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通用14篇)

admin 2024-05-31 网站管理员 admin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1篇

浅谈细节的政治论文

20世纪40年代,上海几乎被日本完全占领。通常人们认为那时的文化发展陷入停滞,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彼时上海的通俗文化却发展兴旺。战争并未让生活停止,反而正深刻地改变着生活。在国族面临危机的时刻,与绝望相随而生的是个人享乐精神的甚嚣尘上以及短暂的政治真空所带来的自我表达的可能。

传统的文学史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此时期的主流抑或男性作家,而女性作家则往往被置于边缘的位置。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的潮流中,以张爱玲、K青、关露、潘柳黛、施济美为代表的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的女作家群体才真正获得“发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研究中心的黄心村教授在《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与通俗文化》(以下简称《乱世书写》)一书中梳理了这些女作家的创作与生活情况,并将日据时期的上海女性写作当作一个文化标本,重新构造了战争与和平、社会与个人、进步与倒退、反抗与臣服、逃离与妥协的繁复景观:

另一位华裔女学者颜海平也认为,只有尽可能地回归到历史的特殊语境――个人时刻面临死亡的危险――中去,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女性作家的作品:

我们只有将这些作品置于当时相关的语境中――死亡,特别是女性的死亡成为生活常态的时代――我们才得以接近她们的作品,使得人类在历史的碎片中、在鲜血与泪水中挣扎求生存的情形具象化[2]2。

在上述论者看来,女性作家对于战争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个人苦痛,如封锁、饥饿、空袭、死亡等极端的生存状况格外敏感,其细腻、委婉的写作为战争叙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这些女作家的创作表明,战争的存在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加以指认,正是她们富于隐喻性的笔法使得战争的叙事更为幽微、曲折,在某种意义上也更为深刻地切入到了现实的肌理当中。她们“在文本上颠覆了这种对女性和她所置身城市的描绘,进而构筑出一种最个人化的战争叙述”[1]21。

可以说,男女作家的带有差异性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了同一“现实”的不同“场景”,或是同一“场景”的不同“现实”,甚至表现出了同一“事件”的不同“意义”。一如男性的命运是如此紧密地与中国历史、社会、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沦陷区女性作家的群体性写作也以繁复的笔法,在历史的幕墙上镌刻了家庭和国族命运变迁的独特符码。当主流(男性)话语在侵略者的高压政治下渐次“失声”的时刻,作为裹挟于同样历史潮流当中的社会主体,女作家们不得不以掩隐的,且不同于主流(男性)话语的方式记录下战时生活的点滴。在《更衣记》中,张爱玲写道:“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3]22。在某种意义上说,战乱对个人的社会、生活空间产生了挤压,也迫使那些对社会和人生充满无力感和无助感的人们努力去营建一种自我尚可调控的微环境。

此外,张爱玲还倾力于表现另外一种“场景”的不同“现实”。个体的经验各不相同,《倾城之恋》中那位从陈腐的旧式家庭中走出来的白流K,在经历了香港之战的洗礼之后,并未按当时流行的主流写法那样,走上革命之路,而是满足于重新寻找到了生活的归宿。张爱玲笔下的白流K越过了特定的经验和想象的界限,香港的沦陷反而成就了她长期渴慕的安稳生活。张爱玲似乎在此看到了人与社会、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隶属的`关系,还很有可能是相离相悖的。

但是,表现时代不仅仅是“写什么”的问题,还是一个“怎么写”的问题。夏志清曾盛赞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

的作家”[4]335 。在文棣眼中,张爱玲的写作“极为生动而且难以忘怀”[5]195,因而被钟玲认为是“许多女作家的灵感来源”[6]150。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对于细节的描写向来为人所称道,其精到而传神的笔法甚至成为了她的重要标识。譬如短篇小说《封锁》中对女主人公的外貌描写:

吴翠远……头发梳成千篇 一律的式样,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然而她实在没有过分触目的危险。她长得不难看,可是她那种美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仿佛怕得罪了谁的美,脸上一切都是淡淡的,松弛的,没有轮廓。连她自己的母亲也形容不出她是长脸还是圆脸[7]199。

张爱玲在这里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吴翠远的外貌特点,读者甚至可以因此想象出她在生活中的平淡无奇、四平八稳。然而,战争的封锁却使她在一辆封闭拥挤的电车上与另一位男人相遇并感觉一见如故,而当封锁解除,也就是封闭空间开放之后,这一切也就轻易地结束了。战争以一种高度个人化的方式切入生活,它以封锁、空袭的方式出现,威胁和迫近的却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张爱玲的文字构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沦陷区生活,从而丰富了战争书写的形式与内涵。

对于张爱玲的作品,有些学者认为其文字老到、灵动,但有的学者却对其内容上的琐碎小气而颇有责辞,大陆学者孟悦曾说:

张爱玲“琐”处落笔,其“心”其“旨”,未必就一定也小。我说她与“五四”―左翼话语有“对话”,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8]343。

