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通用10篇)

admin 2024-05-31 网站管理员 admin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1篇

医学人文相关论文

前者指人对人、物、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后者指人所具有的性质和本性。关于人的性质或本性,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下面请参考医学人文相关论文!

医学人文相关论文【1】

一曰性善,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二曰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自私、贪婪、欺诈和残暴等;三曰无善恶,人既不性善也不性恶,人性是可塑的,是后天培养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四曰或善或恶,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即世上既没有绝对善的人,也没有绝对恶的人,而是善恶、是非兼具,但人通过修身可以去恶兴善。

事实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是人性变化的前提或基础,不管人性善、性恶,但抑恶扬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对善的追求,人类才能得以繁衍、发展和进步。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场域中,即便承认上述人性假设,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求善的,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恶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性既善又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抑恶扬善。

不管他们对人性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认为教育对人性有重要影响。

从教育的本质看,其要义为“善”的影响,或使人向善。

应从生成论的人性假设出发,张扬人性中的善,使人性中的善从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抑制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恶性矫正到理想的善行上来,引导人的善性自觉,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

我国古语“苟不教,性乃迁”,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巨大作用。

西方近现代教育也有类似的思想,如,康德深刻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从上述论说我们可以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善性的生成,成就人的“圆满人性”。

医学人性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最富有人性的职业。

医学人性是人性中的善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人性的要求,认识、理解、关爱人,从人的自然本能方面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在社会关系方面公正、平等地给人以关爱;从人的精神方面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为人施以终极关怀。

我国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之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强调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仁慈之心、仁义之心的仁者情怀;要求不仅要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与方法,更要以同情、慰籍、关爱等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予病人情感关照。

正如大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对医学人性的精辟诠释。

前已述及,教育对塑造人性有巨大作用,然而,教育又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野,二者在人性教化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

科学的功能在于探寻自然规律、发现客观真理,科学教育使人达理、求真、重利,它虽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却忽视人的精神。

而人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关注心灵、陶冶情怀,人文教育使人通情、求善、尚美,它虽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但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

正是由于科学的实用和人文的虚空,科学压倒了人文。

长期以来,医学界也出现了“技术至善论”,高等医学教育也遭到技术主义的深度控制,出现了“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医学教育更多地关注先进诊疗技术的传授,忽视人的精神理念与个性的培养。

于是,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职业技能训练。

事实已经表明,忽视了医学所蕴涵的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必然造成医生人文精神的式微和人性的淡漠。

当下医学技术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人们对医学进步的回应却是“做的越好感受越坏”———专科化消解人的整体性,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

殊不知,医务“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性工作,还充满了对社会的理解、对人性的认识、对人尊严的尊重和对人生活目的的终极关怀”。

如果医学技术不以人文精神为其进行价值定向,它不仅不能造福于人类,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应重视学会“如何做事”的医学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学会“如何做人”的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趣,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它通过对医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熏染与浸润和人文情怀的培育,对医学生的态度、观念、精神进行教化,

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归训,塑造和提升医学人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应该一只眼盯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和先进诊疗技术;

另一只眼关注医学活动中的正义、公正、义务、美德、仁慈、责任、同情等,培育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感知、对痛苦的倾听与理解、

对病人权利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用医学人文教育消解医学过度的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抵御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与侵害,重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之间的平衡。

为此,《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通过“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的协调发展,使得“专家”不只是流于“专技”,而由“专技进乎道”,重塑医学的德性与灵魂。

2医学人文教育的进路: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资源

如上所论,提升医学人性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重建医学生内心崇高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法则,使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医术与医德并进,这既是医学教育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

在这一点上,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医学人性、提升医学的人性自觉,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和深入研究。

为了避免目前医学人文教育边缘化和外在化的倾向,医学人文教育应深入医学、置身医学,

与医学融为一体,使医学人文教育真正成为医学的人文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将不再是附加于医学的,而是医学自己的。

