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流程体验报告范文(汇总5篇)
网上购物流程体验报告范文 第1篇
超市购物体验作文600字
今天下午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家附近的苏果超市完成本周数学特色作业——《千克和克》。
按照作业顺序我们先找到了鸡蛋所在的区域,我很轻松地就拎起来一包已经称过重量的鸡蛋,可是我看看作业发现上面需要找找1千克的鸡蛋大概有几个,我跟妈妈找了半天都没有看到散装的鸡蛋和1千克的鸡蛋,最后机智的爸爸看到了一个用纸箱包装的鸡蛋盒子上写着2千克45个鸡蛋,于是我用除法算了下,发现2千克是45个,那1千克应该就是45÷2,因为2千克是1千克的两倍,因为45除以2是有小数点的,所以1千克的鸡蛋大概就是22至23个。
紧接着,我们开始去寻找大米了,我们在超市1楼找来找去,可是总是不见大米的踪影,在爸爸的建议下,我们上电梯去了2楼,发现这里有好多种包装的大米,可是也没有找到1千克的大米,于是妈妈让我拎着2千克的大米保持了半分钟,我觉得2千克不是特别重,比较轻松就能拎的好,我都可以举起来了呢。然后妈妈带我去看了10千克的大米,我双手把它拎起来,坚持了半分钟,果然有些累。
然后,我跟着妈妈又去了卖蔬菜的柜台,看到了绿油油的.香芹、红彤彤的西红柿、长长的山药、有点奇形怪状的土豆还有我最爱吃的小排,我分别记录了他们的重量和个数,这些东西一点都不重,我都可以拎得动呢。
最后,我们在超市调查了一下哪些物品是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我发现很多用瓶子装的东西一般用“毫升(ml)”或者“升(l)”作单位,例如醋、酱油都是用“毫升”作单位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些洗发水是用“克”作单位的,衣物除菌液和果蔬餐具净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逛了一下午超市发现原来逛超市还有这么多的知识呀!
网上购物流程体验报告范文 第2篇
第一次知道京东商城是在参加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未来之星评选活动上,第二次知道它是在商界杂志社主办的最佳商业模式评选活动上,第三次知道它是创业家杂志社对它的封面专题报深度报道,最后一次知道它是因为公司的同事在它那儿发生了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京东商城: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之后,虽然有关它的宣传和报道满天飞,却再也懒得也不愿意关注它了,反而更加增加了作为一名消费者对它的厌恶,以至于很多时候不得不作为一个意见领袖开始提醒那些即将或正将消费它的消费者不要再去重复那种噩梦般的购物和消费体验。
S小姐于6月在京东网上帮朋友购买10台电脑。决定在此购买是因为之前从各种高端财经媒体处得知京东商城的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特色;同时也从其他朋友处听说过京东的IT产品是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而且质量是可保证的。仅此2点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作为消费者,谁不想便宜买好货呢?
然而,消费者总是贪心无止尽的,由于数量不算小,S小姐希望能享受更便宜的价格,就依照网上的客服电话找京东的服务人员讨价还价,希望能走团购价。热心的H小姐先是坚持不能再降价了,网上标出的价格就是最低价,但终究磨不过客户S小姐的一再坚持,答应联系厂家看是否有让价空间。几小时后,S小姐接到回复电话说是已联系厂家,确实不能再便宜了,你买一台是这个价,买十台是这个价,买一百台依然是这个价。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说什么都是多余了,算了,直接买吧。
S小姐注册了个人用户名,购买了看好的产品,在付款之前有点不放心,毕竟相对网购来说,这也不算是个小数字的钱。于是又打电话直接找H小姐,确认一下,有没有现货,什么时候可以送到等等。H 小姐说,我看不到你的定单,我这里是企服部门,专门对企业用户服务的,你最好注册一个企业用户名,于是,S小姐又注册了一个企业用户名再次下单。
下单付款后,就只等发货了,H小姐说,今天(周三)发出,周五就可到了,最迟下周一一定会到。S小姐一想,虽说不算很及时,也可接受,也没有什么意见。直接通知朋友等着收货吧。
转眼到周一了,中午S小姐打电话问朋友,货收到没?没呢。不对呀,说是周五就可以到,最迟周一一定会到的呀。收货地离京东商城的北京总部也不远呀,动车也才不过4-5个小时,怎么5天了还没有收到呢?