因此她认为,“小”只是对张爱玲写作的浅表概括,并没有深入其内涵和用心。在此问题上,海内外的一些学者曾展开过争论。香港学者周蕾在其《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政治阅读》一书中论述了张爱玲对于“不相干”的生活细节的态度。“细节描写”被她界定成一种感官、琐细甚至浮面的文本呈现方式,它与战争、革命等较为宏大的写法是相矛盾的。她认为张爱玲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探究了现代性与历史的关系,细节所展现的内容往往与战时的困陷、毁灭和荒寂是相关的,而“将细节加以戏剧化的呈现,却产生了类似于电影中影像被放大的效果,这是一种摧毁;它所摧毁的是人性中心论,而中国现代性往往不假思索地将人性中心论当成是理想与道德原则”[9]175。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2篇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

从法理上分析,这种行为指的是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

而在近期,在我国部分城市,却主要体现在交通方面。

具体表现为:一位由执法部门派出的“钩子”,“发生了紧急状况”,向私家车主“求助”。

车主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搭载。

孰不知落入了一个圈套,因为不远处的执法人员,按照所谓的证据,将其定为“非法营运”。

然后“依法处置”,罚款。

这位车主自然是百口莫辩,除了“乖乖受罚”,哪有半点回手之力?这样的执法方式固然荒谬。

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却有许多这样的案例。

如在上海,一位私家车主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动了恻隐之心搭其上路。

结果,搭客拔了他的车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他拖出,还把他双手反扣,卡住脖子,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

对方告诉这位车主,他们市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要他交钱才能拿回车。

在各种压力下,最后这位车主交了一万元才取回车

同样是在上海,另一位车主也是动了恻隐之心,却引来“非法运营”的横祸。

尽管他采用了“断指”的方式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却也只是徒劳。

庆幸的是,最后他们一个采取诉讼的方式,一个采取向政府求助的方式,让法律还给了他们一个公道。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执法者找出了诸多的.理由以示执法的正当性,但却掩盖不了实质上程序上的违法性,以及背后的利益驱动。

回顾类似行为造成的结果,发现在鱼钩上晃荡着的除了当事人,还有更大的鱼——那就是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之心。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

政府能否自觉的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是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然而在“钓鱼”执法过程中,执法者却变成了违法者,引诱守法者违法。

这让社会对法律产生强烈的质疑。

而执法者的做法所影响的也不仅是这一部门的形象,更影响了法律的形象。

动摇了人们心中的法制观念和信心。

行政执法中的“钓鱼”行为,不但会让公众在守法与违法的困惑之中,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更是对道德釜底抽薪般的打击。

但是为何会有“钓鱼”执法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或许就是因为执法经济。

施行的《^v^行政处罚法》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任何行政部门都没有权利私自处理罚没款,都要上交国库”,但各地财政一般会按40%到50%的比例将罚没款返还给行政执法部门,有关部门再按照四六或五五的比例返还给各分支机构,此办法被俗称为“两次五五分成”。

这就等于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个人联手设套盘剥司机。

从这个利益链条中,我们看到,利益的始端和源头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给交通执法部门经费或所给经费很少,不足以维持部门生存,而是寄望于其创收;中端是执法部门,执法单位创收多少与单位和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创收得越多,单位提成和政府财政返回得就越多,领导和员工的奖金、福利等也就越多;末端是执法人员,单位又将创收任务分解给每一个执法人员,并与个人奖金、福利、考核、提职加薪等挂钩。

这样就在地方政府、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之间结成了一个公权力与私利错位纠缠的利益共同体,共同体及其成员的目标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而且现在执法部门法治意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由于利益的驱动,更不把法律当回事,以致以罚代法屡禁不止。

“钓鱼”执法则成了执法经济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在执法经济的利益驱动下,“钓鱼执法”呈不断向社会扩充“执法力量”之势,提成机制让有关部门公然在社会上“招聘”大量“钩子”,也就是所谓的“协查员”乃至“有正义感的社会人士”。

他们败坏了“正义”和“正义感”的名声,使社会诞生出大量不从事生产性、创造性劳动的寄生虫,也使法律、公权力的公信陷于崩溃的危险边缘。

当“钓鱼”成为常态,社会的信任危机也自然会加重,互助友爱的美德将在“钓鱼”中失去生存的土壤。

执法者的“钓鱼”,守法者固然是那条鱼,法律、道德也同样是那条鱼。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3篇

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

摘要:时事政治主要是指最近期间发生的,能够体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体现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的事件。时事政治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是帮助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它不仅能使学生透过这扇“窗口”了解国内外大事,拓展知识视野,而且能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高中;时事政治;社会热点

在当代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总是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压制,每天沉浸在教科书与作业之中,而很少有机会关注身边的时事政治。学生对时政的漠然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漏洞。尤其是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关注时事,评论时事,显得更为重要。古人有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而,我们做到了吗?据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课题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对时政的关注程度,并以此来警戒自己,成为未来国家真正的主人。

