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实用20篇)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篇
1.营造温和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是政治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营造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共同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另外,教师应当多多鼓励、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当其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当称赞、表扬其勇气,然后再让学生们共同探讨、分析问题,减轻学生的精神束缚感与心理负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2.创建趣味性课堂氛围
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兴趣。而巧妙的课堂导语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当着力设计适宜的课堂导语,力求新颖、巧妙、幽默,以便起到引发学生好奇心、兴趣的效果,从而促使课程教学顺利的开展。也结合一些有趣的政治故事,营造出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饱满的热情将政治中可歌可泣的政治人物、感人肺腑的政治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角色,从中感知政治。
3.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要想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这可以促使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政治,促使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当前新的政治学科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政治教师应当抛弃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必须精通业务、博览群书。但这种兴趣的激发不能仅靠一两个时政材料做“包袱”,更要有技巧,要挖掘材料与政治知识和原理的契合点,并且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只有具有较广的知识面,才能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
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活跃政治课堂
1.丰富政治课堂教学活动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注意选择富有创意,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另外,要确保活动形式多样化。在课堂上,常用的活动形式,如阅读、讨论、探究、编演政治短剧、讲政治故事等,要尽可能多样,切忌只有一种活动形式、没有层次、不考虑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善于捕捉政治与现实的结合点,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机遇”。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中学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政治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当前计算机多媒体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可以采用录像教学模式、电影教学模式、幻灯片教学模式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为构建高效政治课堂奠定基础。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再现政治场面,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3.合理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1)设计高效性的教学内容。当前使用的教材是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著的,课文内容的选择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映了教学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信赖教材,并用好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补充一些内容。(2)创新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设计包括课堂提问和课堂训练两方面。老师设计的问题的效度,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效的问题是不可能只用“是”或“否”就能回答的,也不是一看就明了的,而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能想到的、通过讨论或教师启发能悟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享受思考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要想开展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多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进行深度教育反思。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真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在日常管理学生的工作活动中,教师要做到用心、用爱,去关怀、理解学生,密切关注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的最新动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不是盲目地惩罚、压制、批评学生。针对现阶段学生体现出来的成长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思想状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同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应当进行重点分析、讨论、研究,提出对策,做到及时、全面、完善的处理。
2.组织学生参与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设置各种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注重对学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的尊重,时时刻刻做到真正以人为本的互动式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2篇
㈠可受性: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能够接受,不反对,不拒听。其特点:
①语言的流畅性是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的信息和讲授的内容,语言一定要流畅、准确、生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用普通话讲课,禁用本地话,禁用滞涩呆板的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就艺术而言,讲课的语气、语调、速度、音量,都不能忽视。比如亲切、舒缓、充满柔情、爱意的语气,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兹兰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立强、松原市优质课获得者刘金莲都表现得不错,他们的课堂语言给人以娓娓道来的感觉;抑扬顿挫而沉稳、恬静的语调,会使人感到格外的亲切悦耳;张弛相间、快慢适宜地讲课、评价速度,有利于创设和谐愉快、宽松的学习气氛;适宜入耳,响度恰当的音量,给人一种强烈的、富有磁力语感美。在这方面语文教师于晓红表现的尤为突出,而且还有很大潜力。所以教学语言的速度应略慢于生活语言的速度,音量达到8度比较自然,保证最后一排学生也能听到清楚、和谐悦耳的音量,语言要有节奏,就像音乐曲子一样,快慢、高低相间,使学生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②语言表达的准确、科学也是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这要求教师在传授或点评新的知识学习时,要准确、简洁、清楚无误地运用本学科的术语,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关键点的理论、观点、公式、定理、概念、语!法等的讲解,要一字一句讲清楚,不能模棱两可,不允许出现差错。这方面松原市骨干教师刘立新、松原市教学能手王凤玲的课堂语言清脆干练。
③饱含真情的教学是教学语言的艺术之源。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要感人必须在“情”字上下工夫。名师的教学语言充满真情,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充满人间爱的语言,才能产生像磁铁一样的吸引力,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地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感情”要在合适的“度”内流动,不能随意地宣泄感情。“感情”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紧密联系起来,为“高效”服务。在这一点上全省优秀教师、松原市骨干教师、优质课获得者谭桂红表现得特别出色,他的语言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㈡乐受性: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喜欢教师听得入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抽象的定义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以情理交融打动学生心灵,产生愉悦感,使学生快乐地接受老师传达的信息和讲述的内容。具有乐受性的教学语言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
①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生命。其特点是:语言要有节奏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熟悉真实的教学情境,比如英语和语文教学等,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真”的境界,达到“以美引真”的效果。比如数理化的定义、理论知识均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就能使抽象的理论变为形象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学中栩栩如生的比喻,鲜明生动的对比,引人入胜的描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感人的事例,机敏的警句、格言等等,都能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松原市级教学能手刘清权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他知识面广,语言丰富,用高亢洪亮的语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获得我们学校第一届启智杯大赛一等奖董超明老师的课堂语言也很有特点。
②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才会有磁性的吸引力。
所谓妙趣横生,英文解释为“机智、幽默”之意,洋溢着美妙的易趣。就是说,教师的语言经常表现出一种充满机敏、风趣的风采,幽默的语言表达格外有艺术,是一种情感活动,绝不是一种低级的逗乐技巧。充满风趣的语言会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加强了师生间心灵的深层贯通,使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有趣,精神振奋,活跃并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在这方面我们的老教师王玉成做到极致,他的诙谐与幽默,他的睿智与机敏,足可以吸引班级的每一名学生。
理科教师在语言上一般容易失之于机械呆板,严密有余而生动不足。因此理科教师一定要注重“理趣”,充分发挥所教学科教学语言的逻辑力量,强调语言的准确、严密、精炼的同时,增加一定趣味性的语言,做到趣中有理,论证透辟、意趣盎然、富有魅力。市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刘树臣的课堂语言在这方面很有特点,不仅引发思考,而且论理透彻,启迪智慧,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文科教师在语言上一般是叙述说明多于论证推理,应力求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例如语文教学,不论是生动曲折的小说,还是意境深邃的诗歌,不论是言近旨远的散文,还是扣人心弦的喜剧,在教学语言的设计上,一定要注重情趣,突出其中“姿态横生”的情绪。教散到突出形象的“喻于声”,“仿于貌”,“拟于心”,“譬于事”。理趣和情趣总是相对的,做到有机活用。这样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动听的艺术效果。我们松原市骨干班主任、语文教师盛春芳的课堂语言诠释了这一点。
㈢迫受性,是指教学语言艺术很高,启智导学,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迫切想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并不是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满堂灌。启智导学是教学语言充满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启”,启迪之意;导,开导,诱导的意思。“智”则为“智慧”,即为启迪学生的大脑发散思维,提高智商,诱导学生会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启发式教学。美国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3篇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沃土;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战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结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交往沟通等能力直接影响着传道、授业的技艺和效果.在践行新课程、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征途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才能尽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打造特色的品牌课堂.首先,教师要夯实基本功.高中化学教师除了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外,实验操作及设计能力是必备的基本功.高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设计好分组实验,并能组织好课外实验.做到这些,没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功是无法实现的.其次,教师要更新知识水平.知识经济时代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多、更新快.化学教师只有站在科学领域的前沿高度,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向学生传授富有时代韵味的新知识、新概念和新规律.这样的课堂,才能有趣、有序、有效,甚至达到高效.再次,教师要学会反思.教学过程是双边的、动态的教与学的行为.课堂上有时会因教师的预设而精彩,有时也因意外生成而震撼.课堂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课堂上的缺憾只能经过反思和重建来弥补,反思弥补的过程就是完善和超越自己的过程.
