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优选41篇)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篇
电话英语论文
Today, more than ever before, we depend on the expediency brought about by such modern devices as phones. As a result, when we feel the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 instead of picking up the pen to set down to serious writing, we pick up the phone. Indeed, we speak so much and write so little that some people begin to suspect that phones will kill letter writing. However widely used it is today, the phone will not take the place of letter, for both phone and letter writing have respective functions to perform.
There are at least two reason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hy this will not happen. For one thing, although phones admittedly have already taken over many roles traditionally played by the letter, there are certain areas such as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and legal correspondence, in which black and white sincerity and confirmation is still a must. For another, in no way can a quick phone conversation convey and accomplish as much as a deliberate, well worded letter does. For instance, there seems to be no better device than letter writing to express deep, heart-felt, profound love, a fact underlined by the enormous love letters of great men and women.
As we know, in the 1960’s, there had been so much talk that TV would kill newspapers. And it has never happened. Today we are in a similar situation. We can be certain, for the reasons discussed above, that letter writing is irreplaceable.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篇
【摘 要】 在当今教育体制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凸显出诸多缺陷。教师在教学中已不适宜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进行创新,在课堂中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近期“教育游戏”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被广为传播,诸多教师纷纷在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本文便通过研究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以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一系列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
关键词 教育游戏;小学英语;模式建构
教育游戏是专门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是以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设计游戏的时候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取得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从而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育过程的实现。教育游戏作为一项新型教学策略,以其教育趣味性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通过在课堂中融入教育游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知识。但由于教育游戏是一项新型教学策略,教师这一教学策略了解仍不够深刻,导致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教育游戏不但没有取得教学效果,反而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课堂的正常运行。
一、听力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遇到的问题便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出现这一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在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点使得课堂气氛沉闷。而学生在课堂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便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学习注意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取融入教育游戏于课堂的方式解决,以此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英语课中最为枯燥的便是听力教学,教师常常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经常让学生听课文、听人物对话、听单词朗读。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导致教师在课堂中播放听力时会出现开始几分钟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听听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注意力被分散。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可以融入教学,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每一位学生自愿听听力。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就必须设计一个学生所感兴趣的游戏,只有符合学生兴趣的游戏,才能让学生自主参与。例如教师在讲“We love animal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教师通过幻灯片放映表示动物的单词,学生在下面便模仿这一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这一游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既让全班同学参与到课堂中,又巩固了学生对单词读音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由于阅读中单词较多,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逐一分析,往往分析一篇阅读便需要一节课甚至两节课的时间,长时间的教学时间导致课堂枯燥无趣,学生也纷纷产生视觉疲劳。针对这种长时间分析文章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添加教育游戏的环节,通过将阅读教学与教育游戏相结合,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Colour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阅读时通过这样一个游戏调动课堂氛围,“将班上学生分为四大组,然后老师说一种颜色的单词,学生需要收集五件这种颜色的物品,哪一小组最先收集好就赢”,通过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培养学生的团结性的游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小组竞争性可以促进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三、词汇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学难点,而词汇教学则是教学重点。学生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学会写英语、读英语、说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的教学方式便是对每一个单元中的重点词汇逐一进行分析讲解,每一个单词多采取一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劳。并且在词汇教学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空间,没有思考便难以理解知识点。而词汇并不是靠学生死记硬背便可以的,而是需要学生理解词汇。故在教学中可以通過运用教育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真正明白单词的感情色彩,理解词汇的内在含义。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组织这样一个游戏,“给每一位学生发一张有单词的卡片,然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与自己的单词有共同点的单词,让同学之间快速组队”,通过这样一个找伙伴的游戏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
四、语法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
语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虽然不是重点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在五六年级时也应适当地给学生讲解语法,使学生在初中学习英语时有一定的语法基础。由于语法比较抽象复杂,故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教育游戏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点变为生动具体的游戏。例如教师在将句子结构的构成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主、谓、宾、宾补、定语等在句子中的作用及位置,故教师可以将几个句子中的单词放在一些卡片上,然后给一个小组一部分卡片,让学生在这些卡片中找单词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并说出每一个单词属于什么句子结构。通过这样带有趣味性的游戏可以降低难度,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语法知识点。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将教育游戏融入听力教学、阅读教学、词汇教学以及语法教学中。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或者巩固所学知识。虽然教育游戏是一新型教学策略,在课堂中仍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在运用这一教学策略时根据教学实际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者特征,以确保在课堂中取得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洋.小学英语教育游戏中的人物角色分析与设计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Amina Dyussenova,王小庆.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最新中小学英语教学游戏分类精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篇
摘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如何对游戏教学进行高效应用,则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要性;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中,游戏教学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所谓游戏教学,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一)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较强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上,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借助游戏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以前的单词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让学生反复记忆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学生的童真,甚至让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为此,教师要将英语知识的讲解与游戏相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学生获取知识往往要经历从量变达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逐渐加强,其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也逐渐增强,久而久之学生会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当前,运用游戏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以教学目标为依托,保证游戏的针对性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游戏教学的目的,课堂上的游戏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如果教师脱离了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那么这样的游戏教学是毫无意义的。由此可见,游戏的针对性、目的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师而言,其要处理好教学与游戏这两者的关系,合理、科学地设计游戏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解“How old are you”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两点:
1、熟练掌握问答年龄的句型:How old are you?I’m nine/ten;
2、理解并熟练应用祝贺生日用语:Happy birthday!当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作为依托来选择合适的游戏。在本节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传花游戏,放音乐,开始传花、音乐停时,花就落在谁的手里,就假定今天是谁的生日,谁就站起来。学生齐声对他说:Happy birthday!该同学说,Thank you!大家问How old are you?该同学说,I’m…通过这个游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
在选择游戏内容与形式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在备课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放在第一位,然后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游戏。课堂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快速的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的记忆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所以游戏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比如:在讲解动物类单词的时候,教师要将事先制作好的动物头饰带入到课堂中,然后将不同动物的头饰发给不同的学生,接着让学生进行“猜动物名称”的游戏。其中有位同学带上动物头饰,并问道:WhoamI?其他学生抢答,看看哪位学生能快速说出动物的名称。通过这一游戏,既让学生记住了单词的发音,又锻炼了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与动作来猜动物的名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游戏数量要适度,发挥游戏的作用
儿童都喜欢玩游戏,但是如果在英语课堂上做太多的游戏,那么学生对游戏教学的喜爱不会长久。相反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游戏教学,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排斥游戏教学,这最终会影响到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游戏数量要适度,同时,教师要保证游戏的启发性,通常情况下,要选择短小、学生容易表演的游戏,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四)游戏难度要适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保证游戏难度适宜。然而如何保证游戏难度适宜呢?一般,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其他教学要求作为参考依据,选择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游戏。开展游戏的最终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让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有趣化。一旦游戏难度较大,这会让学生对游戏产生害怕的心理,他们不敢在老师和其他学生面前表演游戏。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参照教学进度、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把握游戏的难度。除此之外,在游戏中,教师要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开展游戏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与他们提示,引导他们参与到游戏中,适时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客观评价游戏结果,激发学生的游戏热情
不管是在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学生的生活中,教师评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评价具有以下的功能:第一功能,教育功能;第二功能,评判功能;第三功能,导向功能;第四功能,激励功能。一旦在游戏中,教师偏袒某位学生,或者不客观的评价游戏结果,这会让其他学生产生不服的心理。当这种情况确确实实存在于游戏教学中时,那么游戏教学是无法顺利开展下去的,并且也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英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适时调整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感到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大部分小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奖励。鉴于此,教师要构建长久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
总而言之,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与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相符合的游戏,营造活跃、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秦敏.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2]尚春霞.用游戏点亮智慧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2(09)
[3]蒋文丽.小“身材”,大“磁场”——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J].考试周刊.2011(81)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4篇
摘要
苏北地区农村小学英语的开设,为农村孩子文化素养的提升给予了广阔的平台,缩短了与城市的差距。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本文从苏北农村的特点及小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对其的反思与对策,为我们苏北的老师和孩子解决困惑,力争让我们农村小学英语进一步有效、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苏北农村小学英语、困难与困惑、反思与对策
前言
虽然小学生学习英语在当今社会上成了流行,但那只是城市里的事情。在农村特别是在我们苏北地区,由于农村小学英语课时设置的限制,课外学习途径的缺乏,教学策略引导不到位,周围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孩子学好英语的道路崎岖而艰难。英语教学依然步履蹒跚,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扩大,教学质量提高缓慢。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深切体会到农村小学英语成长的艰辛。如何优化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想方设法使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拓展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空间,努力开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执教者思考的问题。
一、苏北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一)、英语学习环境的欠缺
小学英语重在说,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农村环境缺少英语交流的场所与氛围,学生在家里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家庭书面作业,而真正在课堂上感受的机会不多。而农村的活动场地广,孩子回到家很容易成群结队地在水泥场上,广阔的田野里“疯”、“野”,却很少会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任何所学知识,操练一下英语会话,玩玩英语游戏。
(二)、家庭教育的短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家长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英语更是知之甚少。苏北地区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孩子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对儿童开展英语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有很多孩子的家长虽然知道英语非常重要,但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也就是说缺乏在家教育孩子英语的能力。
(三)、英语师资的匮乏
师资力量缺乏可以说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软肋。当前苏北农村学校严重缺少英语教师,工作量普遍过重,一般都要担任多个班和跨几个年级的教学,甚至兼教语文、数学等科目,每周担任20节课左右,这样花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辅导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地减少了。况且现有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是转岗培训出来的,甚至许多老师连转岗培训也不曾有,只是找一个英语基础略好的兼课罢了。
(四)、农村小学英语配套设施跟不上
农村小学英语从软件上得不到很好的满足,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再者,从学校的硬件设施考虑,英语教学设备、设施、图书、音像、教具不能到位,教师上课什么都没有,仅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学校没有语言配套卡片、磁带、挂图、活动手册,更别说一些音像设备了。这样的条件与城市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学习的态度及学习的热情。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在农村,想要依靠学生的自觉,借助家长的帮助来拓展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那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氛围中学习、使用英语?面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处境,我们不可盲目地效仿他人,而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尽可能设计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方法,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之路。
二、实施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孩子“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让学生得学之乐,才是正轨。”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如果对孩子玩的天性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在游戏中来学习英语,学会说英语,增强他们对英语的乐趣,揭掉英语的神秘的面纱,使学生进入一种“乐于说——愿意说——敢于说——会说”的良性循环。教师可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开口,例如,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初学,有害羞、怕出错等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也不要马上制止和批评,而是要予以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气氛要轻松愉快,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增强,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二)、教师要下功夫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几乎所有小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较熟练地掌握母语,他们习惯用母语思维、交际,用母语接受新事物、理解新问题,母语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要自觉与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母语联系起来,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教材中没有音标教学,他们总是用汉字或拼音字母来给单词注音。比如学习yes时,会用汉语注上“爷死”,这严重影响了单词的正确发音。在我发现之后,严加制止,反反复复纠正发音,让他们多听录音。有同学向我反映:老师,课文录音我听了好多遍可就是记不住。我马上纠正了他的.听力方法,他只是拿着书对着听,只起到了一种校对作用,而没有用脑子。教师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小学英语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小节奏,多频率,课堂上少讲多练多重复,让学生多听录音,多参与英语游戏,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为学生创造一个
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语言的熏陶。我经常给孩子们说,如果让你们在讲英语的国家住几年,肯定能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既然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很重要,而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缺少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那么作为教师就要营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首先课堂要英语化,创设语言环境。在城市里,英语学校、英语辅导班随处可见。这些地方的存在为城市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而在农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学校里的英语课几乎成了农村小学生们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要使学生学好外语,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尽量暴露于目的语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40分钟,老师多用英语来表达,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
但是小学生的词汇太贫乏了,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开始他们会听不懂、不习惯,教师在上课时可放慢语速,并辅以身体语言。老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尽量少说汉语,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纯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开朗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语感。其次,要创设情景,实践性和交际性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而且它不同于其它学科,不能仅仅是一般的实践,如重复、模仿、套用、改写等,而要利用英语进行交际。要让学生习惯用英语思维,大胆和好表现是小学生的特点,也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有利因素,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才能有效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以保持。
教师就要想办法创设情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再者,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让英语生活化。英语老师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离开老师,离开学校,学生就没有听英语、说英语的意识。有些家长由于经济原因,不肯给孩子买复读机,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这是很不利的。我做了许多思想工作,问题全部解决,“回家录磁带”,英语自然而然走出了校门,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让学生体验在录音棚的感觉。第二天,把他们的录音在同学面前检查,让学生自己评出优劣,好的加以奖励,差的加以鼓励,学生进步很快。学英语的兴趣得以维持,这也正是小学英语成功的关键。
(四)、广辟第二课堂,促使学生乐学,学以致用。
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说会的。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精心组织口语交流及多种课外活动,构建课外英语学习的平台,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房间里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每月定期摆放部分学生制作好的优秀的英语手抄报,供学生观赏。室外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定期更换功能,鼓励学生在出黑板报时尽量使用英语,并且定期更换内容。组织学生在教室张贴英语单词。同时,还可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
老师要带头“学以致用”,“课堂学了,课外就用。”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成立校园英语广播站,每期有一、两个人利用早读前及两操后的课间活动时间教日常交际用语或播放课本的儿童歌曲,此项活动由学生负责,以期达到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的效果。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在农村,虽然缺乏英语的环境氛围,但农村又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农家院就是学生进行交际的有利场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能用英语的必须用英语交流。另外,省教育厅为我们送来了与教材配套的DVD系列教学光盘。
光盘创设的语境是我们平时英语课堂无法达到的。那迷人的动画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景,老师亲切,Magic滑稽,不同人物“客串”,无不给孩子们一种新鲜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他们学说英语的兴趣。其次,光盘中老师的标准发音帮助我们放心地渡过了英语教学的语音关。有些发音我们老师也把握不住,老师在光盘的帮助下矫正了自己的发音,不再会因此而贻误学生学习,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举办英语会,组织背诵、朗诵活动、英语学习园地。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创造了更多的语言表达实践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巩固了所学知识。这要比在课堂上收获的更多。
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小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一个教师必须要有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意识,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断发展的紧迫性和使命感。首先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一是提高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
二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断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教学技能;
三是更新教学观念,比如学习和领悟新课程,随时用最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教学。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5篇
本学期我担任了小学五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虽然参加工作至今将近10年,但从来没教过五年级英语,所以当我拿到课本时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赶紧调整心态,积极备课,因为一堂课上得如何,小学生也是能听出好赖的。要上好课,就得先备出好课。那么,问题来了,设计一堂怎样的课才受学生欢迎呢?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歌谣和游戏教学,这固然没错,但我觉得还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情境。
“英语中的情境是指一种生活场面,而创设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重讲解轻学法,重书本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些弊端”。(说的太到位了,十分认同,所以引用过来了)所以,无论在公开课上还是平常的常规教学,我们都要努力创设一个多彩的课堂情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我觉得我最近刚上的一堂课效果还不错,写出来分享一下。
本单元的话题是Whatwouldyoulike?是学习食物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因为三年级上册学了I’dlike…句型以及bread,milk等食物单词,四年级上册学了Whatwouldyoulike?的句型以及chicken,beef等食物单词。而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学习W/drink?的句型以及sandwich,salad,hamburger等食物单词。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Greetings和Singasong:Whatwouldyoulike?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唱一唱,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而且通过本首歌曲的歌名和内容引出话题“食物”,达到揭示课题的目的。
二、新授环节中创设了一个情境:邀请同学们去必胜客吃美食。
(1)T:Wow,boysandgirls,,soI,doyouwanttogowithme?OK,let’sgo.
