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里撒下玉米种子补充句子精选51句
在地里撒下玉米种子补充句子 精选51句
1. 练习背诵课文。
2. 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3. 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 学习第3自然段。
5. 用“到了”练习说话。
6. 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7. 读第3自然段课文。
8.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2) 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 指名读 ) 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3) 前半句讲了谁?( 农民 ) 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 ?( 把玉米种在地里) 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 ) 板书:种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 ?( 玉米 )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 ) 板书:玉米读读前半句。(4) 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 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
9. 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10. 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1. ,提土旁。为什么叫提土旁?(土字做偏旁,第三笔横改为提)
12. 教学目标
13. 种:左右相等,右边“口”在横中线上。
14. 很,h7n,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5. 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16. 多,du#,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7. 玉,y),读准音,读词语:玉米。
18.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9. 学习第1自然段。
20. 教学过程
21. 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22. 识字、写字。
23. 读词语。
24. 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5. 地,d@,拼读音节,读词语:土地。
26. 花,hu1,拼读音节,读词语:花生。
27. 很:双人旁两个斜撇起笔要对齐。
28. 夕,夕(x9)字旁。笔顺是一笔斜撇,( ),二笔横折撇( ),三笔点(夕)。
29. 他,t1,拼读音节。
30. 设计说明 《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它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生活中的许多故事、传说虽不可信,经不起推敲,但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31. 读词语卡片。
32. 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33. 教学重点、难点
34. 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35. 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36. 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37.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38. 种,zh^ng,拼读音节,读词语:种玉米。
39.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40. 多:上下两个“夕”字,第一笔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41. 练习背诵。
42. 朗读课文。(指名读,1~2人)
43. 彳,双人旁。与“亻”单人旁区别开来。
44. 用“到了”进行词语搭配。到了什么地方?公园商店书店学校车站“什么”到了:春天 冬天 秋天 夏天
45. 背诵课文。
46. 学习第2自然段。
47.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48. 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49. 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50.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1.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