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课程,使医学生的医技充满人性关怀

医学不仅是关乎人的科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

这就决定医学人文不仅涉及人文学科,也包括社会科学,这些学科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都具有重要价值,

但医学专业的学制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精湛的医学技术,又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以医学为核心对上述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台北医学院开设“医学与艺术”课程,包括:“美”的概念在中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中的逻辑概念,

美学范畴系统中之“美”“丑”“崇高”“悲剧”及“喜剧”,艺术、音乐、文学创作与医学的关系,天才之悲剧,莎士比亚作品内的医学,

红楼梦里的疾病及影响,三寸金莲———从妇女的足痛到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屈原创作的源泉———抑郁症,曹操的头痛与他的性格,李白之死,

杜甫的创作心理,贝多芬的耳聋,严复的气喘病与返本复古,宏通的心灵世界等共16讲。

试图以医学为主线,用伦理、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方法探寻人性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崇高,涵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又如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等,以病人和社会为主线,

将医学伦理、卫生政策、医患沟通、行为医学、预防医学、文化多样性等内容整合起来,开设“医生、病人与社会”跨学科课程,其目标在于发展同病人相关的技能,并在医疗实践中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道德 道德困境 反思

一、道德困境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道德困境的定义杂而乱。第一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一个难题。第二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道德悖论种的一种。第三种定义是,对一项道德义务的履行就是对另外一项道德义务的背弃。第四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道德失范的一种状况。第五种定义是:对道德困境的理解应从道德选择入手,因为道德困境是行为者在做道德选择时才有可能会遇到的一种特殊情境。这个情境用西方学者的话说就是: 面临令人困惑的两者取一的抉择。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道德困境的复杂性。我自己则更多的理解为第五种,面临一种两者取一的抉择。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选择都是在道德与不道德、价值与无价值的、善于非善之间的选择,只要我们有向善的的意识和识别善恶的能力,我们就不难作出选择。

二、道德困境的表现

道德困境在存在于个人现实生活的抉择当中,有些例子是我们鲜少遇到的。著名的电车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但更多时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与利益的抉择

诚信是我们当今这个社会非常缺失的品德。我们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我们的诚信,良心通常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丧失。前人常讲一诺千金,但是我们现在签订合同都会出现背信弃义的状况发生。就连我们大学这一方净土也没有放过。现在普遍存在的论文抄袭问题。近年来大学有一股抄袭、剽窃之风,“文章就是搜寻、复制,粘贴”“论文就是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东拼西凑”。无数学子把它当作是常识纷纷利用。学术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学术障碍和笼罩在校园象牙塔的阴影。尽管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大学校园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持否定态度,但是同学也表示态度和做法是两码事。

(二)感恩的缺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就讲究孝道,讲究感恩。现在我们的学校每个学期主题班会都将感恩,但是不知道有谁听得进耳朵。我们的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为什么要举办,就是生活中缺少,所以才要使劲地挖掘,使劲地宣传。

三、道德困境出现的原因

一个个“我”构成了这个社会,社会的状况如何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表现。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组织,政府,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道德困境不是精英分子的事情,不是某个英雄的事情,而是是关每一个公民相关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个人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自我与角色的抽离

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认为,“我”就是“我”,“我”是先于一切的角色。我与角色是相抽离的。“我”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角色”的责任是角色的责任,“我”可以不对“角色”责任负责。这直接导致了责任的推脱与道德的弱化。纵使很多人说我不是,这只是你没有反思而已,你的行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抽离了角色的我。我们在承担责任是会悄悄地选择一部分,或者选择比较轻易的部分,因为我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理由就是那不是我的责任。我们都遵从与内心的本我,追求理想的自我主义,抛弃了角色责任,我们只是随意的依靠自己的理性或者感觉来判断,因此我可以随意选择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责任。

