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的美文美句_(关于雪的美文摘抄)
小时候,过年意味着一块块香气四溢的炸肉,一张张红红的票票,以及叔叔们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和阿姨们围在火炉边唠家常时的笑。长大后,过年是离乡千里的一张车票,是爸爸慈爱的目光和妈妈的声声唠叨。虽然每家每户过年的习惯都各不相同,但“年味”却代代传承。过年,是十几亿中国人的大事,更是文人墨客笔下那一抹化不开的白月光。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古往今来,那些大家笔下的过年是怎样的吧!
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诗中描写了宋朝人民过年时热闹、欢乐的景象,家家喝着屠苏酒,还换了新桃符。这首诗的刻画非常形象,仿佛让我们穿越回了宋朝,去看一看古人过年时的情形。
过年总是欢乐的,喜庆的,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洋溢着如花的笑容。除了王安石的这首诗词,在丰子恺笔下的《过年》散文里,也有精彩描述。
现代·丰子恺·《过年》
“绝大多数人家二十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噼劈啪啪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而在近代作家的笔下,过年不仅要喝酒,还新添加了放鞭炮和熬夜的习俗。除此之外,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因此吃饭的时候,碗筷还要保证是双数而不是单数。从“我全部用以买花炮”能看出,丰子恺小时候兴许和大家一样,是喜欢放鞭炮的调皮孩子。直到现在,鞭炮对孩子的吸引力依然是居高不下,可谓每逢过年,孩子都要出门放一放鞭炮方才算过了个好年。
除了丰子恺的过年,还有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写的也是非常之妙!
现代·老舍·《北京的春节》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而在老舍的笔下,年就意味着鸡鸭鱼肉样样不能少。诚然,直到现在,年夜饭依然非常火热。北方过年喜欢炸酥肉、炸丸子等,妈妈们更是备好了能吃好多天的肉。可以说,过年也过了嘴瘾。而吃团圆饭是更不能少的,不论孩子离家多远,也一定要在除夕这天赶回家和父母团聚。过年,也是团圆。
还有沈从文的文集里,也记录着过年的情形,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
现代·沈从文·《沈从文文集》
“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除了放鞭炮、吃团圆饭以外,作家沈从文的故乡还有玩灯的习俗。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谁家焰火出众超群。热闹非凡的景象,令人好生羡慕。
当然,过年的习俗可不止这些,可不论在哪里,年味都是相同的,过年的氛围也都是一样的浓厚。中国人的年,是几千年的传统,也寄托了淳朴的中国人对幸福安康心愿的期盼。年,可是中国人这辈子都割舍不掉的家国情怀啊!
看了这些文人笔下的过年场景,想必您也十分愿意和我们分享您的家乡过年的习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