二、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氛围,鼓励参与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符合人本教育理念.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广度和学习深度,这样的课堂才有力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下降,学生看准时机,适时参与.在学生不解、困惑时,教师或蜻蜓点水,或详解精讲;当学生豁然开朗时便及时收手.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在个人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进行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酣畅,学得高效.例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我预设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1)你能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说明空气的存在吗?(2)根据你现有的知识经验,你认为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些成分的存在吗?(3)请设计一套装置,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所含的氧气.(4)分析一下,影响你测定结果的因素.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优化了学习情境;既拓展了知识面,又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氮和氮的化合物”时,学生对“雷雨发庄稼”这句农谚不太确信.我制作了“雷雨发庄稼”的动画.通过观看动画,学生豁然开朗: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动画形象生动,使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对这句农谚久久难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4篇
一、教师要有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层层深入的课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自身阅读能力、智力差异等具体情况,还要预设班情,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也为其如此,才能准确制定出教学目标,巧妙的安排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充分地发挥组织者的作用,调动起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文时,首先根据小学语文第三阶段阅读训练目标,确定了“了解八十一岁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如何在山上植树造林的?他植树造林有什么意义?”这一阅读训练重点。指导学生预习时,参照课前预习提示语,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解决问题。初读时让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预习中勾画重点内容及不懂的句子,圈注重点词语,眉批不懂问题,初读体会与收获,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备课设计了“看课题谈预知,说迷惑”等激励性问题,贯彻了激励性与自主性教学策略,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能快速得到预设的训练目标。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调动,在长期的潜移默化训练中,阅读的预习习惯能逐步形成,最终内化为一种阅读能力。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照顾学生差异,注重课堂操作效率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作为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还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才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能力,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阅读课,教师都要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习活动,努力使各层面的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与老师互动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评价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认识自我。同时想法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愿说自己的疑惑,与同伴分享自己收获的快乐,愿用自己的激情朗读、表演。
三、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千篇一律,不仅教法单一,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面对不同文本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整个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觉得对于比较易体会的感性教材内容,应该交给学生自读自悟;对于精彩片段,要进行诵读,品味教学;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教师应该化难为易,当好启发者、领路人。如教学《青山不老》一文,学生通过初读、细读,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小组合作探究,以导语提示作桥梁,对故事情节有了整体深入的了解,刘老人从65岁开始到81岁,几十年如一日在山中植树,他坚持不懈,不怕吃苦。那种造福于后代的生命意义在茫茫的深山中得到彰显,他的精神与青山永存。学生通过层层深入地读领悟了“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四、以读为主,整体把握,因势利导,形式多样的指导阅读
五、注重换位体验,进行激情转换,使学生情感受到陶冶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5篇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论文
重庆市开县大进初级中学 吴美玲
【摘 要】如何构建初中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我认为主要还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把握,应该落实在目标设置、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小结的高效上。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在我们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低效”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也厌教,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毫无乐趣和生气,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构建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一、师生关系融洽化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p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p委婉,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目标设置合理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要追求面面俱到,显得冗长繁多,难以实现。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分层目标,关注弱势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只有人人都获得进步和发展的课才是高效的课。
三、课堂教学情景化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又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师要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想出多种办法拉进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来保持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
古人就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问题化,即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要在知识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和德育的渗透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综合拓展等方面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过度设问、泛泛而问或无疑而问,因为过犹不及、无效提问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设计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真正使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答案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五、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效课堂应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开展课堂分组讨论;举行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等。
六、课堂小结条理化
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在课堂小结中一定要使知识结构条理化,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当然,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教师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作“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使历史学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必须功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备课必须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仔细推敲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做到高效严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目标的检测上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历史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洪洋?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J],安徽教育,,(01)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3]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05月
[4]张广利,《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天津教育》05期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6篇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融学生认知构建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但是,学生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具有学习的需要和明确的动力,必须对学习活动和学习目标有强烈的兴趣,从而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认知能力是学习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情感和意志作为主体能力的能量因素,不仅调节和控制着主体的行为,而且常常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能得以实现。小学生聪明好动,单纯天真,像一颗颗小幼苗一样需要教师“辛勤耕耘”,“施肥浇水”,并给予热情的帮助和指导。学生面对外在的各种教育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并进一步采取不同的应对行为,比如:感到有趣就积极参与,感到无聊则漠然置之。感到厌倦或不满就加以抵触等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励、鼓舞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也是十分有效的培养兴趣的方法。做为小学教师,我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并给他检查打分。我的学生的各类作业本上基本上是红红的“√”,大大的“100”。为什么呢?我让他们记住一句话:“不怕有错,只怕不改错”。我通常会在错题下划上“”,先不打分,待他们改正后再交给我看,我将“”变成“√”,再加“100”,然后让他们在旁边把错字写5个,错题另写一遍。改正了,就能得到100分,学生们何乐而不为?他们当然是快快地改正,高兴地拿来打分。当然,对于常错一点的学生,我会叮嘱一句:下次细心点,争取得真正的百分。对于那些难题,错得多的题目,我会抄在黑板上讲解。这时同学们听得格外用心,个个认真改了,好让老师打百分。由于有错能及时改正,学生们一天天进步。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他们要么是怕家长打骂而学习,要么是喜欢老师而学习,要么是因害怕老师而写作业。总之,他们被压着,哄着读书学习。如果老师让他觉得:老师爱我,喜欢我。他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你真棒!”“你真能干!”“××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句子,你也会,是吗?”“哟,真不错!还有谁能?”这些鼓舞性的语言能大大提高学生答问的积极性。相反,批评、指责则会让学生抵触。我教二年级时的一个学生,他本来较聪明,作业又快又好。但有一次,数学老师接连两天批评他吃饭太磨,引起了他的反感。他上数学课时就侧身而坐,不看老师,不看黑板,不写作业,连续几天如此。数学老师不知为什么,就向我这个班主任反映。一了解,是数学老师“得罪”他了。老师赶快跟他解释、沟通。我想:如果数学老师当初这样说:“××,你作业又快又好,如果吃饭也能这样,那就更棒啰!”那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啦!
