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喻的简单句子(高中博喻句子大全)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出身贵族,但为人耿介豪侠,入仕后喜论当世事,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自号庆湖遗老。有《东山词》,今存词280余首。张耒曾云:“余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绝一世,携一编示余,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或者讥方回好学、能文,而惟是为工,何哉?余应之曰:‘是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若其粉泽之工,则其才之所至,亦不自知也。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怯,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盖有不可胜言者矣。’”(《强村丛书》本《东山词》卷首)贺铸词内容与辞藻并重,兼具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贺铸的婉约词情思缠绵,组织精严,语言工丽,风格与晏几道、秦观相近。《青玉案》一词,广为传诵,颇为有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横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贺铸婉约词的代表作,结句以烟草、风絮、梅雨三种景物喻愁之多,受到人们普遍的称赏。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一云: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写愁尤为高妙,要之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这三句词运用了博喻的手法,以“烟草”、“风絮”和“梅雨”三样景物喻愁。这恰如罗大经《鹤林玉露》所云。的确,从前古代诗人写愁虽然已经多用比喻的手法,并且已经出现很多有名的诗句,但是大多是一对一的比喻,即拿一种事物来比喻一种忧愁。虽然这样做,也同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有时总令人感到似有不足。而贺铸这三句词却拿三种事物来比喻自己的“闲愁”,“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因此足以令人耳目一新。第二,这三句词既写愁之多,又写愁之广、愁之深,还写愁之不可排解:用其中一样景物写愁,已经让人感到愁很多,而三样景物叠加在一起,那愁就更多了。“烟草”连天——“愁”无处不在,广阔无垠,凄迷不尽;“风絮”癫狂——“愁”的纷繁杂乱,且有轻柔意,切合“闲愁”;“梅雨”连绵,“愁”难以穷尽。第三,这三句词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既是景语,又是情语,真可谓“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词人以具有地区、季节特征的烟草、风絮、梅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暮春烟雨图,景物是凄迷的,色调是灰暗的,恰好表现着身处其中的失意的恋人伫望凝想、充满“闲愁”的凄苦内心。可谓情景交融,情景相得益彰,感人至深。第四,这三句词亦虚亦实,以实见虚。不论“烟草”、“风絮”,还是“梅雨”,都是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可谓之“实”,而词中主人公的所谓“闲愁”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可谓之“虚”,而词人把“闲愁”借“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写出,则可谓之“以实见虚”,给你以可感可触的形象感,于是极为生动传神。第五,这三句词时空交错:就空间而言,“一川烟草”写地,“满城风絮”写天,而“梅子黄时雨”则天地浑然一体;“一川烟草”写郊外,“满城风絮”写城中,“梅子黄时雨”则既写郊,又写城,是横无边际的广阔区域。就时间而言,“一川烟草”是初春景色,“满城风絮”是暮春景物,而“梅子黄时雨”则是春夏之交的景象。几句词,既展示了一个连续的时间阶段,同时又是一个浑涵统一的空间整体。第六,这三句词语言本身的艺术:一是巧用设问句,自问自答,别有情韵。二是修饰词精确,“一川”、“满城”、“梅子黄时”的修饰耐人寻味。还有,与这三句词相似的诗句、词句,也有一些,如寇准:“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贺铸自己亦有:“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烟雨,断魂分付春将去。”但艺术性都不及这三句词远甚。由于此词影响甚大,于是苏轼、李之仪、黄大临、黄庭坚、周紫芝、李清照、张元干、程垓、陈亮、惠洪等二、三十人都有步韵和作,留存至今的词作也有三、四十首。词人有宋代的,有金代,也有清代的;不仅有汉族作家,也有少数民族;甚至还有僧人;也有无名氏;有的词人还和作好几首。这本身也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颇值得深入研究。下面选录几首,并略加说明:苏轼《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所作没有什么鲜明特色,显然不及贺铸原作。李之仪《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 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拭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黄庭坚《青玉案》: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释惠洪《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本是僧人,但此词却写得思深情柔,值得注意。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红尘冉冉长安路。看风度、凝然去。唱彻阳关留不住。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龟鱼从此谁为主。好记江湖断肠句。万斛离愁休更诉。洞庭烟棹,楚楼风露。去作为霖雨。张元干《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山澹夕晖帆影度。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走笔犹能醉时句。花底自成心暗许。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甚至张元干还写了词前小序:“贺方回所作,世间和韵者多矣。余经行松江,何啻百回,念欲下一转语,了无好怀。次来偶有得,当与吾宗椿老子载酒浩歌西湖南山间,写我滞思,二公不可不入社也。”吴潜《青玉案》:十年三过苏台路。还又是、匆匆去。迅景流光容易度。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苍烟欲合斜阳暮。付与愁人砌愁句。为问新愁愁底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词结尾三句语言有特色,顶真格修辞的运用,烘托了愁苦。无名氏《青玉案•咏举子赴省》:钉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鹭、纷纷去。试盝幞头谁与度。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 时辰报尽天将暮。把笔胡填备员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也是结尾三句有特点,“两条”、“半盂”和“一阵”三组数量词值得体味。李清照《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诗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衰泪,一似黄梅雨。词写得切合作者的身世情感,值得一读。完颜瓙《青玉案》:冻云封却驼冈路,有谁访、梅溪去。梦里疏香风暗度。觉来惟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暮,定向渔蓑得奇句。试问帘前深几许?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帘纤雨。完颜瓙本为金皇室,贵为密国公,历经金王朝由盛至衰。他博学多闻、广交文士,关心金朝政局,有忧患意识,元好问曾以“百年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来称赞他。女真族诗人完颜瓙也加入到和作贺铸《青玉案》的行列来,殊为难得。贺铸也有豪放词作,这当以《六州歌头》为代表: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衿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作者以繁音促节、亢爽激昂的边塞军中乐曲,表现了自己豪纵奔放的壮怀侠气,与那些婉转缠绵的词作迥然不同,在北宋词中别开生面,词中那有心报国而无路请缨的愤慨不平之气,曾引起后人的强烈共鸣,南宋张孝祥、辛弃疾、刘过等人皆有继作。龙榆生评说此词:“全阕声情激壮,读之觉方回整个性格,跃然于楮墨间;即以稼轩拟之,似犹逊其豪爽!”(《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推崇之情,充溢字里行间。
责任编辑:admin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