(2)教学单词:icecream,tea,hamburger,sandwich,salad.
T:First,I.
T:hamburger(PPT出示)OK,listen,↗hamburger↘.(游戏:大小声)
Canyouspellit?OK,showmeyourfingers,h-a-m-b-u-r-g-e-r,’dlikeahamburger,please.其他四个生词及句子借助一气呵成、高低音、串冰糖葫芦等游戏来教授。
三、讲完新课的重难点,进入知识的巩固练习。我玩了一个游戏,What’smissing?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很认真地读单词,从中我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单词发音情况。
四、当巩固操练问答句型W?I’dlikea/an…please./W?I’dlikesome…Please.时,先让他们在书本上填写自己所要点的食物,我扮演pizzahut服务员的角色。
T:CanIhelpyou?
S1:Yes.
T:W?
S1:I’dlikea/an...Please.
T:OK,?
S1:I’dlikesome...please.
T:OK,hereyouare.
S1:Thankyou.
然后挑出五位学生扮演服务员的角色,向所有在座的师生(扮演顾客)进行点餐,真实呈现点餐情境,真正做到人人会说,有话可讲,不害羞,敢于表现自己。最后T:Wow,they’’’’.来结束这堂课。
这一节课,学生积极渴望表现自己着实令我惊讶,让我体验到了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妙处,以后上英语课要多创设真实有效、完整的课堂教学情境才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创设一个情境粗糙得有开头而没结尾。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6篇
摘要
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和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小学英语,是一门新兴课程,而且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是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和善模仿的特点,他们爱玩,爱唱,爱画,爱参与活动,听觉灵敏,大脑中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一开始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和表现自我,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英语往往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学得快,忘得快,一旦遇到挫折,那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很快消退。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满堂灌,英译汉”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同时,几年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体会到:要使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多创设具体的情境,并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活动中。这里,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适宜的教学环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的体会,促进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知识。
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对于脱离真实情境并简化了的语言知识,学生只能达到刻板的、不完整的、肤浅的理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能为学生接受的途径和方式。教育学家布鲁姆也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情境教学势在必行。而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习需要兴趣,学习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长久地操持这种兴趣,使之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灵活有效、富有机智和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以趣激学,情境领先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不注重英语学习的情境创设而只给学生灌以生硬的语言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兴味索然,这种状况将对学生以后若干年的英语学习造成无法补救的心理障碍。我们人家都知道,注重语言点的讲解并不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最好的方法。英语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运用英语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了实物、图片、动作等,引导学牛进入较山贞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感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丰动,从而提高英沿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fruits and drinks时,教师可以把实物如苹果、香蕉,橙子、芒果、菠萝、梨子等水果和一杯茶、一杯牛奶、一杯果汁等饮料一起带进课堂,针对实物来教授①anapple/orangeabanana/pear/mango②acupoftea/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的规则,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教学,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2.边学边玩,寓教于玩
对于大多数的小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事那就是“玩”字了。是啊,既然他们对玩很感兴趣,那么咱们做老师的就带他们“玩”吧。学生在“玩”中学习,实际上是-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接受知识的过程。例如,对单词的巩固性学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玩”法:
看谁连词多:教师随意给出一个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以该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开头,给出第二个单词;再以第二个单词的最后-个字母开头,给出第三个单词,例如:good→dad→dog→green→nice→elephant→tiger→rubber→red→desk→…等。依次类推,看谁正规定的时间内连出的单词最多,然后予以适当的奖励。这种玩法简单易行,学生参与的热情高,单词巩固的效果好,“牵”出的单词多。
看谁学得像:在进行语音模仿训练时,为了帮助孩子们尝到地道的沿音语调,我用录音机描放一句英语原声带,然后让学生自告奋勇地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模仿,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评出该句的最佳模仿者。
男生强还是女生强:男生与女生在学习上很容易产生竞争。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他们按性别自然分成两大组朗读单词或句子,看男生的声音响亮还是女生的声音响亮;男生的声音整齐还是女生的声音整齐;男生的语音准确还是女生的语音准确。有时,我还会让他们推出双方的代表进行此类比赛。自尊心和荣誉感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小学男生、女生的此类竞赛中尤其能达到极致的表现。
看谁记得多:几个单词,几个句子,一段对话,学下来后,我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不看书,尽是多地说出其中的词或句子,然后,根据数量的多少决出优胜个人或优胜小组。
总之,教师通过想方设法设计种种“激励机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中学习和巩固知识,使学生不以学习为苦,反以学习为乐,这是趣味教学的重要表现手段。
3.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我除了经常在课堂给学习开展如“比谁学得好”、“比准记得多”等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外,还鼓励学生涌跃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如,学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儿歌、英语会话表演,做些同英语有关的游戏。这些英语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内外的学习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创设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厂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得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4.钻研教材,善用媒体
为了激发、保持和巩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帅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钻研和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接受和掌握英语知识,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优化课堂教学一定要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入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实现媒体组合教学过程的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情境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极大地弥补了直观教具的不足之处。如在单词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词创设情境,结合情境教学生词。
例如:在教学“hospital”时,我利用动画制作一段动画。电脑先出示lucky,然后很痛苦的样子,握着左手,伴随着音乐节奏的每一摆动,就会出现一座医院,让它摆上四次,从而清楚地出现“hospital”,学生很自然就会知道那是一间医院,然后就会让lucky一边飞进医院一边说:“hospital,hospital,I am going to the hospital”多次泛读,学生跟读。这样学生就学会了“hospital”的发音,可以说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既省时又省力。
运用多媒体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研究证明,一节课中小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分钟到20分钟。这一时间段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因而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时,学生的注意力已不能高度集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让学生看画面,根据画面的变化给人物配音,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际性练习。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经常性的英语运用与交际,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2]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第4、5期
[3]陈晶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关于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7篇
一、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上,还是从英语歌曲中所透露出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上来说,通过歌曲来学习英语都是一种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首先,音乐是一种让人享受的东西。一首歌曲是歌词跟旋律的有机结合,对小学生来说,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旋律,会让他们有不同的享受。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要控制抽象思维,右半球控制的是记忆,语言,音律等形象思维。通过听歌曲可以把我们的左右大脑一起利用起来。因此,将英语歌曲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能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英语歌曲中有大量的词汇。一首歌曲中有很多的歌词,也就有很多的词汇,记住了一首歌曲,也就记住了整首歌中的全部单词,即使小学生不能把整首歌的歌词都记住,但是一首歌中有很多重复的部分,他们也会记住这些重复的部分。通常小学生记住了一首歌是很难忘记的,同样里边的歌词也就很难忘记了。最后,一首英语歌曲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文化。通过歌曲,学生不只是可以学到单词、句型等,还可以学到歌曲所在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几乎不会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英语歌曲,学生可以顺便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应该怎么将英语歌曲运用到教学中呢?
二、教学中怎么运用英语歌曲
首先是英语歌曲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小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只有一点点,他们会的英语单词也很少,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歌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旋律比较好,单词容易记,适合小学生听和学的歌曲。其次是英语歌曲怎么运用到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遍选好的歌曲,熟悉旋律。接下来,学生可以跟着旋律哼歌。然后就是将旋律跟歌词配合,在这之前,教师要将歌词中的每个单词都解释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每个单词的发音。然后学生先跟着教师唱几遍,熟悉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唱了。在理解了歌词意思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会比较的容易。一般,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歌时,会提前跟学生解释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歌曲的大体意思。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手和脚的运动等来引导学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英语歌曲的作用
歌曲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轻松、有趣,既不用去看枯燥的英语书,也不用去学习单词和句型,只要坐下来听就可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唱歌,在他们心中,唱歌不是一种学习,只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一首英语歌曲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感情。
让小学生背诵一篇英语课文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让小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小学生对学习歌曲有兴趣,他们喜欢这件事。当学生学会了一首英语歌曲,不论是在课堂上唱,还是回家唱给家里人听,都会得到夸奖,在得到夸奖的同时也会更加有继续唱下去的欲望。
对英语歌曲有了兴趣,自然对英语也就有了兴趣。其次,英语歌曲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英语的句子是由一个一个的单词组成的,有的单词很难记忆,有的单词很容易忘。如果教师能够将难记忆的、容易忘的单词跟英语歌曲相联系,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听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部分。听英语歌曲是一种练习听力的好方法。跟听力材料相比,英语歌曲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有兴趣。
最后,学习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学生开口说的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开口说,我们的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特殊的发音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一遍一遍的演唱,歌词一遍一遍的重复,英语口语也就提高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来教学生学习英语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口语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8篇
摘 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础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也是近代中国教育最重要的趋势。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生活教育理论合理运用,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方向。结合课本中的阅读和写作内容创造生活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活实例作为写作内容,并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教育理论;运用研究
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我国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首先根据我国的教育条件和学习条件提出的教学理论。以“生活为教育”为核心,充分强调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充分考虑语言与语境的相互作用,深入挖掘“生活”活泼的教学水平,可能会将“听,说,读,写”四项英语技能训练和训练渗透到具体和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主要体验,并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目标中学[1]。
一、生活教育理论融入英语听说教学中
英语听说能力对小学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将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听说教学中,可以使英语情境更加符合生活,使学生能够快速,轻松地沉浸其中。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中第6单元Would youlike a pie?中,主要内容是针对各种食物,特别是甜品的讨论。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真实感,教师可以模仿教科书中的野餐场景,让学生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提供(m ousse)慕思,(dessert)甜点,(Tea Pow-der)抹茶,Cappuccino(卡布奇诺)等词汇卡,方便使用对话,通过这些生活场景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增加对英语听说训练的兴趣。
二、阅读结合生活以此增添教学乐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书本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媒介。它结合了词汇,语法和口语交流的教学内容,这是我们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小学生注意力分散。他们在阅读中文时不能“专心”,更不要说阅读陌生的英文。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耐心是一个难点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阅读“趣味”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困难治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熟悉的生活场景,从生活的角度提问,探索和提高文本本身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探索,问题讨论,知识竞赛等教学活动,参与英语文本的解读,增强学生对话语的理解,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
三、英文写作教学结合生活理论
英语写作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不仅“听”重要,更重要的是“写”。知道如何写和表达你所知道的英语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小学英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丰富他们的词汇内容,使英语习作能够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由说到写的一种快乐的体验。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Dolls 中,教师首先要教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如big,small,solf等,可以让学生尝试形容自己喜欢的玩具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猜测,这可以使原来枯燥的教学更有丰富多彩。然后你可以讓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来叙述和记录。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练习从说到写的转变。
四、建立学习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学
评估通常在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把学习方法教授放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对以前自主学习的记忆仍然非常清晰,学习方法可以立即融入学习过程。改善每个评价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在接下来的自主学习中逐步完善。
这说明自主学习是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合适模式。在自主学习的背景下,学习不再是教师设定的严格要求,而是学生的内在需要。只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就会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在自主学习的主旋律中会变得更有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就像一座总是引领我们前进方向的灯塔。在学习中运用生活理论,可以使我们了解生活,学习更好的生活。小学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日后的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这个阶段对英语感兴趣,使英语教学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艳琴.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xx,(3):235-236.