小学生好胜性强,容易受老师激励、调控。“看谁读得最好?”“看谁第一个背诵?”“看谁最先找出答案?”“谁能利用资料或电脑明天来当老师,教教大家?”这类激励性的活动,常常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好效果。
教师对学生持接纳、欣赏的态度,在与学生交流中给予欣赏、鼓励的表情和眼神,多给学生笑脸,寻找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xx,声音真响亮!”“xx终于主动答问了,我们掌声鼓励!”“xx答得真准确!”课堂中老师的一个手势,一句表扬就能使学生多一份自信,让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们的教学还愁达不到高效?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7篇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分的自我发展过程。综合现在众多省市“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背景下,我们尝试从优化学案教学为突破口,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案”的有效设计与使用,从改变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着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明显的重要意义。
第一,实现有效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学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其中相关内容,教师再根据学案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立体化发展。通过优化学案设计,利用学案开展课前学习,满足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再者,利用学案中反馈出来的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体现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三,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学案的有效设计与使用,改变了以往的教师单向灌输模式,变成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师生在共同研究、共同发现中解决问题,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有鉴于上述的分析,在学案设计、使用上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力争能够实现学案的有效设计和学案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优化学案设计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这对教师的教学“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就是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因此,设计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学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最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学案编写设计中,出现了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设计练习题,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围绕着练习题进行教学,变成另一种模式的“应试教育”,偏离了学案设计的初衷。所以,教师在学案设计中应该注意落实以下几个特点。
1.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兼顾学生掌握知识的易误点、易混点、易漏点。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情、生情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迅速理清应该掌握的内容。
2.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引领作用,能够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各环节目标要明确,针对每一课时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让学生有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保证大部分学生经过阅读、思考及实践能解决。
4.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递进性、层次性,设计活动要有全员性。在设计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要设计出基础题、思维题、研究讨论题等题型,形成一整套立体的学习知识设计。
总之,在教师设计学案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知识的层次性。对于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的知识,不需花费大力气进行学习,只需要构建知识框架,列出提纲,督促学生完成这些基础内容就可以了。而对于知识的分析,需要形成规律性的内容,则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留有学生学习、努力的空间,也就是说是要经过学生的探究、研讨甚至在合作中解决的。
二、规范学案的实施
学案设计好,只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奏,如果没有好的实施模式,学案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出来。一般来讲,学案的使用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实施。
1.课前预习
教师在课前1-2天把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指导学生按照学案要求自主预习,尝试解决学案中的问题,同时把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学案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课堂学习阶段
课堂上,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认真做好预习的检查工作,全面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教师要灵活转变检查学生预习的方式,把检查转变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在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讨论过程中,进一步互动探究,在学生的`思维碰撞和预习成果的交换中,一些教学难点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解决。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寥寥数语就能够“打通”学生的思维脉络,使学生迅速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掌握教学的目标。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分析、归纳,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
当然,对学案中的课堂练习要尽量在课内独立完成。及时、适量的巩固练习既巩固了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及时发现不足,及时予以纠正。
3.课后巩固
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归纳和补充,写好学习反思和体会。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练习,拓展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适时收取学生的学案进行批改、审阅,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下一步教学中予以解决。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要明确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导演,而不是演员,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在学案有效使用的操作理念下,教师就需要真正进行角色的转变。
学案的有效使用,就是体现在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学”上,教师就得完全抛弃原来的满堂讲、满堂灌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对于个性问题,要指导学生自主解决或者通过合作解决。对于共性问题,要分析学生产生疑问的原因,从知识规律的内涵挖掘上、从难点问题的化解上进行重点讲解。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搜集预习疑难,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能与其他学生基本同步。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组倾听、点拨,与学生共同研讨,引导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梳理思路、总结规律、拓展延伸,以保证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在互动探究中,教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学生提不出质疑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且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预设,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宽的知识视野,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教学机智。
优化学案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整个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单位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8篇
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典型特点,是教师“一堂言”,具体来讲,就是由教师讲解教材知识,学生只负责记录与记忆。而遵循生本理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是将学生合理分组,构建历史课程学习小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性格、性别、历史基础、学习能力等特点,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协调发展、互补互助”的基本原则恰当分组。从表面上看,似乎生本理念角度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只是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座位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其实这是异常深刻的、彻底的教学改革,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只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及组织者,他们扮演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与服务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权利与机会,需要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探讨中主动学习与思考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在深度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合作小组划分的合理性,以确保各个组员在课堂教学中能实现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在其他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下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与技巧,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快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二、科学设计前置性的历史作业
