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文永恒的坚守(有关坚持的美文美段)
一条路,一片乡土,连着家。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眼见凋敝中散失,兴盛中延续。我不知道这块土地剥离了多少的无奈,又滋长多少的期待。我,泥土里走出的乡人,一直依附着它,在它怀里吮吸,踩着或浅或深的沟壑,就能找到与之契合的那种毫无装饰的快乐与充实。而这片乡土,这片孕育了农耕文化的乡土,你还在吗?
乡土的四季深刻、分明。花儿总是在相宜的春天开满田间地头:黄的、粉的、紫的各色各样,或在岩缝、或在森林深处的腐干,亦或是老屋的瓦楞间。雨水好的年头开得俗艳,干旱年头开得干瘪没有光泽。夏天总是欢实:鸟儿一群群、一双双、一只只,或屋檐下掠过,或小院中啄食,也或者齐刷刷排在弯弯而柔嫩的竹尖上。绿毛的、红嘴的、黑背的、黄锻的,总是叽叽喳喳,打碎这块土地里的宁静。兴许吵得无奈还会捡几个石块甩向它们,看着惊飞逃散的鸟儿,脸上挂满幸灾乐祸。知了叫得人儿昏昏欲睡,钻进榕树下的绿荫里似乎就不愿醒来。
秋天又总是热闹而不安份的:姑家的梨儿饱满了,叔家柿儿也红了,姨家瓜儿缠着豆儿挂在玉米树间,顺手摘几个就是自个的了。邻家的葫芦藤儿爬过了墙头,在我院里歇下了,肆无忌惮爬满半壁泥墙,悄悄就把花儿开在篱笆墙的影子上,染了我小院一季的舒坦。瓜熟蒂落时你收你墙上的,我摘我院里的,那一湾透亮的岩石水总是被这劈开的葫芦瓢儿舀起,馈赠自已焦渴的躯体,满身凉爽而惬意。山上的野果也开始露脸了,一串串、一树树在放牛场的路边笑迎——甩着网绳的馋丫头和野小子们。它让人们拽着牛尾巴行走似乎无趣的生活变得有野性了。冬天又总是那般深沉而祥和。似乎是欢闹后的沉默,人呀、物呀、土地呀变得安静无声了,那些虫儿、鸟儿也累了吧?只有大姑娘、小媳妇儿还能让枯萎的土地有几丝鲜活。看吧,一条绕着坝儿走的小河边,聚集着三五成群的小媳妇,手儿搓着、脚儿踩着、水里涮着,那些亲手缝制的麻衣、棉套、被面,在她们一弯一仰的姿态里变得洁净而鲜亮了。两岸,洗涤后的织品东一块,西一块,红与白嵌着麦田的绿,好一幅彩绘图,小河迸溅着水花,飘着笑声,阳光晒着一年最后的忙碌。
村落总是包裹着热闹和欢笑:寨子中心,石臼里舂着年味的节奏,那么欢快,诱惑着老少爷们大妈大婶们。挑着担,背着篓,稻米的清香追随主人穿梭在那一条条崎岖的泥土路上,来来往往,兴致盎然,约定俗成的打粑粑,把成人粗犷的世界在一年里作最后的释放。冬天沉寂着也怒放着,最美就是这个样子吧!炊烟、石臼 、老井、石磨、蓑衣、扁担、篾箩、篱笆墙与狗。这些农家人的根,乡土上的文化与幸福,你还在吗?还有谁?守护在你的身旁!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也在日新月异,遗憾的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农村,农耕文化未能在求同存异中得以完整保留,它在一点点远离我们,我很怕它会消失找不回。因为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的特殊地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溯源地。物质以温饱为限,乡士之上的人有足够的时间侍弄田地,并在劳作中创造礼乐文化,以解辛劳之苦,也由此形成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渊源流长的农耕文化。就像我们自个乡土上传承下来的“苗岭霓衫”“彝人锁呐”“洞经古乐”,就是生产劳动与淳厚民风相融,在乡土上形成独一无二的农耕文化的瑰宝,农人美哉、乐哉!说实话选择农民,自给自足,实是一种幸运。可是今人不知其源,弃本崇末,弃农从商,快速追寻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断涌向城市,极力摆脱自已是农民的虚荣。其间农耕文化也随着人们的选择渐行渐远,这是一条我们作为乡土之人远离幸福的末路,还是走向幸福的开始呢!
