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9篇)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1篇
资源聚合型主要是指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依托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其他旅游资源,将红色资源和多元的文旅资源相结合的一种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一是可以丰富红色旅游体验,二是通过资源聚合可以进一步延长旅游地的产业链,能够更好地带动目的地消费和经济发展。
比较典型的,比如说将红色资源与生态自然资源进行结合,或者是将红色资源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形成红色+生态,红色+旅游度假的模式。
经典案例:绵阳两弹城景区
两弹城景区是四川绵阳梓潼县境内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景区是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遗址,“两弹一星”精神是最为突出的红色精神。同时,景区又位于长卿山脚下,自然资源丰富。因此,规划公司四川晟景文旅在对景区的整体规划过程中,既突出红色文化本底,同时与梓潼县的整体化规划相结合,提出“红色文化体验+城市休闲旅游”主线,2021的时候,两弹城已经成功创建成为天府旅游名县,带动了周边文化、旅游、教育、交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2篇
因势而动 站点加载新课堂
2016年以来,株洲市为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各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阵地作用,创新开办了党员教育新载体――“红色讲堂”。
科学设置内容,突出讲堂姓党。株洲市以“党性素养、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红色讲堂”宣讲党规、系列讲话、红色历史和创新创业等内容。去年8月12日,株洲市交通运输局举行党员教育示范型“红色讲堂”,全局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周金宗赶来为大家讲授党课《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参学党员干部都深受触动。周金宗说:“讲堂姓党,这是我们创办讲堂的第一原则。每一期我们都要提前制订好授课计划,并提交上级领导把关,决议通过后再实施。”对于宣讲内容,株洲市制定了一套审议流程,务求宣讲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灵活设计模式,扩大讲堂覆盖面。株洲市的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牵头,依托各级远教站点开设了示范型和流动型两类讲堂。示范型讲堂主要面向机关单位、大中型企业党员;流动型讲堂主要面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员。例如,“红色讲堂”创建了O2O交互平台,基层党员、企业员工在工作之余就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访问平台,体验多样化服务功能。张岚是株洲县的一名电力检修工人,平常四处奔走,难得有时间参与集体学习。自从“株洲红色讲堂”微信公众号开启以来,他一有空闲就用手机参与微信课堂学习。“无论何时何地,会用微信就能参学,这样的课堂才贴心!”张岚说。
举办拓展活动,推动讲堂走进基层。各地围绕“两学一做”,利用“红色讲堂”平台开展了很多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天元区开展了微党课微宣讲竞赛,荷塘区开展了微党课演讲赛,醴陵市开展了“两学一做”花鼓戏巡回演出,炎陵县开展了巡回集中授课……各类拓展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犹如阵阵清风拂过基层党员干部的心田。以天元区的主题微党课竞赛活动为例,该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形式活、效果实”,每堂党课时间限定在6~8分钟,切入小巧,构架简洁,非常接地气。天元区的基层党员都说:“这样的党课上起来很轻松,也很受益。”
统筹资源 架构讲学一条龙
为了使讲堂有源源不断的资源,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株洲市从教材、师资和实践案例三个层面发力,进行统筹管理。
“课程教案库”为讲堂提供源头之水。入选师资库的讲师围绕课程类别,结合个人特长,精心备课,经市委组织部审定,汇集整理成主题鲜明、教育目的性强的党员教育“课程教案库”。比如炎陵县先开展课程分开评讲,再建立精品“课程子库”,按部就班地建立起充实的教案库。教案库依托炎陵县域内优秀的红色文化以及炎帝文化资源,立足炎陵县情实际,运用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亲和的语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其中,《中村集中政治思想教育意义和启示》《炎帝神农文化――中华文明之源》等优秀课件,素材均来源于本地,深受基层党员群众喜爱。
“师资共享库”为讲堂输送人才储备。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单位党组织推荐、市委组织部审核的办法,从全市各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以及优秀业务骨干中,层层遴选有理论素养、有实践经验、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乡土化”讲师,建立市级“师资共享库”;各县市区从本地筛选乡土师资,建立“子库”。其中,全国劳动模范、孙家湾村党总支书记叶志钢结合孙家湾实际情况进行教案设计,讲述了应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基层党员干部都表示,他们非常喜欢听叶书记讲课,“本地人,讲本地的事儿,说的是本地的大实话,我们爱听”。
“示范基地库”为讲堂创造实践教材。从全市各类示范点、纪念馆、实践基地等现场教学资源中,遴选汇总20个教育意义突出、便于参观考察和实践的教育基地,建成 “示范基地库”。茶陵工农兵政府作为“全市示范基地库”之一,2016年共接待观摩学习的全市各单位、企业数十家,“青色的古石砖,一些黑白老照片,记录的不只是战斗的历程,更有一段‘红色_摇篮’的辉煌!”一位来参观的学员感慨地说。
目前,三个资源库建设卓有成效,聘请了近百名讲师打造市级“师资共享库”,征集了102堂优质课程打造“课程教案库”,“示范基地库”也在进一步遴选扩充中。
品牌立身 推动党教常态化
株洲市把“红色讲堂”作为一张基层党建工作名片来打造,力争创建党建品牌,促进党员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开办示范讲堂,以品牌赢口碑。市委组织部选定站点,按照统一安排师资、统一布置场地、统一讲座流程的要求举办示范讲堂,带动全市“红色讲堂”推进提速。教育局党委积极筹办教育系统“红色讲堂”,组建了完善的师资库,并迅速推出全年学习计划,成为全市示范讲堂。去年9月20日,市教育系统以“拨亮精神灯塔,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紧贴教育工作实际开展讲堂活动,市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罗伟应邀做了题为《弘扬长征精神,砥砺道德品行》的授课。
