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必备6篇)

admin 2024-05-30 网站管理员 admin

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 第1篇

(一)“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思想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社会早期,绘画与文字往往呈现出一种混沌的融合状态。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以具象表现为主的绘画不可避免地成了文字的替代品,发挥着事件记录与信息传达的功能。象形文字这种延伸自绘画的文字形式,以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方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才成为笔画简单的汉字。而长期以来,传统的绘画创作仍然没有脱离具象的创作技法或者表现方式,比如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些壁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这一特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文字为主的文学创作和绘画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两种相互独立而又关系紧密的艺术门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随着社会的急剧动荡,尤其是连年的战争使无数的文人雅士开始不断地思考人生价值,在文学、绘画中寻求身心与思想上的解脱,其中当时的归隐思想、佛教盛行与玄学的极大发展便是当时文人阶层思想观念最鲜明的写照;另一方面,随着域外文化的大规模流入以及与本土文化进行的碰撞与融合,从而将文学作品和绘画创作两种艺术形式推向了巅峰时期。其中,当时谢赫创作了我国艺术史上最早的以绘画为主的文学评论作品“六法”,对当时传统绘画创作风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作品在吸取当时文学创作思想观念、风格特征、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绘画创作也应当坚持“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风格样式和创作理念。这与当时其他诸多文论对绘画艺术的创作追求是相通的,并且鲜明地透露出我国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轻再现而重表现。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时诸多知名画家的作品都体现出“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风格特征。

(二)“烘云托月,避实就虚”风格的形成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社会的人们具有含蓄、间接的性格特征,因此,反映到传统文学创作中,也就是历来重视抽象化、意象化甚至是间接的文学创作与描写方式,也即是通过“言此而意彼”的方法来拓展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一方面提升整个作品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地彰显作家的文学水平。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的这一思维方式与风格特征不仅出现在诸多文论作品中,而且部分文论作品也由此提出了绘画创作的“烘云托月,避实就虚”的风格追求和表现方式,从而对当时的绘画创作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比如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在《西厢记》评论中明确地提出:“‘烘云托月,避实就虚’是我国历代文学创作潜意识中追求的共同表现方式,同时也是所有文学作品共同的风格特征,反映了历代文人雅士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追求,因此,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贯彻之一思想,即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固在月也。”此外,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与刘熙载也曾对文学创作“烘云托月,避实就虚”的风格特征经过分析和论述,并引申至绘画创作过程中去,由此对后世的绘画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指导意义。

事实上,也正是这种“烘云托月,避实就虚”的创作方式与风格特征,使我国传统的中国画一直坚守并张扬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以笔墨为主,略施淡彩,落墨草草,便能显示出一种天趣和洒脱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位。正如沈雄先生在《古今词话•词品》中所说的:“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在画马的过程中,融西洋画的造型与我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为一体,综合应用染、烘、积、泼等诸多墨法,使整个画面中的物象产生细腻的色质变化,由此产生特殊的情感韵味和情景氛围。

(四)以诗充画,诗画结合创作方式的形成古希腊诗人曾说,画是无声的诗,而诗是有声的画。虽然诗和画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但诗与绘画都是人类借以表达情感的媒介,有着相通的艺术效果。“如诗如画”“诗情画意”就是中国人对诗画相通和美妙之处的最好表达。中国诗歌与绘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吸收对方的长处,发挥自身的艺术优势,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现传《杜工部集》中有题画诗18首,包括画山水、画松、画佛等题诗,把画面的视角形象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极富诗情画意。在画中题诗是为了补充画面笔墨未尽之意,但也要顾及画面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完美,诗与画的结合要融洽,使读者获得丰满的思想感受和审美乐趣。

