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孝顺的句子(儒家讲心)
《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有关伦理学的儒家著作,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8句金言,孝行天下,百善孝为先。
1.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孝顺,是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2.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谏诤章》。士人身边如果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他便会保持长久的好名声。个人精神的腐化,道德的沦丧,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死亡,有些时候,纵然有所觉察,也会不以为意,甚至只是想着给自己寻找个能够说服自己的借口,所以在这种时候,如果有朋友能够出言提醒、劝止,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真正的朋友是能够指出对方的不足、错误,亦能够接受对方的批评、指责的。
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身为人,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与的,身为儿女应当保护他们。不要轻易的毁伤他们,这是孝顺的第一步。
4.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而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并按照正确的原则做人、做事,让自己扬名于世,并以此彰显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这才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在古代中国,这是做子女必须奉行的行为准则。
5.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立身处世,名言与后世,从而使得父母感到荣耀,这是孝的最终目标。
6.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谏诤》。做父亲的,如果能够拥有明礼达义的儿女常常劝谏他,那么他就不会干出不义的事情了。
7.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谏诤》。所以如果父亲干出了不义的事,做儿子的就不能不婉言劝谏父亲了。
8.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赏析:这句话出自《孝经·广扬名》。君子懂得侍奉、孝顺父母,所以可以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变成对君主的忠心;君子懂得侍奉、尊敬兄长,所以可以把对兄长的敬顺转变成对一般长辈的敬顺;君子懂得理家,所以可以把理家的方法转变成治国的方法。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