(二)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范跑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一问题,就是在人民的心目中,道德约束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道德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下来,约定俗成的惯例。一旦我们打破了这个惯例,就因该受到谴责或者惩罚。我们现在的道德机制都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公民教育存在着悖论。一旦我们触犯了这个惯例,我们受到的仅仅是舆论的惩罚,或者是其他无关痛痒的小结果。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从传统社会向市场社会的转型意味着人们从熟人社会转向了陌生人社会。人们所打交道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熟人,二是扩展到陌生人。在这样的社会,要使市场交易有序而不乱,就需要一种新的道德,即共鸣道德。它是用于调节人与他人之间的公共关系的道德。这种道德应该明确界定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多久不太重视公民道德的建设,市场转型缺乏道德的支撑。虽然我们过去在市场经济是非常提倡,如“大公无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道德困境是一个选择善的过程。它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道德已经全面衰落,也不是说我们的道德全面停滞。这只能说明我们的道德处于一个阶段的困难期。因此,我们要对道德困境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3篇

一、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分析

1.注重医德教育。

2.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

二、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德教育不单单是医学院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1.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对医德教育不够重视,重专业轻医德。“医乃仁术”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医德。然而,较多的医学院校对于医德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专业技术上面,对医德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完全处于松散状态。尤其是在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完全处于真空状态,实习阶段可以说是医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实践中的一些小小的社会现象就有可能改变医学生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医院和医学院校相互推诿,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处于瘫痪状态。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以“两课”为主,95%的课程为医学专业课程,医德教育占有学时过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在实习和毕业阶段,医德教育几乎没有,医学生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上面。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本没有根据医学的专业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有的都是泛泛之词,内容空洞、乏味。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理科生,再加上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就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浅表层面上。第三,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法陈旧。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一般是由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没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机构。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医学专业背景不是很充分,他们大多是根据自己对医德教育的了解进行一些有限的研究。而专业课教师只是负责医学专业的教育,没有把医德教育渗透其中,实习阶段的带教老师更是对医德教育不管不问。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简单的说教为主,根本没有联系实际,没有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按照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医患矛盾频发,对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专门的医闹群体相应而生,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未来的医生,大多数医学生表示不敢从事医生行业,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甚至社会上的一些媒体,为了博得大家的眼球,故意扭曲事实、捏造真相,再加上一些患者对医疗行业了解甚少,就会跟着煽风点火,以讹传讹。社会民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任危机在客观上也使得医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存在不安全感。第二,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颠覆医学生的价值观。现实中,部分医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确实存在着收取病人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等现象。一些医生缺少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对患者缺少关心,言语冷漠,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的解答。医学生在现实中所见到的与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大相径庭,由此产生对书本知识的怀疑,在学校建立的价值观可能被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所颠覆。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决定了在医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的错误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加各种培训班、奥数班等,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个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能找个好的工作,家长们形成了只有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做人准则的培养,功利主义和竞争意识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三、构建“三位一体”医德教育模式的建议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单单依靠学校撑起教育的大厦是完全不可能的,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1.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大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立足长远,通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比赛、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对医疗行业内部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打击,对社会上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进行批判,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风尚进行表扬,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最后,家庭教育是基础,要改变以分数论人才的错误思想,把子女的道德培养作为第一要义,不能过分的溺爱,要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

2.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医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摆正医德教育的重要位置。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认识到医德信念和医德素养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医学院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训练技能的传统模式,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立专门的医德教育机构,建立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错误思想,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第一准则。

3.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4篇

人文教育医学论文

1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提升医学人性

人性的内涵与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人性,一是指人的性格;二是指人的属性。

前者指人对人、物、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后者指人所具有的性质和本性。

关于人的性质或本性,古今中外众说纷纭。

一曰性善,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二曰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自私、贪婪、欺诈和残暴等;三曰无善恶,人既不性善也不性恶,

人性是可塑的,是后天培养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四曰或善或恶,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即世上既没有绝对善的`人,也没有绝对恶的人,而是善恶、是非兼具,但人通过修身可以去恶兴善。

