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观摩成果报告范文(精选5篇)

admin 2024-05-30 网站管理员 admin

集体备课观摩成果报告范文 第1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很难系统把握大纲和重点,很难突破难点。9月30日上午浔东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副校长钟彦飞带领教导主任周敏和语文教研组长钟安丽检查大家的备课活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取长补短。老师们从抓关键词复述故事、借助情境图学拼音、长篇文章的教学策略及试卷分析等各个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我们从过去的“闭门造车”和“孤军奋战”,到如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长此以往踏踏实实走下去,何愁我们浔东小学的语文教师不是一支精湛的队伍呢?

集体备课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我们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路走来,一路收获”,期盼下次我们的活动更精彩。

集体备课观摩成果报告范文 第2篇

5月23日上午,xxx第二中学、xxx中学、xxx中学、xxx中学组成的“四校联合体”区域教研活动在xxx第二中学召开。参加教研活动的有xxx教师培训中心主任xx,副主任xx、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x、此次活动负责人xxx中学副校长_以及相关学校的主管业务副校长和教师,共三十余人。

整个教研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展示,二是课后研讨。四所学校分别选派一位教师做针对《伟大的悲剧》进行同课异构、长文短教的精彩展示。4位做课教师,精心备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实效,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为大家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生动课堂。

课后研讨会上,首先由做课教师说课,然后由听课的领导和教师对每堂课做出评价,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研讨,大家求同存异,中肯评价,总结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最后语文教研员王鑫对4位做课教师的优点给予表扬,不足予以诚恳的指出,同时也对长文如何短教进行指导。听课的教师受益匪浅,做课的.教师得到了点拨和提高。

本次区域联合体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促进了本区域校际间教师的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之目的。

集体备课观摩成果报告范文 第3篇

一、集体备课很有必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把课备好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课前是否备好课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率以及学生的接受。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新课程倡导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课堂教学正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最佳场所。但是,由于教师个体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我们教师避自己之短,取他人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交流研讨,交流学生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的方法,交流重点难点,交流疑难题的处理等等,相互取长补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一)集体备课的好处

集体备课使教师在教学各个方面统一认识,摒弃了以往教师单打独斗的教学方式,对年纪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大为有益。同时集体备课有效的发挥了团队的优势,充分调动了组内教师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科建设和教研组的发展。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集体备课并不否定教师个性化发展

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大纲、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集体备课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但这并不是否定了教师的个人风格,集体备课以后每位老师在总结大家经验的基础上会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适当的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做法

1.专人负责

一般以周为单位,轮流落实到集备组每一位教师身上,主备教师根据共同商讨的备课要点和素材,需要准备3件事:一是写好课前集备记录把每节课的想法、思路、以及问题记录下来以备集备使用。二是将课外教辅资料提前做一遍,精选好题选好典型的题型,备好每节课的详案,并做好每节课对应的教学课件。三是根据教学进度准备好下一周的单元测试卷。

2.一周一备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组教师每周固定集体备课时问。活动主要包括三方面:

(1)对上一周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学生理解吸收的情况,分析教学中的优缺点,分析是否有知识点的遗漏需要补充,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是否需要增加课时巩固加强等等。

(2)负责本周备课任务的教师对已备好的课程的分析。然后共同研讨,确定重点难点,授课中的注意事项,并统一典型题型,完善备课记录。并商讨疑难问题的处理。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疑难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各位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统一认识。

(3)确定下周的备课任务,负责备课的教师,并共同分析下一周教学时的重点、难点、典型问题和易忽视的方面。

3.课上呈现

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完善后的课前集备记录,根据本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当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例如尖子班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例题的数量和难度,使学生开阔眼界。而普通班则更要注重基础,常规题型和常规方法的教授,打好基础。总之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教案,这样既统一进度内容目的要求,又各有特点和教学风格。

4.相互听评

每周负责集备的老师准备一节精备课作为组内公开课,通过组内教师的评课找到教学中的优缺点,以后加以完善。其他备课组内教师不论时间,也可以相互听评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也有利于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

三、集体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集体备课观摩成果报告范文 第4篇

为贯彻落实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营造“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我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9月1日——9月20日阅读积累阶段。