一、课前开展时事讲评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余时间收集事实材料,在政治课前的进行新闻报道,报道的内容范围不限,然后由全体同学讲评,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时事讲评的课堂遵循每个学生都要作为演讲者的原则,每次课堂的时候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关注时事的积极性,养成每天看报纸、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在时事演讲课堂中,同学们要针对演讲者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结合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论述。例如在党的召开期间,我组织了学生开展了几节时事演讲课,围绕报告中的精神,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学生们在课堂中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时事讲评的过程中,课堂由原本的教师一人讲解的方式转向了学生占主体进行主动质疑、学习的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加深学习的印象,开阔了思路,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意识地把时事热点、重点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渗透

教师自觉地把时事热点、重点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渗透,由过去的引用、灌输,转变为有意识地渗透,把精选的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背景材料补充到教材中去,并可通过多种手段,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加以展示,增强分析对象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精讲、引导、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出书本。

三、组织专题讲座

当国内外发生重大的事件之后,^v^发布颁布新的政策之后,作为政治教师就应当及时召开专题讲座,对全校的高中生开展时政专题教育。在我历年来的政治教学中,就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v^的召开和国际金融等国内外的大事,都通过专题讲座的召开帮助学生们养成关注时事的精神,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让同学们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正确运用时政材料进行教学

在选取了合适的时政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运用这些材料,单纯的材料堆积和知识点的“满堂灌”都不能很好地达到时政教育所应有的效果。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时政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之前对时政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考虑与教材结合、教学方法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对时政材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行组织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总结等环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内化知识。

第二,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对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相对更高,包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体系的更新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做好时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首先应当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政治是一门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将与时代脱节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良好教学方法对时政教育至关重要,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新提出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时政教育中,这种方法也可充分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都是进行时政教育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

五、重大时事问题的复习对策

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千万不能放弃对“时政热点”特别是重大时事问题的学习,应当强化复习,通过专题讲座、课前新闻发布会、时事演讲、政治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复习的面应当宽泛一些,围绕“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安全”三大主题展开。重点关注近几年一些持续性较强、经久不衰的热点,如环境保护、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等方面的时事问题。

高考试题的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高考政治学科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并且还可能作为背景与其他文综学科相联系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在高考文综政治科目的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对于重大时事问题的复习。

六、采取必要的辅助手段,发挥现代教育的功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事间,组织学生对一些热点、重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进行评比;开设专题讲座;布置大型图片展览;进行知识竞赛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使之成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认识社会,了解国家的窗口。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时政资源是当前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的一项有效措施,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灵活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和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角度,基于目前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教师自发阶段,所以面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便是建立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体系,这样,教师们的资源开发便由自发到规范的自觉阶段,有利于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此外,教育部门还应改革课程管理评价机制,将教师开发资源的能力与成果融入评价范围,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和教师整体水平的发展。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4篇

摘要:日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语言中属于小语种。但是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数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高中阶段有些学校开设了以日语

一、在日常的日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情况

课前预习是日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能使日语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也就是学生日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生的预习方法也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只看一遍”和“试做部分练习”上。从了解中得知,日语的预习在学生看来,由于他们的作业负担重,有时想预习也没时间。为此,预习是高中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相当薄弱的环节。

(二)听课情况

听课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切实提高上课45分钟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教课过程中只有少数的同学能始终集中注意力,认真配合老师,做到各种感官齐用,而大多数的同学上课有时思想开小差,走神。

“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学生记听课笔记对课后巩固、阶段复习大有益处,学生记听课笔记,有利于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及时整理笔记的习惯。对于听课当中的问题,三分之一的同学会积极询问老师和同学,但更多的同学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只会把问题越积越多。这样很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三)作业及复习情况

作业是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掌握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它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有近一半的同学能够认真对待做作业遇到的难题,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暴自弃,作业一抄了事。对于作业批改过后的反应,只有部分同学能作及时地订正,大多数同学不能保证及时的订正,对此,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强化训练。

课后及时复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有利于学习者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系统连贯地掌握知识。可遗憾的是:能当天及时复习巩固的同学只占少数,更多的同学总是要等到考试时才去临时抱佛脚,这一点,学习困难生表现的尤其明显。

(四)听说读写记情况

日语学习中的学生能力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大纲所概括的听、说、读、写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但通过调查问卷得知,这四个环节是学生相当薄弱的环节。能积极主动进行课外专项训练的同学很少,绝大多数的同学没有意识到课外专项训练的重要性,都只是在上课极为有限的时间进行训练,起不到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能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课外资源进行专项训练。另外,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式。快速默读掌握大意或针对性阅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阅读技巧。

二、关于培养良好的日语学习习惯的思考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语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首先,学生应当认识到学习日语的必要性。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其次,要有一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学习日语更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最后,要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创造一个有利的语言学习及应用环境,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开口多练习。

(二)通过日常教学得知,目前学生在日语学习的各环节中最不注意的是预习和课后的及时巩固复习,另外,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主要是在课内进行,严重缺乏课外专项训练。为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断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下几方面尤其重要。