二、古代文学评论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古代文学评论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其中的思想观点无论是对文学创作还是绘画艺术都极具借鉴与启发意义。具体来说,古代文学评论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作主体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够用心对自然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由外部物象来深入领悟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图,由此形成绘画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其次,画家要想提高作品的质量,就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第三,画家还必须能够充分把握时代脉搏,尤其要对特定时代的价值观念、艺术品位、价值追求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这是提升绘画作品艺术水平与欣赏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 第2篇

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实践表明,学生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尤其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可以使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留下更加深刻、具体的印象。因此,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极限时讲一下刘徽的割圆术;在讲解数列求和时,讲一下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等等。通过这些小故事,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学习中借鉴。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时指导练习时注重探索解题技巧,通过巧题巧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适当的语言鼓励、表扬,肯定同学的成绩,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 第3篇

二、伦理与艺术的关联

1、《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幸福论。对西方伦理学观点的探讨其实就是对道德学的认识,本文没有采用道德一词,是因为在实践中,道德已经败坏到为陈规服务的地步,复用传统伦理一词,或许可以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对特定戒律或规章的判断,诸如“善恶有报”、“勿以强凌弱”等,转向真正伦理学的关注对象,即人的自我、人格的构建,目标指向至善。比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伦理的思考是围绕人的德行的概念展开阐述的,这里的德行指的是值得称赞的行为举止之典型习惯。在该书中,亚里士多德写到,人的目的,即人的可实践的最高善,就是幸福。若幸福就是合德行的活动,它必定是合于我们自身中那个最好部分即努斯的德行的活动。努斯是我们的真正自我,是我们之中最好的东西,它的实现活动最完美、最能够持续、最令人愉悦、最为自足。这种活动是人的完善的幸福。查尔斯•泰勒在《自我的根源》中继续将伦理探究引入整个“自我”领域,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将泰勒伦理中的自我解析为具体的自我意识三阶段。除了将人的完善的幸福等同于自我实现的最高阶段,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亦指出了通往幸福的实践方法。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否则即使拥有外在善(财富)也是枉然;幸福需要外在善作为补充,在所有外在善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他们或接受我们的善举和公正行为、或帮助我们提升品质。

2、艺术三原则中的伦理原则。在西方古典艺术研究中,其以逻辑的关系呈现出的关于美的艺术的三项一般原则为伦理存在艺术活动中提供了依据,并且也让艺术活动在人类事业中的地位进行了合理的定位。这三项一般原则是:形而上学原则、伦理原则、审美原则,其中后两条原则的共同根源是第一项形而上学的假定。这项形而上学的假定是柏拉图的艺术和世界的镜子关系,艺术再现的是现实,也就是正常感官知觉和感受到的现实。这一信念与认为万物同质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假设万物同质,那么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同感知对象具有模仿关系,艺术只制造事物的形象。需要澄清的是,这种模仿关系是与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力有关的,有深浅等级差异之分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贬低的只是一种低级艺术忠实于现实表面临摹式的模仿,并未贬低模仿的价值。事实上,隐含在他那套镜子说辩辞之下的世界构成中,可感世界是永恒理式的表象和模仿,这里的模仿是对理式,世界本质的模仿,理式是一切价值的核心。换言之,低级艺术中的副本模仿是通向高级艺术中本质模仿的技艺途径,在高级艺术中,艺术再现的是依循现实本质、但与现实表象有差异的想象性形象。因此,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都把我们今天所谓美的艺术归在“模仿性的”,即制造形象的技艺名目下,只有高级的模仿才是显现真理、本质的审美形式或意境的制造活动。并且,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继续指出,人对现实事物的感受,理所当然地和人对现实事物再现的感受是一致的。