于是S小姐一个电话打到京东商城H小姐。问明何故,得到的解释是,货被快递公司退回了。
怎么会呢?收货地址、收货人姓名、电话详细着呢,也没有写错,再说,是省会城市,快递业务发达着呢,快递公司怎么会无缘无故的不送而退回呢?
H小姐接着解释,快递公司送了,可能是周六日收货人不上班,打电话没人接。所有就退回了。
(什么叫可能?这是典型的推脱和最苍白无力的解释!)
这个理由也实在是牵强,周六日不上班是很多快递公司都知道的,快递公司会选择上班时间送的,而绝对不会是退货的理由。而说所谓打电话没有人接,S小姐也核实过,压根就没打电话。
S小姐也不想再听过多的解释了,只想早点解决问题,就是快点让朋友收到货。
H小姐就承诺了,我们今天再帮你发。
“明天能到吗?”
“估计不行,要后天才能到。”
“肯定吗?”
“肯定,你就再相信我一回。”
“OK,再相信一回,也就是最迟周三一定可以收到。”
“是的。”
京东商城的H小姐非常斩钉截铁地说!
S小姐想,此时生气已无用,钱已付,货未到,只求早点收到货,别的懒得计较了。
偏偏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
S小姐在周一下午临下班前接到H小姐电话,“对不起,你的货今天帮你发不了。”
“为什么?”
“因为我们仓库今天有一万多件货等着发,你的货被压在最里面,发货的人忙不过来。”
(京东商城的生意有这么好?S小姐暗想,果真如此,为何服务和物流如此差?)
“那你的意思是?”
“我们只能争取明天一大早给你发,不好意思,通知你一声,麻烦你转告收货人,
(还只是争取,到底发不发得了,也不确定?这就是京东创始人反馈强调和广为宣传的京东商城最具竞争力的物流服务和购物消费体验?……很有点讽刺意味!)
“那就是说,周三也到不了?”
“有可能。”
(在没有付钱前,所有的答复都是确定的,而一旦付钱成交后,这些确定的承诺字眼和解释语句全部变成了“可能”和“有可能”,也许这就是京东商城的特色吧!)
S小姐有被人调戏的感觉,还不止一次。气不打一处来。我是花钱买气受来了。
不想多说任何话了,生气只能显得自己修养不够,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当即决定从此不在京东买任何东西了。
周二开始,朋友就开始催了,S小姐只能憋着气,耐心的给朋友解释。如何如何这般这般。
终于,在周四下午快四点时候,收到朋友的短信,说是货已收到。
这场京东噩梦终于结束了!
S小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就想弄明白, 这京东商城,传说中挺厉害的呀,怎么会服务到如此境地?难道又是一个快速造星而流星的企业?
1、在京东下定单,分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企业用户可以拥有专门的客服人员,可以享受某些购物的再次优惠,可以申请赠送购物券,等等。这不是歧视个人用户吗?小客户就不是客户吗?但好像作为企业用户的S小姐,也根本没有享受到任何好的待遇和服务,反倒是享受了一回噩梦般的购物体验!也许其实都是一样,只是为了制造差异化而诱惑企业客户注册并消费?
2、H小姐在解释中一再强调,走第三方物流,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他们也没办法。真是这样的吗?S小姐想到经常在当当网上买书,也经常在麦考林上买日用品,当当送货从来没有超过3个工作日,麦考林上海本地送货也从来是次日到达,并且都还是货到付款,人家是怎么就能说到做到的呢?难道给京东服务的物流公司就是没有给当当服务的物流公司好?纵使京东的产品都是大件,在物流方面确实有难度,比如质量体积等,但这些应该都是在创业之初或与物流公司合作之时早就应该预料到的呀。物流公司的服务这么差,难道对他们就没有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处罚机制?
3、京东一天的定货量既然能达到一万多件,为何不及时增加物流的能力?物流配套跟上来真的那么难吗?难道就没有这样配套的专业点的物流公司?不是说203月斥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上海圆迈快递公司上海及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配送速度及服务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了吗?全面提升了也就这个水平?自建的物流快递公司服务也这么差?
局外人的S小姐在思考并在努力寻求答案,但不知道京东商城的决策者和管理层是否知道这些问题?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呢?如此,是京东的大幸,也是消费者的大幸,否则,快速造星起来的京东就会像流星一样消逝!