1.预习环节:(1) 使用词典查阅生词,要求能拼读、拼写和用日语释义一些简单的生词和习惯用语。(2)预读课文2-3遍。(3)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及其大意。(4)找出疑难问题,并能借助参考书自己释疑。(5)就相关主题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关信息,拓展主题。

2.听课环节:(1)备一本笔记本(定期检查)(2)做到“六个到”一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积极配合老师;对于老师的提问要踊跃发言;能有选择地勤做笔记。

3.作业环节:(1)书面作业要求书写认真、清楚,并能独立完成。(2)口头的非硬性作业---听说训练也能认真完成。(2)过好订正关:每次作业批改后,要认真思考老师做记号的地方,多想想“为什么”,有不懂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听写单词后,如发现错误及时进行再记忆。

4.复习环节:(1)每上完一堂课,及早抽出一定时间整理笔记。(必须在当天及时巩固复习)(2)上完一篇课文,要求能复述大意。(3)落实文中重点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的用法。(4)学会自己分析试卷,找出学习上的缺陷,制订弥补学习漏洞的措施。(5)要求备一本“错题集”,每次练习、考试后勤做错题积累工作,以免下次再出同样的错误。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5篇

中国政治论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v^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初步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与艰辛的发展过程,其内涵丰富多彩,并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说,建设美丽中国,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美离不开物质基础。一定的美丽,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美是一种感人的形象,是真与善的升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许多事实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即便自然环境很好,如果社会经济建设搞不好,国家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广大人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要啥没啥,人们成天为生存而发愁,社会也不得安宁,这样的国家就谈不上美丽。

当然,这样讲也并非是说,一个国家只要经济上去了,国家就一定美丽了,事情也不是那样简单。国家是一个整体,其美丽与否,是由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综合而成的。只有各方面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形成有效的整体,社会才会富有活力,才能给人以美感。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塑造美的人格。

世界上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人创造的,所以,人才是最可宝贵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这也就是说,人是关键。而人的价值又决定于其自身素质。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说过:“充实之谓美”。“充实”之所以能给人以美,就在于它成为做人的基础,并且通过基础与精神情感的融合,转化为一种理性与德性,成为人的行动的指针,这就更为可贵。所以,建设美丽中国,一定要把塑造美的人格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人格是构成人的本质的比较稳定因素的综合体现。一个具有美的人格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积极向上、爱憎分明、不卑不亢,自觉按照自己的人格要求做人行事。

美丽是事物本质的一种标志,有人把“美丽”与“漂亮”说成是一回事,这是不对的。一般说来,“漂亮”侧重于事物的外在形象,而“美丽”则是事物的'内在气质;而且,从时间上来说,“漂亮”容易短暂,花开能有几日红?而美丽则可长久得多。例如以一个人来说,处于青年时期,长相又不错,当然会给人一种漂亮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漂亮”就会渐渐失去;而如果这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好学上进,不断充实自己,则会诚于内而形于外,腹有诗书气自华,到了中年甚至老年,都会给人一种美感。可见,从时间上说,漂亮容易短暂,而美丽则比较长久。做人不仅要注意漂亮,更要追求美丽。

我们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当然离不开法治的作用。只有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法制与制度建设的作用,推动社会更好前进。

三、坚持和谐发展。和谐是美的一种重要形态。

和谐体现事物发展的平衡、协调、容纳,和而不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列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这将为实现当代人利益永续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留下更好的发展空间。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体。人只有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自然看成亲密的伙伴,友好相处,人与自然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有国强民富、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如此美丽的中国,当然更可爱!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6篇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教育领域的教学也出现了不同以前的教育改革思潮。高中思想政治生成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目前高中思想政治生成教学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教育领域;高中思想政治;生成

一、前言

生成教学的概念是相对于预成教学这个概念而言的,生成教学强调的是教学的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吉欧・艾米里亚就在幼儿教育中进行了生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国生成教学最早的研究者是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叶教授在1997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对生成教学提出了三个“互动”即: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生成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叶开启了我国生成教学的研究。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教育主题地位被误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本该是师生共同演绎一场教与学的话剧,结果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学都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不可否认许多政治老师的学识渊博和口灿莲花,但是当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完全变成了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下面的学生却如听天书,不知所云时。我们的教学还有意义吗?学生和老师在课堂唯一的交流就是老师的提问,然而那些只是被被动灌输知识的学生如何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呢?