第二阶段:9月21日——9月25日选书推荐,写推荐理由。

第三阶段:9月26日——9月28日小组交流初赛每组推选1——2名代表。

第四阶段:9月29日——9月30日全班交流决赛总结表彰(全班对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投票选举,颁发奖状)。

活动期间,孩子们热情都很高,但是有些同学没有按照要求带书来,还有些同学没有准备好推荐理由,所以没能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能看出自己也非常遗憾!在班内集体交流推荐过程中,小主人们准备充分,用清晰、精练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图书(语言表达之流畅出乎我的意料,能看出家长朋友们的参与度很高,再此感谢各位家长对班级活动的支持、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最终评选结果:《绿野仙踪》、《海底两万里》、《儒林外史》、《上下五千年》、《荒野求生》、《水浒传》。

历时一个月之久的“推荐一本好书”活动终于画上了句号。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能在下一次的图书推荐活动中有更多受欢迎的图书出现!也希望家长朋友能支持孩子高度参与此次活动,除了积极推荐图书之外,希望也能满足孩子的读书欲望,帮助他们购买最想看的图书!将这项活动的效果达到最佳!

集体备课观摩成果报告范文 第5篇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年,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形态———集体备课,也随着课改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形式到内容到作用也随之悄然改变.新课改提出的要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要求,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

1关于集体备课的问卷调查为了解目前初中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及开展情况,笔者对所辖市的十余所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了有关集体备课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以下四个方面:请谈谈你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和理解?你们学校在日常教研中是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你感到集体备课对你的教学有哪些帮助?你对目前学校的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是以主观题目形式呈现,不要求写出所属学校和姓名,老师们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回答,答卷结果基本可以代表目前初中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概括汇总如下:

1.1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和理解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再加工,再提高,是个人特色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对教材的全面理解;是对教学艺术的不断探究,对教学内容的精益求精,对教学效果的高效收获;是对个人备课的一种补充和提升,是对所备章节的深入挖掘;是共同研讨教材,研究教法,以适应学生理解水平的教学策略,也可称为“集智备课”;是一种较有效的资源共享的教学方式,起到收集长处,弥补短处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集体备课应建立在个人对教材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

1.2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常态作法: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半天),隔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时间地点均固定,由备课组长提前分配任务,每人详细准备一节(侧重研究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研讨时轮流主讲,其他人补充、改良形成教案、学案.好的作法:有的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集中全体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培训、集体备课.平时教学中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有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课程内容,备课前将资料上传到每位教师电脑中,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主备人再次修改整理,最后确立讲学稿内容,组长、教学主任审核后打印.有时一份讲学稿要经过两三次讨论修改.存在的问题:没有固定模式,走过场,形式化,缺少监督、指导,各自为战的局面还是存在的.仍有部分学校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落实不好,往往是课前一天简单地议一议,遇上评优课或公开课才会同组讨论进行,不能随时随地进行研讨.

集体备课对自己教学的帮助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集体备课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备课的效果更好,课堂设计更符合课程理念,科学合理,增进对知识间的结构和联系的了解,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科学地解决学生会出现的问题.