[2]瞿燕.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xx,2:37-39.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9篇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传统的“教学进度划一,教学内容划一,授课方法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素质教育;因材施教;长远目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位教师所期盼的教学境界。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某个统一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超额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他们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事实上,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必然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的局面,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学质量难以真正实现大面积的提高。这就迫切需要英语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分层教学的产生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每个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又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同一年龄的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又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成学生的个性特点。
针对这些差异,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既可以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也有利于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生。分层教学正是在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分别教学的要求下产生的,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分层教学更注重实际,进行分层优化,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策略,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优势
一是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将成绩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层次,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减少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极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二是有利学生于合作互动学习。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分层教学后,学生的语言基础、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相对较接近,在做口语练习时彼此合作融洽,被动尴尬的局面甚少,学生会逐渐克服胆小、害怕、自卑的心理,并敢于开口、乐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口语练习与表达的质量较高、次数较多。因此,可以说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高质量的相互学习机会。
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力图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习动力,拓宽交流范围,扩大信息交流量,使每个学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性。
四是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把素质相近的学生划到一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且把它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这样一来,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的采用以及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更加优化,更具有针对性,能够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三、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是学生分层。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划为A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的学生划为B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划为C层。
二是分层备课。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三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A层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B层———抓实英语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鼓励B层中部分学生向A层移动;C层———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如:对单词、对话的朗读,对单词的记忆等。同样,鼓励C层中部分学生向B层移动。
四是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梯度。对于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对B层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意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C层学生则可以降低要求、降低坡度,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让他们尝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他们经过努力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是分层辅导。在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B、C层次学生的辅导。
同时,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B、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六是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对小学英语中的词汇、对话等教学内容,不能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方法。如:对于A层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记熟单词和句型并会做扩展活动;对于B层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记熟单词并会进行替换练习;对于C层学生则只要求他们适当掌握单词和句型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学生予以表扬。
七是分层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都具有良好的功效。因此,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操练、讨论环节还是在作业和测试环节,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同时采取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上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如:对于“唱英语歌”,要求A层学生能唱一首学过的英语歌曲,很流利,允许老师提醒一个单词,允许唱错一个单词,允许语音一二处不准确;要求B层学生能唱一首学过的英语歌曲,比较流利,允许老师提醒两个单词,允许唱错2~5个单词,允许有少量语音错误;要求C层学生能唱一首学过的英语歌曲,允许不太流利,允许老师提醒一个语句,允许唱错句,允许语音不够准确。对于达成本层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应该加以鼓励。这一评价体系打破了原先只有优等生才能获得好成绩的传统,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层面上都能体验到成功,得到老师的好评,从而激发起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参考文献]
[1]柳思俭,钱富祥.实用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
[2]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
[3]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0篇
1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趣味教学模式成为近年来教学发展的热点。趣味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有创新性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趣味教学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小学英语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英语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其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而随着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环境,转变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
2趣味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2.1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
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不断改变,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弊端已经日益凸显,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学方式古板,教师以主动地位生硬的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而不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活动单一,小学生由于对于理论接受能力较差,教学活动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过于抽象,不够生动,不易于接受,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最后,课堂教学内容陈旧,过于抽象,难度偏大,英语作为小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工具,其教学内容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不应拘泥于老旧的教材,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才能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才能不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
2.2适应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颁布的关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中,已经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三个目标,其分别是情感目标、语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其中情感目标排在首位,其对小学生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情感目标其实是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层面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感情和习惯,并逐步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然而,传统小学英语不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已经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阻碍了小学生英语智力的开发和潜力的挖掘,因此,强调学生为主体,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教学模式,是适应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3为学生打下良好英语基础的关键途径: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英语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从小学开始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趣味教学从学习兴趣入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丰富的课堂交流活动为辅助,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从而帮助学生从心理上逐渐接受英语,逐渐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提升。
3构建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模式的途径
3.1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人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又是在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长时间枯燥的理论学习会降低学习效率,丰富的教学活动是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并对英语学习产生动力的重要源泉,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借鉴成功的趣味教学活动经验,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采取合理的活动教学方式,例如课堂看图猜英语游戏,角色扮演,学生给教师出问题等等的互动交流方式。总之,活动越丰富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教材在提高趣味性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材中的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从各种有利途径搜集更多的趣味知识辅助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课下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提高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巩固知识,帮助小学生接受英语学习,例如,学习家具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在自己家家具上贴标签为课下作业,并让家长通过班级的公共交流平台发布,达到学习共享的效果,也利于教师对学习质量的把握,为最终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3发扬民主,强化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小学英语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家的交流沟通,了解、解决学生的疑问,从而帮助更加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弱化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和排斥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house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里的房间布局,并和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在想象和交流中学习英语单词,这样学生学得有意思,教师教的也轻松自在,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出趣味教学的影响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4总结
构建趣味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教学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选择,趣味教学模式迎合了小学生的有限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接受英语,学习英语,从而帮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为小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应该认识到趣味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时间比较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更深入的作用值得挖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校园英语.20xx
[2]夏晶晶.小学英语教学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J].校园英语.20xx
[3]安晓.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研究[D].20xx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1篇
一、做好课前热身
所谓热身就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只有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心思放在了课堂上,教学才能得以落实。热身可以师生一起做英文律动,还可以是唱英文歌曲、朗读英语小故事、说一些有趣的英文单词等等。当然在这一环节中,选择什么样的形式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两者相结合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开展课前热身。这样的热身活动主要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课前热身,还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恰当地导入听说读写等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英语教学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适当地在热身活动中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的英语口语,相信学生对这些非常感兴趣。这些都是教学的基础,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的基础。
二、运用复习的方式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在小学英语课堂也毫不例外。在上新课之前,必须先复习上一节学习内容,复习也是检查的过程,坚持复习检查,就可以检查前面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复习可以检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简单的问答形式等。但是复习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精心梳理复习内容,复习的过程应该注重复习的高效性,精简复习内容只讲重难点内容。二是要把握好复习时间,复习毕竟是一个课堂的导入行为,不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复习内容的时间。当然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旧的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就应该相应地改变教学预设,重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内容。切忌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案来开展教学。
三、多种多样的新知识教学
新知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任何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这一内容服务的。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一环节更为重视。多年来,英语教学中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方法去呈现,包括重难点的把握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这里,要说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教学,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应首先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程度。只有贴近学生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新知识的教学最好可以利用旧知识的复习过程来进行导入或者是预热。必须将课堂第五到第十分钟时间用在教学目标及重点内容呈现上,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而且借助实物教学,可以拉近英语与学生的距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只用贫乏的语言讲解新知识,学生会记不住,认为内容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佳;而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在前面的呈现环节之后,紧接着是一节课最重要的也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最充分的一个环节:训练环节。训练环节也是小组学习活动的重头戏。教师可按照课前分好的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学习。小组学习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教师布置任务,对组长和学科长提出要求。
二、再次示范引领。
三、必要时先由教师和优生做示范或者由优生独立做示范。
四、放手让学生练习,教师巡回督促检查纠正。
五、学生按一定顺序模块式展示。展示环节是检查前面示范和小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作用、展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如在教授陕旅版第七册第14课Let’spractise(I)时,学生学完新单词,预习一遍对话,两个学生自告奋勇做表演,一个扮Lucy,一个演Amy,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介绍自己的老师,可以自由发挥,同学们轮流表演,教师也不时加入其中。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灵活自由地表演,强化所学知识,让学生真正提高在交际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五、反馈矫正和小结
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同时要小结学生的学习表现,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反思回顾的好习惯。这个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是为了教师总结教学经验。通过总结,教师可以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一些闪光点,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使用的力度,对于一些不足点,要在以后的备课中加强思考、研究力度,尽量在教学中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通过课后的总结与反馈,我们还要对一些表现好的学习给予正面的评价和表扬。这种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促进作用:不仅是对我们表扬的学生,而且还会使那些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产生一种评比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六、总结
要多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高效的英语课堂需要我们全方位的考虑,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仅要多考虑学生的需求,多考虑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要多学习、钻研。我们要与学生共同成长。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2篇
“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取学习过程中的便利与收益,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唤醒、激励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让学引思”的理念需要教师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及突破,引导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己订立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寻找方法,从而实现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全面提升,保证学生从教育过程中获取的利益最大化。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还处于有待开发的阶段,再加上英语与母语中文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践“让学引思”的理念显得更具挑战,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尝试,完善英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在课前准备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不同于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前预习环节中的绝对主体。学生通过对新课内容的自主化解读,能在学习上获得多方面的收益:一是学生会在梳理新知的过程中建立对课本内容的初步印象,便于在后续课堂阶段实现知识点的二次强化;二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新知识产生一些疑问,而疑问是个人思考的开端,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在预习中获得锻炼;另外,一旦学生带着求解问题的心态去听课,在听讲的时候往往会更加专注,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也更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预习是在课前阶段实践“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尚在发展过程中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科学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采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形式帮助逐步形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同时教授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课前预习并非难事,从而更加积极地完成预习任务或自主预习。以“Aweekendalbum”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出上个周末做的事情,如去什么地方玩或参观了什么展览之类,如果学生在上课前没有做好课前预习,他们的回答往往会显得比较空洞。因此在讲授这节课的前一周教师可以用布置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周末进行规划,然后查阅相关的生词或资料以完善自己的课前预习成果。预习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会对课堂讲授内容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当教师提出“Whatdidyoudolastweek-end?”、“H?”等问题时,师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会更加顺畅,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理解以及运用就会容易得多。
二、在课堂教学阶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让学引思”中的关键词“让”与“引”都要求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灵活多变,这对教师的执教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入教学主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或多媒体情境的方式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富有技巧的教学语言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教师则应当尽可能多地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带领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全方位合作,一方面能让学生领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交流观点的平台,学生在充分地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也能汲取他人的优点,在此过程中能逐步实现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Theseasons”这一节内容的课堂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阶段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力不强,但由于季节这一话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往往会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简要回答,描述自己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反复思考与整理,学生对英语课文的认识以及理解也随之加深,思维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锻炼。
三、在课后阶段重视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
课后阶段的总结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课后阶段的教育引导常常仅局限于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上,长此以往学生会将课后学习视作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逐渐地丧失学习的自主性,这恰恰与“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课后阶段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将“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或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活动,而课题或论文的方向应与课本内容相互关联且不失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较高的参与热情。课后的自主研究活动不仅能实现课堂内容的有效拓展,扩大学生的视野,还能引导学生自主深化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完“P”这一课后,教师可以从本课的主题出发,让学生开动脑筋为假期做一个英文版本的假期计划,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借助总结课文这一方式获取假期计划的初步灵感,此外还需要通过查阅与假期相关的词汇丰富自己的计划,再根据假期的各项安排合理分配时间,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了课本内的总结复习,还挑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进行自主、创造性研究活动的引导,充分体现出了“让学引思”教学理念.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3篇
一、以生活为源泉,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学生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他们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事实上,课本的内容也体现了生活化,它涉及到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将教学和生活联系才更有效呢?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nameisChenJie,I’mfromChina,Ilikesinging等。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如:,,Thisisme等。
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playground,computerroom,library,musicroom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
二、以课堂为阵地,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1.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学festival这一有关内容时,教师可在元旦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并渗透有关元旦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HappyNewYear,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
2.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he/sheadriver/farmer/doctor/…?