建立多元讲堂,以内容塑个性。株洲市鼓励各县市区在红色讲堂开办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进行形式和内容创新。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基层涌现出了“情景讲堂”“田间讲堂”“掌上讲堂”等新形式。其中,醴陵市部分乡镇以“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橹魈猓在该市南四区苏维埃革命纪念馆开讲,建立了一种体验式、实践式的学教模式。该纪念馆曾是土地革命时期醴陵南四区苏维埃政府_所在地。在简短的缅怀仪式和重温入党誓词后,来自该市“红色讲堂”师资库的两位讲师分别以《追忆革命沧桑岁月,传承激活红色基因》和《南四区苏维埃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授课。面对着馆内的大刀、梭镖、红旗等一件件红色文物,听着讲师抑扬顿挫的讲解,当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全景式地再现于人们的脑海,参学者都流连忘返,直到宣讲结束仍意犹未尽。
加强督促指导,以常态聚人心。市委组织部对落实“红色讲堂”制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全市进行通报表彰,各县市区的评比情况纳入组织工作精细化考核范畴。红色讲堂开办以来,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市区分别组成专门班子,进行实地指导。根据各单位各地区的实际和党员学习教育的需求,从工作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场地布置、配套举措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精心组织、环环相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促使党员教育“红色讲堂”形成常态化。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系统“四红”党建品牌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创_建载体为手段,以激发党建活力为目标,将党建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品牌运作的模式加以提炼、宣传和推广,全面提升我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圆满完成我校教育质量大提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严格按照局党组创建“四红”党建品牌的要求,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不断增强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二)因地制宜、务实求新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扎实推进“四红”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把创新贯穿于党建品牌创建的始终,使创建党建品牌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主抓亮点、突出特色的原则。认真分析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努力使党建品牌富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教育特色,注重在工作亮点上找切入点,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精心培育、争创一流的原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育深化,逐步完善使其内涵不断充实、品质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争创一流的党建品牌。
三、目标任务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党建品牌工作,探索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方法,探索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使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四、品牌内涵
(一)培育红色园丁,打造校园里的红色传承使者。培育党员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带头投身教学改革,转变观念,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做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师德建设的示范者、课程创新的带头者、学生成长的引路者、红色精神的传承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通过教学课堂、主题班会、课间课后、党课党日、校内校外相结合、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形成人人争当“红色园丁”的积极氛围。
(二)建造红色书屋,打造校园里的红色精神家园。购置国史党史、优秀传统文化、家乡特色等相关红色图书充实学生、教师阅读场所的文化资源。通过打造读书角、教育阅览室等,制作刊板墙、印制红色文化宣传书册、校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展示,充分发挥书屋的宣传教育阵地作用,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与资源。
(三)开设红色课堂,打造校园里的红色教育摇篮。在学生中开设红色课堂,通过党史进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讲座辅导等形式,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师中开设红色课堂,利用教研活动、例会等契机,通过党员教师上党课、制作微视频、十分钟党的小知识等形式,让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做到周周讲、人人讲。
(四)建设红色基地,打造校园里的红色文化阵地。对党员活动室、学生活动室、展厅、宣传场所等进行再改造,设计布置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内部陈设并集中展示重大历史人物事件珍贵照片、物品、知识等方面内容,有专门讲解员进行生动讲解,对党员教师、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提升党性观念和思想水平,打造特色红色文化。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6月)
1.研读局党组下发的“四红”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分析和评价我校近年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制定我校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各基层党组织认真研讨本方案,对近年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价,结合方案要求,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同时重点挖掘党建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于6月底之前制定好“四红”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各直属学校(幼儿园)和各街道教育中心审核把关后统一报局党组,明确党建品牌创建计划及年度工作目标,并组织好宣传活动。
