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人物简介范文(优选12篇)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1篇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是今年的端午节吧。当时我们的家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
我们的家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我和爸爸、爷爷,特别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也是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 亲疏远近。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史记和文化典籍,那么国家的发展进程肯定不会有这么快。国家尚且需要有传承载体,家族同样需要。
因此,我们不仅修家谱,而且还要定家规和族训,以此来规范我们的人生、教育我们的后人。以使我们的家族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2篇
花岭陈祖「陈氏家乘」一部:共分为八(本)卷,卷一主要内容有陈氏继例等,卷二主要内容有各公支祭祝文与公传等,卷三主要内容有迁琼始祖系图行略,卷四主要内容有智公文公质公系图行略,卷五主要内容有镏公系图行略,卷六主要内容有铣公系图行略,卷七主要内容有锡公系图行略,卷八主要内容有锦公系图行略。在公元一九一六年自志香公主持修缮至今近一百年之久。今天,有些先人名品生辰卒葬已经无法考证记录,这是我们家谱「陈氏家乘」的一大损失。由于社会变革,文字简化,语言用语渊博,后者难于正确解读,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为此,广大父老乡亲急切盼望修订「陈氏家乘」。并寄于德高望重的.老先辈明珍公、定瑞公牵引益山、陈锋、正民、端富、正培、正旺、益全、正文、明义、益清等为修订组。
我们修订采集材料录入成书坚持不收乡亲一分钱。装订成书后,需要者可自主自愿订制,只收材料成本费。至于我们的苦劳就当作向家乡这块热土的回报!
现在已经修订好卷一和卷二两本,如需要请与定瑞公联系,只收成本费。至于目前已经着手采集卷五的系图材料,以下为系图材料稿,望各家各人认真对核,把名、字、顺序等改好。我们坚持一错一改、再错再改(不包刮历史遗留问题)为准。本次修订组成员名字也录入修谱序中。
红花岭陈祖「陈氏家乘」修订组
公元一九一四年五月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3篇
名称:周氏家族
人口:四人
成员简介:
周××:父亲,年龄:40,职业:名义上的一家之主。优点:乐于对他人进行无偿指导。缺点:有时不懂装懂,以致孩子们误入歧途;看球时总爱一惊一乍的,搞得家人精神紧张;观棋时,常忍不住寂寞,手脚并上给对弈双方出谋划策,引来白眼乱飞……此人缺点种类繁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田××:母亲,年龄:保密;职业:家庭会计师兼管掌大勺的炊事班长(实则如假包换的一家之主)。优点:多年“基层工作”从无怨言。缺点:喜欢独断专行。最爱在家里使用的句子是:“这袋牛奶你必须喝完,否则……”(据长期观察,其实是怕牛奶放坏。)“由于你的恶劣表现,你这个星期的零用钱全部扣完!”(然后一分不落地列入自己的化妆品清单中。)
周××:本人,年龄:前几年还过儿童节;职业:听老师罗嗦而不敢表示反感的“忍者”。优点:不计其数,限于篇幅,无法展开,敬请谅解。缺点:目前还没有发现,不过私下里认为,没有缺点是我最大的缺点――太完美。(再说多就有自吹的嫌疑了。)
周××:比我小的同辈男性;年龄:气死他也赶不上我。优点:与本人相反,浑身上下没有哪一点值得欣赏,谁要欣赏他肯定要后悔一辈子。缺点:限于篇幅,略举几例:喜欢每天傻头傻脑地写那些永远也写不完的叫做“作业”的东西;不会花钱,一块钱能在身上装一个星期愣没办法花掉;对了,还有――每天拿自来水去折磨我家花盆里的花……
不跟他们一般见识,背地里是不能说别人坏话的――这是我一贯的做人准则。
(本文纯属写实,如有雷同,不无可能。)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4篇
抢救家谱散文
改革开放后,九十年代,我家收到一份来自海外的家谱简本复印件。
我父亲如获至宝,口口声声地感谢“总计设师”,小心翼翼地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敬放于书柜中。
几年后的一天下午,我父亲象以往那样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当日《江南晚报》。忽然,他若有所思地想起了什么来。然后,他兴匆匆地走向书柜,开锁,颤抖地打开红包,仔细翻阅起那本家谱来。
“目前,我们不就正好在无锡李巷‘耕读村’旁吗?此‘耕读村’很可能就是我们的‘三蕃节制李-耕读堂’!现在《江南晚报》上介绍的北宋宰相无锡人李刚,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祖宗。儿子啊,你有空快去查查!”
经一天多的走访,终于,在那天傍晚时分,居然我还真找到了一位李刚之后裔。经一番寒喧,兴奋攀谈之后,终因我们对不上各自家谱中的字辈等因素,而很扫兴地结束了交流。
在以后的节假日中,我又多次去了无锡新落成的市图书馆。在那里翻阅了所有无锡李氏家谱。“翊,庆,定,永,嘉”是我们族当前仅知的五个字辈;宁波“三蕃节制李”是我从父亲处传说来的我们族名称;宁波“耕读堂”则是我们的简本上写着的`堂号或旗帜。我一遍又一遍地寻找着。在这些家谱中是否能有一本含有我们家族信息的呢?腿站累了,眼看花了,肚子饿瘪了都无所谓。
一晃又几年悄悄地过去了,仍杳无音信。
我主要查找浙江宁波李氏。其中,宁波《砌街李氏宗谱》的字辈引起了我高度重视。在从头到尾的60多个字辈中,更有一句“[c定亨嘉”,与我们的“翊,庆,定,永,嘉”呈高度相关。于是,我激动地把相关页面作了复制并带了回去。
首先,我们从十几代列祖列宗的名讳那里居然找到了与浙江图书馆那宗谱中相一致的字辈信息。
其次,我们又认真研读了自家简本中的“昭穆序”。此序中道:“吾鄞李氏,列《甬上族望表》,凡八。砌街李氏,自知衡州府李循义至徵士李邺嗣共为十望,蔚然成乐浙文献世家,较他李尤盛。其Q系出宋太尉忠襄李@忠後,t本明初T老之说。”
最后,我又试探性地问我已80多岁老父亲道:“您,小时候在宁波和上海时,有没有听说过‘迎恩李’、‘小港李’和‘砌街李’吗?”