3.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它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比如,小学英语5A教材中Unit8Acampingtrip一课篇幅较长,单靠教师一张嘴和几幅挂图很难把课文讲透,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也不能样样俱全,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不起来。如果利用多媒体组合,就能使课堂容量加大,课堂局面生动活泼,课堂教学效果丰硕。例如,在呈现时,让学生合上书,边看投影画面,边听课文磁带,理解课文。投影片是根据故事情节制作的,二者同步,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观察力、理解力。
三、以作业为桥梁,实现生活化的拓展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还要兼顾形式上要丰富多样,操作上要简单易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交流性。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另外,每节课前,笔者让学生轮流表演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2.习得性。让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和同学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选出“英语小博士”。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V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3.操作性。如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
4.创造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或教师帮助学生配对,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对话或排演短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要教师有心点拨,同学们互相合作,学生会表演出一个比一个精彩的剧本。
以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就在于坚持,使其成为常规。每次作业后,笔者都及时给予他们评价,哪怕是口头表扬或奖励“☆”,提高认知兴趣和探究的****。
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在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4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启蒙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十分有用,启蒙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各类因素的支持,包括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管理等内容,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启蒙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成效,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1.启蒙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简单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他们缺乏相关的学习经验,他们参与的英语学习活动都是一种简单的活动,通过教师的示范就能够掌握。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应用启蒙教学法时,就需要遵循简单化原则,使用学生熟悉的活动,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这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是十分有益的。
生活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教学活动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才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为如此,在小学英语教材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小学英语初始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提升英语教学的生活性,将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提升启蒙教学法的应用成效。
趣味性原则
要提升启蒙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成效,还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他们喜欢趣味性的活动与游戏,这些活动与游戏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形式。基于这一因素,应用趣味性活动是可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在采用该种教学方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些猜测性、滑稽性以及与童话故事相关的游戏与活动。
针对性原则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尊和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年龄特点与教学内容,对于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需要具有层次性,既能够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2.启蒙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创造条件,开展家庭辅助教育活动
启蒙教学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帮助,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明确启蒙教学的重要予以,提升英语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对于英语基础水平差,不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家长,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工作,让家长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学生一起努力,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够激发出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
此外,可以指导家长下载一些英语歌曲、报刊杂志与电子书籍,让教师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在家中创设出理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知识的熏陶。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批评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受到批评后,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与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是不会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为了充分的发挥出启蒙教学法的效用,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来不断的战胜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表达自我,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也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主动观察学生内心的变化情况,把握好时机让学生回答问题,这不仅能够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也是十分有益的。
营造出相应的情景,打造出高效课堂
利用图片与实物来营造情景
在小学英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实物,还可以鼓励学生带一些实物在课堂中,如“bag”、“apple”、“door”、“desk”等等。再如,在学习关于“pen”的单词时,可以拿起学生受众的铅笔进行演示,这不仅可以快速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单词的含义,还能够助于学生的记忆。实物教学法可以充分的将词形、词义与词音进行密切的结合,不仅易于学生的记忆,也可以让英语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对于一些难以使用实物来表达的词汇,就能够使用图片来开展启蒙教学,图片需要鲜艳,学生在欣赏画时会迅速产生学习单词的欲望,这也能够节约教师的教学时间。举例来说,在关于“duck”、“cow”与“pig”的教学时,就能够利用图片,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动觉、视觉与听觉,让学生不同的感官都能够参与到记忆过程中,这对于学生的记忆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单词知识。
利用游戏来营造氛围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为此,在启蒙教学法中,将游戏活动应用在其中可以有效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述与数字相关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关于“You areout”的游戏活动,可以将学生以 10 人一组来进行编号,当教师喊到数字时,学生左邻右舍都必须要举起号牌,如果错误那么就需要出局。这样,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相关的数字,避免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优化启蒙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需要综合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多管齐下,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课堂纪律方面提升教学效果,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启蒙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层次化的启蒙教学方法,积极主动的进行总结与探索,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5篇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但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师资力量弱
据调查,我学区15所小学英语课教师中只有7名专业英语教师,其余都不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而是各类高校其他专业毕业生经过临时培训上岗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懂点英语的其他学科教师。这些通过临时培训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基本功不扎实,难以胜任英语教学,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发音大多数远未达到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由于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问题,学生到中学时再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
(二)课时不足
1.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少,大多数学校为每周两节,少数学校每周三节课,这样一来,小学生每2至3天上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课下又没有英语交流环境,只能是前面学后面忘。
2.小学生英语自修时间(包括早读、辅导课和课后作业)严重不足,而英语作业只是抄写单词和句子,没有其他题型,学生自然不会答题。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主要以活动为主,但是中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50-60人,由于班级人数太多,教师对学生不能全面关注,教学活动不好组织。其余小学每班10人左右,又由于班级人数太少,教师将他们领到办公室只教单词和领读句子,教学活动也不好组织。
(三)小学英语教师工作量过重
通常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为15节/周,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课业负担更重,有的教师除了上4个年级4个班的英语课外,还要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代三个课程的教师比比皆是,有的课时量超过了25节/周,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教务主任、校长等职务。
(四)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有的学校有一些电教设备,但远远满足不了新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而大部分学校没有录音机、视听设备、常用的教学挂图、单词卡片和教学参考书。
二、对策与建议
(一)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鉴于本学区在岗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非专业英语教师占主体力量问题,做好在岗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去抓,除了参加省、市、县级的培训活动外,各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工作要年年抓、年年搞。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
1.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在语音、语调、书写和口语、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自身基本功过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和规范的引导。
2.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培训。可定期或不定期请专家进行有关教学方法和技巧介绍的系列讲座,可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召开教学研讨会等,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方法,让教师开阔视野,使他们拥有最现代、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把握最新的外语教育动态,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反过来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走教”制度,让小学英语教师“专”起来
如果,各个小学都缺乏专职的英语教师,则可以建立“走教”制度,让小学的英语教师变“专”。比如,可以让英语教师流动到各校上课,几个校区合用一个专职教师,以此保证其授课效果。
(三)小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我加压、坚持自学
小学英语教师在保证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保证自身素质的增强。比如,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一些业务培训以及观摩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给自己加压,坚持自学,并且在教学中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勇于学习,勇于改变与探索。
(四)合理安排课时
根据“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现象,我们必须做到遵循记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短课时、高频率,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学活动。建议从地方课时中为外语课增加一节课,保证每周3节以上的标准课时,不能因为人手不够而减课,如每周安排两三天20分钟晨读时间。
(五)采用直观、电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
现代化的语言电教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创造语言情景的重要手段。利用实物、图片、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语言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应有的作用,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各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要保证投入,保证设备和教材的添置和更新。
(六)加强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宏观管理、督查与指导
1.鉴于本县多数学校只有1名小学英语教师,无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的实际情况,各乡镇要积极建立以中心小学为龙头的乡镇小学英语学科组,开展乡镇教研,或与邻近乡镇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加大对各校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的指导力度。
3.依据本学区(校)实际,对所辖小学英语教师的配备、工作量等做出合理安排。
(七)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
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有关教育等各部门要加大对其教学成果的检查、监督以及考核力度。比如,把英语的开始列为常设课程;创造条件让小学三年级以上普及英语教学;相关部门下访检查等措施,以此来推进小学英语的普及以及教学成果的完善。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的教学离不开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甚至学生自身的共同参与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而在这里面起着最为直接作用的还是小学英语教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争取让学生从心底真心地喜欢学习英语,将之作为其最爱学、最感兴趣的学科.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6篇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课时安排不合理,开课年级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课,还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有些学校英语课虽然安排了课时,但却不能够完全按课程表上课,英语课经常被语文 、数学等科目所占用 ;有些学校刚开学时上一段时间英语课,随后又停了,基本上是走形式居多,随意性较强,质量普遍不高。
为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小学开设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与高频率的原则,小学英语课程要保证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每周课时仅为1~2节,课时开设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由于有些学校的班级规模过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学资源匮乏
英语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电视机与CD机、录音机(配套磁带)。由于村级小学规模小,因而确立的硬件设施齐全的标准是每所学校有一个语音室和一个电脑室,每间教室有一台电视机和一部cD机,录音机能保证供应每天各个年级的使用。由于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备,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
首先,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在接受调查的老师中,72%的除了教其他课程外,还兼教2个班的英语,最多的教6个班。各地隋况基本一致。太过 碌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改革难以深入开展。
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低。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极低,具有英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并不多。接受调查的老师中,本科毕业的占4%,专科毕业占19%,中师毕业占20%,进修结业占24%,自学的占33%。这一数据与我们在其他县调查的情况基本相l 符。如修水县乡、村小学多达348所,据了解,多达97%的英语老师仅有进修学历。再则,多数老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他们语言知识薄弱,语言技能匮乏,再加上乡音浓重,夹杂方言,以讹传讹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缺乏教学经验 ,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考试 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改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加强管理和指导
首先,从教育局到学校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课改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其次,要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各级学校应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确保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2.规范课程设置
逐步实现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规范化,包括起始年级的规范化,逐步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目标。规范周课时,每周不少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4次教学活动;规范班级规模 每班不超过30人。现实中这样的规范化英语教学一时难以实现,可以建设小学英语教学示范校或示范班,发挥示范学校积极的辐射作用 ,这样会对其他学校的英语教学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改善英语教学条件
小学英语教学应视听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教学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各小学领导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这些设备,建立起语音室,配合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软件资料、挂图等教具进行英语教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资需求
农村小学英语刚刚启动,不少学校师资匮乏。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执行中央精神,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去农村任教,规定城市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的考虑,还可制定规划,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工作,教学经费上在一定时期内向农村小学倾斜等,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尽快开展起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2)对在岗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由于绝大多数现任小学英语教师是在已有的非英语教师中转行过来的,而且这些英语教师又大多数年轻,经验少,普遍缺少对英语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因而对现任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在职教师的不同情况和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举办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应以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等多种形式,本着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培训内容应体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实际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还要注意英语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教学技能的结合。(3)着眼未来,培养骨干教师
作为农村小学,要在短期内使全校英语教师的素质都达到较高的层次是不现实的。因而培养一部分基本功扎实、敢于尝试的骨干教师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索质是十分必要的。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尽可能地选送潜能大、经验多的优秀教师到省、地各类英语实验学校、外语培训基地、骨干教师科研基地学习深造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
(4)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轮换,优化教师队伍
通过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聘用制管理办法等来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水平。在逐渐规范教师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基础上,各地应制定优惠政策,用政策鼓励英语专科毕业生到县、镇 (乡 )、村小任教。把不称职的教师淘汰出局,调整或辞退不能履行小学英语教师职责的人员,形成人员良性循环的流动机制。
(5)开展城市小学英语教师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间的跨校结对活动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推行了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通过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0做好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间的传、帮、带工作,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5.制定恰 当的评价标 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功能。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基础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6.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 ,而且还应具有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演、唱、跳、画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儿童习得语言的学习情境。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库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认真解读《课标》,落实《课标》任务。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特点,采用听、说、读、写、唱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对英语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勇于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思想。小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20xx(3).
[2]杨雪萍.小学英语教学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7).
[3]李瑞青.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重要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20xx(11).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
[5]许林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6]吕吉尔.山区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现况调查报告.中小学英语,20xx(2).
[7]程晓堂.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衔接题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7).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7篇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困难。
三、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8篇
摘要:英语是门语言,语言是要说的,小学生说英语的前提是会读、读的出来、读的流利。而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小学教学论文_ target=__blank_>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小学生熟悉、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即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这个课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读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训练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感知、感悟朗读对象的内容和要素,最终培养起语感,积累起对英语的喜爱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朗读;朗读训练;引导
英语是门语言,语言是要说的,小学生说英语的前提是会读、读的出来、读的流利。而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英语四项技能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占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四分之一,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朗读,是运用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语音技巧和手段把语言内容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读者仔细看清语言材料,通过朗读把语言内容内化,达到熟能生巧、灵活变通、促进学习成效的目的。
1英语朗读的现实意义
英语朗读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母语来说,学习语言是听说在先、读在后。但在大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的质量,朗读流畅,发音优美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的习惯,应该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方法和习惯,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1)朗读可以使学生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记忆更加深刻在大声朗读时,通过颅骨把声音传达到听神经,大脑记录下送达的信息。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内化是学生语言习得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内化,学生对于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记忆特别深刻。
2)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英语思维是英语学习者必须达到的学习境界。人的语感是逐渐形成的,通过大量的朗读,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有感觉,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也就是对英语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有了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学起英语就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实际现状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小学的英语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反复的常规教学,这样只是对个别单词、短语的学习,教师的导读、传教,在学生那里只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遇到对话的片段,对对话也是简单的处理,分角色、领读也不能很好地起到熟练听说、感悟语言的效果。
常规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看似教师辛苦、学生也辛苦,个别教师也用到了朗读训练的方法,但是,在引导学生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应该引起他们的重视。如: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这些现象必须是教师在朗读训练、朗读引导中引起重视,并注意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督防范策略。
3小学英语朗读的形式与训练路径的引导
晨读指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显得尤其重要。这个朗读时间可以确定在早晨。
本文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晨晓的时间让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氛围。在这个时间进行英语朗读训练,能够让小学生对所朗读的材料内容有一个较持续和专门的记忆,学生这种在视、听觉上的反复地重复和灌输,可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也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晨读时可以进行班级巡查,并及时指导个别学生的朗读,例如:要求准确把握句子中哪些单词重读,哪些单词弱读等,发音是否够标准、清晰,督促不能读错字,考察声音的重轻和速度的快慢都要适度。相信指导学生坚持晨读的习惯,会让多数小学生受益匪浅、劳有所获。而且,与以往的学生朗读水平相比较,现在的小学生对于任一篇的英语文章都能熟记于心、朗读记忆的速度比较快,甚至可以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本人分析认为,可能是他们在校外接触的英语氛围和我们生活中日益出现频繁的英语环境导致,以及学生本身的素质都在生活环境改善、全社会注重教育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使得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以前那么吃力和茫然。
齐声朗读引导
教导做法上,本文建议可以在上课音乐或铃声鸣响后,在老师进入教室的一至两分钟时间之内,安排小学生自发地在班干部或课代表的带领下,将之前安排的朗读任务、朗读作业,有针对性的进行重复朗读,这个作业里,也可以包括某些特殊句型、重点句子、常用语句和重点单词、多用词语等内容。
通过本人实践,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整体朗读能力,同时,也可以以集体的朗读气氛带动个别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其学习英语的动力。而且,一些小学生独处或在家时,也许会羞于朗读,然而在集体中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起朗读,学生更有激情和胆量,会读得认真,读得仔细,后面也就有在众人、家长、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英语朗读水平的勇气和信心了。
朗读材料督导
阅读英语应当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首要的。学生是对贴近生活、有趣味性且与其水平相当的朗读材料才会产生兴趣的,因此对于朗读材料的选择,应多选择一些有情节的小故事,琅琅上口的英语童谣儿歌和一些饶口令。如对高年级学生我提供《英语小读者》,里面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儿歌,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去投稿。低年级学生我鼓励他们去看Dora,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买Dora书学习英语。学生非常喜欢这些英语书籍,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朗读故事或表演Do-ra里的片段。提高英语互动交流、学习模仿的的内在动力。
读音辅导
小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总之,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使小学生养成朗读英语的好习惯。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19篇
【摘要】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教师要深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都拥有丰富且独立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教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给学生固定的知识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的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地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二、结合自主学习进行英语教学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只有在教学条件下培养学生的高品质学习的自主学习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概括起来,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所以,只有创设另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与氛围才能促进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1、自主性。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生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还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和实施者。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知识的方式,进而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民主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运用者。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民主了、和谐了,才能实现“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自己的见解得以发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过程性。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要开展“自主学习”就要承认这种差异。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
5、创新性。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中,对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存异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培养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这样来说,创新意识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意不可或缺。
三、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能力
一个不好的老师是交给学生知识,一个好的老师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每个学生体现自己的主体性的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点、情绪、认知和语言技能的特长、投入交互活动的程度等。因此,没有一种灵丹妙药可以一劳永逸的,把所有学生的所有主体能力都发挥出来,也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学生或那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多少。主体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可以加以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积极的心态,始终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对取得进步充满信心。无论是全班活动,小组讨论还是结对子活动中能积极发言,能从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
2、主动汲取学习中有用的东西,利用一切有用的手段对知识进行自下而上的总结处理,力争将这些知识为自己掌握和运用。
3、积极地运用恰当的策略在旧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学习。犯错误并不可怕,主体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后,他们会以所犯的错误为契机,总结经验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对上课发言很积极,主动性很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他们。对于错误之处要正确引导,不让他们产生怕犯错误的心理。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朝夕间可以形成的,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及其文化意识等整体素养的基础上。
1、语言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语言技能由听、说、读、写以及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组成。
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每个人运用言语的技能必须是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
2、掌握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现在的教学理念反对把英语课当成语法课来上,并不是说我们学习英语就没有必要学习语法了。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必要的。因为语言基础知识不仅仅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
3、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带来的影响。一个人只有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有很强的好奇心,才能给积极主动的去参与英语教学活动,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充满动力。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0篇
英语论文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二、英语论文现状与趋势
1、英语论文写作步骤。一般情下,英语论文写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写作前应对所给的众多题目进行选择自己能感兴趣的或者够驾驭的,然后再根据所先题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锁定几篇精髓文案进行精读、研究;开始正式写作时一定要列出提纲,这是很多人知道但最容易忽略的细节,提纲看似简单,但对后面的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致让人写到中途的时候偏离了主题,使先前所做工作功亏一篑,所以写作前一定要列提纲;然后进入正式写作时,在完成论文之后应从头再阅读一篇,对其中所存在错漏进行修改、增添,而在还需要证实的地方应再次查阅资料,进行一定的修改,最后形成一篇有理有据,内容丰富充实的高质量的终稿。
3、英语论文所出现的具体问题。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英语论文对于中国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论文是综合能力求较高写作。英语论文写作除了上面已提到过的一些不足以外还存由于语言方面的其它问题,下面将一一分析这些问题。
论文语体不正式,不规范;主观语句过多使用,而且经常过多使用简单句,使得整篇论文过于口语化,另外在用词方面,一篇论文出现大量词句重复使用,使得文章读起来累赘、空泛。
4、英语论文写作特点与意义。通过英语论文写作,学生能从其中提高对问题综合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等,也同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这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将最终有益学生个人发展,以改变一些论文中存在对各种信息、数据堆砌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现象。此时提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让其能够学以致用,并能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对问题进行认识、分析、研究和判断。
三、如何提高英语论文写作
1、正确认识英语论文的写作目的。与一般写作不同,论文的撰写对于人们在学习、工作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也相对更重要。因此必须让从事论文写作的学生与工作人员意识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论文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英语论文的`优劣将会影响到个人职业发展与人生前途。
明确地认识到为什么写论文,写这篇论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自己对论文有什么看法,自己从论题看到哪些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解决,自己能提出怎样的方案,有什么当主流观视角不同的发现、自己的提议对有什么学术意义、实际意义等,这些都是写一篇论文之前应该做的准备。
2、加强英语论文写作指导。对于大学生,学校则可以通过设置论文写作的相关课,聘请专业老师对英语论文写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展大量论文写作方面的活动、讲座与比赛,提高学生们英语论写作的兴趣,或者通过在校园内、校园网站上宣传英语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论文的重要性认识。
3、写作中的细节问题解决方案。而在选题问题上,则应该避免题目过大,而应针对一个大问题的某一具体点展来写,使论述更加充分详实,论证明确有力。
在写作中,思路应尽量清晰的,表述更尽量准确、完整,论据、引用必须出自权威、专业的资料,而且应在相应位置标注清楚,不要让人觉得是在抄袭;而在句子合用方面,则应尽量多使用复合句、并列句、复合并列句;同样的在单词的选择用上,也尽量使用专业性、学术性的正式的单词,而口语上常使用词,让论文更具专业性;在表达方面应尽量以客观叙述为主,且使用正式、书面词汇,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另外在叙述方面尽量不要重复、累赘。而在格式上,则在第一遍写完之后对论文作细致检查时,对细节方面加以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润清.从文章的参考书目看科研中的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学,,(6):3-4.