网上购物流程体验报告范文 第3篇
网页体验——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京东购买: A.点石成金 B.无价
当当购买: A.异类 B.引爆点
亚马逊中国购买: A.影响力 B.内向者优势 C.失控
5 购物——三家网站都是在.晚20:00~21:00下的订单
邮件
京东
1. 确认下单通知——无邮件提醒
2. 发货通知——无邮件提示
当当网
1. 确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醒
. 邮件接收到的时间——11月16日 20:28
订单一完成,即刻发送邮件
. 邮件标题——与亚马逊相比,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原因如下:
. 明确告知用户邮件来自什么网站
. 告知用户已经收到订单,正在处理中
. 邮件内容——不足之处
网上购物流程体验报告范文 第4篇
网页制作Webjx文章简介:淘宝与拍拍的购物流程对比
近几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今年各独立网店、购物平台更是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并都已站稳脚跟,对于这么多购物网站,我们来筛选一些比较知名的站点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
目标:由于购物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选购和购买两方面,这篇文章主要就购买流程进行展开分析,寻找最佳购买体验。
场景:
只分析购买流程,所以我们假定买家已找到一个目标商品(不排除还有别的想买)
购买实物。
统一采取支付宝支付。
由于并非所有平台都支持非会员购买,所以在此假设用户已是会员,对于非会员购物流程的对比分析以后再上独篇文章分析。
收货地址统一。
分析: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好的购物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就是要步骤少、购买快,最理想的当然是所想即所得,但又不自作聪明的设计。
操作步数(独占窗口浮动层同样算做一步):
我们先简单统计一下各个站点的购买操作步骤,因为这是比较好量化出来的。
从表格看出淘宝和拍拍两平台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操作,唯一不同的也只是一个独占浮动层的前端表现方式的不同;顺便列出了其它三个电子购物平台,它们都是B2C传统必须经过购物车购买,还有多余的操作是收货地址和物流方式的层层确认上有了很多不必要的操作,这多半都是为了系统稳健性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的,只有当当的加入购物车后的独立跳转页去提示操作结果的做法实在多余。
操作细节:
在淘宝和拍拍在大体购买流程上难分伯仲的情况下,细节成了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们下面主要就操作流程上的细节区别做一下分析。由于两者在未登录情况下的处理都相同,流程也统一,所以下面只说已登录的场景。
1)同款多型号商品
淘宝:
拍拍:
同样是买同样一个东西,只是size不同,我们都会认识是同一款商品,对于卖家,他们不希望同样的商品进行重复的添加,对于买家也希望同一款东西能在一个地方挑选,因为只是size不同,
我想只要是在淘宝有过购买经验的都多少遇到过这个玩意,其便利就在此多做解释。
至于拍拍没有做应该仅仅只是技术投入上的问题,在此就过多阐述。
2)加入购物车提示
淘宝:
拍拍:
首先最为只管的感觉,淘宝的黄色的、警示的、UI统一的“去购物车结算”按钮非常醒目,旁边的“再逛逛”也与“去购物车结算”按钮一大一小、相互凸显。
而相比之下拍拍的这个提示框的两个关键按钮就设计随意了些,非常常规的以局外人的视角在表述这两个按钮的用途,特别是“查看购物车”的文字,没有任何付款的冲动,对于初级网络用户可能也会不知所云。在拍拍的这个提示框里值得注意的是“查看该卖家的其他商品”,什么场景下用户会需要这个按钮?用户买了一件运费和商品价格相当的商品,想多买一些,会感觉没亏太多在运费上。但我们注意到,这个框是需要用户触发“加入购物车”才出现的,也就是说这个提示是用户事先就确定要买多件商品的时候才会触发出现的,所以这个提示的“性价比”并不高,反倒在这个狭小空间影响了其它没有此需求的用户进行主流程操作,我的建议是将此提示放在购物车页面里会更恰当好处。
还有个细节是在弹出框的位置,淘宝应该也是特别处理过的,刚好挡住两个购买按钮,使购买流程始终在一条主线上,不会产生分支的可能。
3)订单提交页(单件)
从之前做商城时的访问计数器的分析表明,有很多准付费用户都会是从这里失踪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页面,所以要尽量让这个步骤保持简单、流畅。
怎么才是简单的?让用户操作少,填写得少,看到的少。