事实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是人性变化的前提或基础,不管人性善、性恶,但抑恶扬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对善的追求,人类才能得以繁衍、发展和进步。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场域中,即便承认上述人性假设,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求善的,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恶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性既善又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抑恶扬善。

不管他们对人性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认为教育对人性有重要影响。

从教育的本质看,其要义为“善”的影响,或使人向善。

[2]应从生成论的人性假设出发,张扬人性中的善,使人性中的善从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抑制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恶性矫正到理想的善行上来,引导人的善性自觉,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

我国古语“苟不教,性乃迁”,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巨大作用。

西方近现代教育也有类似的思想,如,康德深刻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3]从上述论说我们可以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善性的生成,成就人的“圆满人性”。

医学人性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最富有人性的职业。

医学人性是人性中的善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人性的要求,认识、理解、关爱人,从人的自然本能方面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在社会关系方面公正、平等地给人以关爱;从人的精神方面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为人施以终极关怀。

我国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之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强调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仁慈之心、仁义之心的仁者情怀;

要求不仅要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与方法,更要以同情、慰籍、关爱等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予病人情感关照。

正如大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对医学人性的精辟诠释。

前已述及,教育对塑造人性有巨大作用,然而,教育又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野,二者在人性教化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

科学的功能在于探寻自然规律、发现客观真理,科学教育使人达理、求真、重利,它虽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却忽视人的精神。

而人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关注心灵、陶冶情怀,人文教育使人通情、求善、尚美,它虽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但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

正是由于科学的实用和人文的虚空,科学压倒了人文。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5篇

浅谈我国医学信息学中信息技术发展前瞻

摘 要:文章指出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不仅运用于管理,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章列举了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状况,指明了计算机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学领域;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学科得到了广泛普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医学中的新兴边缘科学---医药信息学。

计算机不仅用于管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

可以说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医学信息学发展概述

目前国际医学信息学发展快速,计算机的运用得到长足进步,主要表现为业务处理系统(简称TPS。

意为部门业务过程的自动化,诸如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发药、检查报告、住院床位管理、医嘱处理、费用结算等过程的自动化,以及物资设备、财务人事等后台支持部门的业务过程自动化等。

)、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SS。

将TPS采集的各方数据链接为数据仓库,通过调动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对数据仓库进行访问并计算,辅助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决策)、医疗信息系统(简称MIS。

包括实验设备联机系统、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专家诊断智能系统等)、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

包括日常办公事务处理、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档案管理等)、文献检索系统(包括院内馆藏,期刊专题检索和通过Internet 访问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等。

二、我国医学信息学信息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卫生领域加大投资,我国的医疗卫生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学运用更是方兴未艾。

主要表现为:

(一)诊断计算机化。

使用计算机诊断病情,又称电脑医生。

患者到医院就诊,信息操作员依据患者所做病情报告,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计算机就会根据症状,依照相应程序,显示出要化验或检查的项目,打印出化验单、检查单,诸如血、尿、便化验,X光胸透,CT、B超、核磁共振等。

待化验检查结束,依据结果由化验室及相关科室的计算机传递到电脑医生,电脑医生就会做出最终诊断,开出了医疗处方。

遇到疑难病症,计算机就可以把患者的病历、症状、化验及检查结果,传递到另一端的专家计算机中,通过专家会诊,将结论及处方传回电脑医生。

(三)电子病历计算机化。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6篇

大学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一、医学的本质

医学人文是医学内在的、且不变的主题,医学应当是一门专业的学科与社会人文的学科相结合产物,不能将人文学从医学中剥离出来。

医学不仅仅是保持生命生机盎然,解读生命奥秘,同时还要给予人最根本的人文的关怀。

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它要求医护人员精准、娴熟的专业知识,将人体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治疗。

