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培训行业工作计划范文(通用39篇)(2)

admin 2024-05-31 网站管理员 admin

其次课程讲求实效,科学化。课程设置主要采用模块化形式,课程计划的制定是由社区学院同有关的企业、行业协会、教育专家共同协商完成,首先由企业提出所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具体能力、技能,然后绘制出能力分析表格,最后才由社区学院会同有关教育专家共同确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课程种类及相应的学时数量。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公司对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控制权,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主要由企业决定。另外,社区学院与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合作为职工提供晋级培训、更新知识的培训,社区学院常常为私营企业提供继续职业培训。劳动力教育质量中心(FQW)调查显示,所调查的3173个企业中的30%都利用社区学院来进行培训。以社区为依托,社区的各种设施为其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它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医院、图书馆、法院和各种社福利机构等作为大家了解社会,作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场所。最后是充分的经费保障。社区学院还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财政补助,其中地方税收补助占20%-30%,州政府补贴占60%-80%,而联邦政府占10%左右,政府以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形式支持学生学习和培训。社会的个人捐助、校友奉献、公司赞助、社会集资兴学等也构成了学院的经济来源,公司、企业还通过选送职工、委托办班等形式向学院支付学费,赞助办学,充分显示了社会力量的最大限度地参与学校办学,有效地减轻了受教育学生的学费负担。目前社区学院作为实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正日益受到在职人员的关注,表现在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上:一是部分时间制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全日制的学生则相对下降:二是社区学院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地方化、地区化。由于社区便利的就读方式,低廉的入学费用以及周到的教育服务,使各个阶层的在职人员依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学习。加上社区学院与社区的密切联系,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开发的合作等,都均衡了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以及社区成人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三是社区学院日益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机构,逐步建立“学习型组织”,这一目标成为美国社区学院的焦点。社区学院将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

2.企业内的成人职业教育

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企业高度重视职工培训,把这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投资。1990年,美国企业用于培训自己员工的费用为300亿美元,培训员工3650万人。目前每年达2100亿美元左右,企业平均培训投资为工资总额的2%,大多数公司的预算中都有用来进行员工培训的专项资金,全美有97%的企业为职工制订了培训计划。政府也大力支持职工培训。《成人教育法》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工资总额的1%用于雇员的教育与培训,并逐年递增,对未达标的企业,每年必须上交其工资总额的10%作为国家技能开发资金。为鼓励企业对员工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联邦政府还在税收政策上予以优惠,允许企业将教育开支列入成本,免于征税。企业内继续教育是一种以人力资本的开发为目的的企业行为,能够培养和挖掘企业职工的潜在能力,其内容涉及面也比较广泛,从识字扫盲、各类补习课程、学位课程以及高层次的博士培养,还有博士后水平的课题研究。一些大公司开办自己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并已形成了从普通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整套系统,每一部门都有相应的培训职能,如摩托罗拉、西部电气、通用电器、国际商用机器、美国电报电话等大公司就是如此。

美国企业组织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各异,层次不同。按出资情况分,有独家企业举办,数家企业联办,厂校合办(企业出资,学校提供培养服务,但培训目标与要求的决定权在企业),一家或数家企业委托(学校)代办培训,企业和政府合作办学等等。政府不仅为企业办学提供法律和政策之便,而且考虑到中小型企业缺乏办学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素,也出资开办职业培训机构。雇主提供的培训大多是在企业内进行的,也有部分培训外包给企业外的公立或私立培训机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①企业内部自办的短期培训班,它属于在职培训性质。②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到企业外的高等院校进修深造的机会,教育对象多为熟练技术工人或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由社区学院实施。③企业自办大学培养人才。这一形式在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截止1985年美国共有18所企业办大学。④跨企业培训。美国的全国技术大学就是由18家企业和两所名牌大学联合举办的。贝尔实验室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密执安大学等37所大学联合,从其在职人员中培训研究生。此外,为了实现教学与课程开发方面的合作,一些企业正在通过学分转换,将企业内的实践和培训与社区学院或大学的教学协调起来,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由于拥有坚强的后盾、充裕的学费、先进的科研设备、便利的实习基地,使企业的办学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

美国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的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办学目标明确。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多企业把企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一项有效的投资,也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塑造的手段。公司实行全员培训,对各个层次的人员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对新职员主要进行有关理解公司战略目标,熟悉公司业务;对高层管理人员则是提高其对市场、金融、信息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认识和管理水平。②生产、科研、教育三位一体的“学习型组织”。从90年代起,美国不少企业正在逐步创建学习型企业,讲求全员学习即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人员积极投入学习。包括参加企业自办的培训、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和培训。强调“全程学习”,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进步,把学习渗透到企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企业也把培训员工作为一项重要投资。注重团体学习,加强群体智力的开发,培养团队精神。美国不少企业如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等正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③企业培训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各种“跨国银行”、“跨国公司”、“国际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类企业是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作用下发展的,美国众多跨国公司普遍重视本土人才资源的开发。其措施有:一是设立研究机构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二是设立“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加快人才本土化进程。摩托罗拉公司在北京组建了摩托罗拉大学,每年都吸收一批中国青年学员进行培训,计划在2000年末至少训练100个部门主管代替外籍人员。IBM公司在全球共有雇员约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程序员、科学家等,这些人员在本部有8万左右,在欧洲有3万,在亚太有近1万,该公司1987年教育费用高达9360万美元,其中3210万用于国外的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