[2]刘兴兵,余功茂.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7(2).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1篇
摘要:在英语课堂上坚持采用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从而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通过语言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使学生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景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一、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有目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只有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活动才能整合多重的内容和技能。例如:教身体部位这一课时,我会画出一个人来,把他的眼耳口鼻等身体部位都标记出来,并且把它的英文单词写上去,最后我会通过指出我的身体部位来让学生告诉我它的英文,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习。从视觉方面刺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又如学习了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后,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从Hello!Goodmorning!到Bye--bye.从姓名What’syourname?到年龄Howoldareyou?除了真人表演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玩具、木偶等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表演木偶戏,自己帮配音,这样效果也很好。学生们在说说笑笑、玩玩跳跳中,既感到轻松愉快,又达到了“动手又动脑”的目的。
情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习对话,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主要时间应放在新授上,因此情景要简单易行,只要对学生交际语言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就行,不要为了创设一个情景浪费很多宝贵时间。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完整的、逼真的、易操作的情景,能让学生愉快地合作,自主地学习,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
二、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1.借助实物或利用多媒体实行情景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用贫乏的语言讲解新知识,学生记忆力不强,学习效果也不佳。所以,这时充分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既能调节课堂氛围,也能加深所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Lookandlearn”时,特意事先备好一些实物,诸如:copybook、tape、storybook、knife之类,放在一个大塑料袋中带到教室。通过展示实物与相应的单词,练习What’sthis?It’a/an…Isa/an…?Yes,itis…No,itisn’t…等句型。也可以让学生从袋中摸出一样东西,用英语一问一答,答对了给些小奖品,这样学习情绪逐渐高涨,学习兴趣逐步提高。现代教学也不能停步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模式,而应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置情景教学。如用录音机先录下狗、猫等动物的声音,结合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有声有色地模仿这些不同动物的叫声和英语朗读声,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声,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2.通过扮演角色,训练口语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英语课上缺少用英语的环境和场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提供情景,给学生操练的机会。表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增强运用所学句型的能力,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如讲授PEP四年级下册Unit5Let’stalk时,学完新单词,学生预习一遍对话,三个学生自告奋勇做表演,一个扮Mom,一个演Amy,另一个是Assistor。两位同学一同走进“服装店”选购衣服、问价钱等。同学们轮流表演,教师也不时加入其中,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灵活自由地表演。这样,能强化所学知识,又能进一步让学生真正提高在交际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3.利用有趣的故事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众所周知,小学生都喜欢故事。因为故事的有趣性、丰富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个性特点和认知特点。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故事情节把小学生带到情景中,体验故事中人物的角色或身份,帮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体验那份童真快乐,这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体验英语魅力,最终建构语言知识。笔者听过小学英语四年级的一节英语课,句型是“What’sthematter?I’m...”及表示感觉的形容词“cold,hungry,thirsty,ill,tired,hot”。这位教师在课中引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找奶奶”这一故事情景,让学生和小女孩一起经历从I’mcold,I’mhungry,I’mthirsty,I’mill,到I’mtired,梦见了和奶奶一起坐在火炉边取暖、品尝美味的食物感觉到I’mhot。学生们在教师的渐进引导下很投入,带着同情和关心仿佛走进和小女孩一同找奶奶的童话故事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用英语询问、表达的感觉,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4.运用体态语,创设活动情景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活动量大,在教学英语动作的单词时,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边教边做动作,让学生也边说边跟着我做动作。如:jump,我就跳。run,我就跑。fly,我就做飞的动作。Dance,我就做跳舞的动作。他们学得轻松,我教得也轻松。等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就让学生上台表演各种动作,学生对这种活动最感兴趣,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说起来,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面可达100%,学生学得快,掌握得也快。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丽.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J].教育革新,2008,(09)
[2]叶玉玲.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与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3]张璠.谈小学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学周刊,2012,(02)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2篇
First and foremost, I am most grateful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 XXX, whose useful suggestions, incisive comments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 have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She devotes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her time to reading my manuscripts and making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visions. Her
tremendous assistance in developing the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in having gone through the draft versions of this thesis several times as well as her great care in life deserve more thanks than I can find words to express.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all my teachers who have helped m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 my studies. Any progress that I have made is the result of their profound concern and selfless devotion. Among them the following require mentioning: Professor XXX, Mr. XXX, and Mr. XXX.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3篇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在学习阶段辅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鉴于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具有的深远影响,研究中针对情感与态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内容展开分析,研究的思路是从阐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与态度重要性的角度着手,并对实际应用中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情感与态度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为学生学好英语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态度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课程,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通常状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单词与简单语法的讲授,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较少,学生在对单词和语法语句进行背诵时,难免会对英语课程感到枯燥,甚至在长此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下降,英语成绩自然下滑。为了解决这样的不良现象,教师应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改善这样的局面。因此,本文选择研究的课题对现实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
(一)辅助学生对语言的学习
情感与态度属是针对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将情感态度融入到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教育施以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辅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该种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语言类的文化知识讲解。这是由于积极的情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学生能主动的参加到语言的学习中,这样便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强烈学习动机下学生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在该门课程中,这对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特别是对英语课程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应用在教学中,能辅助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进而更能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规律和使用的技巧,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得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的使用积极情感与态度,能辅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学习。
(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与态度运用的策略分析
(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情感与态度的教学方式能直接或间接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这里的学习水平不仅是针对学习成绩而言,更是针对实际应用能力而言。为了实现英语课程设置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该种教学模式,而首要的工作便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备后续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提供资料,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不再胆怯的面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表达。二是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关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喜恶进行调查,为课程导入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选用提供重要的信息与资料,同时在对学生生活方面进行关心时能了解学生面对的生活难题,在帮助其解决之后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信任,这样便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增加生活情境的构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对教学情境进行创建能适当的提升学生英语的情感体验。通常情况下是教师对生活场景中进行模拟,并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使用。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的完成对英语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采用的情境教学模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媒体情境。英语与汉语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一部分学生是无法真正了解英语的,而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会由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而放弃对英语的学习,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采用媒体情境的创建,来辅助小学生对俄英语课程文化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以视频音频和图片资料的辅助下,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练习,这样情境的构建比较方便,同时效果较好,能真正地将情感带到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相应知识。二是实物情境。事物情境是按照生活中一些场景进行模拟,让学生通过实物的展现来提升英语认知的能力。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与评价模式
从上述的论述中得知,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时,应注重情感的陪护,而情境的构建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英语进行应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都是教师对相应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和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这样使得学生很被动的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设定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此外,影响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因素中,教学评价方式属于当中重要的一项。因此,教师应采用适当的评价模式。例如,可以通过改变评价对象——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能降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不仅考量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状况,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状况的记录与分析,这样才能保障评价的方式和结果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将情感与态度的教学理念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可以辅助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同时,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开展与学生的优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提升情感与态度的应用效果,可以从以下几点优化策略来展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增加生活情境的构建、采用多样化教学与评价模式。希望此次研究的结果和内容能被当今小学教师采纳,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完善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登平.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情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5,(7):52.
[2]孙丽霞.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与渗透[J].神州,2017,(12):152.
[3]马文文.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7,(7):77.
[4]刘春霞.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J].魅力中国,2016,(14).
[5]杨冯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J].祖国,2016,(22):216.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4篇
摘要:
英语学习中,词汇因为语篇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意义,而语篇必须通过词汇的组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PEP6Unit1BLet’slearn为基点,聚焦_篇__词_及_点_的三方关注,探讨基于语篇意识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语篇意识
一、主题缘由
片段一:2003年的一堂县公开课,PEP Book 1Unit 3 ALet’slearn,5个颜色单词的教学。选择其中一个片段,以purple为例,教师由已学过的文具单词结合颜色提问_What’s this?What colour is it?_引出新词purple后机械跟读,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练说_purple pencil,purple…_,然后围绕purple自由编儿歌。课的最后活动是Listen and draw.教师发指令Drawanose/…Colouritred/…学生听音画画。整堂课教学效果据说挺不错。
多年前的词汇课,词汇的概念很清楚,可是目标达成度也很有限。而现在的词汇课,界定也许不是那么清晰,可是语篇意识的贯穿却让学生的语言变得更加的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一直是英语教师努力的最根本方向。怎么样的词汇课设计才能让学生有能力接受大语量的输入,并且会转化成大语量的输出呢?
怎样恰当地设计一堂词汇课,才能使情景合理、语篇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
二、概念解读
语篇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材料之一,它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相关的英语语言信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项语言学习活动获取相关语言信息、相应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英语阅读兴趣、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同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初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逐步发展。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篇创设语境,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通过语篇带动语境的创设,通过语篇带动语量的输出,通过语篇带动语用的实践,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从而享受到语言学习和语言交流的快乐。
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选择PEP6 Unit1 BLet’slearn为例。本课的主要语言点为动词短语:climb mountains,go shopping,play the piano,visit grandparents,go hiking.句型: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I often…通过教学,希望学生能够运用四会动词短语来介绍自己的周末,并且鼓励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和家人朋友交流,自然学得语言。其中,mountains,grandparents的正确拼写与visitgrandparents的正确发音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基于这些语言知识目标,如何设计更贴近并能更激发学生语言点的活动呢?如何才能在语篇中有效激活旧知、有效呈现及运用新知并最终完成_语量_的积累呢?以PEP6 Unit 1 BLet’slearn课例的动态构建与发展过程为例。
三、_篇_的关注:语篇的合理性
语篇无论是再构还是选用,必须要注重基于教材和学生基础。只有选取合理的语篇才能真正做到基于目标,创设语境,学习新知,输出语量,实践语用。在教学中,教材是不可忽视的,无论创编什么文本都不能在脱离教材的情况下去实施,否则会本末倒置。同时,语篇的构成要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帮助学生通过思考进行理解,而将要输入的文本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能太难。语篇还要有童趣,接近孩子的生活世界。小学生处于爱表现、敢开口、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的年龄,文本内容要富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四、归纳总结
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基于语篇意识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语篇是词汇的出处,更是其归宿。词汇教学要在与语篇相关的具体语境中进行,从而让学生有一个领会及运用生词的较规范的语言环境。学生词汇的学习是建立在语篇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体验到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内涵。在这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加深情感体验,提高阅读的兴趣。基于语篇意识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以点带面连形成立体的语篇课堂结构,使语篇教学因此更为丰厚、充盈,从而逐步赢得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的更大值。
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使课堂有自己的特色、有成效,而且是学生乐意接受的课堂,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在追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小语篇,会有大精彩!