另一方面,作为医学的研究对象,“人”不同于其他研究对象。

人富有感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康复的需求,还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因此,在现代高等医科院校中,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给与病人以人性的关怀,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接受现代医疗设备去治愈的“物”。

二、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

医学人文教育在国外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日本的医学院校,约有80%的医学院校第一年就开始了医学人文的教育。

40%以上的院校在第二年和第四年也开始贯彻。

而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并未在医学生的大学教育中有所体现,或面临着实施困难的困境。

当前医学面临的种种问题,诸如医学技术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医患诚信的丧失等情况,部分原因是医学教育存在着“重专业、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的弊端。

医学人性的回归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高举人文的旗帜,恢复人类主体的尊严,将人从技术异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有对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三、大学英语与医学人文教育

由于在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且医学人文教育未被纳入医学生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因此,医学生在课堂上人文知识的接触面很小。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而语言常常又被定义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补充医学人文的教育。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英语课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生动形象的为学生打开人文教育的窗户,通过语言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推动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四、大学英语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途径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社会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养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养料。

作为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和影响学生。

英语教育本身也是一门人文教育,它包括丰富的知识层面。

大学英语课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囊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内容,涉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内容展现了人类社会生活,体现出人类的各种情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把握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且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学生以人文本的思想观念。

最后,大学英语要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通过英语角的互动,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通过观看名人演讲讲座,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抛开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演绎不同人生,体验各种人类情感。

力求让学生在接受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和内化人文精神。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正确的医学人文素养。

医学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改善医患关系,还能营造和谐健康的氛围。

大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把“培养有情感的医生”的人文理念融入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来体现医学人文关怀,使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具备一定的医学人文素质。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7篇

医学sci论文查询方法

SCI的“收录检索号”有些人填文献记录中的IDS Number,但每种期刊每一期上的'文献IDSNumber都相同,IDSNumber并不是SCI的收录号。在ISI Web of Science中,IDS number的解释为:Document Solution? number uniquely identifies the journal and issue. It is used to order thefull text of the article from Document Solution.

正确地获取SCI收录号的方法是:

(1)进入

选择web of science,点“go”

(2)Select a search option选“ADVANCED SEARCH”

按照右边Field Tags和 Booleans提示,在输入方框中输入检索信息,比如

(提醒:注意TI里的关键词一定要与你发表论文的词语匹配,包括单复数。)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8篇

摘要:探讨社区健康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某社区在6月至6月期间已经被确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每隔4个月进行一次访问,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做体质检查。结果: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经过健康管理以后,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以及有关的体质指数都具有明显的下降,并且生活习惯得到了正确的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疾病具有良好的控制可行性,并且其基本的知识普及度也相对较高,诊断容易并且治疗也较方便[1]。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地进行改革,一些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有所提高,在不断的完善中发挥出了较好的优势,并且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2]。作为控制老年高血压有效方式,社区健康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某社区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并结合起健康教育而产生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所作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卫生院在206月至206月期间确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年龄在62岁以上。其中男120例,女80例。将200例患者按照个体化以及依从性分为管理组106例与参照组94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必须符合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Hg=)和舒张压<90mmhg[3]。在两组的入选病例中均无外肝和肾疾病及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有急性的感染、风湿疾病、近期进行过手术、高热等情况。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并询问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的习惯。定期对管理组的患者进行有关的高血压知识讲座,此外,社区要做好规范的药物治疗,经常性的检测病情。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知识讲座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做好规范的治疗及规范正确的生活方式等。引导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的做些运动保持放松的心情。每4个月进行对患者回访一次。

指标观察患者对有关高血压的知识认知的情况,例如高血压的症状、血压的正常保持范围、限制盐的食用量及适当的运动锻炼、常规用药;对参照组与管理组进行统计,观察前后血压值及其变化的差值。参照组与管理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统计学意义