1.4对目前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数学教师对教学的一种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1)加强集体备课的实质和内涵,要重内容,不要重形式.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按知识分专题进行集体备课;不要局限在仅备教材,要把对后进生和尖子生的教育加进来,也可采用“说课—讲课—评课”的形式;要关注“教案学案”的可持续应用性,总结好的教学案.特别是课后的再次备课要能提升一定的高度,不仅反思是哪个题没讲,哪个环节没安排好,而是要通过这些外显的现象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提升.(2)集体备课仍要关注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仍要有教师个人的特色及班级学习特色.教师的个人准备要更充分,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可缩短时间,又能使问题的研讨更有深度.(3)有的老师提到集体备课一周一次不利于对课的深入研讨,应增加集体备课的次数,每周可备2—3次,在讲课时印象就比较深,效果会更好.(4)应加大校际间的交流力度,多外出学习或参加名校的备课研讨活动,多参加联片教研.老师们还提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学生不同,教师讲课特色也不一样,学案统一好不好?”基于以上现象和观点,笔者感到有必要对新课程下的集体备课进行再认识,以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2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以研究为出发点的集体备课有它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对新教师,受益良多,而且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教学心得,沙龙式的研究里隐性的收获是很大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研方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2.1集体备课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活动传统的集体备课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固定的程式化的教研,使研究问题的时空受到局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到集体研讨时已失去即时性,时过境迁,有隔靴搔痒之感;二是传统的集体备课注重活动形式本身胜于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易使集体备课的研究功能退化.鉴于此,笔者认为集体备课不单纯是一个备课活动,它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充分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不仅是课前对教学知识的时间内容安排,不单是习题的选取,作业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法的研讨,特别是新课程下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先进的教法(东庐的学案式,洋思的先学后教,杜郎口的自主学习等),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时间特性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限于课前,也应包括课后,不仅在课前集体研讨,在课后也要进行集体备课,这就涉及到在研究集体备课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听好课、评好课,只有听好课,评好课,才能有好的教研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交流研讨,提升的不仅是对教材知识的认识,更有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同时集体备课是青年教师发展的一条捷径.从某种角度上讲,“集体备课”等同于“集体研课”,把备课的外延扩大化,集体备课也可以看成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2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集体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体现,追求研究的有效性和生成性,每位教师都应是组织者与参与者,目的是能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得到智慧的解决.其基本流程应为:独立备课———集体初研———确定方案———课堂实践———课后再研———归纳提升.这一程序体现了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协作关系,符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规律.这样的安排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环环相扣,便于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具体解读如下:独立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及学情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的重要前提.尽管有的学校采用分配任务形式,有人负责主备,但每位教师都应对所备课题有自己的前期研究,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才能在第二阶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才能形成思维的碰撞,共同提高.集体初研: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备课组每位成员各抒己见,避免了个人片面理解的缺点,可以将之称为课前备课.对课前备课,需要统一的不仅是一些形式和程式化的内容,更关键的是教学思想的统一,如对关于“好课”的认识、学生能力的增长点等方面.确定方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应确定教学方案,涉及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共同交流如何处理,还有哪些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提高等.这一过程要求老师边思考边研讨,形成初步的教案或学案.课堂实践:教师在经过了前期的预设之后,需要在课堂上实践设想,通过教学来检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当然,教学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尽管教师课前从教材和学情两方面做了充分地准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会有未知情况发生,可能会与预设产生较大的距离,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也是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的重要原因.课后再研: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内容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对这一节课的反思.因此,对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方案应是集体备课这一教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着重把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认为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在集体备课中展开系统的研究、讨论,可以有效地解除老师的困惑,为后续教学削除阻力,注入动力.归纳提升:通过课后备课的讨论、研究后,每位教师写出感受与反思,并且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改善提高.思考使人进步,落实成文字会使原本纷乱的思路变得更为有序,更有条理性.日积月累,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以提高.至此,集体备课的一个流程基本结束,当然,流程的几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形式也可是灵活多样的,比如课后研课,可以是集体的形式,也可以是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重实质而非形式,目的是使教师有所思有所得.

2.3集体备课应依托现代交流平台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集体备课应更多地使用现代化手段和理论,使新的集体备课模式更高效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许多学校都设有电子备课室,鼓励老师们利用网络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还可建立校域或区域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可以在线备课,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案库,每个人都可以对教案库中的教案进行下载、修改和点评,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也是对学校资源的一种积累,充分发挥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可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3集体备课的实施形式基于对集体备课应是一个系列的教研活动过程,而非单独的教研环节的认识,在教学中,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模式之外,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集体备课形式,来突出集体备课的研究特性和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3.1即时性的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体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为载体,在校内或区域范围内进行集体备课,采用“听课———评议———反思———再听课———总结”的形式.与会人员为学校备课组教师或更大范围内的同年级教师.首先由教师独立备课,再经过小范围的集体研讨,其他教师听课和评课,提出改进建议后由作课教师自己归纳提炼,第二天再由这位教师作同一节课,课后大家进行研讨总结.这种形式的教研,对作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个人成长都是很有益的.因为在评课时,除了对教学内容的共性认识之外,不同教师对教学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就课堂教学会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促使作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因学情的不同,教师要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学情对这些意见进行有选择性地采纳,改进完善教学设计,第二天在课堂上用实践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带着问题听课,不断地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还可通过别人的教学来再现自己的想法,那么听课教师的收获不亚于作课教师.这样的备课有即时性,对教学建议可以及时地实施检验和验证,是难得的,也是有价值的.但因为教学时间的不同步,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不宜做为常规性的教研,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对促进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