“哦,有!我们就是‘砌街李’!这好久没提起它了,以前好像忘了告诉你!‘小港李’也知道,可能是我们宗系分出去的,全是一些渔民!‘迎恩李’不知道。‘三蕃节制李’就是从‘砌街李’独立出来的。‘三蕃节制李’是明代崇祯皇帝册封的,人家的横写的,我们的‘三蕃节制李’是坚着写的。因为我族战功显赫!因为当时我们族的第十一世公李,字长孺,在明末贵阳‘安奢之乱’叛乱最危险时刻,他像唐朝张巡抵抗‘安史之乱’那样,保卫贵阳三百多天!直到皇帝的救兵到。”
这样,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充分证据,终于证明我们的确是宁波砌街李氏。
不久,我们又与浙江图书馆天一阁取得了联系。从天一阁残本中,找到了‘三蕃节制李’等词句多处;纠正了误传的“翊,庆,定,永,嘉”中错误之处;也证实了我们为南宋时期身在“胡营心汉”抗金名将李显忠的后人;李邺嗣为“浙东学派”,即:“明清浙东经史学派”,中的文学主将,曾与黄宗羲共事,整理明朝遗留文献,共同校对《古文雅》等等。
最终,在浙江宁波砌街李工作室的艰辛努力下,我们寻找到本家族海内外三四千人,我们家族的民族团结、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砌街李氏”家谱挖掘抢救工作以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等方面取得了更可喜的进步。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5篇
湖南家谱简论
〔摘 要〕 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湖南家谱纂修情况,重点论述了家谱 的利用价值及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新修家谱已经基本失去其社会功能的看 法。
湖南家谱和湖南方志一样,都是属于湖南地方文献的范畴,要研究、开发湖南地方文献, 必须研究、开发湖南家谱资源。湖南家谱是一部厚重的书,更是一部厚重的史,且尘封日久 ,涉足者寥寥。笔者囿于学识水平,要“论”湖南家谱,即使是“简论”,也底气不足。但 愿借此提供些线索,传递些信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 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都叫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 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古人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 它的起源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 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 谱”为名之先河。唐以前,家谱一般官修,用官选人“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名高下”,“ 有司选举,必稽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风尤盛。宋以降,官府修谱逐渐发展为私家修 谱。家谱的功能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 伦理道德功能。封建统治阶级大力鼓励私修家谱,“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以利于维护 和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谱图之式,至北宋后始成定例。江西庐陵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1〕,《谱例》 曰 :“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五世为一图,五 世以后,格尽另起。图内“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凡诸房子孙,各纪其当纪者 ,使谱互见,亲疏有伦,宜视此例而审求之。”在欧阳修稍后,四川眉山苏洵撰《苏氏族谱 》,其所异欧谱者,为因亲近而不著始迁祖,详己之所自出,故仅著高祖至父仕不仕,聚某 氏享年几,某日卒,此所谓苏氏小宗谱法。欧苏谱例是在总结前人修谱章法的基础上创立的 比较完整的修谱体例,内容包括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五项,其体例重 在图表创新。尔后,家谱体例多兼采欧苏之法,沿着欧苏谱例有所完善和发展。明清以来, 家谱记事范围受方志、史书的影响,内容不断增多,篇幅不断扩大,其核心仍是遵循欧苏“ 一图一传”的图传体,也就是说,主体部分仍然是世系图、世系表,如果没有家族血缘关系 的世系,那就不成为谱书了。
家谱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利用价值,有人认为“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 历史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代学者梁启 超说:“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3〕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认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代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 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史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 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 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4 〕?