如今的农村、别墅、豪宅、 水泥路、平顶房,比保持原貌的老宅子、老院落,漂亮且高大上得多。但居其间者有多少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土地里一年半载刨不出的效益,在远离农村的城市似乎立竿见影可以获得,于是以土地为本的农村青壮年毅然决然抛家离子,走上“淘金”的打工之路。如果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不敢谈论乡人弃本崇末之过,更不妄加断论乡人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只是快速的经济收益弱化了农民的根,农村的土地开始荒芜、闲置。农村人曾经忙着农事喜获丰收的笑脸,挥汗如雨,犁钯田地时农民汉子那霸气的吆喝,忙完农事三五成群凑一块话唠的场景消失难觅,就连那株庇护乡人冬哂阳缝被,夏乘凉纳鞋的大青树,而今也只剩孤单与寂寞了。以往的农味,已远了……我们的农村何时这样忙,不在土地上,而是在路上,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挣钱盖房。匆匆又匆匆!楼房换新了,路也平直了。来来去去都不用走路了。可有谁在意那气势恢宏的一扇扇铁门之后,多是钢筋水泥散发出的冰冷,门里生活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路直了平了,可有谁在意走在路上的人儿稀少了,更没了猪跑、牛叫、羊闹的农村特色了?村寨、小路唯有年节之时才会飘出点温度与久违的笑声……
如今回乡,就想看一眼炊烟四起,烧把柴禾,嗅一嗅土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散发的原味。那味道,其实是故乡与游子的水乳之情,灶头间听一段有一搭没一搭的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事。唯有这样,那把燃烧的柴火才能烧暖离家久远的人们漂泊的心,也才有这样的闲扯能让老一辈与小一辈纠缠不清地扯在一起,留下乡音无改鬓发霜的安慰。
可惜如今的回乡之路,难闻鸡鸣狗吠,田间地头难遇挑担之夫,少有顽童追逐。寂廖的天空,空荡荡的乡土。只有独坐夕阳下白发老人的喃喃自语,或是踽踽独行的背影。酸楚几许……涌上心头。
重走乡间小道。亦无夕阳下,牧童归……
“白云深处有人家”也已快成为历史,点缀于山洼里,树林间的零星小院落,也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下静悄悄消失。据统计近30年中国消失了40多万个村庄。眼看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即将远离之时,人们蓦然回首才惊觉,这些乡村的消失,带走了什么?是的,有形的文化我们可以假借移植让其勉强保存,即便如此离开了养它的土壤,它又会存续多久。而那些无形的呢,我们就任其消亡无动于衷么?不怪现在的人们发出“宁愿在古城里哭,也不愿在新城里笑的”哀叹,新农村建设中难离故土的一辈老人们,敞亮的房屋,宜居的环境,便捷的出行打动不了他们,我想他眷恋地该是那片乡士、那堆火苗吧!即便是城市建设改造中成为钉子户。是不是除了金钱外还有一丝乡土情结让其不舍呢?是呀,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发展,人民富足奔小康的必然趋势。但它不只是盖房子,更不是搬迁、合并、移植。时下,中国城市改造和建设的一个模式,使不同地区失去了个性,使建筑物失去了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的功能。这是一种文化的退步。毕竟,大批从乡土走向城市的打工者,心是漂泊的,家是漂泊的,牵挂也是漂泊的,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乡人,也不都只能在梦里呼唤着故乡吗?如果我们仅存的乡土之念也被斩断,没有根的人,没有根的民族,他将去往哪里寻找幸福与和谐。人们的乡愁意识真真切切地在即将成为碎片的时候变得从未如此浓烈!这片乡土,谁来守护!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它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享受,是那种花好、月圆,人长寿的人文理念,给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就如今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的发展让人们依赖科技而远离自然。精美的食物弱化着人们的“消化能力”高投入高产出,这样的节奏里,优良传统也随之抛弃得越快。难道我们不该反思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文明?远离农村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心中已没有“农历”的说头。而我们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形成、弘扬,基础是每一个人心中有农历,以及农耕文化精神,他才拥有健康之根、快乐之本、幸福之源。因为农耕文化的本质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一切都是天、地、人的和谐,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传统村落,它不是改造和遗弃的对象,它是民族的文化。这逐渐消亡的乡土,及其你所具有的农耕文化,谁会佑你万古永恒!
试问,为什么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都市人,都钟情于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之都的雪山牦牛,腾冲边地银杏的金黄、和顺古镇的流水清风?人们喜欢爬山、探险,人们喜欢策马扬鞭,喜欢农家小院的小情调!
那是因为城市喧嚣繁华背后常常需要宁静自然来填补和平衡 ,也许只有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人们更能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趾间的哀乐得失。那秋日、蓝天、晚霞、农景中的壮阔与淡定,便是藏着人们对乡土无尽眷恋留下的最后的夙愿。落叶归根亦成为游子永远的宿命。因为乡土才能掩埋生命合二为一的灵魂和肉体。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历程犹如一部沉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一件件劳动人民智慧的农具,一部部劳动人民创造的史诗、神话、歌谣,仿佛诉说古老的农耕生活场景与悠久农耕文化的根脉,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回头渐行渐远的乡愁,竞是如此这般令人着迷和回味。我相信,当年千方百计努力跳出农门的人,而今留在他们心里最幸福的依然是那些年,乡土上的那些事。因为乡土要的不是外表的光艳,而是内质的钢硬。
我心中的乡土啊!愿你在时代洪流中留我一席相思之地,供奉我作为山的儿女对你一世的虔诚!
这片属于你和我的乡土!谁还在坚守!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