生本理念下的小组交流与讨论,是在小组成员学习与掌握了一定的教材内容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学习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要从生本理念角度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非常有必要依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以帮助与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应把了解新课内容作为一般性任务,让学生对教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了解自己阅读到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是自己尚未理解的;在学习小组中对教学内容做初步交流,所有组员共同构建新课知识体系,并列出新课知识提纲;将小组成员普遍认为的有重大价值而没有明确其意思的内容记录下来,以问题的形式在正式教学中提出来;深入探究小组成员普遍感兴趣的教材内容;总结本组在完成这些前置性作业时应用到的好方法及成功经验,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前置性作业:英荷战争、英西战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是怎样的?英国殖民主义扩张与其迅速发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殖民扩张与掠夺对殖民地人民带来了什么灾难?让学生在小组中对这些作业进行分析与探讨,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由小组代表总结与展示学习成果,并将小组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汇总到一起,师生一起研究,最终教师加以评价、补充。
三、优化历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纲领与依据。因此,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结合前置性作业的具体完成情况,优化与调整高中历史教学方案。具体来讲,教师应结合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并仔细检查每个小组前置性作业记录本,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体系的具体构建情况,明确学生收集了多少资料,提出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有待解决,哪些重要问题没有提出来等等。当了解了学情之后,就可将其当成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从而设计出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教师就可依据学生对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精心完善与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就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并激励学生将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与新生成的问题提出来,将这些问题当成教学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为大家带来的9篇《高效课堂构建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9篇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_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0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生活化学习,提倡研究性学习。
然而,现如今,大部分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出来。
想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就需要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上应用最少的时间以及精力,学到最多的知识,尽可能提高教学成果,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要想构建生物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此推动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设计思路;高效课堂
新课程要求的.高中生物课堂是追求正常状态的高效课堂,因此,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高效课堂,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知识以及培养能力也十分有帮助,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影响十分大,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一、构建高效课堂要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辅助指导学生学习知识。
因此,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构建者,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引导者。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在重构自身的知识系统。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时候,也在使自己的思维品质发生改变。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位置,要尊重学生主体位置,使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发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理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1篇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写作课上,教师习惯于先讲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再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这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写作技巧,更不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写作课上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电影或视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利用影视作品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既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并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很难整堂课都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看学生是否有注意力分散现象。观察学生可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观察学生的情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情绪一定饱满、兴奋,此时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听课并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否则,说明教师的讲课方式有问题。二是观察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的思路是否和教师的讲解一致,能否对教师的提问立刻做出反应并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
倾听学生的想法。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构建开放有活力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以及对教学的反馈,并对学生的反馈和疑问及时做出回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潜能。如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和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老师对于正确的回答要给予鼓励和认可,对不正确的回答也不能批评,要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思路思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学习时,不但要学习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创新教学模式。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印象。
三、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2篇
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语文教师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 高效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更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强弱。那么,如何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之有方――教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导
1.主导设计教学预案。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互动交流活动,必须有教师先行“主导”。备课中要做相关的预案准备,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变化,对预设不断进行调整,使教学策略顺应实际的教学需要,始终保持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2.主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察看、倾听,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及时给予点拨、指导,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新颖独特的见解,以促使其他小组成员更积极地思考学习。在教师这样的主导作用下,课堂会不断迸发出精妙的思维火花,显示出多向交流的和谐景象,呈现出快乐学习与自觉探索的动人画面。
3.主导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一堂好课要做到快节奏、堂堂清、反馈评价及时准确,就必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通过检测了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深化竞争评价机制,让生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由于学生受自身年龄与经验的限制,相互评价时主观意识较强且很容易受干扰,难以达到相互激励的目的,所以高效课堂上的反馈评价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
二、学之有法――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
一节课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把课堂主权还给学生,将“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1.引入平等的`竞争机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实现任务目标并感受成功。充满激情活力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参与积极性,而引入平等的竞争机制是实现这一效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有效教学方法。
2.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除了传授知识,教师更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觉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指导预习:布置预习范围,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思考,进行“圈、点、勾、注”;
(2)指导听课: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会思考、分析、归纳,梳理知识以便记忆,对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3)指导复习:根据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学生对复习的间隔时间,可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多而逐渐拉长。
3.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展开的。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深入各科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各种功能与优势,不仅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还能激活语文课堂、优化课堂结构、降低教学难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互动有道――对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渠道
我们已步入一个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对话成为人们解决冲突、寻求理解时追求的一种有效方式。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提升对话的意愿和效果,也成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主要渠道。
1.建立师生、生生对话的“基础”。尊重学生的想法,是师生“对话”的情感基础,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课堂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课堂教学中既不能让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也不能让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教师应学会调控,平等对待学生,给学生提供交流对话的时间和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师生与文本的视界通过不断的交流、生成、扩大和丰富,最终会达到融合。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去感知、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背景下去体验和解读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事例、人物进行潜对话,通过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使学生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改进我们的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进行多元对话,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瑞芳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8)。