以上所述,是为铺垫,旨在便于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去研究湖南家谱。湖南家谱在中国家谱 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统计数量之多,仅次于经济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这是湖湘 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亟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纂修源流、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
源流。湖南古为蛮、越之地,至春秋、战国时代,才渐次进入楚秦版 图,北人南下,中原文化开始浸润荆楚大地,经济、文化有一定发展,但与中原地区比较, 仍然是原始、落后的。在这样的经济、文化环境下,湖南一地不可能有家谱的生产,最早的 可能出现在官修谱牒的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5〕。“湖南纂修最早的家谱,有 史可查的是晋代常德的《廖氏家谱》,刊刻最早的家谱,现在知道的是宋政和、宣和年间(1 111~1125)刻的新化《陈氏族谱》,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刻的新化《伍氏族谱》。”?? 〔6〕?伍新福说:“宋代湖南仅衡阳颜学廷《颜氏家谱》一种,明代见诸记载的有8种: 《刘氏家谱》(益阳刘宪撰)、《谭氏家谱》(茶陵谭时中撰)、又《谭氏家谱》(茶陵谭玉瑞 撰)、《茹氏家谱》(衡山茹?NFEA1?撰)、《蒋氏家谱》(零陵蒋向荣撰),《蒲氏家谱》( 永明蒲彪撰)、《周氏家谱》(永明周鹏撰)、《朱氏家谱》(桂阳朱克宽撰)。”〔7〕 笔者翻阅了唐代以前的书目,有关湖南谱牒文献的记载几近于无。两宋以降,自胡安国、胡 宏父子讲学南岳,朱熹,张?NFEA2?布道岳麓之后,湖湘学派逐渐形成,湖湘文化发展到 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阶段。同时,大批东方人,包括赣、苏、浙、皖、闽人或垦殖、或宦 游到了湖南,给湖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私修家谱又是以宋明理学为其思想理论基础的。因 此,可以推断,在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期,湖南家谱纂修是很兴旺的。年代久远,史实 湮灭,无文献足以征信。至今,没有发现一种宋元时期纂修的谱牒。明代湖南家谱,可稽征 考或现存的远不及皖、苏、浙等地,但也绝不是伍新福先生所说的只有8种,据《中国家谱 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湖南图书馆馆藏家谱目录》的粗略统计,各 馆共藏明代湖南家谱有20种左右。现在的湖南家谱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清道光以后,而又主要 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这与湖南的人文社会环境是相吻合 数量。有史以来,湖南一地撰修过多少家谱,这是谁也回答不了的问 题。存世的湖南家谱究竟有多少,同样难以回答。据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家谱 综合目录》记载,全国440余家“图书馆、文化馆、文管会,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室) 、文物商店收藏的湖南家谱1511种,占收录总数14719种的10?3%;而当时未曾完全列入收 录范围的上海图书馆收藏湖南家谱2255种,占该馆收藏总数11700种的;湖南图书馆馆 藏湖南家谱1500多种,三者加起来5000多种,剔除重复的700种左右,再加上省内一些档案 馆、图书馆、博物馆、方志办收藏的湖南家谱,估计公藏单位收藏湖南家谱5000种左右,是 家谱存世的最多省份之一。因为家谱是私修,印数也很少,主要保存在民间,有的家谱还“ 秘不示人”,经过历代的战火烽烟,水火虫蛀,还有^v^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 ,藏于民间的大量家谱散佚,但还有很大一批被幸运地保存下来的,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 无法统计的数据。陈宁宁提出“编撰《中国家谱总目》应包括民间藏谱在内”〔8〕 ,想法是对的,思路也正确,却是一种完全脱离中国实际的空想。谁去“清查”?如何组织 “社会力量”去清查?调查家谱收藏,一般来说,很难形成政府行为,而调查家谱的范围涉 及乡村,甚至各家各户,是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法用民间行为的这种方式牵头做好的。在一个 小范围内可以,在大范围内就不行了。江西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江西一省散藏在民间的家谱 就在四万种以上,不知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湖南家谱知多少?使笔者想起一副绝妙好联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应对者很多,只有“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才 妙不可言。顺着这种思维模式,就可以用“存世多少是多少”去回答“湖南家谱知多少?” 虽为笑对,却是真实。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广泛地开展藏谱调查,因此不可能产生出一个 准确的统计数据。诚为斯言。
种类。家谱、族谱,这是湖南民间各家族广泛使用的谱牒名称,在湖 南家谱中,百分之九十的谱牒称族谱或家谱。家谱,族谱,还有宗谱,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概念上又有些什么区别呢?谱牒研究者的看法基本趋向认同,也存在一些岐义。有的认为 “家是最基本的血缘单位;若干个家崇奉一人为尊长,成为一个宗;各个具有原始共同祖先 的宗都属于一个族。”〔9〕也有的认为“在规模较大的宗族,血缘近亲的家庭,成 立家庭组织,其(宗族内部)结构则为:家庭-家族-宗族”〔10〕,谱牒是宗族制度的 产物,是具有男性血缘关系的社会群体成员参予纂修的图籍。既然家、宗、族或者家、族、 宗在概念上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那么家谱、族谱、宗谱也就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 世系记录的范围上存在大、小或多、少的区别。人们在实际使用中,更是不加以区别而通用 。清光绪十六年(1890)修的〔湘潭〕《中湘谢氏族谱》,始迁祖谢可安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西 高安迁湘潭;民国(1932)修的〔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始迁祖易仲剑,明永乐年 间由江西庐陵迁湘潭;清咸丰四年(1854)修的〔湘乡〕《刘氏续修宗谱》,始迁祖刘翊圣在 元泰定年间从江西泰和迁湘乡。三谱除了外世纪外,内世纪都是迁湘后始迁祖以下世系记录 。