参考文献:
钱希洁:让语篇教学更具语篇味.江苏教育,2009(31)
应天栋:基于语篇情境的单词教学.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21)
文朝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09)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5篇
引言
20xx年1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颁布,小学英语作为国家课程在我国正式开设,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从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到20xx年,我国学习英语课程的小学生已经接近9000万,到20xx年,全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小学英语的平均开课率已达到了100%。可以说,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世界外语教育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面对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争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小学生英语学习群体和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中,特别是在合格的小学英语师资相对不足的客观条件下,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必然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如何解决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和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健康发展寻找出路。
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目前,小学英语的课程价值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小学英语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开设,我国小学英语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在向更高的水平迈进。然而,在这种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中,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不少困境和危机,这些困境和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健康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干扰。笔者认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目前主要面临以下三个必须要摆脱的困境。
(一)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并未完全确立
小学英语作为国家课程,具有义务教育的全体性和强制性特征。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小学英语的开设必需面向全体学生,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有学者指出,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小学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强制性开设。
由于我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也长期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目前,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的差异,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率和开课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率早已经达到100%,甚至不少地区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尝试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在许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到现在仍不能完成从三年级开设课程的要求。甚至在一些师资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一些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不同学校“走教”来上课,要完成规定的课时量也就面临重重困难。据估计,到20xx年,小学英语的全国平均课程开设率才达到60%~70%。20xx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英语全国每周平均课时只达到2。84,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时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小学英语开课量不足和不均衡的局面,无法体现其作为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全面性与强制性特征,说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义务教育性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这种不均衡局面直接导致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出现城乡两极分化。在城市,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优越,小学英语的开设率和课时量能得到保证;而在农村,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不足,小学英语的开设率和课时量无法保证,但是课程标准规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到六年级毕业要达到二级。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他们在初中甚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因此,我国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如果不能得到完全的认可,不仅会影响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质量,而且会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二)小学英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依然存在
小学英语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小学阶段大规模开设英语课程导致师资需求量急剧增加,针对当时小学英语师资严重缺乏和不达标的现状,不少学者曾公开质疑我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为了完成开课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招聘力度。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做法是,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在职小学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后,转岗从事小学英语教学。这种做法使得当时有一大批其他学科的小学教师走上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岗位,造成目前在一些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大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师岗位都是由非英语专业的转岗教师担任的局面。小学英语转岗教师本来是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的特殊现象,它不应该是构成我国小学英语师资的主体。但是,十多年过去了,这种局面依然存在。笔者20xx年在广东省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该地区的转岗教师人数占小学英语教师总人数的65。4%。这一数据说明即使在小学英语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的广东省,小学英语转岗教师仍超过半数。
据统计,到20xx年,我国整个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已经接近30万人,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数量上已经有较大的改观。然而,由于小学英语转岗教师问题没有解决,小学英语师资在质量上离课程实施的要求还很远。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学英语师资数量匮乏、师资构成以转岗教师为主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有学者指出,全国的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数量占整个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超过50%的局面,给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探索不足
现有的研究表明,小学外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灵活运用适合儿童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决定课程能否成功开设的两个关键因素。我国小学英语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小学生特点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建构仍处在探索阶段。由于可借鉴的本土实践经验不足,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仍停留在对国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引进、移植和模仿阶段,本土化探索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英语成为国家课程后,20xx年开始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借鉴国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掀起了一股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和研究的浪潮,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盲目跟风现象。另外,一些从国外引进和移植过来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我国个别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的部分小学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教学试验,取得较大影响的有浸入式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等。例如,据统计,到20xx年全国已经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xx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双语教学实验。然而,将国外的教学模式直接运用到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它们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同时,我国广大的英语教师和研究人员当中许多人没有只满足于对这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引进和移植,而是立足国情,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例如,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颇有影响的攀登英语教学模式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就是立足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构上的创造性尝试的代表(王文静、董奇,20xx;包天仁,20xx)。但是,目前这些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教学试验范围及规模还不够大,理论总结不足,影响力也需进一步扩大。
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在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独特性,我们在借鉴国外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由以下三对矛盾引起。
(一)高度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平衡的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高度一致的课程标准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挑战。由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造成教育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课程目标和要求高度统一的小学英语教学如何面对不同地区和各类学校极不平衡的状况,成为一个难题。可喜的是,最新修订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特别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师资条件和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而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很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对这一矛盾还没有系统的应对策略。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家外语政策并没有体现区域性差异,也没有/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指定区域性外语教育政策,而是承认当前的这种差距,允许有差距的发展,如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允许没有条件的区域暂时不开设”。因此,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要想办法尽快解决高度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平衡的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矛盾。如果允许小学英语教学的地区差异长期存在下去,将会导致新的城乡和区域教育不均衡发展。
(二)国际接轨的课程目标与薄弱的师资队伍之间的矛盾20xx年版课程标准除了强调语言技能层面的工具性目标,还明确提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育人目标,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提高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高度。卜玉华评论道,“英语教学价值定位比以往更加全面,使英语教学改革的理念与世界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保持一致”。然而,担负起实现这种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教育目标的是一支年轻而且专业基础薄弱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大部分人还很年轻,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反思总结能力不强。从英语语言知识技能水平和小学英语教学能力方面来衡量,许多转岗教师还达不到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因此,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小学英语转岗教师问题,建立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标的师资队伍。
(三)培养兴趣的课程目的与日趋严重的应试化倾向之间的矛盾
国家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规定: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与这一课程目的相配合,我国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课程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有学者无奈地指出,“我国上千年的考试文化和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新的课程教学观并未真正建立,因此出现新理念和教学实践脱节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宋乃庆、程广文,20xx)。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的教学评价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当前的小学英语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只是目前的高考、中考模式在小学阶段的翻版。另外,在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小学英语考试已经成为生源竞争和选拔的手段,使得小学英语的应试倾向愈演愈烈,完全违背了国家课程政策中倡导的小学英语课程目的。如果小学英语教学的这种应试倾向得不到遏止,必定会影响与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阻碍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小学英语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我们再争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显得于事无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要积极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积极寻找对策。笔者认为,影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尽早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土化实践探索。
(一)尽早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
回顾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十多年来的历程,有专家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持续发展要面对的首要瓶颈问题,就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与性质在一些地方和学校没有明确的界定,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要求各级政府从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重视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尊重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权威性,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别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保障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学英语的开课,尽早完全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
(二)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
要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建立一支合格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必须抓紧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上岗标准和淘汰机制,加强对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防止更多的转岗教师出现,尽早从政策层面解决制约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的转岗教师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设法完善小学英语新教师的补充机制,要特别关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问题。政府应适当增加农村学校的英语等紧缺学科的小学教师编制,加大师范生实习支教、小学英语特岗教师计划和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政策的实施力度和范围,尽快改变这些地区的小学英语师资结构。没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师资队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将缺乏基本的保障。
(三)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土化实践探索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其功能的发挥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这就决定了任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在外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理论到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理论之间徘徊。我们在将西方的英语教学模式移植和借用到中国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践中这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勇气。然而,在对如何将这些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实践进行检验,将它们上升到中国式的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方面,我们却缺乏应有的自信、积极的态度和探究的热情。因此,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就是这样不断从外国理论到中国理论,再从外国新理论到中国新理论的生态圈里循环往返”。
因此,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实践探索,不仅要向外看,更重要的是要向里看。我们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我们开展的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儿童英语教学实践,我们的自我意识首先要体现在我们理论创新时的自立和自信精神上,本土意识首先要体现在我们理论创新时对英语教学国情和实践条件的深入分析上。只有立足国情,敢于创新,我们才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不同的实践条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英语教学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本土实践经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加上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要达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体系式这一目标,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然而,我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英语教学的最优越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们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小学英语学习群体和教师群体,因此应尽早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土化实践探索,从而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6篇
摘要
众所周知,课堂小结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它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概括。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在课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成效,促进自身教学质量发展的目的。本文就课堂小结在小学课堂当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
课堂小结;英语教学;应用;策略
课堂小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也是教师对知识的概括和归纳,并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知识要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知识总结的过程来发现自身教学能力上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可采用梳理知识的方式
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采用以知识结构梳理为主的方式。知识结构的梳理,顾名思义,是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和概括,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提炼、优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在听教师小结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在脑海中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够熟练地将知识点从脑海中提炼出来,促进答题的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以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Last weekend”和“My holiday”这两个单元为例,这两个单元的知识要点都是以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方法为主。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梳理一下关于一般过去时使用方法的知识要点。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本节知识的总概念:一般过去时指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动作,换一种说法是在过去已经存在的状态,和现在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现在的人对过去的一种追忆。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除了对一般过去时的概念进行总结之外,还要注重总结并梳理一般过去时的使用规律:
①一般过去时由动词的过去式来表示的时候,除be动词之外,其它的动词都没有人称和数字上的变化。如果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或者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时候,be动词要用was,其余的人称用were。比如,在“我过去是一个医生”这个句子当中,这句话描述的是“我”过去的某个状态,此时用一般过去时需要注意“我”这个主语,“我”是第一人称,因此,这句话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就是“I was a doctor.”
②一般过去时在与last year,yesterday,at that time,in the past这些时间副词使用的时候就代表的是在过去发生,但是现在已经结束的动作状态。比如,在“I was a little boy at that time”(我那时候还是个小男孩)这句话中,使用了at that time这个时间副词,表示的是“我”在过去的那个时间是一个小男孩,对现在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只是纯粹的讲述一下“我”在过去的那个状态。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方式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教师能够把其它的知识也像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方式这样梳理给学生的话,学生在以后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就能有效地理解知识内容,促进自身的思考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可进行知识上的概括
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用具体而又具有概括性的语言来将知识点进行总结。知识的概括能够让学生回忆课堂的讲解,促进对知识的领悟。教师在课堂小结中采用概括知识的方式,就相当于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前情回顾。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上的提炼,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五年级下册“what are you doing?”教学中,这个单元的知识重点是现在进行时的使用方法。教师在对现在进行时的使用方法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重点概括现在进行时的概念以及使用规则。现在进行时的组成结构是be动词和动词ing形式,be动词在现在进行时中的作用为助动词,它要求与主语的人称和数量保持一致。
三、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注意延伸拓展知识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知识的延伸拓展为主要方式。学生知识上的延伸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学生在不断拓展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并学会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学会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what does she do?”教学中,这个单元的学习要点是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教师可以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采用拓展延伸的方式,在课堂总结中除了概括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而且加入学生后面要学的关于比较级的知识。
综上所述,课堂小结在教师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完善自身的教学目标设计,改进自身教学。课堂小结对学生来说也起着促进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能力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献臣.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7篇
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要有规模,而且要有效率,也就是要实现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科学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即小学英语教学要科学化、规律化、智慧化和效率化。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英语教学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交流需要一定的情景。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输入。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教师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环境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学习者自己。语言学习的最好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利用实际生活、直观教具、肢体语言、英语录音材料、多媒体等创设情境,这是学生最好的运用英语的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地解释。成功的英语教育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学生为自己及教师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活泼有效的学习条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建一种宽松愉快、和谐合作,具体、直观、生动、活泼的言语情景,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最有效的条件。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尝试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语言情境,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入角色,从而使情境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课堂教学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应仅仅作为一门知识学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学目标中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发挥英语科应有的优势。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完成任务上,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老师提前备好学生学情这堂课,认识到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千差万别,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目标设置要体现层次性,依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和交流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这样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
三、形成现代教育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各种模式,强化教学效果。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让学生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各种媒体所具备的特点不同,按教学要求灵活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媒体,可扬长避短。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境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传递,结合教学内容,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浓厚。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8篇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英文文献采用 APA格式 :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文集中的文章:
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C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期刊中的文章(非连续页码):
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C37.
期刊中的文章(连续页码):
姓,名字首字母.(年). 题目. 期刊名(斜体). 第几期,页码.
Rottweiler, F. T., &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C146.
月刊杂志中的文章:
Henry, W. A., III. (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29篇
摘要:
教学作为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做精彩,我认为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对于新课改的推广,我们面临角色的转变,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语感做好必要的学习和准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语感和纯正的英语发音,同时还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喜好在哪里,并根据这些来改变我们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总之,一个能够让小学生满意的英语教师一定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做学生喜欢做的事,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度,改变我们多年的哑巴英语和聋子听力的教学局面。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一,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环境的建立。然而,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想为学生创建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来自英语教师对英语实际的应用水平、口语能力、教学能力等,还有上课的时间等。我们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下来非常有限,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使用了纯英语教学,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教学教具,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太过有限,所以就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积极,但是下课后也难免会生疏忘记。
学生在课下几乎没有能够说英语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环境的建立,学生没机会听,没机会说,没机会练习。
第二,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但是就学习观念而言,很多家长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设了英语学习,但在我们本地,很多学生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学习越早越好,对于孩子语感的培养,发音的标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或者觉得孩子还小,认为英语学习还是要从初中开始,或者以为英语学习听听念念就够了,甚至当有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自己在英语上取得的进步时,家长毫无反应这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第三,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持久性。
小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对他们而言,英语学习也只是一种科目的学习,并没有上升到语言学习这个高度上来。所以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和学习其他科目一样,把英语作为一种科目学习,并不是作为一种自身的需要来学习,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能保持下去。加之教师对小学生了解少,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兴趣激发,所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就非常不明显。
第四,学校教育缺少必要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学效果不显著。
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把日常教学中的英语知识用出来,这样才能够鼓励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是我们很多成年人比不了的,他们对周围很多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探索精神,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天性,同时也要加以利用,要让他们的这些特性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必须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入手,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来进行学习。笔者以为,首先要把我们教材中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和生活的事情联系上,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或者事物的时候能够用英语表述出来,这样还可以让学生感觉英语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贴近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兴趣。
1.教学的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反映学习和生活的部分,必须要让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能够运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比如借东西,上下学一起回家,过生日聚会等,这些都可以如实地反映学生周边的环境和社交生活,学生在学过这些教学内容之后,就可以在以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有机会使用,有机会讲出来,这样会刺激他们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也好,课下的交流也好,我们要力争做到生活性和实践性,增加教学带来的实践性。英语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用于交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整个课堂学习气氛的营造,要通过根据当堂的教学内容适时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通过各种教学教具,通过创造各种教学的特定情景,让小学生能够在英语的大环境下来学习英语,交流英语,力争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英语学习的积累。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我们背了多少英语单词就可以把英语学好,也不是我们听几天英语就可以听懂的,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学习要从点滴的积累开始,每天多记一个单词,多学习一种句型的表达,看来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来,那效果就是巨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经学到知识进行英语的实践应用。
杰克珀森曾说过,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样,学生最后才能像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并要时刻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教学、轻松课堂等一系列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方面承担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0篇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zhang hong, for her instructive advice and useful suggestions on my thesis. i am deeply grateful of her help in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high tribute shall be paid to ms. geng li, whose profound knowledge of english triggers my love for this beautiful language and whose earnest attitude tells me how to learn english.
i am also deeply indebted to all the other tutors and teach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their direct and indirect help to me.
special thanks should go to my friends who have put considerable time and effort into their comments on the draft.
finally, i am indebted to my parents for their continuous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1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Chicago Manual of Style是小U和好多好多小伙伴都喜欢的一种格式。因为它既权威、又可以用于多个学科,像人文学科啦、社会学科啦、商科啦等等,都可以使用。接下来,小U就普及一下这种格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1引文怎么标?CMS论文格式中的引文(In-text Citation)标注方式非常简单,只需在正文需要加注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注文数码通篇连续排列,而且数码一般放在句子末尾、标点外面哟。
3参考文献怎么写?参考文献的名称在CMS并不唯一,可以称为Bibliography,也可称为Selected Bibliography, Work Cited,References,Sources Consulted。参考文献的内容与注文类似,但是格式可是有略微差别的!(看例子的时候注意找不同,名字顺序、是否加括号、标点的位置等,都要注意哦!)