(二)品牌创建阶段(2018年7月--10月)
精心实施,有序推进。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方案,于7月底之前积极开展好专项创建活动。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突出党(总)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逐层推进创建工作。建立调研督查制度,定期对品牌创建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专人负责党建管理信息汇集整理,及时上报创建情况。形成党建品牌后,要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自查工作,注重深化提高,切实加强党建品牌的发展,使党建品牌的内涵不断充实、品质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申报互查阶段(2018年11月)
开展互查,组织评议。各基层党组织在做好党建品牌创建的同时要积极地及时地向局党组进行申报(详见附件2),经各直属学校(幼儿园)和各街道教育中心审核筛选后,每个学校(幼儿园)至少推荐或打造1名红色园丁,1个红色书屋,2个红色课堂,1个红色基地,各直属学校(幼儿园)和各街道教育中心统一将申报表(详见附件2)于10月底前报局党组,局党组在11月组织一次学校互查互评、集中点评活动,通过互查互评,促进整改提高,共同进步。适时组织党员、群众对学校“四红”党建品牌创建情况进行评议。同时建立评议情况专项台账,作为推荐验收及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
(四)验收评选阶段(2018年12月)
考核验收,评选奖励。局党组在12月组织现场考核验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群众测评等方法,重点检查各学校党建品牌创建方案制订情况、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等,重点考评党建品牌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考核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公认度,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经验收考核后,将分别评选出“10名红色园丁,10个红色书屋,50个红色课堂,10个红色基地”;对于在党建品牌创建中发挥作用突出的学校和党员进行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党建责任,提高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4篇
编者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教学活动要聚焦课堂,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课程标准,针对复杂多变的学情,注重教学前的预设与课堂生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近年来,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系统一直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积极发动广大教师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在此,我们精选了塘沽一线教师的9篇优秀教学案例,希望能使更多的教师从中获得立足课标、聚焦课堂、体现预设与生成的有益启示。
一、案例主题与背景
新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某个预设性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思考与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关注点,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共同直面问题、共同探索和发现、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注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堂最鲜明的特征。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导致了课堂教学过程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使新的形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教学。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备得很好的教案,往往会被想象不到的“意外”打乱。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学生们的这些“奇谈怪论”正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
二、案例描述
我在上《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一课之前,对于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已经准备得很好了,而且认为只要现象明显就行了。结果上课时出现了一些我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
【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情况】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课堂上应该演示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学生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再加热,红色溶液又变回了紫色。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够生成碳酸,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知识。但是恰恰在这节课上出现了意外情况:在演示中把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但当把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时,石蕊并没有恢复紫色。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引起了学生们的议论。
【问题研究】
此时我并没有一带而过,也没有急于解释。我故作不解地对学生说:“实验出现了问题,大家一起来想想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学习知识。”接着我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们经过思考,提出实验失败的几种可能性:
1.石蕊试液会不会有问题?