本组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两年期间的健康管理并定期的进行健康教育以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有关的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率具有明显的提高,在高血压的症状、血压的正常保持范围、限制盐的食用量以及适当的运动锻炼、常规用药的`方面都比参照组的患者具有更深刻的认知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3.讨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的社区管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并且在现实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以后,能够充分地了解一些药物的名字及正确的使用剂量,还能掌握住一些注意事项。在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以后,能从容冷静地做好解决的措施,比如出现了头晕头痛或者低血压的症状以后,要以平卧的姿势休息片刻,在服用缓解片时应该整片的吞服,切忌将其磨碎。健康教育还能够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推动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应用社区健康管理及结合起健康教育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成效,增强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症状的认知水平,促进了其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地提升了其生活质量。因此,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斌.社区健康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控制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7(10):99-100.

[2]王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34(18):2846-2847.

[3]徐天蔚,汪霞.社区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控制效果的研究[J].安徽医学,2012,33(12):1694-1696.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9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医疗信息,增强医务人员对医药信息的变换、存贮、识别、处理,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学的研究及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CAD&CMD)可以帮助医生缩短诊断时间。

提供其他专家诊治意见,以便尽快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诊治的过程是医生收集病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结论。

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速度较快,考虑到的因素较全面,减少误诊率。

此外,人工智能模拟医生诊治时的推理过程,为疾病等的诊治提供帮助。

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专家系统的核心由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10篇

自助模式下手术室前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通过我院手术室智能更衣系统的使用实践,本文分析了在自助服务模式下,手术室前台服务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自助服务;手术室;前台管理

手术室作为医院医疗核心部门,是疾病检查、治疗、病人抢救的重要场所[1],其一年365天全年无休的工作强度,必须保证前台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我院自主研发的手术室智能更衣系统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提供24小时值守服务。

该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手术室进出人员控制及签到和签退、自动出手术衣、自动分配及回收储物柜、回收手术衣等。

该系统自投用以来,对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流程和节约人力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益。

而这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需要不断寻找解决方案,使系统日趋完善。

1 自助服务模式实践

自助流程方案的确定

自助服务系统借助灵敏的触摸屏界面和良好的人机交互,面向用户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方便的服务方式[2]。

借助自助服务终端,对手术室人员进出和更衣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于是我院信息中心成立项目组,与手术室管理人员一同制定全新的业务流程。

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需将员工卡放置在智能更衣终端设备读卡区,系统将读取卡内信息,识别人员身份,判断是否可进入手术室,如不能进入,系统将提示拒绝入内,如可进入且该医务人员处于未进入状态,系统将完成自动出相对应的手术衣、自动分配储物柜和签到工作,医务人员离开手术室需将员工卡放置在智能更衣终端设备读卡区签退离开,系统将记录签退信息,并提示员工将脏手术衣放入衣服回收口进行回收,同时撤销员工卡内储物柜信息,自动回收储物柜。

系统设计与实现

通过软件工程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和CPU卡技术,结合储物柜离线式门锁,设计手术智能更衣系统硬件设备,然后提交给合作厂家生产物理硬件,并研发相应计算机应用软件。

本系统由智能更衣终端及管理软件组成,前者主要包括主机系统、触摸屏系统、供电系统、读写卡系统、红外感应系统、自动出衣系统、储物柜离线式电子门锁系统等,后者主要实现对CPU卡的读写逻辑、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及管理、对业务流程控制等,最终满足手术室前台服务及管理的自助服务需求。

2 问题

进出人员流动控制

我院手术室进出人员包含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外科医生、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及其他医务人员等,据统计手术室一天的人流量可达800人次左右。

自助服务模式下,严格控制进出人员成了手术室管理的重点。

主要问题有:①麻醉医生、手术护士等手术室工作人员频繁使用智能更衣终端,私人物品无法固定存储;②当日没有手术的外科医生、研究生、实习生等随意进出手术室;医学职称论文③其他医务人员未经许随意进出手术室等。