支谱、房谱。支谱、房谱是两个可以互用的概念,都是指某一始祖或始迁祖分支之下的子孙 谱牒,也有联称支房谱或房支谱的,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6)修的〔湘乡〕《上湘张氏房支 谱》。支下还可以分房,房下也可以再分支,因而很难区分支谱、房谱。但在较多的场合, 支的概念,似乎更侧重于指族中分化并独立出来的血亲组织,尤其是迁居外地另辟族属的血 亲组织。如〔湘潭〕罗氏九修族谱,罗山寿纂修,1948年明德堂木活字本。是谱谱序所题书 名:鼓磉洲罗氏九修支谱,始迁祖应龙公,字世兴,号政斋,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NF EA3?下迁湖广长沙府湘潭县鼓磉洲南岸鹧鸪坪。显然,是谱把徙湘潭鼓磉洲的罗氏作为吉 水?NFEA3?下的一支来处理的。从谱述世系看,实为鼓磉洲罗氏九修族谱蕨山堂瑶祖房大 宪公支谱,“目录”上已交待清楚,此谱支下分房,房下再分支。这一支人丁兴旺,名人辈 出,见诸于湘潭县志、湖南通志和国史传的就有罗熙、罗玑、罗天阊、罗典、罗修元、罗汝 怀、罗逢元、罗萱、罗启勇、罗正钧等文职武将,还有著名的革命烈士罗学瓒,谱赞其“朴 外茂中,好学深思,博闻善记,操行严谨,意志犹坚定,绝不依人俯仰。锐意改革,与恶势 力奋斗不折不回。”
还有家乘,如《长沙瞿氏家乘》、〔巴陵〕《毛田李氏家乘》;通谱、统谱、世谱,如〔桂 阳〕《朱氏通谱》、〔浏阳〕《吴氏通谱合纂》,有一种丛书性质的通谱,总谱只有卷首, 子谱独立成帙,如〔邵阳〕《吴氏八修合辑通谱》;族志,如〔桃源〕《翦氏族志》;祠谱 ,如《浏阳县祠吴氏族谱》;祠志,如〔宁乡〕《李氏祠志》;图谱,如〔湘阴〕《大洲胡 氏图谱》;谱系,如〔浏阳〕《大溪泉塘胡氏谱系》;传书,如〔湖南〕《李氏传书》等等 。有的家谱以始祖名作为谱名,实为罕见,如〔新化〕《邹氏世守续谱》(清咸丰二年睦亲 堂木活字本),新化洋溪邹氏尊世守公为始祖。有一种双姓谱,如〔邵阳〕《龙张氏三修族 谱》(清宣统元年木活字本),谱称始祖表宣公,随舅龙于田,明洪武二年由江西迁邵阳东乡 官桥铺,舅爱之,因抚为嗣,故称龙张二姓。另外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谱牒,如〔湘阴〕《桃 林吴氏义谱》,专载桃林吴氏义子世表;〔浏阳〕钟甲堂《刘亲睦祠特牌谱》,载捐资修祠 堂名单,有捐名、配氏、世次、籍贯、附注各项。
分布情况。湖南各地,包括湘西、湘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都纂修 过家谱,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条件的差异,纂修的数量有很大的差距。比较集中的是长沙地 区,包括宁乡、长沙、浏阳、醴陵等县市;湘潭地区,包括湘乡、湘潭等县市;岳阳地区, 包括湘阴、汨罗、平江、岳阳等县市;常德地区,包括常德、桃源、临澧等县、市。还有邵 阳、新化、益阳等县市。湘乡应包括从湘乡划出的双峰、涟源、娄底等县市。下面以《上海 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所收录的2255部湖南家谱为例:收录家谱的县市44个,占目前湖南行 政区划县市的五分之二左右。比较多的是宁乡(72部)、湘潭(68部)、常德(武陵)(48部)、长 沙(善化)(47部)、醴陵(45部)、湘阴(44部)、湘乡(39部)、浏阳(38部)、岳阳(34部)、益阳 (28部)、平江(26部)等,与湖南图书馆所藏家谱情况基本相符。姓氏分布,仍以上书为例, 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姓,前八位依次是刘(215部)、李(161部)、张(139部)、陈(128部)、周(1 09部)、黄(86部)、王(77部)、杨(70部)。也有稀有姓氏,如浏阳寻姓,长沙贵姓,慈利庹 姓,江永奉姓,衡阳宾姓等。
2 内容、体例及特征
家谱内容。明以前家谱散佚无考。明以后,一种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 ,它以尊祖、敬 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以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 宗”当建祠堂,“睦族”需赈济族人。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 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 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 较简单的,例如,明正德十五年(1520)彭泽主修的《长沙青山彭氏会宗谱》。此谱是湖南图 书馆馆藏中唯一的一部明代湖南家谱,纸质低劣,印刷粗糙。谱称始祖旭湖公江西吉州庐陵 人,唐末领兵征剿黄巢,以老疾辞官,落籍长沙青山,六子随侍。是谱仅一册,有谱序、跋 和世系图(表),谱采苏氏,小传内有迁徙源流简介。谱序中有正德七年(1512)茶陵李东阳、 新都杨廷和、铅山费宏的赠序。三人均当朝大员,官至极品,岂会同时为青山一族作序,实 为造假之拙劣也。
历史进入满清以后,湖南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 下方面:
谱序。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 序,以及跋语等。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 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由于 一次次地续修,序跋也不断增多,不仅有新修的序跋,还照录旧序,有些谱的序跋有10多篇 甚至几十篇,如〔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的序跋近30篇,有数万字之多。〔湘乡〕《 龙氏族谱》(清嘉庆三年敦周堂木活字本)仅新序就有14篇。
谱例、谱论和目录。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 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 ,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人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 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靠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 主要内容,多不注明页码,给检索带来一定困难。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指南,缘径方可 探幽。
恩纶录。又称恩荣录、褒颂、诰?NFEA4?、赐谕、告身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 方两级政府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褒奖文字,举凡?NFEA4?书、诰命、上谕、御制碑文、 祭文、赐匾等,靡不备载。如〔湘乡〕《叶氏续修族谱》(清光绪十年石林堂木活字本)前用 50页的篇幅载“诰轴”。有些家族没有的,也要造些出来炫耀家世,唬弄子孙。