[2]冯建华打造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45)。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3篇
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的课堂
首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
(1)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摈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启发意识
课堂教学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诱导、设疑搭桥、总结提升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照亮学生思维的明灯,教师要学会启发教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才会学的有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民主意识
2.努力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教师更应该做科研型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3.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头戏。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我为此做了精心的研究,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转换作为课改的首要任务,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们采用下列方法:
(1)反复诵读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多读才能让学生通过正确的句读熟悉文章的内容、把握感情、理解内涵等。诵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照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主要采用了自读法、断句法、填空法、范读法、分角色朗读等诵读方式。多样化的诵读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检查验证
学生的诵读是否有效果,必须通过检查来验证。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式:多媒体检查文言基础知识;学生分组质疑并答疑;分组交流自己翻译的句子和片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案检查法。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完成了学习目标,一举多得。
(3)触类旁通
重点实词不仅要掌握文本中的,而且要注意知识的触类旁通。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积累许多实词,为后面文言文的学习和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拓展探究
比如,上《苏武传》这一课,由苏武对待生死的态度,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伟人看待生死的态度,如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等,由此引发学生对“生死”的思考,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也可以写成文章进行交流,很好地体现一种个性化的阅读。
4.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一节课上完之后,要及时思考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儿,失误在哪儿;哪些地方力度不够,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又没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眼神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埋下头去,只给你一个头顶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多问自己多思考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必然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要做好。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课前充分的预习,就不可能跟上课堂的快节奏,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并且明确任务,这样促进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授课前,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上课时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内容找准切入点。语文教学涉及字音、字形、篇章结构等,内容庞杂,在时间有限的情形下,不可以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因此语文教学要重点突出,抓住这一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能力是重点。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堂堂有训练,训练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4.功夫用在备课上。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三点:
(1)备大纲:全面贯彻大纲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把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大纲,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教学行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学行为。
(2)备教材:教师吃透教材,掌握课文重点,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并且设计到教学过程中去。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知道学生该学什么,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顾及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学习水平,激发兴趣点设计适合可行的方案。 最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搞好发展创新。教师要借助教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发现和创新。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法,永远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大脑,开启思维之门。比如,学小小说,可以采用猜读续写式,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续写小说的结尾,然后与原结尾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引导学生的创新。
2.开展兴趣活动。课堂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习语文,也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诗文朗诵、背诵大赛,读书方法交流会,配乐诗文朗诵会,模拟记者招待会,演讲比赛,辩论赛,文学沙龙,手抄报比赛,博客撰写比赛等等。
3.培养良好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材至关重要。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长期坚持,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是高效的。
4.教给学习方法。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方面之外,还有教师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教师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教师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等等,这些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 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因此,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4篇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不断探索。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手段;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应研究的重点。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最多的信息。
但是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改革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高中是上大学的阶梯,另外,英语在社会上有着重复的作用。
因此,英语教学既要发挥好阶梯作用,还要起到创新的带头作用,面对望子成龙的家长和社会的对我们的期待,广大英语教师应感到肩负的重任。
一、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
(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实现自己的多重身份,既要做课堂的驾驭者,更要做学生的引导者,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
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共同研讨新知,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性,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不断完善自己,大胆创新和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代的英语老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做到教学的创新。
高效的英语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能积极、愉快、高效地发展,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英语课堂还用充满新的活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顺利实现三维能力目标。
较高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课堂上所设计的所有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和教学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而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能本末倒置。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养成用英语讨论问题的习惯,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也许开始的时候学生听起来有点吃力,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语速,运用肢体语言来提升学生,尤其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布置英语角、英语手抄报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制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时候都要立足于学生实际。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因此,教学的开展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和适合他们的活动与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创新,并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明确突出教学目标,每一个小的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服务于课堂总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学生的发展背景。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遵循语言学习过程,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充分了解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能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如果学生喜欢某个教师,他就会主动亲近这个教师,也喜欢上这个教师的课,并对他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如果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课堂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开展,同样能提高教学效率。
他们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困惑,都会主动来找教师帮助,和教师交谈,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切,以及运用风趣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下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学习态度,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便于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调整,达到英语高效课堂。