1.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2.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最新)
3.英语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4.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5.外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6.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要求
7.英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参考
8.留学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9.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要求
10.外语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2篇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逆商教育已成为中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策略。在中小学教学阶段,教师适时引入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挫折中持续成长,不断增强挫折耐受力,并具备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浅析相应策略,希望能为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新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逆商教育;策略
一、引言
逆商的概念来源于西方,简称为AQ,全称为逆境商数,还可以称之为挫折商数和逆商数。它指的是大众在身处逆境和面对困难时的内心反映,及面对事物时的应变能力,总体来说是指人在身处逆境时如何成功度过难关的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对逆商教育策略的适时引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科目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具备一颗在从容解决困难和挑战的心。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逆商教育存在的意义
中小学阶段是英语科目的基础学习阶段,由于英语的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焦虑不安、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基于此,将逆商教育融入中小学英语课堂,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加强学生的抗压抗挫心理;另一方面,逆商教育综合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生活经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学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必不可少,教师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中小学生逆商缺乏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自卑心理
许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对知识点、语法理解不足,导致成绩始终不如所愿,于是自暴自弃,对英语科目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这部分学生内心较为敏感脆弱,他们总是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不足,在课上不愿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导致这部分学生时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影响了学生中小学阶段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二)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首先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思考和相应生活化联想沦为学习的“奴隶”。其次,由于教师、家长的期望较大,许多学生在努力后成绩仍未有效提高,常受到家长的斥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三)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对家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抵触和排斥,不能有效地融入班级生活。这类学生通常认为自身在学习、班级中都没有好的形象,于是“破罐子破摔”。逆反心较强的学生通常自尊心也很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若方法使用不得当,将会造成学生的过分解读,使其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并在受教过程中站在教师对立面。
(四)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时常出现的矛盾状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出现错误时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并以蛮横无理的态度面对教师的说教。这类学生是由于英语成绩的落后,内心存在着极大的痛苦,他们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只是没有勇气表达。教师需对此类学生充分关心,在课上、课下都需关注其英语学习情况,在其有所进步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并不断提高英语成绩。
(五)应付心理
应付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应付了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从不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在老师批复作业后,对其错误也不更正和改变,在面对英语学习时通常缺乏主动性。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通过谈话寻找出其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原因,然后通过奖励、处罚机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中逆商培养策略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逆商
在心理学范围,个体对挫折的感知和反映的关键点在于个体的性格、挫折经历和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个性的人,其在面对挫折时的心态是具有偏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对那些英语学习达成情况较好的学生,应该多布置更加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对那些学习信心不足、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的学生,教师需多给予鼓励,并教授学生一些面对挫折时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构建完善的逆商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抗挫信心
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当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可以及时进行引导教育;当学生通过引导教育克服困难和挫折时,教师需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在构建评价机制过程中,需围绕耐挫和抗挫进行多维度点评,确保评价符合学生的个性,并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差异性点评,保证评价机制的全面性。
(三)鼓励同学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展示学生自信
学生在英语课上进行问题回答时,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互相帮助的氛围,并在问题回答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优势,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当学生在回答英语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寻求同学的帮助,合力完成问题的解答。这样的互助形式可以增强同学间的信任感,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学习成就感。这样的互助学习,还可以促使学生意识到身处逆境中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从而让学生克服困难并成功挑战自我。
(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布置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愿。制定的任务需具备一定的难度,才能实现学生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在布置教学活动目标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自主分工,培养学生探究答案的意识。在学生分工完毕后,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过程中,由于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可以在逆境中有效地激发出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都能提供及时的帮助,有效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团队协同能力。学生在自信、团结、互助、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如何战胜困难。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发上台,讲解活动中面对困难时的解决心态,并讲解小组协同合作过程中中存在的合作策略,共享经验。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引入逆商教育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时引入逆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勇往直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同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逆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情,充分关注那些成绩较薄弱的学生,使逆商教育面向班级整体。
参考文献:
[1]胡成亚.初中生逆商的现状分析及逆商培养的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2,(10).
[2]王艳.英语教学中学生逆商的培养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2009,(5):226.
[3]严碌.以英语学科为例初探学生逆商教育[J].科学咨询,2012,(20):78.
[4]刘道万.数学教学与逆商培养[J].小学时代,2010,(12):7.
[5]陈文明.浅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3,(7).
[6]何婷婷.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对高中生逆境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5).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3篇
记得有一本书上这样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为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一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应对自我的学生,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我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师生之间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而要成为这种多元主角,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我用看、聊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聊就是透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内心世界、爱好和语言。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语言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透过这两种方法,让我对每个学生有了必须的了解,而我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也从不把自我当成老师,而是以一个大朋友、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去真诚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也拉近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没有距离感,愿意跟你说真心话,愿意让你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我将这种了解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就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师生的配合也就十分地的默契,从而完成了教学目的。比如跳绳活动,当学生看到老师也参与到他们之中,他们的用心性也就极大的被调动起来了,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动地、创造性地活动起来,有的跳花样、有的双人跳、有的编成小组跳追人,而我这时候也下放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齐活动,一齐探讨其它的花样,一节课的教学资料十分顺利地就完成了,而且常常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由于我的这种真心相对,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既缩小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从容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到达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4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入,英语这门语言渐趋全球化。近年来,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门语言课程,已在小学教学中开设了英语课,可英语与汉语毕竟存在很大的差距,受地域环境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汉语外的语言时难免产生困惑、厌恶等心理反应。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水平,必须要有一套适用于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为此,情感教育理论这一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情感、归纳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实质性的帮助。
一、情感教育理论应用现状
1.教学观念偏离
新课改的实施推进使教师也学习了新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与调整,但这些认识与转变多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形成主观内在的自觉行为,一些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以教师为主体,重视课堂上传授知识,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使教学课程枯燥乏味。
2.应试教育影响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与学生都十分看重成绩分数,这势必会产生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严重违背了教育宗旨与平等原则。过分重视成绩,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将升学与考试作为衡量教学的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教学活动的目的与中心就偏离了轨道,这会对教师素质与知识结构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3.知识水平制约
英语情感教学在开展之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为他们传授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情感的启蒙者,必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与平等的心态。在目前,受多方面条件限制,部分教师无法满足情感教学的条件。此外,教育机构受传统教育观念与环境影响,并不重视英语情感教学,使教师与学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作引导,阻碍了英语情感教学课程的发展。
二、情感教育理论的具体应用策略
1.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传授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教师要学会角色转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与优势、劣势,与学生做朋友,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与回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切身体验学生的感受,以便掌握课堂动态,开展下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课堂上或课堂下,教师要多听取学生意见,弥补不足,及时调整。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用耐心与爱长期浇筑,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呵护学生,才可以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环境条件、地区差异、智力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种种影响,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状态也是大相径庭。由于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制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此种教学环境下,教师常会对学生做出“好坏”之分,这不但会加大教学难度,还会对学生心理情感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使英语教学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平等的目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不以学生接受知识水平的好坏而产生个人好恶,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从而在情感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心态。
3.利用情感资源教学
语言是传递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它與情感色彩紧密相连。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感情色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与之相反,若教师的语言多含有good,welldone等具备感情色彩的词汇,会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性,并影响学生的语言发展。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借助实物展开教学,最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学生从情感上更好地接受。如,在进行英语“时态”讲解时,可借助钟表提问:“What’sthis?”然后调整时间,分别讲解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及将来时态,这样学生可以从情感上真正地理解。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教育目标已转向全球化发展的情形下,必须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是学生的情绪,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识水平还未发展成熟,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美好品格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李吉海.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20xx(1):261.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5篇
小学生能否学好国际音标?我一直在尝试教英语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音标。音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怎么样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的发音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谨慎对待,认真地从教学入手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英语。
一、自然导入、正面迁移
音标概念的导入要自然,教师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联系像所熟悉的汉语拼音注音一样,英语单词可通过音标拼读出来,并且 像汉语拼音有前韵母与声母之分一样,音标有元音与辅音之分。教师可以在第一个学期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开始逐步接触音标,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例如:在教字母发音归类时,教师就跟小朋友玩一个司令和小兵的游戏。先把五个元音字母Aa Ee Ii Oo Uu选出来做司令,然后根据每个字母的发音分别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小兵,或者把字母卡片发给小朋友,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司令。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找,玩得不亦乐乎。可正当玩的高兴时,小朋友们为难了Oo和 Rr怎么办?不知道何去何从。这时教师才告诉他们,原来他们一个是光杆司令,一个是光杆小兵。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对字母的发音有所领悟,而且记忆犹新。
二、趣味教学、摆脱枯燥
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确实比较乏味。如果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就能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
1、摘水果游戏?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果树,树上挂满了果子(苹果、梨、芒果等),每个果子上都写有一个单词,如pen, desk, big, this等,再画几个篮子,每只篮子都画有一个音标,[e],[I]等,然后找几名学生上前面来,把果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将含有相同元音的单词放入相应的篮子里,如:将写有pen, desk的果子放在贴有音标[ e ]的篮子里,将写有big, this的苹果放入贴有音标[ I ]的篮子里,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读出音标,最快最准确的获胜。
2、看音标抢读单词游戏?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教师逐个出示一些单词的音标卡片(如[ kEik ]),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单词,拼出来并说出词义,读得对、说得对的给该组记分,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3、找朋友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单词卡片(如this),在另一组必定有一人持有一张含相同元音音素的单词的卡片,(如sit),游戏开始,教师说一个音素,如[ I ],手持含有此音素的单词(即this和sit)的两位学生应迅速站起来,并读出这两个单词,最先站起来的人得分多,后站出来的得分少,没站出来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4、Bingo游戏?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写音标的游戏,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在上面画一个井字,将纸分成九格,然后教师随便念九个学过的音标,学生边听边将音标写在格子中,随便填在哪格里都行,学生填好后教师再打乱次序逐个念九个音标,学生一边标号边喊“Bingo”,最先喊“Bingo”并写得准确的获胜。
三、教会学生查词典,熟悉音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学会了查词典,如虎添翼,学起来就更加自由了。他们可以从词典上发现一个新单词的多种意思,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拓宽了知识面。有时会话教学中的三会词,就可让学生当堂通过查词典自己独处,并告诉他们“这是你们自己学会的”。还可利用课堂和课外经常进行查词典比赛,而且在班级里开辟“小词典”栏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每周扩展四五个单词。如:教到动物,就出kangaroo,snail等词。查查练练,不必要求学生记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会查词典后,教师还可提出提前预习的要求,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了良好的预习和自学的基础。
四、强化音标教学
1、保证时间:每个学生早读课上大声朗读音标,然后再对学生说一些有规律的单词的读音,让学生们根据读音猜出单词的拼写,让学生们感到背单词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说:date, face, car, park, cap, hat。
2、对音标的掌握必须人人达标,利用时间逐个检查。平时在默写单词的时候,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
3、进行分层次教学,对那些畏惧学音标的学生给予帮助和辅导,以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使之尽快赶上队伍。
4、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一些音素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dash;—dash;—letter——little。这时,我们就要多加练习,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语音障碍。
5、我们可以给学生归纳一些音标发音规则,便于他们预习课文或
做练习,如:字母组合“oo”在k,d,t前一般发短音 ,除food,noodles等发长音[u:]。room, sitting—room, dining—room中字母组合“oo”发长音[u:],而classroom, bedroom, bathroom中字母组合“oo”发短音;字母组合“er”在单词结尾一般发短音,而“her”中“er”要发长音;单词中元音字母加辅音字母加“e”,元音字母一般发本音,而“e”不发音;单词结尾加“s”的发音规则又有:①k, p + s, s 发②t + s, ts 发 ③d + s, ds 发 [dz ]④s, x, ch, sh + es, es 发 ⑤y 变 ies, ies 发 [iz ]⑥其余单词结尾 + s, s 一般发 [z ];还有像字母“n”的发音规则等等。
五、归类记忆、音形对接、程序化学习。
将学习的单词分好类,比如学水果,我们就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水果全部集中起来。利用读音规则,大小卡片,口诀、歌谣,词串等进行快速记忆。就好比吃葡萄,一吃一串,学生一记记一串。辅音字母与辅音音标基本同形,怎么读就怎么写;怎样写就怎样读。我们只要掌握元音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常用单词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听音能写,见词能读。
听到/p/马上就会写出来字母p,见到字母p马上就知道读/p/,出现频率比较高的16个,怎样读就怎么样写的辅音字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r/ /v/ /s/ /z/ / f d t n l g k h r v s z ust,看到字母m,s,t就直接对应/m/, /s/,/t/,不用去考虑,直接就读出来。我们只要知道u的发音在闭音节中发/Λ/。must 的读音就马上出来了,音形对接在配合开闭音节,单词记忆就易如反掌。
利用母语正迁移,联想法,顺口溜,拟声法,配对法,手势法等帮助学生快速学会48个英语音素。
// /n/ /?/ 妈妈,奶奶,再去掉韵母,然后eng,就发出这三个音了。
一个淘气的小小朋友,惹得妈妈,奶奶不高兴了,交妈妈,奶奶时,他们没有答应,只是eng了一声,这是小朋友乐坏了,于是就有“妈妈,奶奶,eng, 我也乐呵若”。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家长的认可。音标的学习又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有利于音标教学的时机,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应该及时发现并给与表扬肯定。每个孩子都喜欢听表扬,听到表扬就精神振奋。即使是一朵小小的红花,一张小小的贴纸,都能让一个调皮的孩子在40分钟的课堂上表现得非常完美。表扬时不能笼统带过,而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诚恳及对音标学习的重视,让学生对音标学习形成一定的观念,并能够自觉地把音标学习纳入英语学习的一部分。老师在课堂上练习一次,下节课再强化,会发现知道的小朋友会更多。其次,阅读练习也是必不可少。在孩子们认识完他们的区别后,让小朋友读一读,读给同桌听,读给老师听,从而加强孩子们对单词的音、形、义的理解,真正做到带着思考读,读而会意。总之,教是为了不教。利用“拐棍”是为了今后能丢掉它。因此,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6篇
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资料,英语视频资料和网络课程不断增加,并且现在很多小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一、建立英语教学网站
二、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的网络环境是学习进步的前提。网站管理者应该在网站中设立投诉箱或者建议栏,因此在网络世界,学生可以自由聊天、发表言论,谈论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网络很容成为学生泄愤的场所,这就需要网站的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注重管理网站的学习环境,避免改变站的性质,成为传播消极思想的场所,失去网站原本的作用和价值。
三、注意合理选取资料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是一种全新模式,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往往会失去辨别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网络资源。教师在体会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后,会不自觉地完全依赖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忽视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掌控者的本质。网络资源不是教师,它无法取代教师的位置和作用,只有通过教师对互联网的合理运用,才能够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学情境。
第二,浪费网络资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在选择资料和设置课堂情境时,应当依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选择的内容不但要符合教学大纲的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以免浪费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和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