传记。一般家谱都有先祖像赞、小传,把本族先祖中有显赫身份的人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 附像赞。不少家族自称是黄帝的后裔,于是遗像从轩辕皇帝始,再才是列祖列宗遗像。大多 数家谱不仅有先祖像赞,还有列传,对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传志行,包括节妇、烈 女,附载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宁乡〕《沩宁八仙石叶氏续修支谱 》(清咸丰四年石林堂木活字本)有传记,包括行述、寿序寿文65篇,一卷之多。
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必载的内容,要敬宗收族,没有一定的族规、家法不行。族规、 家训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传统的宗法内容外,还有诸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盗禁赌 、封山禁林等。有的谱载族规、家训几十条。如〔湘乡〕《阙里衍派湘乡孔氏支谱》(清乾 隆六十年木活字本),仅家训就有二十二则;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洽姻邻、端闺化、 择婚姻、供赋役、尚节俭、训子弟、存心地、勤职业、存厚道、安本份、崇廉节、恤孤贫、 存忍让、慎言语、勿酗酒、戒浮荡、毋领忌、勿多事、戒健讼,长达50页,引经据典,“诲 汝谆谆”。
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 祭品的制作,繁文缛节,长篇累牍。〔长沙〕《湘西许氏四修族谱》仅“宗祠祭礼”占18页 ,有行省牲礼、行迎神礼、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三献礼、行侑食礼、行饮福礼、行谢福 礼、行先祭礼、行告祖礼、行辞神礼。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 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墓图、墓志。墓图绘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绍墓主的生平和墓庐建置情况 。湖南家谱特别重视墓图,不少家谱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几卷、十几卷,如清光 绪二十五年西平堂木活字本《湘潭龙船港李氏六修族谱》,仅墓图就占了五卷;1921年颖 川堂木活本《湘陕陈氏通谱》墓图十卷、墓表六卷。
捐款、领谱名目。修谱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须大家捐资,是族人对修谱的认同和责任。领谱 名目是族谱修完后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录。家谱是按房按派编号发放的,不能冒领。编号 有的按“千字文”“天地玄黄……”;有的按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字下再编号; 有的按十二生肖“子丑寅卯申酉戌亥辰已午未”,还有的以修谱宗旨编号,如“敬宗睦族, 继志述事,征文考献,敦本重伦”,还有的以联语编号,如〔湖南〕《危氏族谱》的46字联 :“立志恢先绪孝友传家文章报国贻祖父以令名 腾芳在后人公侯无种卿相有由毋?NFEA5 ?厥功励子孙而显贵”;以叙修谱情况编号,如〔新化〕《游氏六修族谱》:“我游氏家乘 自有明嘉靖至清末宣统曾经五修今为第六届以民国丁亥暮秋发引己丑季冬告成世系图表周欧 苏混合式谱弁因革损益精神依旧谱面貌一新纲举目张极便检索篇幅简略记载务详凡属宗亲允 宜笃念前徽什袭珍藏?NFEA6?昭来裔”,等等。
世系图。湖南家谱有很多称垂丝图,顾名思义,喻世系子孙绵延不绝,似垂柳丝丝。图实为 表,多采欧式,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称始祖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 清晰可考。有的谱分外世纪和内世纪。外世纪从受姓始祖至谱尊始祖(或始迁祖)止,内世纪 则以始祖(或始迁祖)奉为一世祖或一派祖。
世系表。湖南多称齿录。“齿录”何解?《辞海》曰:“科举时代同登一榜首,各具姓名、 年龄、籍贯等,汇刻成帙,称齿录。”很显然,湖南家谱中的“齿录”绝不是这个意思,而 “好事之徒”却翻用了词意,可理解为:按家族辈份、长幼序列,各具派名、字号、生卒年 、官阶爵次、婚配、子女情况。世系图、世系表是家谱的主体部分,大多数家谱外世纪有“ 图”无“表”,即有“表”无“传”。外世纪基本不可信,“遥遥华胄”,据史编造而已。
清及清以后湖南家谱的内容大体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 一律,没有统一的类目设置要求, 只是互相参照。因此,不同家谱内容上有增有减,有分有合,同一种家谱,后修的内容要多 于前修的内容,大多如此。有的家谱还有恩荣表、仕宦录,登载历代族人及第入仕的名单及 简要业绩;派语,登载族人排行字辈,有的谱派行或称班次多达八十辈、一百辈、如〔涟源 〕《?NFEA7?田刘氏族谱》,可用几个世纪;著述、艺文,收录涉及族人的寿文、挽诗以 及赋咏山水名胜的诗文;少数家谱列有余庆录,留下许多空页,作为草谱备用,装订于谱书 之末,以示子孙绵延不绝。在私修家谱时,各家竞相仿效,以致于谱书愈来愈厚,内容冗余 驳杂,不少家谱动辄几十册、上百册,真乃“煌煌巨著”。地方志乃一地之全史,却无以与 家谱争高下。在纂修质量上,家谱却不可与地方志相抗衡。地方志纂修人员是从本地名流学 者中遴选出来的,家谱只是在族人之中推选出来的。
体例。湖南家谱多兼采欧、苏谱式。欧阳修先图后传,这里的“图” 属“表”的'范畴,是表与传的分别运用。苏洵谱图下注高祖至父之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 ,某日卒,是表与传的综合运用。清代以后,湖南家谱虽然遵照欧苏“一图一传”的谱式, 却有很多发展。综合地运用了正史、方志所采用的几种体裁,不仅有表、传,传不仅有小传 ,还有列传、墓志铭之类。增加了“图”,如墓图、祠图、人物图;“考”的内容也有所增 加,如“世系源 流考”、“姓氏辨”;“志”,如墓志,用“志”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纪”,记本族名 人的事迹;“记”,记历年发生在族内的大事;“录”,如:嘉言录、先祖遗训录等。〔新 化〕《吴氏九修族谱》(清光绪十九年三让堂木活字本)“凡例”始曰:“家乘与郡县志通志 历代史相表里,是编为录三,表七合世系而为八,略二,记三,纪一,志则统为一而复分为 三,务期确切明晰,不浮不衍,于近世各谱中自成一家之言。”(按:录三:序论录、存疑 录、摭谈录;表七:嫡传表、派语表、诰封表、贞节表、缙绅表、耆寿表、寿妇表,加世系 录;略二:述前略、四礼略;记三:宗祠记、先茔记、宅里记;纪一;诒谋纪;志:艺文志 ,把列传、行述、像赞也放在“艺文志”里。完全按照史书体裁是否合理,另当别论,倒也 “自成一家”。)家谱修至清代,体例渐次完善,代有发展。结构亦趋合理,前后呼应,左 右照顾,既能以纲统目,纲举目张,又能条目自现,纵横交错。究其原由,因为家谱纂修者 成千上万,营造出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广大空间,有学习,才有提高和进步。
民国期间的家谱,为涵括新时期的内容,在体例上又比前代有所创新。有的谱后用近代统计 方法制作表格,标列类名也向志书体转化。如民国23年(1934)王振育等纂修的《湘潭泉冲王 氏五修族谱》,为卷四十首一卷末一卷、凡三十册,兹列“目录”:
本原志;旧章志,内含历届修谱序跋,沿革目录,样本,凡例,任事列名,收支数目,及领 谱字号等;世德志;茔域志,附茔域检查表;祠庙志,附祠庙墓庐公屋一览表;箴规志;礼 节志;教育志,内述族校概况;著述志;公田志;契约志;义举志;惠泽志;水利志;交涉 志;拾遗志;字名卷页年龄派系绝房检查及男丁统计表,同名表,年代生死族事记要表,妇 所出女所适姓氏一览表,嫁娶人数比较表,职业统计比较表,历修人口比较表,各派平均年 龄比较表,阴阳历对照表;派系录;垂系、齿录;于归代聘录;式谷录;殇葬录;待征录, 内分世系待征、祖墓待征、遗著待征、族属待征;裕后录;全归录;修撰始末记。
是谱列目之详备,连谱牒研究专家、对中国家谱有广泛涉猎之经历的杨殿?NFEA8?先生也 惊叹不已。〔11〕
特征。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凸现特征。笔者对其他省市家谱 无所考察,不可能比较出湖南家谱的特征。只是就经眼家谱谈个人认为有其“特征”的几个 方面。
名人家谱多。近现代以来,湖湘人才涌动,英雄迭出,从曾国藩到当代党和国家领 导人,成就一世之业,彪炳中华史册,这是其他省市无可比拟的。作为家谱,本着扬善隐恶 之原则,对本族之名人极尽渲染。诸如:曾国藩:〔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谭嗣同 :〔浏阳〕《谭氏谱》;黄兴:〔长沙〕《经铿黄氏家谱》(清光绪十八年修);宋教仁:〔 桃源〕《宋氏族谱》(清光绪二十二年修);^v^:〔湘潭〕《韶山毛氏四修族谱》;刘少 奇:〔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v^:〔湘阴〕《毛塘任氏四修支谱》;^v^: 〔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1922年);^v^:〔浏阳〕《西岭祠十修胡氏族谱》;罗 荣桓:〔衡山〕《黑田罗氏九修族谱》;朱?NFEA9?基:〔长沙〕《棠坡朱氏族谱》(80年 代末朱?NFEA9?坚在美国纂修)等等。
迁湘始祖多来自江西。现所见湖南家谱中,在缕述世系源流时,有60%以上的家谱都 称始迁祖在宋元明之际来自江西,特别是元末明初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庐陵、吉水,南昌府 的丰城、南昌诸县。张国雄著《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12〕的附录《移民档案》, 收湖南各地家谱197部,其中迁出地为江西的148部,占75%;而迁出地是泰和县的54部,占 江西的36%。早在1931年,谭其骧先生以清道光《宝庆府志》、光绪《邵阳乡土志》、《武 冈州乡土志》、《湘阴县图志》、《靖州乡土志》中的氏族志表为依据,经过缜密的分析, 结论为五代以后,湖南移民主要来自江西,几占三分之二;江西又以泰和最多,依次为丰城 、庐陵、南昌、吉水、安福诸县。迁徙时代多在元明,而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尤为突出。? ?〔13〕?元末明初的连年的战祸和兵燹,使湖南大部分地区田园荒芜,庐舍成为废墟,原 有居民大量散亡。随后,苏、浙、皖、闽、赣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湖南,“从征”, “屯垦”,“宦游”和从事商贸活动,而江西人大都为稼穑耕垦而来,少有在城市繁华之地 ,多在穷乡僻壤之间。清代以后,湖南人口逐渐饱和,外省移民日渐停止。而大批湖南人往 四川、贵州迁徙,也有少量湘中、湘东地区向湘南、湘西以及洞庭湖区迁移的。民谣“江西 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也主要是指湖北了。清康熙以后,湖南发展比较快,经济、文化比 湖北发达,成了全国主要的粮食输出省。
现在,湖南人一讲江西人,多称江西老表,笔者茫然不知何意,鉴于湖南人的祖先多来自江 西的历史渊源,姑妄释之:表,有表亲之意,指父亲姊妹和母亲兄弟姊妹所生的孩子都称表亲;老,祖宗之谓也。“老表”即祖宗的表亲,“江西老表”,指江西、湖南两省人的祖宗 存在表亲关系,是湖南人对江西人的一种“昵称”。
女子入谱。家谱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产物,对女子是不尊重的,女子只能作为男子的 附属入谱,连名字也没有。但民国以后的有些湖南家谱,把女子放在和男子的同等地位写到 家谱里去。如〔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曾昭?NFEB1?(约农)主修,1946年三省堂 木活字本。“凡例”中明确说明“女子不字且经亲友公认为承嗣权者得照男丁例提行”,曾 宝荪、曾宝菡都“提行”入谱,且曾宝荪还是监纂,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撰写的。这样 情况的家谱在湖南极少,不过,象曾宝荪这样的女中才子也极少。作为“晚清大儒”曾国藩 的后裔曾约农是受过西方教育的,文明程度比一般家谱的纂修者要高一些,不过也是有限的 ,“已字”女子就不能入谱了。
版刻特征。顾燕在《家谱的区域版刻特征》〔14〕一文中讲了“湖南家谱的 版刻特征”, 大体如是说。湖南家谱在清嘉庆以前大都是雕板印刷,字体分软体和宋体两种,书品大,书 宽30厘米左右,书高42厘米左右,版阔高,一般刻印较精。清嘉庆以后,绝大多数为木活字 印刷,由于字模是拼排而成,加上字模的制造做不到完全一致,以致于出现字体大小不一, 笔画粗细不整,墨色深浅不匀,栏线互不衔接的现象。书品千差万别,大小不一,但多数是 普通本,书宽20厘米左右,书高32厘米左右;版框宽17厘米左右,高26厘米左右。也有少数 大本,书高达45厘米,书宽31厘米,多在湘北一带。也有小本,和现在的大32开本差不多, 这是极少数。版框一般是上下双栏、左单右双,粗细栏线。版心一般是上方用黑体书谱名、 单鱼尾,中间右书卷次、卷名,左书纂修年代,下方书堂号。谱中多使用小字,大字黑体一 般只用世系表中的提行人名。家谱中纸质精良,印刷精细,装帧精美,能给人赏心悦目者极 少。这与湖南刻印家谱的“谱匠”(尊称“谱师”)有直接关系。清代的谱匠以长沙、宁乡、 湘潭、湘乡、益阳、宝庆、新化、衡州、永州为多,长沙、宝庆是刻印家谱中心。这些谱匠 多是结帮成伙,四处流动,哪个家族需要刻印家谱就到那家的祠堂去,很难印制出质量上乘 的家谱出来。民国以后,家谱逐步转向由书局印刷,质量相对有所提高,有些家谱印刷质量 很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待续)
〔出处〕 《图书馆》(5)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6篇
家谱?是什么?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我才略知一二,我就简单来介绍一下我家的三代家谱。
爷爷:有七位兄弟姐妹,排行老三,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舟山渔民,爷爷是家里最宠我的人,只要是我需要的任何东西,他都会尽力满足我,在我心里爷爷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每每看到街上乞讨的老人或者是残疾人,爷爷都会给他们钱。
奶奶:有三位兄弟姐妹,排行老大,她是一位勤劳、爱干净的人,家里零零散散的东西,奶奶都要把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角角落落的灰尘都要擦得干干净净。她还喜欢做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是我的奶奶比较爱唠叨,每每我把东西弄乱了,奶奶就会在我耳边唠叨,要我做一个爱干净的孩子。
爸爸:是一个胖胖的人,正好符合他的生肖猪。我的爸爸在学习方面对我特别严厉,可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吧,每每我做得不好的时候,他就会骂我,甚至打我,但我一点也不讨厌他,因为我知道爸爸付出的一切都是为我着想。