2.由于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不会混有_一起带到石蕊试液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_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设计实验】
按照学生的假设,分组讨论,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提供的药品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种实验:
1.取紫色石蕊试液1~2ml,滴加1-2滴稀盐酸,加热;
2.往1~2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
3.往1~2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滴加1滴稀盐酸,再加热。
【学生分组实验】
1.取紫色石蕊试液1~2ml,滴加1~2滴稀盐酸,加热,观察现象;
2.往1~2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观察现象;
3.往1~2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滴加1滴稀盐酸,再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交流】
各小组汇报小组实验现象及探究结果:
1.取紫色石蕊试液1~2ml,滴加1~2滴稀盐酸,加热, 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受热红色不褪去。说明盐酸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且受热红色不褪去。
2.往1~2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受热红色褪去。说明没有盐酸则实验现象正常。
3.往1~2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滴加1滴稀盐酸,再加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受热红色不褪去。说明有盐酸则实验现象异常。
综合学生们的实验结果,最后他们很容易得出结论: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_一起带到石蕊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_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实验改进】
学生们在评价和交流中,直面刚才实验失败这一事实,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一下改进呢?”学生们在一阵讨论中又提出了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案:由于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_,而且_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实验失败是由于有_的缘故,因此可以用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_,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接着学生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终于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案例评析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然而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唯恐打乱自己的教学设计,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回到预定轨道进行教学,让稍纵即逝的“灵光一现”白白溜走。殊不知,这些与预设产生偏差的个性化表述无论正确与否,只要合理机智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往往能对文本解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创设无法预约的精彩。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开发的策略。
1.直面实验失败,生成教育资源。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中的许多突发事件,是课程的资源。尤其是在化学实验课上,影响化学实验的因素是多元的,除了常有的“异常现象”、稍纵即逝的“短暂现象”等出现之外,失败的几率相对也比较高。有些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意外地失败了。如在刚才的案例中,教师直面实验失败,把实验的失败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
2.鼓励学生质疑,生成教育资源。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道出了问题的价值及意义。人们每天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发明家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是生成性课堂的关键。
(1)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可以先不提很高的要求,仅从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想象开始做起,不要轻易去打击、约束他们。当学生提问成习惯时,教师再不断地启发、点拨、激发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心灵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正如刚才的案例,教师如果将学生的疑问只是简单地进行解释或一带而过,那么就会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我们的教学。
(2)用爱倾听学生的声音。
生成性课堂要求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由“说话的强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倾听不只是学生的义务,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地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师是否善于用爱倾听学生的声音,是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的重要条件。在案例中,教师充分让每一位学生发言,谈看法,在其中只是注意及时的引导,使这节课的内容非常充实。
3.师生探究,生成教育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的激趣功能应由激发学生积极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由会学知识到求异创新。同时,现在中考对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此,从课本知识联系生活中同类现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也是开发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一个方向。
(二)合理使用生成性教育资源,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生成更加有效。
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缺乏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1.善于对生成性资源进行选择。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在“选择”中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生活实际进行优选。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的,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
2.善于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提炼。
正如刚才案例中,教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以形成共识,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也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学生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教师要不断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自身不断学习、回顾、总结、诊断和自我监控中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的过程。作为一位教师,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波折和失败的考验是必然的,只有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真正学到把握“动态生成课堂”的本领。经常用新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一定能在课堂中展示出大师的风采。
生成的课堂是学生提高悟性、凸显灵性、丰满人性、学习生命动态的真实反映,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力例证,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也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我们呼唤生成,重视生成,追求生成,这应当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案例点评】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5篇
2021年是中国_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值中国_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_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做动员和部署,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把本次活动开展好,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学校高水平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而奋勇争先,走在前列。以弘扬中国_100年来的光辉历程为重点,以开展贴近学生、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在我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党史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掀起全校师生学习党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_的新高潮。
二、领导机构
组长:董红雨
副组长:韩通 李红卫
组员:孔祥碧 程延超 周永杜付启
刘健 赵伟 梁文栋王苏东
学校成立“党史教育办公室”,由韩通副校长任主任,李红卫、程延超为业务主办,具体负责对教师、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指导工作,掌握情况、交流信息、组织活动。
三、活动目标