五、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英语资源迅猛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代替了静止、呆板的教具,为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刺激作用。
多媒体集动画、声音、图片为一体,使学生如亲临其境,逼真的情景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
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就使枯燥的英文在精彩的视频中,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了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向。
实践证明,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英语教学面貌,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追求课堂的高效率,是我们的目标,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表现。
我们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加强和学生多向互动,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最终落实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使学生发展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5篇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受教师的欢迎,但是翻转课堂刚刚诞生不久,在体制上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从美国的高中流传到我国的,翻转课堂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也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知识的内化还是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完成,这种教学理念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之前完成相关的实验教学,从而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其他方面的知识的补充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一、教师精心备课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与此同时,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一般会通过结合其他的教学方式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导入,通过两种方式的紧密结合,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为教师在课堂上节约很多的时间,而且教学内容丰富的课堂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达到优化化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是课堂上实施的一些策略,那么在上课之前教师也要做到认真备课,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提要,在备课的同时教师应当选取和教学大纲相符合的内容进行讲解,整理出需要讲解的难点和重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差别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解“燃烧”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在授课前的备课过程中制作一些微视频,通过微视频录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帮助学生走进本节课的内容,教师通过微视频将学生引入生活,在厨房等有用火的场所进行探究活动,前提是注意人身安全,通过这些实践的探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视频设计一些问题,留给学生们思考和解答,在课堂上可以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但是每个视频制作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将所讲授的内容精炼到一个视频当中,即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多的知识,同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掌握的目标和视频最后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来加深印象,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二、转变课堂教学学习角色
一个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冲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但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我们提倡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交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空间,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好,都会应用。例如:教师在讲解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1到2个任务,进行讨论。在这个例题中,第一小组探究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第二小组观察分析是否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等,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操作,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以此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三年级我们才开始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但是刚开始的化学也不全是理科的内容,因为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也要多花一些时间去记忆相关的知识点,但是纯粹的记忆肯定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提高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在现代的教学中,学习的目的大多是带有一些功利性,加之化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属于主要的学科,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和教师对于化学课堂教学的信心不是十分的强,对于化学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所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能够提供学生充足的自我展示的空间,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力度和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乙醇与氧气的反应时应该分开来讲授,乙醇与氧气的反应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情况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燃烧:C2H5OH+3O2=2CO2+3H2O,一种是在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用乙醇制备乙醛的:2CH3CH2OH+O2=2CH3CHO+2H2O,鉴于有这两种状况,所以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来解释它们的本质,来探索其在初中化学中的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国外引进的时间不长,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与我国本土的教育制度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针对如何将翻转课堂灵活地运用在课堂中是我们现阶段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为翻转课堂在本土的发展做一些贡献。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们极大的生活便利。同样,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化学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进行中学考试的必修课程,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重视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还能够丰富化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的实验教学,促进化学课堂的高效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知识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策略进行积极的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运用策略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需要积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展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素质培养。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现状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将化学课程中的各种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有效应用。不过,在化学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不利于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在化学课堂上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于盲目
新时代,信息技术融合我们的学校教育,成为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的教学方式。但是,有很多课程知识的教学都需要教师亲自教授,学生也有必要亲身实践。在如今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信息的运用过于盲目,在课堂上不仅不再使用黑板和粉笔,明明该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反而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还将各种化学知识和实验信息通过屏幕进行展示,忽视了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和教授作用,学生无法开展自主的学习和应用,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在化学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确可以带给教师极大的课堂便利,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但是,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如今的信息技术运用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课程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如果仅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实施者,其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需要教师明确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搜集各种化学信息资料,丰富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在现代教学中,很多课程教育的资料和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中找到。各种学科教材中没有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搜集,寻找各种化学资料,形成丰富的化学课堂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书本知识,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各种最新的化学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自己,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对各种教学资料进行搜集,如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和区别、化学中的不同性质等,然后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整理,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
(三)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将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制作成视频课件,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学习其中的化学操作手法,还能够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要求,实施对化学课堂的创新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单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张玉梅.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3]张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下旬刊),.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6篇