3、由此,艺术和现实具有从外表到本质,以及人心灵感应的模仿关系,对此关系的认识构成了感性原则在艺术中使用的条件。感性主要含伦理和美两种感觉成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二者进行了区分,赋予美感独立存在的地位。在古典艺术中,这两种感觉成分常常是混合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在关于美的艺术之性质的整个探讨中,都是在伦理领域中进行的。对于柏拉图来说,他认为,艺术中的想象和情绪有着心理上的联系,那么,艺术中想象世界一方面像现实世界一样拥有通过榜样形成习惯的力量,另一方面还拥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情绪紊乱的力量。这一假定促使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做出将有可能带来的坏的伦理效应的诗人逐出国家的决定。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表述也是很清晰的,规定了伦理观点在艺术创作中占有的天然的优越地位。他说,一切艺术上再现的对象都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又必然有高贵的人和低贱的人之分(因为一切道德品格都符合这一划分;因为一切人之所以能相互区别开来,正是因为品格有好有坏)——这就是说,不是比我们好一些,就是比我们坏一些,再不然就是跟我们一样。

4、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艺术模仿的是人,那么对道德秩序、伦理效应在其中的预先设定就是不可回避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感觉中的美感成分分离出,也只是为了认识这一成分,给予美学以哲学地位,事实上,两者在艺术活动中是彼此共存的,正如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说,艺术所引起的一种自由的,完全以道德条件为基础,人们的全部道德本性(德行)在此时也会进行活动。

5可见,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艺术,掌握指导社会实践的伦理学知识是必备基础,因为塑造有意义的符合伦理价值的人生是艺术不容忽视的使命,而那种“艺术就是艺术,不能把它当作他物”的观点只有在纯粹的艺术技巧学习和鉴赏中是合适的。古典艺术中的审美原则可以表述如下:美寓于多样性统一的想象性表现中,即感官性表现中。这一原则涉及到一和多的关系,或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总是比较纯粹地体现在数学图形、比率和比例中。综上,艺术模仿现实离不开伦理价值判断。有伦理的内容与有比例的形式,这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形成一个具备整体美感的优秀作品。

三、伦理原则在经典动画案例《狮子王》中的应用

1、《狮子王》的目标定位和模仿对象

动画的形式源于诗歌中的戏剧形式,其模仿的亦是人类种种活动样式中的一个完整的行动。由于动画主要受众是儿童,对于儿童来说,与成人世界接轨的自我意识的培育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迪士尼的《狮子王》遵循寻找自我的创作主线,这一思路不是偶然的,是符合普遍原则的。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亦显现出类似的选择。显然,获得自我意识、促进德行是面向儿童的动画片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描述了自我意识必须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个阶段:呈现出直接的、与自己简单同一的、同时与此相矛盾地与一个客体相联系的、单个的自我意识。这种情况对应到《狮子王》中,情形是这样的:辛巴虽然拥有王子所带来的各种外在的善,但与作为未来国王这一存在者所需要的自身条件,辛巴远远不足,此时的他只具有儿童阶段表面上独立的、但实际上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的规定,所以一旦遇到危险,就会陷入无法自救状态。这意味着在下一个阶段中,辛巴需要通过学习和朋友的帮助获得德行。2)第二个阶段:客观自我获得了一个别的自我的规定,并因此产生了一个自我意识对一个别的自我意识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承认的过程。这一阶段体现在《狮子王》中,将是主角在逆境中磨砺自己的情节。当辛巴融入由朋友组成的社会时,它实际上是更多地培养在社会生存所需要的一种共性的素质。在这里,主角的自我意识不再只是单个的自我意识,相反地,在它里面已经开始了一种个别性和普遍性的联合。3)第三个阶段:获得普遍的自我意识,进入获得德行的自由完美阶段。在这一阶段,辛巴在互相对立的自身性格要素中,扬弃了自己,即弃除己身低劣成分发扬出高贵成分,在世界普遍存在的永恒人性素质中找到了自己,最终战胜敌方。