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开展_党史教育,使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_的光辉历程和光荣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
通过学习教育,深刻认识红色_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 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史为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四、活动内容
从3月中旬起,在全校师生中长期开展以下系列教育活动。
(一)宣传、动员阶段
宣传、动员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建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营造活动氛围,作好动员部署等。
4月初,利用每周政治学习召开两次全校教师、班主任、党员党史知识讲座、党史宣讲,让他们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要求班主任老师动员全班学生积极阅读党史方面的书籍,努力营造全校师生“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二)党史教育实践活动落实阶段
从3月20日起,各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要统筹安排党史教育活动,。
1.开好“三会”、“一课”。组织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中国_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中国_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法规。
2. 举行专题活动。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体验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党的认识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展现广大中学生歌颂党、热爱党的真挚情感和实际行动。
3.开展专题宣讲 。利用学雷锋活动月,清明,五一、七一、十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举办专题报告会,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4.观看党史影片。参观沛县党史馆,祭扫烈士陵园,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党史图片展览等集中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大学习 一起学党史系列网上主题团课 ”,充分利用班会、学生大会等专题教育时间,集中进行党史教育。
5. 传唱经典红歌。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色,引导小学、初中学生传唱红色经典歌曲。
6.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队活动。为了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 吸收组织一批志愿者力量,在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
五、阶段总结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6篇
为进一步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研讨活动,将学习贯彻始终,学原著悟原理,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结合财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达到新高度,不断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
采取党组理论中心组、读书班等形式开展专题研讨,集中学习研讨不少于1周时间,结合调研内容和局党组班子分工,每位领导班子同志作中心发言3次以上。
三、学习研讨内容
(一)举办局党组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坚决贯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工作方针,树牢正确政绩观,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狠抓落实,善作善成。围绕主题开展学习研讨,组织党组成员同志开展导读原著,邀请上级有关专家专题辅导。切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二)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党员面对党旗,庄严诵读入党誓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守住初心,践行入党誓词精神实质,对党忠诚,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开展红色系列主题分享活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我和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组织党员参与活动,让党员在创作参与中深入了解共和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1.红色主题文体活动。鼓励、支持党员参与“我和我的祖国—庆祝_成立70周年”歌咏比赛,讴歌中国_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成就,激发本局全体人员忠于党、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热情。
2.红色题材教育活动。按照红色教育题材“五进”活动的要求,组织党员、职工观看、学习《广西组织工作的光荣之路》和《红色传奇》等红色教育题材,让机关党员了解广西建立党组织以来,广西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宣传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营造红色教育学习氛围。
3.红色学习感悟活动。集体到桂中第一支部、武宣县委旧址、韦天强故居、重走红军路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过党员政治生日,学习桂中第一支部成立党史,观看《必由之路》《赶好“数字”大潮》《血战湘江》,围绕主题开展专题研讨。
(四)“勇于担当,提振信心”专题研讨。学习报告、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及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等,围绕主题开展学习研讨。
(五)“榜样引领立政德,以案示警促整改”专题研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_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议、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_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对广西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_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_员黄大年、时代楷模黄文秀等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选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的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进行专题学习。选取近年来来宾市、县内查处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深刻剖析,以案例明法纪,开展警示教育。
四、工作要求
(一)局党组要认真制定学习方案,将学习贯彻始终,学原著悟原理,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
(二)根据财政工作实际,局机关党支部与局党组同步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各党员员应按照每次学习主题,认真做好准备,充分发表意见。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7篇
一、问题的提出
“05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经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_,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们看到“纲要”课教学确实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和说服力不够,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部分学生的被动性、消极性和对待“纲要”课的无所谓的态度。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一直在关注“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在调查和访谈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学生对基本史实、基本观点、大概脉络、主要人物、重大事件等比较熟悉(特别是文科生),大学“纲要”课,只看教材,还没有中学的详细、生动,所以学生认为似乎没有再学的必要。
二是空间的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所在学校属于省属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全省各地,毕业后大多留在本省工作。了解浙江的过去,知晓浙江的省情,是学生的迫切需要,再加上本乡本土的亲近感,涉及到本省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比较而言,对于其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由于空间的距离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型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可否认,有些教师采用“灌输”型教学方式也能把课讲得非常精彩,深受学生喜爱。但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型教学方式,由于缺乏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排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是教学效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入脑入心,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在与毕业班的学生交流中,部分学生反应,上课听了,笔记记了,考前背了,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是不久就又忘记了。究其原因,是没有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少独立的思考,缺少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基于上述原因和表现,如何利用新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纲要”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显得非常必要。