这点上淘宝再次优于拍拍,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整个页面的排版不同,拍拍是1栏,淘宝是2栏。
我想拍拍是想让流程更顺畅,单一化,所以采用单列的布局,不过也随即带来了弊端——页面高度的增加。淘宝的表单基本上在第一屏(包括1280*768)基本都能展现完全,即便我还多于5个的收货地址,而拍拍在收货地址处的间隔太大,更加拉大了页面高度上的差距。虽然拍拍在运送方式的选择框采用的一行多个的排列方式来压缩高度,但在这类需要对比的选项之间(特别是数字对比),纵向排列明显要优于横向排列。
淘宝也并非没有缺点,淘宝的“显示全部地址”链接脱离了用户的操作视线,建议参考拍拍同样放在收货地址列表的最下方。
综合来看,在大方向上淘宝还是略胜一筹,只是在细节上各有千秋。
网上购物流程体验报告范文 第5篇
这两日组织我的营销团队到云台山度了两天假,故地重游感触颇多,回顾两日的旅游行程,云台山的一大变化至今仍令我深思,那就是对购物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体验式营销
云台山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我做旅行社时每年要组织上千人前去旅游,自己每年也要去上几次,每次去时都在路边购上一些当地的特产――松花蛋回去送人,而且还能收到当地客户送给自己的土特产。3年多没去,云台山景区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环境改善,景区内的路边再也买不上松花蛋了,购买要到农家开设的土特产店去买。土特产店的经营品种自然是比以前多了,但是自己已经没有了那种购物的兴致。
因为多年不去,就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请了一名导游(50元/2天),凭借多年的旅游从业经验,小导游与我沟通甚是融洽。旅游将近结束,导游提出安排2个购物景点,一个为玉器店、另一个为土特产店,考虑到导游的个人收入(导游可以收取店前的购物停车费)及同事们的游兴,我就非常痛快的应承了――说实话,作为职业的好奇,我也想了解一下云台山对购物景点的开发情况。但是因为自己比较了解购物的内幕(导游要提取购物小费,产品价格要高于店外许多),就在游览前私下的告诉大家最好只游览不购物。
导游对购物景点的介绍极具扇情性,景点营业人员的介绍则更是专业与精彩,在玉器店甚至还安排了“产品流通环节及购物价格分析”的讲解,在土特产店安排了各种土特产的免费品尝。看来这种开放式、消费引导型的购物体验效果是明显的:在玉器店、土特产店我的同事单店购物均在1000元左右――虽然进店前我已经做过“消费教育”。
但是后来想来,出现这种现象本不足为奇,因为自己在玉器店都被导游及营业员讲的蠢蠢欲动,差一点就要花480元买一只貔貅了(后来在另外的一个景点门口凭导游证花10元钱买了一个,虽然没有玉器店内出售的精致)。
资源整合
购物中还有一个现象让我思考,那就是整合资源。何谓“资源整合”,在我看来“资源整合”就是充分挖掘自己的可开发潜力,同时利用他人的有效资源将别人的变为自己,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益利用最大化。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前叫卖的特产是:松花蛋和四大怀药,
但是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加大,旅游开发的不断成熟,逐渐使得焦作的柿饼、武陟的油茶、风靡河南的胡辣汤都成了云台山叫卖的特产,甚至产自于南阳的玉器以及不知以前焦作是否存在的“闹汤驴肉”都成了云台山的特产了。我想,这也许就是一种资源整合吧!
体验式营销的有效利用以及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推动了云台山经济的发展,至少购物景点的开发增加了云台山劳动人民的就业机会,更带动了部分老百姓的发家致富,我已经见到了路边一排排形似别墅的住宅、宾馆兼购物的民居。当然也搞活了导游的收入,我粗略的做了以下估计,我们这个不足30人的团队,虽然经过了我的教育,2天之内仍然为小导游本人创造了不低于500元的个人收入。
当然我这个冒充的“全程陪同导游”与司机也分别获得了一箱松花蛋和一箱“闹汤驴肉”的“购物收益”(小导游给我们的分红)。
民风已不再淳朴
回来后将自己的收益(松花蛋和驴肉)送给在家守业的客户,客户惊奇的说:“行啊,这么时间没去,还有老客户送东西!”我呵呵一笑了之。是啊,曾经几时,自己带团去云台山,当地的百姓把自己敬为财神、视为朋友;发现自己过去,很多朋友就会给自己送大包、小包的当地特产――即便那一天你没有为他们创造效益。但是今天已经不是那回事儿了,虽然自己也收的礼品,但那是自己作为导游收到的“回扣”。这已经成为我本次游览云台山留下的最大遗憾――云台山民风已不再淳朴。
我们应该寻求什么样的购物体验,这一点另我深思:新的经济狂潮的冲击下,那种原有的购物体验已不可能再存在,这多少应该成为当今的营销人与消费者的一点遗憾吧!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