2、《狮子王》审美形式的呈现

上述三阶段对应于《狮子王》的三幕剧的经典形式,见图1。第一幕为开端,第二幕为中局,第三幕为结尾,三幕比例关系是:3:2:1,而通常标准比例关系是1:2:1,这也可以检验出《狮子王》一剧的重点在开端描写,第二幕可能表现的不充分,不过,标准比例只是一个参考,创作人员有时会有意识地打破这个比例。这三幕恰好对应于自我意识获得的三个阶段,主角德行塑造的过程得以准确、适时地展现,一切都在事先的精心编排中。因此,《狮子王》的审美特征可归纳为:以主角完成个人成长三阶段的完整行动为线索,将故事的内容有机地对应形式要素(头不必上承他事,中是承前启后,尾无他事继其后)、融合为一个整体,最终达成多样性统一的古典美学标准。

四、结语

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 第4篇

题目《XXXXXX》动画的创意说明

学院(部)美术学院

专业动画(本)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中文摘要、关键词........................................................1

英文摘要、关键词........................................................2

引言...................................................................3

第一部分《xxxxx》动画作品陈述.........................................4

一、动画的故事情节......................................................

二、动画的剧情分析......................................................

三、动画创作流程说明....................................................

四、动画的风格与特点....................................................

第二部分《xxxxx》动画创作的艺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

二、动画作品《......》×××的创意流程..................................

三、动画作品《......》×××的艺术创新点................................

第三部分《xxxxx》动画制作的技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制作技术................................

二、动画作品《......》中×××的技术流程................................

三、动画作品《......》中×××的技术创新点.............................

第四部分创作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目录写作要求:

1、目录黑体小二号,居中,目录之间应该空两个字距;目录下的内容用仿宋小四加粗,间距-固定值-24

2、目录页码不需要用页码表示;

3、分级目录要准确,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为:一、二、。。。

三级目录为:(一)(二)。。。。.四级目录为:1、2、..五级目录为:(1)(2)。。。。注意:一二级目录内容为规定格式,不能变动。三四五级目录内容不用在此页显示

本页单面打印

【摘要】:

【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写作要求:

1、摘要和关键词为黑体五号

2、其它为仿宋五号

3、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为:段落—固定值—24

4、摘要前需提行

5、关键词之间需用“;”间隔

6、摘要内容不少于100-300字之间;关键词不少于3个,不超过6个

7、从本页开始,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在目录里体现出

8、本页单面打印

Abstract:

Keywords: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写作要求:

1、英文翻译为摘要和关键词的翻译

2、所有英文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五号

3、Abstract和Keywords单词需加粗

4、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为:段落—固定值—24

5、Abstract前需提行

6、Keywords内容之间需用“;”间隔,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

7、摘要内容与关键词的英文翻译必须与中文保持一致,

8、本页单面打印

引言写作要求:

1、引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言前应该提一行,字体:居中黑体小二

间距:段落—>固定值?24

2、内容:不少于500字,字体:仿宋五号

3、正文段前应空两个字距

4、从引言起到第四部分理论总结为双面打印

5、从引言到第四部分,要求字数达到4000字以上,学生创作过程分析图五张以上。正文必须结合于自己的创作来写创作说明!

6、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年月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达,完整写入,如:99年4月---?1999年4月

世纪必须用中文表达,如:20世纪90年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7、从此页起双面面打印

正文(包括结论)写作要求:

1、设计说明正文章节顺序,

一级目录:第一部分作品陈述第二部分延展性课题分析第三部分理论总结

二级目录:一、二、。。。。

其中,一二级目录内容为规定格式,不能随意变动目录的内容

三级目录:(一)(二)(三)。。。四级目录:1、2、3、。。。。五级目录:(1)(2)(3)。。。。。

除二级目录字体因加粗外,其它均为仿宋五号

2、正文中图片表示方法:

正文中必须有五张以上的创作过程分析图,每一幅图片必须附有文字说明,在文字中必须标注出(如图X-X)所示,凡是在第1章里的图,图号按序编为“图1-X”

图与正文排列方式如:

1:单幅图排列

正文XXXXXXXXXXXXXXXX(如图1-1所示):