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大大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路径探析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探讨由来已久,近些年来逐渐形成热潮。但是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所讲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_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浙江省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在各个历史时期浙江省都曾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和永远值得后人铭记的英雄事迹,革命遗迹遗址遍布全省,如嘉兴南湖_“一大”会址、宁波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温州市浙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湖州长兴_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及司令部旧址、杭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等。目前浙江省拥有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0多家。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明显,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易接近性及很强的文化传承和政治导向价值。这是浙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纲要”教学改革提供了最根本的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恰当的帮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反思教学,其核心是强调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笔者将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教学,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期找到可以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870年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教授()首创,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阐述事实的课堂举例,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等的良好习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典型案例,学生通过阅读熟悉案例后,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以有效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典型案例材料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浙江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纲要》课教学提供了大量具有本土亲和力的案例,但不是每一个案例都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案例选择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高度的启发性是经典案例的特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孔子关于启发性教学的言论对后世影响至深。选择案例时,必须关注此案例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发学生思想碰撞。
案例选择还要求教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实际能力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困惑点和问题点,才能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3]例如,在《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中,授课对象是文学班的同学,笔者选择了“南湖红船”作为本章案例。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_人的瞻仰。”[4] “南湖红船”无疑与本章核心内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此外,案例富有启发性,可以在很多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中国_为什么会诞生与嘉兴南湖?是偶然还是必然?因为是文学班的同学,文科基础较好,所以笔者又引导学生将讨论引向深入,由南湖红船引申至“红船精神”。“南湖红船”案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思考和交流中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研究型教学
造成《纲要》课“上课听了,笔记记了,考前背了,考试过了,考后忘了”这一弊端的主要原因是所学内容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倘如此,《纲要》课“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5]的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研究型教学,可以把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求真的态度与探索精神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问题,从而有效克服上述弊端。
研究型教学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学生选题、自主探索、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要全程关注,关键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四个环节当中学生选题是前提,学生选题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跑题,选题必须与教材内容相关,必须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范围内选取。可以选取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可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杰出代表、普通百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最终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在不跑题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引导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自主探索是关键,这个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纸质资源。如通过网上图书馆和期刊网查阅相关文献,充分利用好图书馆、档案馆收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等。资料收集完成后指导学生分析解读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以发现问题、寻找规律直至得出结论,最后形成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小组讨论是完善,同一小组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意见,达成共识,补充资料、修正观点、完善结论,在生生互动_同进步和提高。课堂交流是拓展和升华,课堂交流时,教师可以是主持者,也可以是平等的参与者,不同小组的成员共同交流、讨论甚至是辩论,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2005年,_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可见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非常之重要。浙江红色文化资源是浙江省高等院校进行《纲要》课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在《纲要》课时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直观生动地再现了中国_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懈追求,让学生重回当年、触摸历史,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脉搏及其内在的规律性,顺利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利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浙江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众多,馆藏丰富,从时间段限上来看,贯穿了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参观考察不是红色旅游,考察前要要求学生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考察目的,考察后要提交相关报告。通过参观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长兴_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浙商博物馆等,将感性认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们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触摸历史,触及心灵,升华感情,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求。单向性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虚拟实践教学
实地参观考察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年级的学生动辄三四千人,受师资力量、经费、时空等限制,再加上对安全因素的考量,让所有同学都能参加实地参观考察难度较大。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再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虚拟实践教学,则是个较好的选择。例如,在参观浙江博物馆“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展厅”时,教师和实地参观的学生代表用照相机摄像机把陈列展示的珍贵历史照片、地图、藏品、油画、雕塑作品以及音频视频资料拍录下来,做成多媒体课件,再现了“南湖红船和_一大”、“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钱江两岸的抗日烽火”、“走向解放之路”等五个部分。虽然大部分同学没有亲临展厅,但课件逼真的效果让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虚拟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对党领导浙江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浙江解放的历史进程的认识,增强了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利用网络技术建设红色网站也是进行虚拟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收集和分析浙江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图片、重要文献、重大事件、音频视频等分门别类,建设以红色文献、红色档案、红色人物、红色音频、红色视频、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论坛为主要版块的红色教学网站,一方面可以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红色论坛的师生交流,可以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思想困惑,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切实提高《纲要》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8篇
