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毕业设计文案综述(景观设计文案)
求锅炉毕业设计锅炉设计的文献综述,和整套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最好是自己去做,而且听我的老师说毕业设计比论文好做,而且时间也不长,一般差不多老师也就让你过了。
什么是景观设计?
所谓景观设计,又所谓景观建筑学是发生于英、美***成熟时期的新兴学科,典型案例则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华盛顿的中轴线景观以及英国的一些公园设计。
求几篇景观设计毕业论文的范文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滨水区域景观规划》1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该书中强调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要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编著《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书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这门涉及生态、园林、建筑、结构、材料、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实质是以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性化地对环境进行科学和艺术改善及创造,使之更适应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该书使我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进行的基本程序、表达的方法,以及设计的实施,尽可能实现它的功能性、艺术观赏性、科学合理性、经济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此书,使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专业的认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卢新海、杨祖达编著的《园林规划设计》介绍了园林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具体的内容。内容包括中外园林、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设计的原则与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构成要素的规划与设计及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其中我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优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据与原则等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
4、预期成果
实施这1工程将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很好地改善市区人们生活环境现状,整体上提升临沂市的城市品位与城市形象,同时通过设计重塑环境,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建设1个概念明确的公共滨水地带,完成城市公共题目可以是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 ,这个题目比较小··容易答辩·资料也很多·
给你点资料吧·我也是做这个的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如图一)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如图二)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这是一种很可悲的水景现象!
图一:泰安市政广场喷泉
图二:泰安市乐园小区中心铺装
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设计师们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 的消息。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1]。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一般地,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在采用借鉴的原则。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如图三)来形成壮观美丽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着去模仿这种很体面的景观,最后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
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在此,我想就如何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营建水景做一些探讨。
2.1 宜“小”不宜“大”原则
图三:泰安市高新区旁大水体
图四:圣?荷塞广场公园旱喷泉水景
此处所谓的宜“小”不宜“大”原则指的是在设计水体时,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如图三)。之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水体可能与人们“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响有关,也许大水体会让人更能感觉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可是建成后的大水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大水体的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因为往往在水体旁边都会有警示性的牌子:此处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钓……等语句;大水体一般是靠人工挖出来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发生水体污染问题,那将是致命的。而小水体容易营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体(如图四)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2.2 宜“曲”不宜“直”原则
图五:横滨市美术馆前广场水景一
图六:横滨市美术馆前广场水景二
所谓宜“曲”不宜“直”原则指的是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如图五)!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笔直的(如图六),也许他们是想体现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2.3 宜“下”不宜“上”原则
图七:东京湾喜来登大饭店宾馆入口水景
图八:芝加哥标准石油大厦旁水景
此处的“下”与“上”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相符合(如图七),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如图八),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
2.4 宜“虚”不宜“实”原则
图九:加州情景雕塑园中水景
图十:在缺水地区用石块营造的水景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如图九)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如图十)。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因为真实的水景往往只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种很肤浅的体验。
2.5 关注野草之美,反对草坪热
图十一: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中野草之美
图十二:中山岐江公园中野草之美
前几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兴建大草坪的热潮,不管是身处海南,还是位于大连,你都能感受到这股热潮的猛烈侵袭。到处是让游人止步的大草坪,到处是被践踏的一片狼藉的大草坪,到处是需要园林工人经常浇灌、修剪的大草坪,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对于人们所真正需求的环境却并没有多大的改观。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具有地域特征、生命力强的野草的消亡;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正因为这股浪潮,最后终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野草的美丽(如图十一、十二)。因此,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更应该重视乡土草的应用。
三、结语
水资源日益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营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正如约翰?o?西蒙兹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求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毕业论文~~~~~~~谢谢~~~~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
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
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
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
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
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
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
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
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
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
设起到积极作用。
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
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
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
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
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
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
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
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
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
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
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
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
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2 景观设计要素
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
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
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
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
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
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
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
境的最优化。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
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
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
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
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
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
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
“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
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
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
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3.2 明确的功能要求
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
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
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
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
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
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
“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
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
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
“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
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
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
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
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
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
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
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
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
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
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
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
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
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
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
(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
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
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
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
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
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
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
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
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
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
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
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
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3.6 生态的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
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
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
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
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
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
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
风景之中”。
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
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
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
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
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
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
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
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
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
(6):42—43.
[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
(3):3l一32.
[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
[J].住宅设计,1999(3):11.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