这就是没有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学生,我们的许多老师还是停留在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是的阶段。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责任在于老师,老师不能够清楚看清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和解惑。当然,提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否定老师的地位。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缺乏

陶行知提倡教育要“知行合一”然而,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就十分的缺乏实践。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停留在老师教了,学生然后就是下大力气去背书,去背诵那些拗口政治术语,对于许多问题的含义和应用完全不理解。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师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问题,这主要是许多老师本身的教育素质不够。另一个方面就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虽然我们一直倡导要推行素质教育,然而考试的唯分数论还是令需许多的教学停留在只是教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阶段,没有真正实践生成教学的理念。

(三)教师对生成教学的理解执行不够

生成教学在许多的地方已经进行了实验教学,从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反映的实际成效来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一个是,许多老师对于生成教学还是不接受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长的老教师身上,他们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教学是的没有问题的。确实,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或多或少的包含一些生成教学的内涵在里面,这也就不难怪许多老师会固执自己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方面就是,一些能够接受的生成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过度讨论,他们给学生太多的讨论时间和问题,出现“为了讨论而讨论”的现象,反而没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对于生成教学的宣传不到位,没能把生成教学的本质精神传达给一线老师。

三、高中政治生成教学的策略思考

生成教学注重的是过程,反对机械化的教学,反对把学生当成盛水的缸,一直往里面灌水。强调的是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也就是老师、学生和课本以及实践的互动。具体说来,就是生成教学注重的是参与性,提倡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非线性,也就是教学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创造新,即老师要创新教学的模式,以及开放性,不能固守课本,要放眼课本之外的知识。具体说来,笔者认为,高中政治生成教学的探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倡实践育人的理念

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应试教育现状使得我们教学中实践的成分极少,对此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具体到高中政治教学,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比如高中政治会讲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的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去创造出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再比如高中政治中的货币流通概念,我们的教学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二)摆正教师位置,坚持学生主体概念

韩愈说老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句话在今天也不过时,我们在政治教学中的就该把老师的地位摆放在这样的位置。老师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而不是老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做一切的事情。这样做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就可以获取许多知识以及知识之外的能力。摆正教师的位置,还有另外的一个用处就是让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到补充的作用。比如说,讲到我国^v^的组织形式等内容时,老师老师就可以拿具体的时事政治,具体的政治事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改革政治的高考模式

现在的高考模式中,政治的内容还是停留的靠背记课本知识来作答的阶段。这也是许多政治教学只是注重学生死记硬背,不强调理解的原因。笔者认为,我们的高中政治生成教学确实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如果将这些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运用到教学中去还需要跳过重要的一关,这一关就是高考制度。笔者无意去改变我国的高考制度,但是强烈希望我国的高考制度中能够对政治做出革新,能够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结语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7篇

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小议

摘要:实施时事政治教育是目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利于提升当代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本文论述了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将时事政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法】:

高中政治新课标提出,政治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现状,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时事政治的特色,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而时事政治的学习是中学生借以了解国内、外事件的窗口和渠道。高中政治与时事政治,两者互通有无,联系密切。

高中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应当充分注意到学生们的鲜明特点,指导其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不仅是强化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高中生政治课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传播教材中的知识,而且还应高度重视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要结合高中生思想实际,及时抓住各类热点与焦点信息,循循善诱地开展教学活动。

1 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强化时事政治教学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学理解的观点是教学过程不但是认知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更是认知与情感之统一。兴趣作为情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生们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让高中生产生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代感是高中政治课程的最重要特点。时事政治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而最能激发出高中生们学习政治课程的主动性。据调查,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兴趣,非常渴望能够开阔自身眼界,增长相关知识,而教材当中所列举的部分事例具有时效性不够强、缺少新鲜感等特点。时事教学应该贴近当前的时代、贴近社会现实与真实性,以其内容所具有的丰富性、新颖性、动态性深受学生们的重视。

第二,强化时事政治教学能提升政治课程的教育作用。时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德育,而时政教学的潜移默化,从量的积累逐步发展到高中生们的思想出现了质的飞跃。归根结底是在于教学当中时政教学的有机融入。因此,运用时政的德育功能,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马列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还能帮助高中生们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提升其爱国热情,以达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第三,强化时政教育能够培养高中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力。时事政治具备了真实性与接近性等特征,时事虽非学生们所亲身经历的,但完全能够给学生们以一定的启发,加之教师对于现象之描述以及对于深刻涵义之讲解,就能让学生们学到间接性经验,从而提升个人的洞察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时事政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主要方法

实施课前新闻评论

高中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按照次序分别安排所执教班级的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中的新闻,其后立即动员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们在交流与评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政治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展现出时事教育所具有的及时性,这样也有助于培养高中生们关心目前时事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一次的时事点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高中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提升政治课教学的成效。

设置专题讲座

通过开设这类时事政治专题讲座,不但能让高中生们及时地领会和掌握以上重大事件之精神本质,而且还能提高认识,在武装广大高中学生头脑的基础上对社会公众开展宣传,做到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身边人,让高中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之所在,同时还可体现出时事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为了在讲座中体现出思想性和科学性,能够讲解得既准确又透彻,就需要主讲人在讲座前广泛地收集各类材料,较为深入地研究所要讲解的专题,了解到高中生们的思想实际,以便让讲稿能够富有说服力,让讲座能够充分发挥正面引导的重要作用。

打造时事园地

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充分运用所在班的墙报或者黑板报,打造“时事园地”,其中的主要内容为近期所发生的国、内外大事。采取这一手段,可以让高中生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的时事政治内容,并且能够较好地结合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采取时事知识竞赛与涉及时政内容的演讲比赛等各类方式,把时政教育从课内逐渐拓展至课外,从而更加充分地培养高中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培养高中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时事政治教育内容,必然能有效地改善政治课本具备的滞后性,以培养高中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各项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之下,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当在政治教学中强化时事政治教育,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娄方应.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强化时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0,(1).