这种模式适用于红色资源比较突出且集中的地方,比如博物馆、红色主题公园、红色展陈等等。通过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形成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展览胜地,同时也能带动周边的旅游消费。
这种类型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由于资源的集中和空间的固定,在红色教育方面能够发挥出更加独特的作用。但是也正是因为空间的固定,如何让固定的空间更有活力,而不显得死板严肃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典型案例:红军长征若尔盖纪念馆
红军长征若尔盖纪念馆是红军过雪山草地过程中的红色遗迹和红色精神的集中体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最大的优势。因此,展馆通过分展厅的方式,重塑红色历史,其中“雪山草地”展区,更是直接采用雕塑的方式,呈现红军在过雪山草地过程中的艰辛。展馆内部是红色历史展示,展馆外部是红军曾经走过的路,更加沉浸地让游客接受精神洗礼。
红色纪念馆案例分析范文 第9篇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建设;红色基因;创新实践
高校基层党组织、团组织以培养优秀共青团员、发展一批优秀_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任务,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红色榜样、彰显红色力量”的宗旨,结合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与学生专业特色、学科属性、学生特点,探索党建创新实践路径,重点开展了“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行动”等系列活动。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探索的必要性
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要求来看,以《中国_支部工作条例》为基础,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为加强党支部建设做出了全面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的发展目标,强化支部在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打造全方位素质过硬的党支部。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性来看,支部在思想引领、活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党员对支部建设的总体规划性不强、对支部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开展活动任务化、形式化,难以突出专业特色,凸显活动亮点;另一方面高校支部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将学科基础、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双赢。
2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红色榜样、彰显红色力量”的宗旨,重点开展了“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行动”等系列活动。“红色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历史使命感,发挥教工党员的力量,开展“思政第一课”“课程思政”等系列活动;“红色理论”以青年大学习为主,重点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经典书目导读”“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赏析等;“红色行动”以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旨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进社区、进中小学等志愿科普活动。
2.1秉承红色精神,坚定红色信念
2.1.1对话优秀党员、革命英雄事迹,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党支部、团支部的思想作风、理念信念教育。在活动阵地方面,通过“思政第一课”、主题团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等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大平台;在活动内容方面,学习革命先烈先进事迹、“全国优秀_员”先进事迹、实地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对话优秀党员,向革命先烈表达崇高的敬意,弘扬革命先烈忠贞爱国的精神,激发青年学习爱国热情;在活动形式方面,将理想信念教育蕴于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开展红色趣味运动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重温革命年代奋斗的艰辛,感悟革命前辈的爱国信念,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2.1.2严格规章制度建设,注重仪式教育基层党委严格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党建工作资料汇编、建立党建工作台账,明确支部委员责任清单,严抓组织纪律教育;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积分管理和评比表彰制度,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党性原则;严格队伍进出机制,细化委员选拔标准,量化党员评比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党员严格执行组织生活纪律;强化仪式教育,通过党课开班仪式、_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支部委员换届等仪式,使每个同志接收党性教育,更加牢记党员宗旨,明确党员义务。
2.2研读红色理论,争当理论先锋
2.2.1注重青年大学习,红色理论争当先锋基层党支部、全体团支部作为党团建设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好校园内各类活动,将校园文化活动转化为党团建设的重要载体。党支部“人人讲党课”活动、团支部“品国学经典、扬中华精神”经典书目品鉴、“红歌、红色书目分享会”等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在青年群体中营造青年大学习的氛围,促进青年学子和学生党员教育的常态化,在开展读书会、研讨会的同时,运用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会议精神的学习和宣传。2.2.2规范发展党员程序,红色理论牢记于心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好“三个关口”,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一是把好“计划关”。做好发展党员计划,根据上一年度发展党员情况特点,制定本年度计划数量。二是把好“思想关”。及时对党员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把好“质量关”。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党员发展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注重其学习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表现,真正将优秀成员吸纳进党组织。
2.3践行红色行动,彰显红色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开展“红色行动”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参加志愿活动,服务社会,以身作则、树立示范,树立党员榜样风采。增强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和红色使命感。2.3.1红色志愿活动鼓励青年党团干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通过参与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搭建实践载体。2.3.2红色示范榜样认真落实“”制度,结合专业特色,要求每位党员同志走上讲台,不仅锻炼了师范生的讲课能力,也鼓励党员积极关注时事,坚定政治立场,讲好青春故事,要求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评比、表彰先进党员事迹,强化学风建设,形成人心向学、人人向优秀看齐的氛围。
3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高校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的主阵地,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的开展,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方法,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和青年学子注重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实践,将高校党团建设有机结合,锻造出学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为青年学子的教育、学生党员的发展与培养工作开辟了工作思路,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强化了学生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升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实践过程。
3.1政治引领,增强基层内生动力
_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提升其组织力,是贯彻党的思想,落实党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党支部应该通过组织建设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方向,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学习中央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
3.2知行合一,打造支部品牌特色
踩一下[0]
顶一下[0]