开展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极为看重学生个人的自主性。当时欧洲教育界一直在争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还是发展能力?第斯多惠坚定地表明,仅仅传授知识的教学或只是发展能力的教学都是片面的,教学应当兼顾这两个目的,以发展能力的教学为重。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一直被第斯多惠看作是“最高的教育原理”。他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自主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孩子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所谓自主性,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存世界的事物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即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让第斯多惠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决定着我们的表现或能力的高低呢?毋庸置疑,自主性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一、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1.课前自主先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在预习中了解本章本节的重点、难点。通过预习使自己知道要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带着预习中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进入课堂,与同学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接受新知。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当然,有些学生并不注重课前预习,认为预习只是看看书,大体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就可以了,这样的预习最终还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所倡导的课前预习是让学生在了解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质疑,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培养他们自主先学的习惯。
2.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独立思考,同伴互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学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习”
听到“燕子低飞要下雨”,学生马上就会接着讲“蚂蚁堵洞将下雨”,并一下子就来劲儿,马上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层层分析,轻而易举地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教学中把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学习”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从有关文字的阅读、自然现象的观察、科学实验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展开。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求知的迫切愿望,诱发自主探究的思维活动。例如,教学“神奇的激素”时,先让学生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爸爸妈妈是男还是女?学生陷入沉思,思维更加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和身旁的同学议论开了,争先恐后地讨论。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诱导,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非常愿意自主参与。
3.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爱学习”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首先需要积极的情感支持。在每一节课上,安排几分钟的演讲时间,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与动作讲故事、表演节目。例如,教学“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节内容时,由于比较难记,安排学生做游戏,一位学生扮演食物,11位学生分别扮演每个消化器官,道具由指定的学生负责,演员却不指定,随机抽取。这样,让学生既感到公平,又不会出丑,又感到刺激,符合现在学生的心理,所以学生急着要参与。
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先学后教”“少讲多做”“以做代讲”,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建立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7篇
在生态视角下,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做出生态优化。在此过程中,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中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教师能够将英语教学当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并将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二是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自然生态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具有共生、竞争的关系,这样,自然系统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中,教师应当将学生英语知识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发展当做一个整体,在英语教学中尊重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教师需要将自身和学生看做一个整体,认识到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成效以及情绪变化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型的师生关系以实现师生共生。另外,教师要将英语教学中的各类要素看做一个整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课内教学与学习的关系、课堂中教学空间环境与文化环境以及教学氛围的关系等,并通过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来发挥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构建中的生态优化策略
(一)树立学生为本的英语教学观念
生态视角下的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在英语课堂构建过程中要强调推动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英语教育服务。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构建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对于实现学生英语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高效英语课堂构建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将学生当做英语教学系统和教学结构中的主题,明确学生在英语课堂各个要素中所具有的中心地位。其中英语课堂构建目标与英语教学要求的制定需要以学生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体系,同时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需要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来做出相应调整。实践型本科院校强调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应当重视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组织学生以英语为载体开展组织交际来推动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参与性的调动,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应当作为英语课堂中的评价主体。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而评价指标不仅应当包括学生掌握了多少英语语法与英语词汇,并且应当包括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优势在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具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并且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学生作为英语课堂中的生态主体,其本身是否获得了良性发展是生态外语教学观所关注与强调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态度情感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生态视角下的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在英语课堂的构建中应当关注与尊重学生的生态位,并采用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生态位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优化。另外,教师需要认识到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学生生态位的变化,生态位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生态位的转变,并根据高斯法则来对学生种群中的内部关系进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学生生态位的分化与重叠。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合作学习方法来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享有共同的资料,通过小组对学习内容的共同开发与探索,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学习问题,同时能够学习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位的分化方面,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发挥自身长处,体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与竞争力。
三、总结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8篇
1.1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只有构建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才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所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标进行深入解读以提高对其内涵的理解,并发挥个人的主动能动性,将创新意识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构建中去。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其教育理念的创新,使教育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提高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将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们要做的是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师们必须要创新其教育理念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2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兴趣对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一定要一改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当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时便会主动去参与学习活动,其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19篇
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说过:“在课堂里,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后面”,这充分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不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而现代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教育法一旦能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而“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最直接的人物就是教师本人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因而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关注状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师生间平等而富有趣味的对话、友好交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充分表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馨的抚摸,一次热情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里泛起无限涟漪,滋润学生的心田,助推学生以后对语文的兴趣与良好发展。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就应该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与位置,这是首当其冲的工作。虽然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任何变化,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我们应当尽可能的鼓励与赞扬学生的每个进步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我们这里得到表扬,找到自信,如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如《寒食》、《滁州西涧》《四时田园杂兴》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典文学积累是学生文学修养必备的基础,也是日后作文写作中的知识储备,因而就要鼓励学生多朗诵才容易记住,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在同学们面前大声朗读或者背诵,然后教师即时的评价与肯定,特别是对平时胆小的学生来说,即使他们难得的一次发言,都要给予这样的鼓励如:“瞧,这首诗你读得多好啊!请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做个示范。”“XX同学,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位!”“你读得真好听!,声音洪亮点就更好了!”,这样的鼓励一定会像春风般和煦,如春雨般滋润,美在学生心田,也起极大地引路作用。