[2]张帮改,黄明.以时事政治为依托创设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情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闫荣娟.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11).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8篇

高中生政治论文如何写

一、认真学习基本理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政治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求能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v^思想、^v^理论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因此,要写好政治小论文,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思潮及其变化,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提炼材料,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也是小论文创作的唯一源泉。

如在高中学生学习完高一(上)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后,要求写一篇以经营者的素质与企业的发展为主题的小论文,首先要求具体了解企业的基本知识、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等课本知识;其次,要深入工厂、企业等部门实地调查走访,收集企业经营成功或失败的事例材料,为小论文写作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紧跟形势,独立思考,写出小论文的新意。

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平凡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其不寻常之处,要重视小论文的新意。所谓新意,就是指小论文的观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写出有新意的小论文,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今国内外的时事形势,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和集体、国家以至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亲身感受到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新人、新事、新思想,进发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思想火花。同时,要独立思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素材,抓住不放,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事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如在撰写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小论文冒,除了要认真学习书本上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了解党和国家现阶段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当前国企改革的形势,深入分析、认真思考,才能找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切入点。

三、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做到小论文的事理相统一。

文章的事与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事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努力去掌握丰富的材料,注意用事实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要对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分析,经过严格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把道理讲明白、观点说清楚,使论文主题升华,以人以启发。在文章结构上,无论是通过人和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还是运用一定的原理去分析人和事,都必须注意观点和材料相一致,真正做到事理交融、事理统一。同时,要使文章的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才能使人感到自然、真切、合情合理,有说服力,防止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四、以小见大,材料精要,语言简练。

短小精悍是小论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论文的题目要小,力求以小见大,更有利于全面、深入、透彻地把问题分析清楚。相反,如果题目太大,写多了就长,写短了就空,很难符合要求。写作小论文,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细心观察,占有尽可能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材料,民时,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选用典型而又具体、生动的材料,选材要精,才会恰到了处。小论文的语言要精练、简明,初稿写完后,要多看几遍,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做到文句通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9篇

摘要:从我们目前的职业高中教育现状来看,职业高中的教材是根据职业高中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尤其是职

现在的世界,更新知识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学习能力再强的人都不能在学校当中习得所有知识,计算是普通高中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差强人意,更加不要说职业高中的学生了。如果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过高,那么就可以实现终身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学会远比会学好的原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过程”的口号,从心理学的方向来看,任何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探究未知事物的经历,并不是接受最后答案的任务。在传统教学当中课堂往往被教师所霸占,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体现出教学原有的意义。实际上每一个青少年的内心都有一个探究未知事物,解决问题的渴望,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职业高中教学当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发挥探究未知事物的能力,解放他们的思想。

一、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一)较为重视理论教学

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上较为过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目前这种现象在职业高校当中非常常见,是大家都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例如,物理教学当中的受力分析,这是物理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是力学的基础,但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很多多年学习的学生在之后解决受力问题的时候任然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让多年的学习没有实际的效果。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完全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把学生的思想放在第一位,将教学的结果看做是学生的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得到结果,而是一个探究、思考、体验的过程。

(二)实践性教学的次数过少

物理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如果在教学当中过度忽视物理的实践性,让学生只是记住物理的理论知识或者物理公式,那么这种教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此,物理学当中的理论知识以及物理公式都是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或者次数过少,那么就很难领悟到物理知识真正的作用。但是在职业高中当中,教师任然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上,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对于物理教学的实践,教师也只是在黑帮上写写画画,再让学生记住黑帮当中的实践过程,完全的剥夺了学生物理时间的思维。这种古板的教学方式与当今的时代是完全不符的,违背了我国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方针,限制了学生动手、动脑与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课堂当中无所事事。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

高中物理知识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学,很多学生都会因为物理一科而拉低自身所有的成绩,长此以往在很多学生的心中就会形成“我是物理差生”的思想,事实上,这种原因也不全是学生的智力有问题,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只会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物理,一旦在生活当中遇到物理知识,就很难使用脑海当中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不能灵活应用物理公式,在实际问题与物理公式之间会产生混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很多物理原理以及物理公式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拿出来马上就能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转换学习观念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学习观念,在授课时不要一味的霸占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引路人以及帮助者,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当中的活动起来。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基础就是要学会科学的阅读。职业高中的多数学生,在没有上课的时候是不会去阅读教材的。就算有那也只是敷衍式的阅读,阅读一遍之后对文中的重点完全不了解;也有一些学生只会去阅读教材的结论,对于结论的来历却是无从知晓。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就应该对学生阅读能力下工夫。在阅读开始之前,首先应该阅读教材的提纲,让学生按照提纲给出的信息来进行阅读,长时间过后当中学生有一定阅读基础过后,就可以让学生直接阅读中心内容,当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抽取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如果学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也可以点拨一下。