妈妈:是一位年轻、漂亮,又勤劳、助人为乐的人,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手牵手地走在路上,一位老奶奶的购物袋破了,里面零零碎碎的东西撒了一地,妈妈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袋子递给了老奶奶,并帮她把东西捡进新的袋子,妈妈还经常教导我要有爱心,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名言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我:是一个粗心的马大哈,做任何事情总是丢三落四、拖拖拉拉、注意力集中不到三秒的一个人,但我也有好的一面热情好客、助人为乐、善于交友。
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三代家谱。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一直在爱中成长。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7篇
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 (February 23, 1868 – August 27, 1963) was an American civil rights activist, Pan-Africanist, sociologist, historian, author, and editor. Historian David Levering Lewis wrote, ^v^In the course of his long, turbulent career, W. E. B. Du Bois attempted virtually every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wentieth-century racism— scholarship, propaganda, integration,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human rights, cultural and economic separatism, politics,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expatriation, third world solidarity.^v^
The first African-American graduate of Harvard University, where he earned his in History, Du Bois later became a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economics at Atlanta University. He became the head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 (NAACP) in 1910, becoming founder and editor of the NAACP's journal The Crisis. Du Bois rose to national attention in his opposition of Booker T. Washington's ideas of social integration between whites and blacks, campaigning instead for increased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for blacks in order to guarantee civil right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Black elite that would work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African American race.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8篇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9篇
前两天,我的老家“石壁”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家谱盛会”。
大家也行对“家谱”这个词并不是很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吧。那么,就由我来给大家解说一下吧。家谱是我们的祖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它记载了某个姓氏祖祖辈辈所有人的名字,因此家谱又称“族谱”。
家谱一般为30年做一次,但因上一百年先是外界势力入侵,后来国内内战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哪还有精力做家谱,因此我们乌岩蔡氏一族也有88年没做家谱了。
4月5日,就是发家谱的日子。石壁湖村,一个平时没有几个人的小山村里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车子从村口排到了村尾,甚至连公路上都密密麻麻停靠着。这些人中有些是街坊邻居,有些却是千里迢迢从外地特地赶来寻根,有的熟悉无比,有的却素未谋面。但不管是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典礼开始了。首先主持人宣布让受邀嘉宾入座。全体起立郑重的向祖先画像鞠躬。然后激情昂扬的详述了乌岩蔡氏的过往。最后便进入发放家谱的环节。
嘉宾们揭开了蒙在家谱上的红布,我顿时目睁口呆:家谱有整整好几大箱,每箱有二十多本。加上爷爷说每本家谱有四十多斤重,于是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等待我家去领家谱。
等呀等,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但我却像过了半个世纪,终于轮到我家了。我拿真红灯笼和爸爸一起走上主席台。老爸把家谱慢慢拿了起来,从表情看非常累也非常严肃。这时我心想:幸亏不是我拿,要不然还不被家谱给压得半死。
回到家里,爷爷告诉我家谱要小心保管,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根。这就是做家谱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10篇
家谱是宗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蕴藏着大量历史资料,涉及到人口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地方史、人物传记等等, 通过家谱记载,使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种姓、不同社会形态是如何兴衰更替、繁衍、搬迁的整个过程, 因此,作为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
