身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个性、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等于在每个人的心灵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这样社会的文明与和谐才有基础,安定与团结才更有保障。

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使学生身处其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从而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能力。首先,学校应利用墙报,黑板开办法制宣传栏,在其中登载和张贴一些与学生有关的法律条文或案例启示,从正面宣传引导学生使其处在遵纪守法的氛围里,促使其提高法律意识。其次,对社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当你开车把人撞伤后,当班里或宿舍同学欺负你时,看到别的同学花钱大方而你家比较困难时,你会怎么办?等等。使学生从案例讨论中真正学到知识,了解法律,增强法制观念,增加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第四,加强课堂讲授法律常识的作用,这是提高技校生法律常识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80%左右,大多数都是法盲,例如西安某大学生,2011年10月20日23时许驾车将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一位妇女撞倒,后下车查看,发现其倒地,因怕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自己的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对受害人连捅数刀,致受害人当场死亡。本来只是一起简单的交通肇事案,结果演变为触犯刑法的杀人案,类似于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犯罪事例有很多,都是不知法,不懂法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在校生法律常识的学习,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

作为技校生,首先要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我认为这个法是对每个人行为的一种约束,包括技校生在内,它明确的告诉我们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否则就违了法,那么教师在讲授时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做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使我们的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其次,应学习刑法常识,通过对刑法常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犯罪,犯罪与违法的区别,什么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以及我国刑罚的运用和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刑法》产生敬畏之心,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再次,技校生最终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企业,那么他们还应该学习《劳动合同法》,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铺垫。新的《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这是一部被普遍认为倾向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劳动者是这部法的灵魂,作为一名技校生,将来的劳动者,当然有必要来学习这部法的全部内容,从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以便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自己能体面的劳动。对即将走上工作的技校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实用性。

当然,技校生需要学习的法律方面的知识还很多,但笔者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劳动合同法》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认真学习。总之,技校是培养广大技术人才的基地,一方面技校要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技校也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对于完善青少年品德和人格,防止他们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切实加强技校的法制教育,提高技校生法律意识是一项需要全社会每个人、每个教师、关心、支持和努力。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使技校生真正树立唯法是从、法律至上的理念,使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