(三)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我国的新型教育方针强调物理知识应该走向社会、走向未来、走向生活,这就是说教师应该讲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两者结合所得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准确的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将物理推向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只有实践性的教学可以将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推向顶端,将教学真正的含义发挥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应该学习的。

三、结束语

职业高中是一个知识覆盖面较广的教学单位,相对于普通的高中生,职业高中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但是实际操作的能力却由于普通高中生,因此,在物理教学当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参考文献:

[1]孙晓英. 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李海燕. 指导职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初探[J]. 文理导航(中旬),2010。

[3]于秀丽.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徐立. 农村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5]陆丽华.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A].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10篇

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新时期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个性品德的学科,如何能够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成为当前广大教育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

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除了传授理论知识以外,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尤为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思想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本文主要就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政治,学习素养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作为我国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在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能够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内容,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吸收和理解,切实培养学生思想品德。

由此看来,加强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显得尤为关键,有助于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模范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起到道德模范的作用。

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提出要求的同时,教师的德育教育同样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其他的教师同样具有德育教育的责任。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榜样模范力量,以身作则,带给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熏陶和引导。

初中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正处于价值观和道德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加之社会上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的养成。

而教师对于事物好坏具有一定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去分辨事物对错或好坏。

诸如,在对待京剧艺术传承而言,当今却鲜有人去学习和爱好,青少年更加喜欢一些新鲜元素,但也不能过度排斥新鲜元素,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美与丑度量中,能够表明自己的立场。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是从心出发的,只有深入内心才能确保德育教育真正发挥原有作用,没有爱的教育将无法发挥原有作用。

那么,如何能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建立密切的师生互动关系,提升育人成效成为当前首要工作方向之一。

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具备职业道德,能够带着负责的.态度去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只有真正的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及呵护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接受教师的意见。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应该提高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优化教育全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加客观的教学成效,将素质教育目标落实到实处,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身心健康成长。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德育教育渗透

在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背景下,新时期如何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在优化学习过程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相较于传统政治课堂上单一、陈旧的教学手段而言,学生转被动为主动,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尤其是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背景下,应该充分整合现代化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政治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我讲你听的形式,将枯燥、抽象的知识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教学成效。

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调动,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诸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分析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制作PPT,辅助教学活动开展,将苏州园林、敦煌莫高窟和瓷器等众多优秀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图片同时,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华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无形中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知识教育和现实教育结合,提升德育渗透成效

思想政治教学主要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具备更高水平的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中联系较为密切的事例,促使学生能够收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诸如,政治教学中,注重学法、懂法和守法,深入挖掘初中政治教材中的内容,明确学法和守法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应该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教师的模范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提升初中政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程新忠.谈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B版,,12(7):82-83.

[2]黎玉财.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31(24):16.

[3]刘国强.初中政治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15(33):43-43.

[4]马奇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园,2013,22(28):108-108.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11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独生子女化,中学生的不良消费日益膨胀,有的甚至到了令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就龙岩市的中学生来说,“李宁”的上衣,“CONVERSE” 的鞋子,“NIKE” 的书包,“SONY” 的Mp3……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

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方面:

第一、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因此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名牌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龙岩城区,不少学生也马不停蹄地追赶起潮流。

社会上一些人把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个人尊严、地位高低的尺度,青少年又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各种畸形的消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腐蚀着青少年。

第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

孩子们,往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不懂得节俭。

而不少家长又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零花钱也无关紧要,再说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还有的家长认为给零花钱可以让孩子在同学面前不感到自卑,自然也就对孩子的零花钱疏于控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过多的零花钱可能让孩子滋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再加上缺少引导,使许多孩子不能正确使用零花钱。

第三、中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不成熟,容易出现从众、攀比和求异心理。

一些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吃、穿、用样样都要讲名牌;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这种从众心理作用下,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乱消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第四、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今,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对学生“智”的培养,却忽视了“德、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消费能力、生存能力等尚未得到重视。

尽管也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但由于内容不够新颖,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往往在学生中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极大地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12篇

摘 要:初中生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现阶段,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不少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并取得了不错效果。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实际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1.生活同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生政治论文

现阶段,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不少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并取得了不错效果。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实际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1.生活同教育的关系

生活与教育这两者之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而言,教育通过生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形成实际效果。目前,许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脱离了实际生活,更倾向于直接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就忽视了学生对这些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学习效率造成了阻碍,使得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真实含义,仅能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契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力作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2.思想政治教育对初中生的影响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也是其观念与素质形成的黄金时期。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生已拥有了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学习习惯。同时,社会上的各种事情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初中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外界不良诱惑与不良风气的`抵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素质与高尚的政治抱负,有效处理好众多家长与教师面临的问题。所以,将生活实际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实质性的引导和帮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使其拥有全面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