二、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合理分配利用课堂时间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小学生每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相当宝贵,如何将40分钟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质量的课,关键就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了。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教师,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教案,教师首先要形成不浪费一分一秒,惜时如金的想法。有不少教师常常用课堂的5-10分钟来检查学生的出勤,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或来管纪律,这些都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无法真正建立起高效课堂。因而在事先备课中认真吃透教材,从而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因为教师讲课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练习也需要时间,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设计导入方式,精讲,巧讲,尽量压缩讲课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甚至表演展示,最好是将教师讲解、师生双向交流以及学生实践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可分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如以《秦兵马俑》为例,因为这篇课文不同于故事性的文章对学生吸引力强,况且题材也不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做足准备,精心设计,如何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最大的信息量。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应让学生课前就了解一下有关秦兵马俑知识,看看相关的图片或影视资料,让学生先阅读一下课文,头脑中有一定印象。课堂中尽量先用多媒体课件,将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给同学先看一下,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既有效又节约时间。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并找出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的文章中心句?总之一条,让学生去自主读,去理解可以同座共同讨论然后提出答案,老师来控制时间再讲解,包括一些重点的语句理解既不能由老师直接在板书答案让学生抄,也不要任由学生成了讨论的天堂,时间进度由老师控制,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性,这样才能最有效地保证课堂效率。
三、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集中力集中时间不长,对新鲜的、刺激的、感官性强的事物兴趣性强,学起来记起来都比较快。前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喜甚至震惊,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觉得时间有限,很惯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力求最大量的传输知识,填鸭式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看似老师教的知识多,传授知识的效率高,实际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效果也不好。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设计中力求适应学生特点,设计得精巧趣味性强,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效率。如针对《丑小鸭》一课,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充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课文的意趣性,这样我们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调动学的积极性,抓住丑小鸭是怎样从丑到变美天鹅的整个过程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让学生思考“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这样学生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其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四、以生为本,体验教学——注意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五、拓展教学,持续发展——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语文的学习是无边际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是无处不在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应该注意时间进行拓展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让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服好务,以实现自己的更持续发展,当然课外拓展学习既包括阅读也包括写作,《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学段的阅读量达到145万字到400万字。”所以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童话《皇帝的新装后》后,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追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安徒生童话啊?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童话呀!”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去多读童话,下次上课后进行课堂交流,讲讲童话故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迁移性练笔训练,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读了童话可以不可编些小童话故事呢?教师鼓励学生去这样写作既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构建高效课堂教育论文范文 第20篇
目前,课堂录像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单画面电影模式和三分屏资源模式。单画面电影模式是指多个摄像机和多媒体设备同时工作,但被录下来时是经过切换选择后的,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一个场景的顺序呈现,像电影故事;三分屏资源模式是指生成的情景课件整个屏幕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教师视频,计算机屏幕内容,知识点索引,全部呈现给观众,由观众自己选择观看内容,并有放大缩小、可快速索引功能。单画面电影模式的优点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学生收看时容易接受,注意力不易分散,减轻学生认知负担。但其优点也正是其缺点,学生在收看时只能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性差。而三分屏资源模式正好和单画面电影模式优缺点相反,两者互为补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可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对于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一般要求采用单画面电影模式,而对于一些网络课程也可采用三分屏资源模式,便于学生自学。课堂教学录制的目的不仅是保存教学资源,而且要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和共享。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录像要具有通用性、传播性和时效性,能够在网络中流畅的传输与播放,因此,一般课堂录像为流媒体文件,文件编码方式为RM、ASF、WMV,等。近年来,尤其是的编码格式,由于其同等质量下高压缩比的优势,被广泛采用。另外,为保证教学视频的质量,对图像的分辨率,码流,帧率,声音质量等都应有严格的要求。
二、系统设计相关理论
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确定逻辑模型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设计方针和原则,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确定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目标及相互关系,对子系统及全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从而创造出具有所需功能的新系统。所谓归纳法即进行系统设计时,首先对现在和过去的同类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系统功能要求进行多次选择或合并同类系统,最后形成少数几个同类系统,对它们作出相应修正,最后得出一个所需要的系统。演绎法由设计人员按照普遍的规则和原理,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多种功能元素中选择符合系统要求的元素,并按照一定形式进行合理组合,从而完成新系统的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情况合理使用两种方法,两种方法经常是并用或交叉使用的。高效课堂网络实时录播系统做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设计之前要做好分析,综合运用两种设计方法完成设计。首先运用归纳法。通过对市场上有代表性的网络录播产品进行调研和测试,分析和比较其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技术方案和指标参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定所设计的新系统关键技术方案。同时运用演绎法,按照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选取合理的设计元素,加入到设计方案中,合理组合,从而完成高效课堂网络实时录播系统的设计。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上设计原则,才能保障新系统的建设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三、电视制作相关理论
课堂教学录像也属于一种电视制作。网络录播系统的设计必须依据一定的电视制作的相关理论,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课堂录像作品。其中画面质量是衡量教学录像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对有关画面处理的相关理论做个简要阐述。
1.摄像构图。
摄像构图是指视频画面中视觉元素的布局和构成。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完美地表达画面内容,因此构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内容表达、形象塑造、气氛渲染及观众的观看效果。构图要突出画面主体,主要被摄对象就是画面的主体。画面中的主体是表现的中心,又是结构画面的中心。常用构图方式有黄金分割构图和九宫格构图。黄金分割构图要求拍摄主体的位置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或者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分配画面空间等,这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九宫格构图是指画面用四条线构成井字形,将画面分成九等分,建议将被摄主体安置在“井”字的四个交叉点上。九宫格构图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可以使拍摄主体很容易进入到观众的视觉中心,对于突出主体比较有利。课堂录像构图设计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好的呈现出来,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明确画面中心,引导视觉顺序,使观看者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构图线索去浏览画面。
2.拍摄角度。
角度是处理拍摄场景时空关系,人物位置和画面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画面侧重点,交代不同的关系,形成不同的电视叙事语言。在精品课程课堂录像的拍摄中,主体应当是教师的讲课活动,陪体则是学生。一号机位拍摄的角度应该用正面平视或俯视角度,机器设在教室中间靠后位置,主要跟踪拍摄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二号机位设在教室前方用斜侧位置,俯视角度拍摄,主要用来拍摄学生听课、回答提问等。三号机位设置于教室后方,俯视角度拍摄。主要用于拍摄教室场景。有时还会设置专门拍摄黑板的摄像机一个机位或两个机位,一般设置于教室中后方,用俯视角度拍摄。
3.景别运用。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