第三,英语教学和网络资源的有效、合理整合,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关键在于资源的整合运用,因此英语教师在采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时,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教师不要看轻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无论网络资源多么的丰富、多样,教师的作用都是无可取代的,哪一方面都不可以忽视,只有协调好每一方面的工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整合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保证完成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使得中国与世界接轨,很多人开始从网络上学习,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网络资源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是正确的,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注意网络资源的整合应用,教师和学校应当为学生网络学习进行把关,让学生在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中学习,发挥互联网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7篇
一、利用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不断掌握英语知识,使学生打消英语学习的畏惧,充满信心投入到知识探究中。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远远大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在学习中,他们能够主动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使课堂教学在学生活跃的思维中进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创设的趣味性课堂情境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并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使课堂教学集教育和娱乐于一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让学生学习有关animal的单词时,教师在介绍单词时用夸张的行为来模仿动物的动作,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也跟随教师来一起模仿。在欢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的单词,并印象深刻。教学实践证明,在趣味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和表达,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和游戏相结合,促进教学的高效进行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充满兴趣地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究。在教学中,把教学和游戏相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互相合作,活跃思维,既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不再感到疲劳,而是充满激情地进行知识探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学:
1.比比谁的反应快游戏规则是教师说出单词,学生根据单词的含义快速做出肢体动作。例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说出“big”,学生用动作表现出“大”的意思;教师说出“smile”,学生露出微笑。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地做出教师读出单词的意思,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对于做错动作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进行再次记忆,并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印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游戏规则是,快速地在一组单词中找到给出单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和观察,有效激发了学习热情。通过游戏让学生快速复习了有关动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知识。
三、渗透文化,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英语语言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使用英语的一些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Christmas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在过圣诞节时的情况,并给他们讲述圣诞老人的故事。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技巧。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尽量做到能听的让学生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能说的让他们说,多管齐下、学练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教师要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情绪上的共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呈现新知识,还是巩固旧知识,都应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这才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其次,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互帮互助,分工合作。例如,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背诵课文、记忆单词、编排对话、模拟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正确综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探究英语知识的内动力,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优秀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更深入地探究英语知识;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下树立学习的信心,主动探究英语知识,并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小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课堂学习中认真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喜欢上英语学科。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运用英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学习上的成就能够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探究英语,使小学英语教学在创新改革的道路上取得高效率。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8篇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比较丰富的实践课程,在教育行业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英语教师要适当的转变教学观念,将德育教育与英语知识有效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学;探索
英语课时一门思想性相对较强的语言知识课程,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时候也流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能是一种盲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的话,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而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将德育教育融入各个教学内容中,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职责。教书与育人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教师的失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且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汲取情感精华,进而接受品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发挥教材的作用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材都是学科自身的基础,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的英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英语教材,在教材中不断寻找德育素材,在教材中,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情境对话来训练学生的对话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不同时期的情感表达方式,除此之外,我们的英语教师还可以辅助学生来编排一些英语情景剧,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敢说英语,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道德态度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的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将教材中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了解教学中的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认识。
二、树立榜样作用
教师除了传道受业以外,教师自身的修养对学生的德育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模仿能力强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是非常有效果的,很多时候,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发展,所以,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的教师都要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为人师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师除了要教授他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这样,教师在学生中就会成为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久而久之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斥之外,我们的英语教师还要在实际的英语授课过程中,通过几个相对简单的英语人物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英语层次,进而不断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利用英语礼貌用语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英语教学的内容也都是比较浅显的,而大多数的英语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歧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非常小,自身的智力发育也在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的英语教师要不断的寻求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渗透,而且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切记绝对不可长篇大论,因为小学生的自身认知能力有限,如果长篇大论的去渗透德育知识的话,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在学习问候用于的时候,只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日常的交往中反复使用,再让学生不断的进行辅导,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学会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在通过学生参与英语教学,就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改正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对话,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涵养。
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对于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英语教师一定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中不断挖掘新思维、新思想,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情境。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德育水平。
五、利用业余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我们除了上述的教学方法以外,英语的课外业余活动也要充分的被利用起来,因为从我国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来看,英语课外业余活动对学习的精神文明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外业余活动中适当的增加一些英语元素,而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师也要讲解一些与之相关的英语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通过课堂教学,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真正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孟庆芳.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课题组.山西省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xx.
[2]李丽静.英语课堂“伴侣”创造高效英语课————多媒体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xx.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39篇
论文摘要:现代英语课堂改变了以教师规划,教师见解,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者地位。
论文关键词:学和教,预学,释疑,应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能否学好英语,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生是否对其感兴趣。学生要学,才能学好。否则就是赶鸭子上架,事倍功半。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成为恶性循环。要让学生学的轻松,就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小窍门。比如英语的课前预学工作就是一大重点,这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导火线。学生在课前充分预学了,就知道了这一部分自己哪些是不清楚的,从而自己在听课时可以重点听,重点学。改变了以教师规划,教师见解,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者地位。教,应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根本任务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为学生的发展。教的使命和价值在于造就学,成全学,教的中心该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比如要上好一节英语课,课堂可以划分为学生预学,教师释疑,学生应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不是简单割裂,而是相互交融。预学环节偏重于学生的学,更多的是自我独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英汉词典,标注新单词的音标和中文解释。在充分预学之后学生可以自我叩问:是否自己会读音标,会读单词,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是没有掌握的,对这个语法点是否理解等等。做,是配合预学的一些操作活动。在释疑环节中也有学,可以让学生之间小组合作,或者小组接龙讨论问题。然后生生,师生之间交互发问,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短文的重点,根据重点提出几个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还可以做一些是配合解决疑问的辅助活动。应用环节的学更多的是矫正性的学。例举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发生的错误。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使用,现在进行时的注意点等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讲过:“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也。”因此学之根本在于思考,发问,进而才是发现。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追求个性的荟萃,生命的交响,精神的相遇,情感的共鸣,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模式主体好比是登山图,表示每节课的学习周期。因为课堂好比攀登知识高峰。形象描述了学习层次的变化。台阶说明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不断上升的过程。形象描述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分为三个环节:一,预学:1,情境激需:上课开始,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预热工作,精心创设各种学习情景,将知识和情景完美融合,激活学生的热情和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例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5BUnit4AnEnglishfriend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切入正题前和学生唱一首歌曲《Thewheelsonthebus》。通过看课件演唱这首歌曲T,roundandround,.引入学生学习新单词town。学生在看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时,就可以知道town的中文解释。在快速跟唱歌曲时就初步会读这个新单词。而且快乐轻松的歌曲容易跃课堂气氛,消除课间疲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预学自问:在学生的需求被激活后教师应根据教学重难点,将书本内容科学合理的分解,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学习任务和可以研究的问题,引领学生循着任务阅读相关的文本,根据相关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不是单纯的看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诵读,动脑思考。可以在书上勾,画,写,填。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照顾班级中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给予指导。例如在教学5BUnit7Abusyday一课中,教师可以照顾到班级中成绩薄弱的学生,把较长的课文分成三部分,在教学第一部分前可以让学生先自读第一段,用笔划出教师要教学的重点单词take,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其意思。3,预学检测。应选择后进生为检测对象,最大程度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教,将培优补差落实在课堂上。例如刚才所提的第七课的预习检测中可以通过几个小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明白第一段的含义。像:Whatdayisittoday?WhattimedoesDavidgetup?IsD?DoesD?简单明了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对话的内容。二:释疑。1,质疑问难。将没有解决的难题由全班一起解决。例如在这一课中可以提出一个难点:找出第二段中的近义词hurryandquick2。共研互促。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暗示这一组近义词的中文,将难题巧妙点化。3。拓展提升。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新的疑问进行创新。有意设计一些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拓展。可以通过看动画片,回答问题或者复述课文升华知识。三:应用。1,当堂检测。英语可以用听读,口语交际,听写,英语小习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第七课中可以让学生练习写作文Ahappydayorabusyday.用简短的5-6句话进行描述。可以进行词组选择来写作文。2,反思叩问。对袭击这一节课所遇到的问题是否全部解决,有那些收获,是否有新的疑惑和感悟。在这一课的感悟中可以向学生渗透谚语:Timeisgol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课外延伸。英语学科可以进行西方文化渗透。安排阅读一些英语小短文。
英语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但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上吸取精华,完美总结。
参考文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40篇
整体语言教学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的重要理论之一。作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语言教育理念,其主要的理念就是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应该回归真实的世界。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对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
整体语言教学,也称为“全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北美风靡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最初,它主要应用于英语为母语的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对英语为第二语言和其他外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主要结合其基本理念和教学实践,阐述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整体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
1967年,被誉为“全语言运动之父”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K.古德曼发表了《阅读: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一文。该文成为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滥觞之作,并为其基本理论奠定基础。之后1971年,F.史密斯又发表了《理解阅读:对阅读学习的心理语言学分析》一文。这两篇文章是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其整体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给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冲击,并得到了我国目前语言教学界的普遍重视。
1.整体语言的教学观
(一)语言是一个整体。美国著名语言教育教k.古德曼教授认为,语言中的音素、音节、单词、短语、句子都只是语言的片段,而片段的综合永远不等于整体,语言只有在完整的时候才是语言,这也是整体语言教学的基本要义。语言技能也不应当被分解为听、说、读、写。儿童的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健全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和听说能力一起发展的。
(二)语言知识和技能应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传统的语言教学通常是人为地把语言和技能严格地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这违反了儿童获得语言的自然过程,不是有效的学习语言的方法,是为语言而学语言,不是学以致用。
2.整体语言教学的学生观
(一)让儿童拥有语言学习的自主权。以儿童为本位是整体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目的和兴趣。整体语言教育者认为在此过程中除了要让学习者感到语言学习是具有个人意义的、有用的、有趣的,还要让学习者有使用语言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决定使用语言的目的、如何以及何时使用等,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些权利。
(二)在二语教学中,允许学生适当的使用母语。传统的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把母语的使用视为大忌,如:直接法和视听法是绝对禁止在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全语言教学派提倡把第二语言的学习与专业知识面的学习结合起来。
3.整体语言教学的教师观
在传统语言教学中,教师往往定位于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全语言教学派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策划者、鼓励者、启发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全语言教学的教师有两个基本的转换:一是身份角色的转换,二是传授内容的转换。当学生和教师放置于统一教学环境之中,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教师也才能教有所成。
二、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对小学教学的启示
1.语言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教师应把对教学目的、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建立在对学生的需求和程度的分析上。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教学流程,写出分课时教案。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归纳和习得新奇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入门阶段的小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2.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潜能
整体语言教学派认为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和发展潜能,关键在于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能否转换自己的角色,不仅担当起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时扮演一个朋友和心理教师的角色,为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生扫除各种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获得最佳发展。
3.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
整体语言教学提倡对儿童进行纵向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把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作为主要依据。在操作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运用激励机制,进行小组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进取;评价时要注意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肯定的评价。
三、结论
总之,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构建起来。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既要丰富学生英语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也要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保持语言教学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 第41篇
一、中小学生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弊端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由于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定的阻碍,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进而降低英语学习的质量。就中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对英语的认知以及掌握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进而影响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
二、优化中小学生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1.把握教学差异,注重过渡引导
2.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因此经常会造成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困难。鉴于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关初中英语教师应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首先,有关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其次,初中英语教师还应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引入多媒体教学,应用情境教学等。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更加地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而减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的不足。
3.了解学生个体,施行个性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在展开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班级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想有效地搞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问题,其可以从发掘学生个性,进行个性教学的角度入手,让每一个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关注与促进。首先,初中英语教师应对自身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并完善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其次,教师应加大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个体学生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其学习英语的难度也在逐步的提升。就目前来看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要想让小学生顺利地融入到初中英语的学习当中去,有关初中英语教师应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保障学生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