1.以实际生活情景导入教学内容

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导入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珍惜新起点”一课内容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新学校、新同学、新集体的话题。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都抱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开始讲课时,可以先向学生询问一些与所教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进入学校已有一段时间了,对这里的新生活和新朋友都有什么感受呢?有没有什么新的规划呢?”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促使他们积极发言、认真听讲。抽象的思想政治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及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接受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2.结合实际生活创造教学情景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13篇

高一政治论文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神状态。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体现精神实质的政治意识文明可视为其内在的灵魂。正确地揭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对于研究政治文明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意识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观念形态。政治意识是一个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道德在内的人类政治意识系统。政治意识文明就是上述政治意识不同层面的进步状态。从构成要素来说,政治意识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意识形态、文明的政治心理、文明的政治思想和文明的政治道德。从价值取向来说,政治意识文明则是包括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难以一一列举的进步的政治理念。

政治意识文明总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必然地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社会存在的变迁推动着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因此,研究政治意识文明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条件。罗素说过:“政治理想必须根植于个人的生活理想。政治学的目标就是要使个人的生活达到最优。政治家所考虑的应当是各式各样具体的人――男人、妇女、儿童――而不是别的或凌驾其上的什么东西,因为正是这些人构成了这个世界。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政治学的使命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就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同时也要尽快提高公民的自主意识。^v^说过:社会主义使“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列宁也特别强调群众的自觉性是国家力量的表现,他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且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就目前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政治意识文明发展的'。10月,《^v^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政治意识文明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我们不能脱离经济基础来谈政治意识文明,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政治意识文明的独立作用。实际上,在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基督教时代,直至现代的信息时代,其中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时代意识,而且这种时代意识制约着整个文明的发展。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总之,在每一时期,在每一文化阶段,这种单一的‘内在精神’都制约着从道德、艺术、政治体制到哲学的全部形式。”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神状态,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规范要求,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政治意识是政治文明之魂。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第14篇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记忆力较差,思想觉悟不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在化学学习中困难重重,不利于职业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对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增加学生实验机会

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在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要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愿意为学习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较多,但是在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实践教学。由于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化学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现象十分感兴趣,因此利用实验操作进行化学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体验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教师不仅要将教材上规定的实验教给学生,同时还需要补充相关的课外实验。新课程强调,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提倡学生多做实验。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学校条件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是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一旁观察,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参与到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仍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安全或技术要求并不高的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演示的操作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演示。参与实验操作的学生在台上演示时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会更加认真的记忆实验的规范操作、步骤、原理以及结果,而台下的学生会更加仔细的观看实验演示,并从不同角度指出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并且,部分同学为了能在下次演示时争取更好的表现,会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增加学生实验的机会不仅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更能让学生对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二、贯彻绿色化学理念

职业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深入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重新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例如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微型化学实验过程具有操作安全、取材方便等特点,十分适合职高学生学习,可有效实现职高学生从书本知识到亲自操作的实践化路程,并大大提升学生对实践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演示氢氧爆鸣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将一支废输液管的壶腹端剪去,并将其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熔密封,另一端则留长度为15cm的小塑管,形成塑料滴管,挤压滴管胶囊,将10%的氧氧化钠溶液吸入其中。然后,将两根大头针的末端连上导线并插入到滴管胶囊内,通过导线连接6-9V直流电源与装置。接下来将一支蜡烛点燃,接通电源,即可观察塑料滴管内的水电解现象,实验产生的气体会通过小塑料管排出。将小塑管口捏住5-10s,并将其接近蜡烛,松开手时则会听到明显的爆鸣声,此时小塑管内会产生火花,实验现象十分明显。这种实验就属于微型化学实验,其优点在于操作安全、取材方便、容易成功以及效果良好,不仅适合学生动手操作,还十分浅显易懂。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

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针对可见度较低的试管实验,教师应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可在课前精心制作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将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通过课件进行展示,学生能用肉眼观察到实验变化,从而领会知识要领。该教学方法可将鲜明的实验变化通过视频资料呈现给高中学生,打破了文字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的视频,可充分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例如:在《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这一课中,教师可制作关于的视频作为课件,让高中学生可直观的观察化学反应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无形之中牢记氧化还原反应的要素和重点。

四、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主张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深入挖掘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且涵盖多种知识元素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进而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外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合理采用合作研究和自主观察的教学模式。首先,应将教学任务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应资料,培养学生多观察、多积累的良好习惯;其次,学生要根据指定的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进而归纳防护措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实验现象进行探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在提高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并不断总结和完善,以探索出更具适用性的教学模式,进而培养职业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充实自己,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奇.利用实验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反思[J].数理化学习,2011,06:121.

[2]王秀芳.如何打造高效的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3,10:37.

[3]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总目录(二)[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1:137-15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