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句子事例【励志努力句子唯美简短】

admin 2024-05-25 网站管理员 admin

9月25日,“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发布仪式,上海共有9名先进人物入选。他们分别是于漪、马凤山、王逸平、包起帆、杨怀远、邹碧华、徐虎、秦怡、钟扬。

他们中,有的是将一辈子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民教育家”,有的是干文艺为理想的“人民艺术家”,有的是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工人创新先锋,有的是奔走在青藏高原的“追梦者”……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各自的领域内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踏实稳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乐于进取,书写着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生。

于漪

于漪出生于1929年2月,今年已91岁高龄,她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有学生曾做过这样一项统计:笔耕不辍的于漪至今已经发表过531篇文章、37部专著,还有100部合著及主编的作品。

于漪对于教育有着热忱的追求。她总是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在67年从教时间里,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马凤山

马凤山一生致力做的一件事,便是自主设计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

从2017年5月5日至2019年8月1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已经先后有4架飞机冲上云霄。在为新中国第一代大中型飞机俯身铺路的身影中,马凤山位列其中。

1929年,马凤山生于江苏无锡,1949年10月考入上海交大航空工程系,1952年9月提前毕业投身航空工业。马凤山先后领导了中国第一款中程战略轰炸机轰6、第一款中型运输机运8和第一款大型客机运10的设计工作,领导编制了中国第一部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

南征北战数十年,只要是国家飞机研制岗位召唤,马凤山总是无条件地在第一时间到达。他付出毕生心血,只为铸就航空人的“蓝天梦”。

他一生驱驰,积劳成疾,1990年4月病逝于上海。

王逸平

王逸平生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王逸平曾说,他生前最大愿望是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

为了研究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王逸平带领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艰苦攻关。

早期研究条件差,他们只有借来仪器,夜以继日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逸平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王逸平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后经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此后,王逸平又主持了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目前已完成2期临床试验。该药对心肌细胞钠、钾和钙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复合型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已获得多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王逸平还领导团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8年4月11日,王逸平因病在办公室离世,年仅55岁。

包起帆

被誉为“抓斗大王”的包起帆,履历丰富,做过码头装卸工、机修工,担任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港)副总裁、上海市政府参事。不过,在他看来,“工人”才是自己永恒的底色,可以说,他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的缩影。

他带领团队主动创新,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推进了港口装卸机械化,参与开辟了上海港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参与建设了中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积极推进了中国首套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散矿装卸设备系统的研发,领衔制定了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

40年来,他带领团队技术创新,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巴黎、日内瓦等国际发明展金奖36项。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改革开放40年带来了发展的好机遇,我们都是亲历者、参与者,更是见证者、受益者。”包起帆说,“我当初在码头上做装卸工时,只有初二的文化程度。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就没有今天的包起帆。”

三十多年来,他心无旁骛,在创新路上不停步,用岁月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生追求。

杨怀远

杨怀远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原上海海运局)服务员。1956年入伍,1960年转业至原交通部上海海运局,成为一名海员,先后从事船舶生火工、服务员等工作,上世纪70年代被任命为船舶政委。

出于对平凡工作的热爱,他主动辞去政委职务继续担任服务员,至1997年退休。

几十年来,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甘当人民的“挑夫”,自备120多种方便旅客的用具,肩挑小扁担,穿梭于旅客之中,为旅客排忧解难,被旅客誉为“老人的拐杖”、“孩子的保姆”、“病人的护士”。他独创一套语言服务和心理服务学,用日记积累了6000余首服务诗歌、顺口溜,还把服务经验写成40余万字的《讲点服务学》。他挑着一根为人民服务的小扁担,从青年、中年挑到老年,始终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小扁担精神”。

邹碧华

邹碧华,被誉为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他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委会委员、高级法官。

邹碧华曾说过,“当我们把信仰看作生命一样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为信仰去付出我们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

投身司法事业26年,担任法官22年,邹碧华秉持“做一名有良知的法官”的职业理念,依法公正行使好手中的审判权。

他参与审理了社保基金追索案、北方证券破产案、房屋维修基金案等一大批全国瞩目的重大疑难案件。在审理上海社保基金案件中,他提出“先予执行”的方案,破解了追索38亿元案款的难题,受到上海市委的嘉奖。

他规范设立上海法院统一的12368便民服务热线,受到群众欢迎。积极推进上海市法院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推动了上海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

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不幸因公殉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自发悼念和缅怀,“法官当如邹碧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共鸣。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徐虎

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物业总监,长期从事水电维修工作。

1975年,徐虎当上上海普陀区的一名房修水电工,担负起6000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并且一干就是23年。

碰到居民报修,徐虎一喊就到,及时解决。碰到难做的活儿,徐虎千方百计做到居民满意。每次修理完毕,徐虎都主动做好清洁工作艰苦奋斗句子事例;对居民的酬谢,他笑着谢绝艰苦奋斗句子事例;碰上挑剔的居民,还要耐心说服。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服务宗旨就是徐虎的“金字招牌”;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天晚上他都会准时打开“徐虎工作箱”,义务为居民们服务。徐虎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居民修理2100余处故障,花费6300多小时。

徐虎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已遍布西部集团的各个物业企业。徐虎经常到徒弟所在的小区管理处走走看看,遇有棘手的报修单,他都会拽着徒弟上门,亲自示范,悉心指导。他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传授给徒弟,形成了广泛的“徐虎效应”。

徐虎5次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称号等。

秦怡

秦怡,1922年出生于上海。1938年,16岁的她在同学的建议下,离开上海去湖北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在前线,她当护士、抬担架,以一名少女的微薄之力,支援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因为长得好看,同年她被选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实习演员,后相继参加中国万岁剧团、中华剧艺社等戏剧团体,出演了一系列话剧和电影作品。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秦怡成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

离生活近些再近些,扎进人民的根深点再深点。正因为抱着这样的表演信念,秦怡为观众带来了接连不断的经典形象:《马兰花开》里能顶半边天的拖拉机手马兰,《青春之歌》中慷慨就义的共产党员林红,《女篮5号》里敢爱敢恨的篮球手林洁,《铁道游击队》里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林则徐》中抗击侵略者的女英杰阿宽嫂,《海外赤子》里最终同意女儿回来报效祖国的母亲,《青海湖畔》为高原铁路梦而奋斗的女科学家……

秦怡曾说,干文艺不是“为谋生”,是“为理想”,这种理想需要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之源就在人民。“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秦怡作为中国电影界唯一代表获得“人民艺术家”的殊荣。

钟扬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钟扬生前每个月都要从复旦校园离开,除了去西藏,另一个地点就是80公里远的南汇临港,那里有他和同事亲手培植的红树林。他说,这是自己“留给上海未来的礼物”,希望可以造福200年后的人们。

“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生前留下的话中,散落着许多与国家、人类命运有关的句子。他并不提起个人。

在繁重的科研、管理工作之余,钟扬还始终致力于科普工作。他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的筹建,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义务服务了17年。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本文图均为 新华社 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