除此这外,家谱也是海外华人寻根认祖的依据,对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家谱的兴衰更替与作用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
它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是华夏文明最早形成的文字记录。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子孙勤勤恳恳编制了无数家谱,流传至今的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丰富,价值珍贵,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料。
家谱虽然是家族生命延续的真实历史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某家庭发展的基本情况,如家庭里出现了名人、能人,一般在家谱上都有记载。
但家谱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地位的变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承传媒介。
从家谱里看到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又从客观上起到了档案的作用,是值得研究人员研究的难得资料。
汉代司马迁编撰了流传千古的《史记》,采用大量家谱档案,从中可见家谱研究的意义和编修家谱的价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家谱有着坎坷经历,代表过族权及血缘关系家谱的兴衰更替,有的家谱已失散或不知下落。
上世纪80 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谱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又重新受到史学界的重视。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11篇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是今年的端午节吧。当时我们的家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
我们的家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我和爸爸、爷爷,特别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最上一排共一列,在家谱的最中间,写的是三代宗祖大人;第二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高祖父讳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高祖母讳王氏;第三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曾祖父讳志发和曾祖母讳赵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曾祖父讳志左行一;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曾祖父讳志有和曾祖母讳潘氏;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曾祖父讳志修。第四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祖父讳会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祖母讳马氏;第五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遇文和故母讳王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遇成和故母讳李氏;第六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润行一和故母讳王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皇清显考讳(某)行一和皇清显妣讳(某)氏;第三列是皇清显考讳含行三和皇清显妣讳黄氏行一;第七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生员讳来周行一和故母讳黄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荣周行二和故母讳王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故父讳用周和祖母讳杨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故父讳平周行四从右到左第五列是故父讳相周行三和故母讳邱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六列是故父讳兴周行一;从右到左第七列是故母讳邱氏和故母讳尹氏;从右到左第八列是故祖母讳郭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九列是故祖母讳李氏行一。第八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定忠行一和故母讳冯氏行四;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定一行一和故母讳石氏行一。
我们的家谱有几个特点:一、它是用了三块宽四十厘米左右的布料才缝合成现在的宽度的.,不象现在的布料,要多宽有多宽,可见当时的条件特别差,老祖宗们也太不容易了;二是根据家谱中的纪录看,凡是家族中的男子,不论辈份高低,去世后他的名字都有纪录,而女性成员却只纪录了姓氏;三是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之神位三个字,在名子和姓氏前面都有一个讳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吧。
我们的家谱还有一幅精美的对联,它很特别,它表述的是二十四孝,说它是对联,它却没有一个字,完全是由精美图画组成。这可能是祖宗们留给后人的家训。用大人门的话说,就是老祖宗对我们的不言之教吧!如果老祖宗能把他们的事迹(简历)用文字、图像传下来,或者把他们的照片也留给我们,让我们后世子孙了解他们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同时还能目睹他们的尊容哪该有多好啊!
家谱人物简介范文 第12篇
上联:元吉光耀在上;下联:福禄繁荣来成。
上联:宗功丕着钟麟趾;下联:祖泽长绵起凤毛。
上联:一脉源流先世泽;下联:满堂酝酿太和春。
上联:敬恭诚则笃其庆;下联:昭格明戴赐之光。
上联:泽及后裔典万古;下联:姻怡乡党俎千秋。
上联:保民子而民欢乐;下联:宁尔裔则尔炽昌。
上联:聪听祖考之懿德;下联:思贻父母以令名。
上联:惟籍葵忱修俎豆;下联:敢凭明德荐馨香。
上联:乃圣乃神监有赫;下联:维宗维袒启无疆。
上联:匡扶民物昭千古;下联:燮理阴阳障一方。
上联:祖功宗德流芳远;下联:子孝孙贤世泽长。
上联:雨顺风调四时无害;下联: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上联:必有丰年人耕禹甸;下联: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