图1-1实验室(该字体为五号,黑体,放置在图中间)

正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多幅图排列

文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如图1-2所示):

图1-2作品图片(该字体为五号,黑体,放置在图中间)

文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注意:图1-1图1-2不能放在一起,中间必须有文字说明来间隔

3、部分数字写法:

正文字体:

除一、二、三级目录有特殊要求外,其它内容均用:仿宋五号

段与段之间的间距为:段落?固定值?24

第一部分《XXXXX》动画作品的陈述

一、动画的故事情节

二、动画的剧情分析

三、动画创作流程说明

四、动画的风格与特点

第一部分写作内容要求:

(1)完整而具体的陈述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的故事情节,并对主要的角色关系、剧情结构进行扼要说明,写明动画的风格类型(比如:写实、写意,或借鉴的艺术手法:剪纸风格、线描风格、木刻风格等)和创作类型(比如:二维、三维、实物定格等),以及该动画短片的创作流程和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XXXXX》动画创作的艺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

写作内容要求:

(1)×××指的是本人在动画创作团队中担当的创作任务和工作(比如:剧情主题、动画导演、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音乐音效、后期剪辑等,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细化,比如:角色设计中的动作表情与性格、服饰与性格;场景设计中的空间与主题表达、色彩与主题表达......等。)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动画作品《......》中×××的创意流程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出×××的创意流程,以此展现创意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连续性,并附上创意各阶段的设计草图,其中包括成熟的或不成熟的各类草图,并做出具体分析。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的创意进行总体评价。

三、动画作品《......》中×××的艺术创新点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出动画短片×××的艺术创新点,比如:在本次动画创作中,是否能针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否有艺术理论的依据支撑,国内外动画创作是否有类似的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研究状况与应用情况怎样,如果是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原创的,就根据本组的动画短片创作来进行具体阐述;如果艺术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借鉴的,就写出观点和手法出处,并列举出具体的创作案例(商业动画片、实验动画片等),并写明这些观点和手法在本组动画短片的应用情况。

(2)以上内容只是陈述要点或提示,并不代表只写这点内容,根据具体的阐述需要,可自由发挥。

第三部分《XXXXX》动画制作的技术分析

一、动画作品《......》中×××的制作技术

写作内容要求:

(1)×××指的是本人在动画创作团队中担当的制作任务和工作(比如:二维动画中的原画绘制、场景绘制、音乐音效、二维动画的后期合成与剪辑等;三维动画中的角色模型、场景模型、灯光材质、动作绑定、音乐音效、三维动画的后期合成与剪辑等。)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动画作品《......》中×××的技术流程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明×××制作的技术流程,以此展现动画制作的连续性,陈述×××制作中所用到的相关软件,并详细地写出具体的应用技巧,并附上×××制作的精选截图。

(2)本段落要对本组创作的动画短片中的×××的制作的技术进行总体评价。

三、动画作品《......》中×××的技术创新点

写作内容要求:

(1)详细地写出×××制作中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这些技术在国内外动画创作中的具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本次动画制作中,有无技术创新点,比如:是否能针对各个环节提出新的技术手段,是否能创新性的应用现有的制作技术,如果有技术创新点,就根据本组的动画短片创作来进行技术应用阐述(附上精选制作图例)。

(2)以上内容只是陈述要点或提示,并不代表只写这点内容,根据具体的阐述需要,可自由发挥。

第四部分创作总结

该部分写作要求:

(1)详细地写出动画短片的创作总结,列举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对技术应用与艺术创新的整体收获,结合动画短片的创作,阐明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具体的技术应用技巧,并对自己在动画制作团队中的表现作一个总体评价。

(2)以上内容只是陈述要点或提示,并不代表只写这点内容,根据具体的阐述需要,充分表述

致谢写作要求:

1、致谢顶格居中排放,字体:黑体小二

2、致谢与正文之间应空一行

3、字体:仿宋五号;段落?固定值?24

4、本页单面打印

5、致谢字数不低于200字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影视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5

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动画;分镜头设计;教学模式;实践能力

在动画专业教学中,《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是所有课程中关键的一门,该课程在动画教学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剧本创作为基础,进行分镜头创作,将普通的文字赋予生命,是将文字转化成画面的重要一环,从动画创作的角度上,已经进入了视觉影像的层面。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基本可以体现影片的叙事风格,以及逻辑架构、影片节奏等,动画的后续制作将会以分镜头台本为中心展开。

一、《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伴随着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扶持,以及自身的快速发展,动画专业纷纷在各大高校组建。由于该专业在设计专业中的特殊性,以及初期动画人才稀少,因此众多高校出现了注重软件技术,轻视思维创新的情况,加之动画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以及理论基础课,由此导致大学四年中留给学生自主创作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同时理论课、软件课、实践课相对独立,几个课程的知识点无法串联起来。众多高校在讲解、《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课程时相对独立,仅仅画几套分镜头台本,并没有将剧本创作、分镜头台本,以及后续的制作工序连接在一起,做出一套完整的动画片。

二、研究意义

将分镜头设计课程脱离原有枯燥单一的理论教学形式,与实践相结合,让该课_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以及创意思维,从而认识到分镜头设计在动画影片制作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剧本创作到分镜头设计,再到逐帧绘制,最终渲染出片,将整个动画制作真正落到实践中去,让他们真正了解动画制作流程,不再拘泥于书本理论,为以后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动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毕业创作夯实基础。

三、《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课程改革探析

(一)加强对课程教学教师的素质培养

在动画制作中,分镜设计直接影响影片的最终效果,所以要求该课程的教学教师有较高的素质,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培养,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动画专业的教师比较缺乏,教学水平普遍不高。若要提高教师素质水平,首先要更正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摆脱单个课程单独教授的孤立模式,以实践为重,同时将整个教学课程串联在一起,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定制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动画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二)对课程安排予以改进并加强实践

动画行业与新媒体技术息息相关,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体技术平均每两年到三年就会革新一次,不论是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都很难做到技术的时时更新,但是动画专业要求的技术储配依然庞大。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殊性,以及动画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各大高校动画专业忽略了思维创新,逐渐转化为干涩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在教学安排中大量的软件教学,加之动画创作需较长的制作流程,致使学生很难有时间创作完整的动画短片,而且软件教学与动画制作相对脱节,难以将新学的软件知识运用到动画制作中去。

目前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在学生仅有的大学四年时间里,高校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等思路创新课程中,以及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指导学生多制作动画影片,而不是把大量的教学资源放在软件培训上。

(三)在教学中强调分镜头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非常多学生不注重分镜头设计,不了解分镜头设计的意义,甚至很多学生在制作影视动画的时候,直接跨过了分镜头设计这个步骤,只有一份单独的剧本就展开制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在课堂中强调分镜头设计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不应该仅是动画专业单独的一门课程,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的专业教学中,以引导学生创意思维为重点,《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的教学成果不应该仅是一份手绘的分镜头台本,一份纸质作业,而应该是一部完整的优秀的影视动画。

参考文献:

[1](英)Roy Thompson,(美).剪辑的语法[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2](美)Gael chander.电影剪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刘辉,_博.动画分镜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Walter Murch.眨眼之间[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2.

动画论文致谢词范文 第6篇

十年的教学工作,我接触了数不清的孩子,每次新接一年级都让我觉得身负重任,尤其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丝毫不敢懈怠,我深知一个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而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又要重要得多。在他们入学之前,很多家长都对培养孩子的习惯这一方面做得不够,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所以,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应该怎样做?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被动阶段先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然后是由团体管理。主动阶段是自己管理。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这一漫长时期内,家长和老师,包括孩子自己都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样才有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保障。作为老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