由此加大手术室管理难度,增加感染风险,造成资源供给不足等。

无卡人员的自助问题

系统投入运行后,偶尔会出现一些员工忘带员工卡,应急解决方案则是前台人员手工登记员工信息后人工发放手术衣和开通储物柜等,长此以往,为躲避手术室各类奖惩制度约束,有些员工借故不带员工卡,造成自助服务新流程落地大打折扣,加大管理难度。

长时间占用储物柜问题

分配及回收储物柜是对员工卡(CPU卡)授权存储区数据读写的一个过程,需要数秒时长的读写时间。

系统投用初期,部分员工在系统未完成读写操作时取走员工卡,造成储物柜回收失败,使得该员工仍持有此储物柜的使用权,从而造成储物柜资源的浪费,进一步造成储物柜资源供给不足。

红外设备感应灵敏度问题

系统通过红外线装置检测衣服回收情况,并对衣服未回收次数设置了阀值,当员工衣服未回收次数达到该阀值时系统会提示“衣服超过N次未回收,拒绝签到”。

当红外设备感应灵敏度出现问题或员工根本就没有将衣服丢入回收口,都会造成衣服回收失败。

系统投用初期,一天未回收次数达到总人次的近20%,由此经常出现员工因衣服未回收达到阀值而被拒绝签到,严重影响到了员工使用的积极性。

高峰期储物柜前拥挤现象

系统投用初期,储物柜按类型顺序分配,高峰期常出现多人在同一片储物区更衣储物的现象,造成员工抱怨更衣储物时拥挤、不方便,手术室管理人员提出同时或相近时间分配的储物柜必须要有一定物理空间距离。

3 对策

建立手术室授权准入制度

建立手术室授权准入制度,将进出人员分为手术室固定人员(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手术人员即外科医生、临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及其他医务人员)三类,固定人员一次授权长期有效,拥有固定的储物柜;手术人员则根据当日手术信息自动授权,手术当天有效;临时人员则需至前台临时授权准入,在限定时间内有效(默认5分钟)。

从而有效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

配备临时卡

针对无卡人员,前台可随机分配临时卡,将人员信息与临时卡暂时绑定,使得此卡相当于该员工的员工卡,并在临时人员离开手术室时自动解除绑定。

人为干预,加强引导,手动回收

在手术室更衣区,临时配备向导员对进出人员进行实地演示和讲解,纠正误操作,规范进出手术室流程,于此同时,系统将提供手动衣服回收功能,手术室管理人员可定期签退长时间占用储物柜人员,回收储物柜。

红外设备整改,完善系统

在不断测试红外感应设备后发现,因回收区放置多个红外感应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相互干扰现象,导致数据误传递,因此联系设备厂商要求更换更佳红外感应设备;同时,改变系统数据处理逻辑。

原数据处理逻辑为:系统定期向红外设备轮询发送指令,红外设备接到指令后检测是否有衣服回收,然后向系统返回信息。

改后数据处理逻辑为:红外设备只要有感应就向系统返回信息,系统设置最佳间隔时间不断读取红外设备返回的信息并分析处理。

系统优化后回收失败率由原先的20%降到2%以下。

分配一定物理空间距离的储物柜

储物柜按编号顺序分配造成了高峰期储物柜前人员拥挤现象,为了满足同时或相近时间分配的储物柜必须要有一定物理空间距离的需求,我们采用了储物柜按类型随机分配方案,从而完善系统,改善用户体验。

4 讨论

为了使智能更衣系统发挥到最大效益,为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必须要做到及时解决问题,迭代开发,不断完善系统。

同时,也要对使用人员进行实地演示和讲解,避免误操作。

而且还要对前台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系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手术室智能更衣系统在我院投用后,经过多次调整和功能扩展与完善,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用户界面友好,人机交互良好,全程语音提示,操作简单易用,自助流程新模式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程勤,游春梅.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J].局解手术学杂志,,18(4):256.

[2]陆懿.自助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设计[J].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 ATION,(7):3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