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春天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免费)
青春题材一直是文艺片导演的最爱的春天电影,上个世纪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国际大奖拿到手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春天电影,《左耳》、《七月与安生》等片也收割一波票房福利,成为主流市场不可或缺的题材。
票房飘红的同时,青春题材电影的内核也渐渐单一化,大多以爱情为主基调。青春期男孩女孩们的悸动与流量花生们的结合,酝酿出一些低口碑作品,让这片领域作品口碑也变得褒贬不一。相对而言,脱离了爱情基调的青春片,反而更受认可。
聚焦校园暴力的《悲伤逆流成河》,少女残酷成长的《狗十三》都因揭露一些社会问题获赞。而2019年,白雪导演的处女作《过春天》又为青春片增添绚烂的一笔,她带来了华语片中极少见的现实主义青春犯罪题材。
现实主义的青春犯罪题材,这个评语可能会让一些观众联想到“堕落”、“谋杀”、“阴谋”等血淋淋的场面。但《过青天》选择的犯罪类型与以往不同,它是青少年极易涉足却又没有那么血淋淋残酷的“水客”行为,与现代社会现象也息息相关。
在代购盛行的当下,小额走私的犯罪界线越来越被大众忽视,也极易让这种犯罪行为被尚不能清楚分辨是非的青少年接纳,《过春天》的主角佩佩便是其中一个。
佩佩与母亲在深圳居住香港上学,每日往返两地,这样的情况在港深地区十分常见。但她的父亲却是地道的香港人,在香港有一个正式的家庭,这预示着主角复杂的出身。即使影片没有刻意交待,观众也立刻读懂了人物关系,知道这是一个没有身份认同的私生女。
曾经背叛家庭的父亲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是豪门出身,甚至连中产都算不上,他只是个普通香港职工,背负着帮儿孙买房的压力。而佩佩仍旧妩媚动人的母亲也没有什么沉淀心机,整日沉迷于交友打麻将,试图通过他人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下,让青春期的佩佩十分迷茫,角色身上时刻都散发着她是谁的春天电影?她的归属在哪里的春天电影?未来在哪里的问题。
在迷茫中生活中,佩佩与香港女孩JO的友情成了她的精神依托,开朗美丽的JO会带她接触新的朋友,体现香港年轻人的生活。而她与JO也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在圣诞节去北海道看雪,为了凑足机票钱,佩佩努力兼职赚钱。
然而少女的社会积累能力十分有限,圣诞节越来越近,她的存款却增长缓慢。所以在发现JO的男友阿豪在做“水客”后,有先天的优势又缺钱的佩佩便瞒着JO加入这个行列,以犯罪为代价获取金钱。
主角接触“水客”开始,剧情也成功点题,因为“过春天”即是过关的意思,是水客们的业内俗语。刚开始“过春天”的佩佩是开心的,她的积蓄不断增长,成就感也让少女有了自我存在的喜悦,变得自信起来,很快便成为一个老道淡定的“水客”。
但青春不仅有迷茫,还有甜蜜又残酷的陷阱花姐的犯罪陷阱佩佩效力的水客团队以江美仪饰演的花姐为首,除了这个经验老道的大姐大外,水客成员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阿豪第一次将佩佩介绍给团队时,花姐便展露了对佩佩的“喜爱”,不仅夸佩佩聪明,还贴心地为她缓解尴尬,这样的待遇让一直亲情缺失的佩佩受宠若惊。
面对这样的花姐佩佩是欣喜的,但荧屏前有一定社会经验的观众却从花姐和善的面孔下看到了陷阱。 “佩佩像年轻时的我”、“佩佩是我干女儿”、“以后要做佩佩姐”这种攻心语言,是伪善者最常用的策略。
有经验的成年人很容易分辨出真假,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特别从小缺乏关爱的青春期少年,却难有招架之力。犯罪分子很清楚,只要他们施以一点“感情”,就能收获对方的忠心。
攻心不仅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忠诚,还是引诱年轻人走入更深层次犯罪的手段,很快花姐就向佩佩提出了走私枪支的要求。影片这一点设定非常写实,犯罪分子永远不会满足当下的收益,一旦涉入利益泥潭后,便会越陷越深,身为头首的花姐有怎么可能仅仅满足于走私手机呢。
同样的,年轻人在品尝到犯罪的甜头后,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佩佩攒够买机票的钱后仍旧继续走私,阿豪由给花姐当水客到想自立门户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年轻人从一些小犯罪最终走向无法挽回,这是一个不知不觉便会失去自我的陷阱。
阿豪的“爱情陷阱”如果没有阿豪的存在,花姐对佩佩的洗脑战术大概率会成功,但阿豪爱佩佩吗?
小七相信是爱的,眼睛暴露了他的心思,从刚接触佩佩时他的眼神就很不对了。与热情开朗的女朋友JO相比,内敛敏感的佩佩与阿豪的生活更为接近,阿豪其实也是“佩佩们”的成年写照。
他一边辛苦的摆着大排档,一边做着资深水客行当,一切不过是因为“钱”。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成为他理想中的“KING OF HONGKONG”,阿豪如今的理想可能就是佩佩真正踏入社会后的理想,这样的两个人太容易被彼此吸引。
只是阿豪的爱并不“纯粹”,或者说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纯粹。真正爱一个人不会让她以身犯险,阿豪却多次将佩佩卷入危险之中。可能在他内心这是一种信任的表现,是希望与佩佩的关系更进一步。他想将佩佩收到自己的保护之下,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既无保护对方的能力,又没有选择正确的道路,多年的水客生涯已经模糊了他的价值观。
两个犯罪的年轻人相爱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爱情是在陷阱中不断试探,如果不是海官人员及时打破了他们的“水客美梦”,两人的未来将掉入无限深渊。这种“苦命鸳鸯”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法制节目中青少年情侣罪犯几乎都是类似样子。
踏过“陷阱”,便是成长白雪导演想要借《过春天》展现受原生家庭影响的青少年迷茫,没有归属感的佩佩、挣扎在社会底层的阿豪、被重男轻女家庭伤害的JO,剧中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迷茫。
他们试图抓住每一个能“治愈”自己的机会,阿豪、佩佩用“过春天”找寻自己的存在价值,JO选择把感情寄拖在自己的好朋友身上,他们迷茫让人心疼,而迷茫中的年轻人们,最受“陷阱”宠爱。
很开心,《过春天》没有在“陷阱”处戛然而止,而是用踏过“陷阱”便是成长来总结了这段故事。这个设定可能在一些观众眼里是为了过审的安排,但小七觉得结局自然成形,且拔高了这段青春犯罪故事的立意。
青春容易迷失,更容易犯错,但这段路并不是一黑到底,只是你踏过去,仍旧有美丽的天空。历经这段挫折的佩佩并没有就此颓废,与母亲关系融洽许多,影片最后放鲨鱼、收到明信片的镜头也预示着JO与她的友情的回归,人物心态更加成熟,这才是青春片应有的积极指向。
过春天后,是成长。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